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16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产业调研报告

生物制药产业调研报告

生物制药产业调研报告生物制药产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常见的包括人或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基因工程药物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市场规模及前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制药产业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生物制药产品在治疗癌症、慢性疾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竞争分析生物制药产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水平、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

一方面,技术水平的竞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赢得市场份额。

四、政策环境政府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也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政府在资金、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支持,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市场风险及挑战尽管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一是技术风险,生物制药的研发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有限,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六、发展建议为了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果。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份额。

政府也应继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七、结论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通过共同的努力,生物制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生物制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属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生物制药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

根据中国药学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083亿元,同比增长19.4%。

其中,抗肿瘤药品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而生长激素类药品是增长最快的品种。

2.市场竞争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

国外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场中高端药品,如肿瘤免疫治疗药品、重症医学领域等,而国内企业则主要集中在生物仿制药和基础研究等领域。

3.政策环境生物制药行业是国家高新技术领域,政府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指导,指出了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了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问题分析1.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相对国外企业存在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国内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2.市场信任度低由于公司之间相互效仿,市场上仿制药多种多样,相似度较高,导致市场仿制品信任度比较低,影响市场竞争力。

3.品种申报周期长随着仿制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品种研发和上市审批周期越来越久,影响了生物制药企业快速上市。

三、未来趋势1.发展示范园区未来生物制药行业需要大面积发展示范园区,将政策扶持、平台资源、企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技术的交叉和协同。

2.绿色制药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绿色制药将逐渐成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采用绿色制药技术,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拓宽技术路线与创新方向,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3篇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3篇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篇:生物制药行业概述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学方法,以生物体或
其代谢产物为原料,生产包括生物制剂、基因工程制品等多种产品的一门高技术产业。

它是生物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也是世界范围内科技领域的热点领域之一。

发展历程:生物制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经过
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成为了全球医药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医
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化学药物被认为市场饱和的条件下,生物制药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44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

发展趋势:未来,生物制药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像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等概念的提出也将不断地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现状分析:中国生物制药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与国外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是在生产技术和研发技术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与国外生物制药相比还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国生物制药的发
展。

结论:未来,生物制药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也将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其在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影响力。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物制药行业作为医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改变着人们的医疗保健方式。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细胞等生产的药物,其研发和生产过程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的出现,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从早期的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生物制品,到如今的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等创新药物,生物制药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治疗领域也不断拓展。

生物制药行业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生物制药的靶向性更强,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病变细胞或组织,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其次,生物制药的研发成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基于生物体的特性,药物的活性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预测和评估。

此外,生物制药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对生物制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在市场规模方面,生物制药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逐年扩大。

其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生物制药产品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在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政府对生物制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加强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

生物制药的研发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经历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多个阶段。

其中,临床试验是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然而,一旦研发成功并获得批准上市,生物制药产品往往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细胞培养、发酵、分离纯化等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规范。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的医疗领域,生物制药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医疗进步的关键力量。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来生产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对全球医疗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制药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

例如,胰岛素的基因重组生产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更稳定、更廉价的药物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出现为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生物制药行业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首先,研发投入巨大。

从药物的发现、临床试验到最终上市,往往需要耗费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以及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其次,技术门槛高。

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专业的人才团队。

再者,风险与回报并存。

研发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一旦成功上市,往往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目前,生物制药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在各类生物制药产品中,抗体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抗体药物凭借其高特异性和有效性,在肿瘤、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疫苗则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型疫苗技术的不断涌现,市场前景广阔;基因治疗药物作为新兴领域,虽然目前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生物制药行业的产业链中,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研发生产企业以及下游的销售渠道和医疗机构等环节。

上游主要提供细胞培养基、生物试剂等原材料;中游的企业负责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下游则通过医院、药店等渠道将药物销售给患者。

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然而,生物制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概述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我们吃的维生素、红霉素、洁霉素等,注射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就是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得的。

医药上已应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每个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

预测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它将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冠心病、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如用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改变基因结构制得的微生物或其它细胞原料等。

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

这些物质的组成单元为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还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达286.4十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24.6十亿美元,同比增长9.40%,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313.1十亿美元。

《2021-2027年中国生物药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因此国内生物药市场具有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国内生物药市场在过去的几年内以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的增长率快速增长。

2019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317.2十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加了55十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98%,预计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387十亿人民币。

随着技术创新、居民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未来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三、主要上市企业经营情况2020年生物药领域共有18家企业上市(不包括新三板)。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药品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首先,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中国的药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生物制药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能够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不仅在基因工程、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还崛起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制药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使得中国的生物制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在产业政策、科研经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和保护。

政府还积极推动生物制药企业与国外尖端科研机构合作,提供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助力生物制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然而,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

目前,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众多,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产品同质性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同时,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药企更具制度优势和技术积累,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次,生物制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生物制药的研发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

