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1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一轮训练学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共12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2X2++5C2+8H2O;②2A2++B2===2A3++2B-;③2B-+C2===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C2+2A2+===2A3++2Cl-可以进行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解析: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
当HCl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3COOH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与CH3COOH 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5、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
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 B.③⑥⑦C.①③④ D.③⑤⑦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答案:D6、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B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C .乙醛酸与H 2在热的镍催化下反应生成乙二醇D .常温下,1 mol 羟基扁桃酸能与3 mol NaOH 反应解析:A 项为醛基上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正确;B 项,苯酚与羟基扁桃酸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C 项,乙醛酸的羧基不能发生催化加氢;D 项,醇羟基不能与NaOH 反应。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共10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优题小狂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g)FeO(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 FeO c COc Fe c CO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增大CO浓度,平衡常数增大c COc CO2,项,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g)2HI(g)该温度下,在另一个容积为HI(g)12H2(g)c2HIc H2c I2=0.512H2c12I2c HI=0.5,A项错误,B项正确;-1,则平衡时c(I3、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发生消去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乙酰水杨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A4、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由题意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CO分子中C、O原子之间均通过2个π键,一个σ键,即三键结合,其中,CO分子中1个π键由O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C原子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
N2化学性质相对稳定,CO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D5、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解析: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可排除C,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只有B和D符合,D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四种一溴代物,B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注意:铁存在时苯与溴反应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选编练题(9)及答案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选编练题(9)及答案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选编练题(9)及答案一、选择题1.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解析:A项,a点时,即为Al2(SO4)3溶液,由于Al3+水解:Al3++3H2O Al(OH)3+3H+,溶液呈酸性,错误;B项,a~b段,主要是滴入的NaOH溶液中和了水解生成的H+,c(H+)减小,溶液pH增大,另外,一方面,c(H+)减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Al3+的水解,另一方面溶液体积增大,故c(Al3+)减小,错误;C项,b~c段,pH 变化缓慢,主要发生反应:Al3++3OH-===Al(OH)3↓,正确;D项,c点后pH变化较快的一段,为Al3+沉淀完全,Al(OH)3未溶解而c(OH-)增大的过程,d点前pH 变化较缓慢的一段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故d点时,Al(OH)3已完全溶解,错误。
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A.铝跟NaOH溶液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热水D.Al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解析:铝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得不到Al(OH)3,故A错误;Al(NO3)3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得不到Al(OH)3,故B错误;Al2O3不溶于水,与热水不反应,得不到Al(OH)3,故C错误;Al2(SO4)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和(NH4)2SO4,故D正确。
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6含解析

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6)一、选择题1、 T ℃时,在容积为 2L 的 3 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3A(g) + B(g)===xC(g) ,按不相同方式投入反响物,测得反响达到平衡时的相关数据以下:容器甲乙丙3 mol A 、 6 mol A 、反响物的投入量2 mol B 4 mol B2 mol C 达到平衡的时间 /min58A的浓度 /mol ·L-1c1c2C的体积分数 %w1w3混淆气体的密度 /g ·L-1ρ 1ρ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若 x<4,2c 1 <c2B.若 x= 4,则 w3= w1C.不论 x 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ρ2D.容器甲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容器乙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剖析:若x<4,则正反响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响,乙容器关于甲容器而言,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搬动,所以2c1>c2,A 项错误;若x= 4,则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由于初步时甲容器中 A、B 的投入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故w3不可以能等于w , B 项错误;初步时乙容器中A、 B 的投入量是甲容器的 2 倍,两容器的容积相等,故恒1有 2ρ1=ρ2,C 项正确;初步时乙容器中A、B 的浓度是甲容器中的 2 倍,故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 D 项错误。
