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品质的传播出有影响的力作

合集下载

发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青年作文

发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青年作文

发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青年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发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青年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就让我畅所欲言,谈一谈对"发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青年"的一些想法吧!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手艺的执著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直到百分之百满意为止。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工匠型人物,让我由衷佩服。

比如学校的校工阿姨,她每天清晨来到学校,按部就班打扫卫生。

一遍遍拖地、擦桌椅,直到一尘不染才算完工。

阿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校工,但对自己的工作却是如此专注认真,这就是她的工匠精神。

再比如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他们在太空中驻留数月,完成各项极其复杂的航天任务。

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要高度专注、反复练习,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

由于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有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辉煌成就。

工匠精神,体现着一种执着和钻研的品质。

有了工匠精神,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作,也可以做到卓越出众。

正因如此,在学校的操场上,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我们发扬工匠精神。

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怀揣着这份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每一件事情都精雕细琢,追求尽善尽美。

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扎扎实实的本分,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最终成为对社会有为、为人民办实事的有为青年。

大家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个世界会是多么美好?所以,让我们从小就培养起工匠精神吧!在学习这个过程中,我时常会被复杂的知识点难住。

但我会告诉自己,要保持工匠精神,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钻研,直到彻底搞懂为止。

有时候很头疼,但想到航天员们在太空能专注那么长时间,就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动力。

课余时间,我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各种手工课程,学习剪纸、捏陶、编织等工艺。

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异常专注,一点一点地练习,直到手工活动做得满意为止。

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锤炼“四力”

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锤炼“四力”

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锤炼“四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

“四力”要求系统全面、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涵盖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

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要求,以“四力”为统领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担负起新闻事业的职责使命。

如何锤炼新闻工作者“四力”?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把提升本领与业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练就高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生动的笔触、优美的画面、精彩的镜头,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抒写、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传。

一、增强脚力,要深入社会实践。

脚力,顾名思义是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唯物史观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眼力、脑力、笔力归根结底要从脚力中得来,脚力是基础,要走得踏实、沉得下去、扎得深入。

迈开脚步、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新闻工作做实的必由之路径。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比如当年范长江写出《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等新闻精品,正是因为他用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而得来。

新华社历史上的新闻名篇,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夜宿车马店》、《驯水记》、《沂蒙山书简》等,都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得来的。

要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努力奉献出充满时代力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新闻是一棵常青树,只有用实践的汗水不断浇灌,扎根在百姓生活的基层和沃土,才能够根深叶茂。

只有锤炼过硬脚力,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新闻工作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具有鼓舞人、感召人的力量。

全媒体总结发言稿

全媒体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媒体总结大会,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全媒体工作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 深化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传播格局我们以媒体融合为抓手,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打造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平台、多渠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3. 提升内容质量,增强传播力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高新闻采编水平,推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同时,我们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扩大了传播范围,提升了传播力。

4. 拓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通过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开设海外版等途径,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5.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我们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未来发展规划1. 深化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全面、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 提升内容质量,打造精品力作我们将继续坚持内容为王,以高品质的新闻作品吸引受众,提升传播力。

同时,加大原创内容创作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3. 拓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将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如何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如何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书 记 对 新 闻 精 品 力 作 提 出 的 明 确 要 求 , 既 是 基 于 顺 应 时 代 的 需 求 ,也 是 基 于 当 前 新 闻 作 品 存 在 着 一 些
不 容 忽视 的 问 题 。
作 风 、 改 文 风 ,俯 下 身 、 沉 下 心 ,察 实 情 、说 实 话 、动 真 情 ,努 力推 出有 思想 、有 温度 、有 品 质 的
缺 深 度 ,新 闻 报 道 范 围覆 盖 全 社 会 的 各 行 各 业 、 方
入 实 际 、 打 造 精 品 力 作 提 供 精 神 和 物 质 上 的 充 分 保
方 面 面 ,但 “ 传得 开 、 留得 下 、有 营 养 ” 的深 度 作
品 偏 少 ;三 是 有 “ 高 原 ”缺 “ 高峰 ” , 高 级 记 者 、 高级 编 辑 、 重 点 打 造 的 版 面 和 栏 目偏 多 ,但 真 正 意
态 、运 动 员的精神 面貌 、观 众的 情绪状 况 等现场 状 态 很 有 带入 感地加 以呈 现 ,而这种 呈现 也恰 恰正是 作 为
演进发展 的产物 。无可否认 的是 ,计 算思维正越 来越 成
为数 据 新 闻制 作 者 、传 播 者和 接 受 者 的 种 重要 思 维 方
有思 想情 感的 受众所 希望 了解 的新 闻 内容 。马 克思 曾