因此,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才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然而,要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并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交流,提高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生物制药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手段,正在逐步崛起并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此次报告将对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状况、产业格局、技术发展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市场情况2018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已达到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预计到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到4000亿美元。

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主要区域,其市场规模占据60%以上。

另外,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美元,并占据生物制药市场的近30%。

其中,中国作为生物仿制药市场新贵,将成为未来生物仿制药市场的主要推手。

产业格局生物制药市场走势尤为受到企业管控的影响,因此,在生物制药产业的全球格局上,欧盟、美国、日本这三个主要市场的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其中的龙头企业更是手握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

由于生物制药产品属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生物制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从药物研发开始,到制剂、批签发、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个环节把控,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对行业的状况和产业格局影响极为深刻。

技术发展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和管理都需要高度先进的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生物制药的发展和升级。

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单细胞分析、免疫细胞治疗、表观遗传学、微流控技术等实验平台和技术工具的被广泛应用将使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开发速度更快,临床效果更优。

在生物制药的研发中,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基因疗法是目前细分领域内最为主流的研究方向。

在前者中,单克隆抗体恰恰成为当前生物制药研发的“黄金标准”,并在治疗乳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免疫性和肌肉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后者中,基因疗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治疗手段,即通过将健康基因通过携带向体内输送进行对其他基因的病态状态进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1)另一家捷报频传的是Rocheby公司,该公司自行;进入2007年以来,新加坡生物制药业已经获得两笔;目前,瑞士生物科技公司Lonza集团和英国制药公;另外,美国药剂公司礼来(EliLilly)最近也;为满足生物制药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生物制药业的发展;按照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统计,目前新加坡有600名;第三节2007-2008年7月世界主要生物制药产;美国生物技另一家捷报频传的是Rocheby公司,该公司自行开发的CanDia 5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血液测试型现场外阴念珠菌鉴定仪,获得了欧盟的CE 认证,并在3月份和欧洲的销售代理商发表了联合公报。

并于下半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进入2007年以来,新加坡生物制药业已经获得两笔巨额投资,其中,美国生物科技Genentech公司投资1.4亿美元兴建的细菌生物制品厂成为新加坡首个微生物生物制品制造厂。

目前,瑞士生物科技公司Lonza集团和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均已经在新加坡建立生物制品厂,其中三家以哺乳动物细胞制造生物制品,一家以微生物制造生物制品。

四家生物制药厂投资总额达到9.4亿美元。

另外,美国药剂公司礼来(Eli Lilly)最近也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5亿美元扩建新加坡研发中心,使该研发中心能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药物开发中心。

为满足生物制药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生物制药业的发展,政府也将继续推动研发活动和人才的培养。

到2010年,政府将颁发出1000份奖学金,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该领域,加大生物制药业的科研力量。

按照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统计,目前新加坡有600名制药领域研究人员。

第三节 2007-2008年7月世界主要生物制药产品市场状况一、总体情况分析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安进公司(Amgen)是2007年生物医药市场所占分额最大的企业。

获益于其拳头产品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依那西普(etanercept,Enbrel)销售强劲的推动作用,安进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高达159.64亿美元,占据21.3%的市场分额。

紧随其后的是瑞士罗氏公司(Roche)旗下的基因技术公司(Genetech),在抗肿瘤药贝伐单抗(bevacizumab,阿瓦斯丁,Avastin)的积极推动下,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54.69亿美元,所占分额20.6%(详见下表)。

图表 1 2007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企业前十企业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市场规模(亿市场分额美元) 751.2(%) 100增长率(%) 12.5复合年均增长率(%,02-06年)18.81 2 3 4 5 6 7 9 10安进公司(Amgen)罗氏/基因技术(Roche/Genentech)强生公司(Johnson &Johnson)诺和诺德公司(NovoNordisk)礼来公司(Lilly)赛诺菲-安万特公司(Sanofi-Aventis)雅培公司(Abbott)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惠氏公司(Wyeth)前十合计159.64 154.69 62.85 58.9 39.31 32.01 31.45 27.34 25.77 22.54614.5121.3 20.6 8.4 7.8 5.2 4.3 4.2 3.6 3.4 3 81.8-0.5 20.4 -3.4 13.7 7.1 33.3 39.2 13.5 5.8 18 10.527 33.5 3 17.6 4.7 37.7 119.1 17.9 1.4 38.4 20.38 德国默克公司(Merck KGaA)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促红细胞生成素2007年销售收入高达128.72亿美元,以17.1%的市场分额位居十大生物医药治疗领域之首。