答案: C2固体溶于水后,存在以下平衡状态:22+(aq) + 2OH2、已知必然量 Ca(OH)Ca(OH) (s)Ca-(aq) ,K sp=4.7 ×10 -6,以下举措可使K sp增大的是 ()A.高升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适合CaO固体D.加入适合Na2CO3固体剖析:由于 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相关。
而大部分电解质的K sp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但个别物质如Ca(OH)2, K sp随温度的高升而降低。
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3含解析

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3)一、选择题1、在必然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响A(s)+3B(g)2C(g) + 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混淆气体的压强②混淆气体的密度③ B 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淆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⑤ D .①④⑤剖析: A 为固体,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不论可否平衡,混淆气体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均不变,即①④不能够作为判断反响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②③⑤中各量不变时,可判断反响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B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碳酸钠水解平衡与温度的关系,用数字实验系统测定必然浓度碳酸钠溶液的 pH 与温度的关系,获取曲线如图,以下剖析不合理的是()A.碳酸钠水解是吸热反响B. ab 段说明水解平衡向右搬动C. bc 段说明水解平衡向左搬动D.水的电离平衡也对 pH产生影响剖析: A 项,剖析图像,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升温pH 增大,说明水解是吸热反应,故 A 正确; B 项, ab 段说明升温促使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溶液pH 增大,图像符合,故 B 正确; C 项,温度高升促使水解平衡正向进行,故 C 错误。
答案: C3、以下除掉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除掉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2 H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 FeCl 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分铁粉,过滤D. CO2中含有 HCl 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剖析:通入氢气过少无法除净乙烯,通入氢气过分会引入杂质氢气, A 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够分层,不能够用分液法进行分别, B 项错误;加入过分铁粉,发生反响:Fe+ Cu2+ ===Fe2++ Cu,2Fe3++ Fe===3Fe2+, C项错误;碳酸氢钠与HCl 反响放出CO2,而 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响, D 项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训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训习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己知NH’dSOs与足量的3 mol/L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iCuSOj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 1 mol NH4C U S03完全反应转移0. 5 mol电子解析反应中硫酸表现的是酸性,A项错误;NH.CuSOa屮硫元素变成SO2气体,化合价没变,B项错误;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是S02, C项错误;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一半由+ 1升至+ 2, 一半由+ 1降至0,因此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D项正确。
2、设瓜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1.8 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加B.标准状况下,22.4 L C0和C2H1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加,质量为28 gC. 1 L 0. 1 mol・稀盐酸中,HC1的分子数为0. 1MD.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一CHJ所含的电子数为10加1 8 g解析1.8g重水中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20 g 5^1X10 = 0.9 0101, A项错误;因为C0 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 • mol-1,所以1 mol CO和C2H4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加,质量为28 g, B项正确;稀盐酸屮不存在HC1分子,C项错误,1 mol 一CH:<所含的电子数为9血,D项错误。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屮,正确的个数为(A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岛2。
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⑦将FeCb溶液滴入KI —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⑧铝粉和氧化镁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A. 4B. 5C. 6D. 7解析①金属活泼性越弱,越易被冶炼和使用;③A1是活泼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④、氐02具有强氧化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后褪色;®A1不能把Mg置换出来,A1 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5含解析

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5)一、选择题1、在恒温、恒容下,有反响2A(g) + 2B(g)C(g) + 3D(g) ,现从两条路子分别成立平衡。
路子Ⅰ: A、 B 的初步浓度均为 2 mol ·L-1;路子Ⅱ: C、D 的初步浓度分别为 2 mol ·L-1和 6 mol ·L-1。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达到平衡时,路子Ⅰ的反响速率等于路子Ⅱ的反响速率B.达到平衡时,路子Ⅰ所得混淆气体的压强等于路子Ⅱ所得混淆气体的压强C.两路子最后达到平衡时,系统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D.两路子最后达到平衡时,系统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一样样剖析:反响2A(g) + 2B(g)C(g) + 3D(g) 可知,反响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压强对平衡搬动没有影响,当知足Ⅱ所加物质完好转变为A、 B 时,与Ⅰ物质的量比值相等。