陈栋
襄 阳 日报 传 媒 集 团 总 经 理 、经 济 学 博 士 后
如 何 创 作 有 思 想 有 温 度 有 品 质 的
新 闻 作 品
自2 【 ) 1 6 年2 月 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 学 习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党 的 新 闻 舆 论 工 作 座 谈 会 上 的 重 要 讲

新闻广电演讲稿三分钟

新闻广电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新闻广电行业的发展与未来。

在此,我将用三分钟的时间,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闻广电行业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新闻广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无线电广播、电视传播,到如今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新闻广电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新闻广电行业从单一渠道到多元化发展的演变,也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

一、新闻广电行业的机遇1. 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变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广电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提高了新闻采集、编辑、发布的效率。

例如,无人机、VR、AR等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使得新闻更加立体、生动。

2. 媒体融合加速行业发展近年来,媒体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广电行业实现了跨平台、跨领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融合不仅拓展了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提高了新闻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闻广电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从新闻资讯到娱乐节目,从纪录片到短视频,各类新闻广电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闻广电行业的挑战1. 竞争加剧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广电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压力,新媒体则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内容同质化严重在追求高点击率、高收视率的背景下,部分新闻广电产品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现象。

这不仅降低了新闻品质,还影响了行业形象。

3. 人才流失严重新闻广电行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

一方面,新媒体行业的高薪待遇吸引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新闻广电行业的未来展望1. 深化媒体融合,拓展传播渠道新闻广电行业应继续深化媒体融合,拓展传播渠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质量和流量先作文八百字

质量和流量先作文八百字

质量和流量先作文八百字
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今自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对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娱乐等多层次、多侧面、多元化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比如,网络上有些作品只求有流量、罔顾正能量,丧失道德观念,挑战法律底线,充斥低俗内容,追求新奇特,缺少真善美,起到了负面作用,造成了不良影响。

有的网络平台履行内容审核责任不到位,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不明显,营造良好内容生态少作为。

流量与质量紧密相连,没有质量作保证,不可能有持续的流量,一味追求流量的观念和做法是不足取的。

从长远来看,正能量才是大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才是无愧的流量。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流量观,摒弃流量为王、流量至上的理念,坚持既要求流量、更要重质量。

事实证明,内容正向、制作精良、质量高、流量大的精品力作,才更具有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

媒体人只有讲品位、推精品、出力作,才能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真正有责任感、正能量的媒体人,要把社会公德、公序良俗、价值导向放在心里面、体现在行动上,坚持内容为王、不求流量至上。

要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真善美、传
递正能量,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多创作和发表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质量的作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媒体平台应当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格履行内容审核责任,切实优化算法推荐,努力营造优质内容生态,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影视艺苑进入21世纪以来,以欧美、日本为代表的动漫强国除了拥有发达的动漫产业经济外,还依托其强大的动漫IP以及二次元世界观输出,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文化认同,进而占据了全球动漫产业的高地,这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乃至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都造成一定的冲击。

近年来,在国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的大力助推下,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动漫产业也随着文化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步伐,但是,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高速发展,一些问题及面临的困境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动漫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强动漫IP和企业品牌的培育,上下游产业融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跨文化输出等,一定程度阻碍了中国动漫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

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概述(一)发展背景1.政策背景:量变到质变的背后梳理2005—2019年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不难看出,中国动漫产业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更新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完整,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正是因为国家对动漫产业持续而有力的,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不断出台,才保障了动漫产业积极健康向上的稳健发展。