疫苗类产品、自身免疫用药以及抗肿瘤药物是2007年生物医药市场增长最为显著的治疗领域药物,增幅分别达到172.4%、24.5%和24.2%(详见下表)。

图表 2 2007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治疗领域前十治疗领域销售收入(亿美元)751.2 128.72 113.65 102.31 83.57 66.79 60.05 45.2 26.27 24.33 20.99 671.89市场分额(%) 100 17.1 15.1 13.6 11.1 8.9 8 6 3.5 3.2 2.8 89.4增长率(%) 12.5 -9 24.2 14.6 24.5 2.3 5 19.6 12 9.6 172.4 11.4复合年均增长率(%,02-06年)18.8 11.9 45.9 15.4 59 9.8 17.3 21.7 9.7 17.4 2.8 19.2全球生物医药市场 1 促红细胞生成素 2 抗肿瘤药 3 抗糖尿病药 4 自身免疫药 5 干扰素6 Immunostim Ag ExIntfron 7 免疫抑制剂 8 生长激素 9 血液凝结剂 10 疫苗前十合计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2004年获批上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依那西普(etanercept,Enbrel)荣登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产品榜首,2007年销售收入为52.90亿美元,所占分额7.0%。

紧随其后的是贫血症治疗药阿法达贝泊汀(darbepoetin alfa,Aranesp),本品2007年受到安全性问题的不利影响,销售收入为44.15亿美元,所占分额5.9%。

居于第三位的是抗关节炎药及节段性肠炎治疗药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Remicade),2007年销售收入为42.20亿美元,所占分额5.6%(详见下表)。

图表 3 2007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产品前十产品销售收入(亿美元)751.2 52.9 44.15 42.2 37.14 35.56 32.55 32.91 29.82 28.47 27.9 363.59市场分额(%) 100 7 5.9 5.6 4.9 4.7 4.3 4.4 4 3.8 3.7 48.4增长率(%) 12.5 15.5 -12.9 15.6 13.2 8 24.1 -12.4 -5.2 40.9 40.8 8.9复合年均增长率(%,02-06年)18.8 47.4 88.1 22.3 25.4 64.3 45.9 -3 2.6 --- 1,021.80 28.1全球生物医药市场 1 2 3 4 5 6 7 8 9Enbrel (AMG/WYE/TAK) Aranesp (AMG) Remicade (J&J/S-P) Mabthera/Rituxan (ROC) Neulasta (AMG) Herceptin (ROC) Erypo/Procrit (J&J) Epogen (AMG) Avastin (ROC)10 Humira (ABT) 前十合计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二、世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情况分析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很快,如美国目前每年投入到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经费不少于100亿美元。

美国至今已批准了12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还有近400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约3000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基因工程药物的产值和销售额已超过200亿美元。

预计到21世纪的20年代(即2020年),人类将走向信息经济时代崭新的后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

随着生物经济的到来,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必将飞速发展。

从整个产业的分布情况看,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总数的85%,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7%。

美国是世界生物工程产业的龙头。

美国的生物工程公司占全球生物工程公司总数的55%,销售额占全球销售总额的82%;美国上市生物工程公司占全球的55%。

最典型的是红细胞生长素(EPO),从1989年投入市场以后,它已经为开发商安进公司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也使得安进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61亿美元。

日本在生物技术的开发上仅次于美国,目前共有生物制药公司约600家,其中麒麟啤酒、中外制药等著名厂商不仅在日本国内处于生物工程制药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不断加强世界市场的开拓,进入欧洲和亚洲市场。

欧洲在生物技术的开发上稍落后于日本,但近两年来欧洲在生物技术的投入和新公司成立的数量上急速增长。

三、2007-2009年全球治疗性蛋白市场分析与预测有分析师预计,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未来10来年内将会是国外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目前已上市品种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及新品种的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将会迅速攀升。

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技术门槛高,投资大,因此强大的资金后盾将是国内企业成功涉足这一领域的基本保障。

自从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重组人胰岛素在美国上市以来,国外生物医药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年8%的增长率。

在国内,虽然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国内药企要想挖到单克隆抗体药物这个金矿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国际研发一路高歌根据Datamonitor的统计,2004年全球治疗性蛋白药物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行业的10%,达到550亿美元。

生物医药不仅在销售上,而且在未来药物的研究开发中,都已经成为了医药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1986年,由Ortho开发、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出现的排斥反应的世界上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抗CD3单抗OKT3获得了FDA在美国上市的批准,由此拉开了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的序幕。

20年后的今天,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医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到2006年,FDA共批准23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

在2004年,治疗性蛋白药物市场销售额达到550亿美元。

在该年度,共有22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销售;根据各个已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销售统计,其销售额达到了103亿美元,其中8种销售额最大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销售额达到了101亿美元。

这8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在2005年销售额达到了130亿美元,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主要由这8种药物创造,其中Remicade、Rituxan、Herceptin、Humira、Avastin、Synagis等6个品种进入了重磅炸弹级药物行列。

Pharmaceutical Business的研究报告指出,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作为制药行业中增长最快、获利最大的市场之一,其2003和2004年间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48.1%。

该报告还预测,由于受从嵌合体、人源化到完全人源化抗体等一系列技术发展的推动,2010年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销售额将达到303亿美元。

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增长迅速,研发成功率较高,效果明确,因此其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的重要开发领域,而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厂家加入该研究开发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