Ⅱ途径达到平衡时浓度大,压富强,反响速率应较大, A 错误;Ⅱ路子达到平衡时浓度大,压强大,反响速率应较大,故 B 错误;Ⅰ、Ⅱ两路子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系统内混淆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C 正确;两种路子平衡状态相同,各物质的含量相同,则系统内混淆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D错误。
答案: C2、以下依照反响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选项是()-A. CO23-+ H2O HCO3-+ OH ;用热的纯碱溶液冲洗油污B. Al 3++3H2O Al(OH) 3( 胶体 ) + 3H+;明矾净水C. TiCl4+(x+2)H 2O(过分 )TiO2·xH2O↓+ 4HCl ;制备TiO 2纳米粉D. SnCl2+ H2O Sn(OH)Cl ↓+ HCl;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剖析:配制SnCl2溶液时应加入稀盐酸控制SnCl2水解,加入NaOH会促使SnCl2的水解,而发生变质。
答案: D3、对某无色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选项是()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积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3+AlB.加入 AgNO溶液,产生白色积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3C.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生成白色积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24-D.加入 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剖析:若原溶液中存在 Mg2+,加入氨水也生成白色积淀, A 项错误; Ag2CO3也是白色积淀, B 项错误;选项 C 不能够除去 Cl -与 Ag+生成 AgCl 白色积淀的情况,C项错误。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选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9)李仕才一、选择题1、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
溶解25.25g二者的混合物,恰好消耗l.Omol・「盐酸500mL。
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为( )A.15gB. 20gC. 30gD. 35g【答案】B【解析】混合物加入盐酸发生:Cu(OH)汁2HC1=C U C12+2H20>C U2(OH)2C03+4HC1=2C U C12+CO2 f +3H20,恰好消耗盐酸500mL,生成CuCL物质的量为500X 10_3X l/2mol=0. 25mol,其中Cu原子物质的量为0. 25mol,灼烧混合物Cu元素最终转化成CuO,因此根据Cu原子守恒, 因此CuO的物质的量为0. 25mol,其质量为0. 25X80g=20g,故选项B正确。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2H20=2Na +20H +H2 tB.向碳酸氢镀溶液屮加入足量石灰水:Ca24+HC03_+0H"=CaC03 I +H20C.向氢氧化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20II _+2ir+S012=BaS01 I +2H20D.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3HCO3_+A13+=3CO21 +A1(OH)31【答案】B【解析】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0H +H2 t ,故A正确;B.向碳酸氢镀溶液屮加入足量石灰水,镀根离子也反应生成NH B - H20,故B错误;C.向氢氧化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离子方程式:Ba2++20H>2H++S042—BaSO4 i +2H20,故C正确;D、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为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混合后发生双水解反应牛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0;=Al(0H)3l +3C021 ,故D正确;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编练习题:九月小练(1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ΔH<0,
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解析:A项,分析图像,X的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到最低,这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后增大,这是平衡的移动过程,升高温度,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B项,M点温度高,故反应速率快,B错误;从开始到Q点是正向建立平衡的过程,转化率逐渐增大,从Q到M点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转化率降低,Q点最大,故C正确;平衡时再充入Z,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体积分数相等,D错。
答案:C
2、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2+(aq)+R2-(aq),其沉淀溶液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a点变到c点
B.b点对应的K sp等于a点对应的K sp
C.d点可能有沉淀生成
D.该温度下,K sp=4×10-18
解析:升高温度,Fe2+和R2-的浓度同时增大,A项错误;曲线上的点,均为平衡点,温度不变,K sp不变,B项正确;d点相对于平衡点a点,c(Fe2+)相同,d点c(R2-)小于a点,没有沉淀生成,C项错误;选a点或b点计算,K sp(FeR)=2×10-18,D项错误。
答案:B
3、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解析:蒸发、浓缩、结晶应该在蒸发皿中完成,不能使用坩埚,A错误;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加水,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B正确;加热固体,大试管管口应略往下倾斜,C错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计应放在出口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且三颈烧瓶应垫石棉网加热,D错误。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C项,正确命名为对二甲苯;
基丙烯。
答案:D
c46
c45
.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O42(g)
(1)T1℃时,40 s~80 s内用N2
(2)ΔH________0(填“>”“<”或“=”)。
的比值变小,
(3)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要使2
2O4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的比值变小,
则2
2O4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四氧化二氮浓
度减小,故该比值增大,故b错误;
c.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减小、四氧化二氮浓度增大,该比值减小,故c正确;
d.使用高效催化剂,对化学平衡不影响,则该比值不变,故d错误。
答案:(1)0.001 25 (2)>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