2019年8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要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为抓手,加大对高质量动漫作品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对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数字化时代的产业转型发展等都做了进一步的明确。

2.经济背景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国家大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和中国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2018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超4万亿元,GDP占比达4.5%,人均文化类消费总支出达2226元,占消费比11%以上,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环境支持。

在产业融资方面,因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利好,大量资本流向动漫市场,2015年以来,中国动漫市场逐渐走入质量优先发展的健康轨道,动漫资本热开始回归理性化,在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动漫作品的质量却得到质的提升。

云南昭通下半年事业单位真题解析-行测B类言语理解与表达

云南昭通下半年事业单位真题解析-行测B类言语理解与表达

云南昭通下半年事业单位真题解析-⾏测B类⾔语理解与表达2015云南昭通下半年事业单位真题解析⾏测B类⾔语理解与表达2015年下半年云南昭通事业单位笔试时间为10⽉31⽇,云南昭通事业单位考试原则上只进⾏笔试,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然科学专技类、医疗卫⽣类四个考试类别,每⼀类别都分别对应考综合应⽤能⼒和职业能⼒倾向测验两个科⽬。

公共科⽬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 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然科学专技类(C类)和医疗卫⽣类(E类)四个类别。

为了⽅便⼴⼤考⽣,云南中公事业单位依据考试⼤纲为⼤家准备了⼤量备考资料、模拟试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在报名阶段、考试阶段为⼤家答疑解惑全程陪伴,⼀切尽在云南事业单位考试⽹。

第⼆部分⾔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的内容,请根据题⽬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26.在我国,核⼯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因为⽇本发⽣福岛核电事故⽽______,停⽌对和平利⽤核能的探索。

A.听天由命 B.因噎废⾷C.患得患失 D.杞⼈忧天26.【答案】B。

因噎废⾷解析:“听天由命”指听任事态⾃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也⽐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因噎废⾷”⽐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

“患得患失”形容对个⼈得失看得很重。

“杞⼈忧天”⽐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

由“我们不能因⽇本发⽣……停⽌对和平利⽤核能的探索”可知,横线处填“因噎废⾷”最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B。

27.针对清王朝的⼈才禁锢政策,龚⾃珍提出了“不拘⼀格”选拔⼈才的观点。

对当时腐朽⿊暗的封建专制和_____的思想界⽽⾔,龚⾃珍的响亮呐喊,简直就是_____的狂⾔,它就像⼀声炸雷、⼀阵疾风,催⼈警醒,给⼈⼒量。

A.枯燥不可⼀世 B.封闭耸⼈听闻C.僵化如雷贯⽿ D.沉闷惊世骇俗27.【答案】D。

沉闷惊世骇俗解析:先看第⼆空,由“它就像⼀声炸雷、⼀阵疾风、催⼈警醒”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有让⼈感到震惊之意,排除不合此意的“不可⼀世”和“如雷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电力-2019
做有品质的传播出有影响的力作
>文_国网江西服务中心聂霁雄赵幸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媒体传播工作有效提升
深化主题传播,提高“精准度”。

坚持办公室、外联部、媒体部“三方会谈”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公司重点亮点工作展开新闻策划。

把握节奏、把握热度,巧设议题“爆点”,走精品化道路,围绕改革幵放四十周年、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制作了一批覆盖面广、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在系统内外广泛传播,反响强烈。

切换社会视角,提升岛牌“共鸣度”。

组建了一支响应迅速、思维活泼、语系新潮的新媒体团队,时时跟踪网络热点;同时携手社会媒体,利用“外脑”策划实施重大新闻选题传播,讲述电力行业故事。

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受众“契合度”。

巧妙顺应当下读者阅读兴趣,从更加微观、更加新颖的角度讲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精巧展示电力形象,向社会传递国网声音,切实引导了社会预期。

担当作为,为推动公司本质发展营造良好宣传环境
2019年,中心将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公司“2324”工作指导思想和上级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立足新方
位,找准新坐标,着力在建机制、管阵地、提质
量、强队伍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大品牌”理
2019年第3期/总第246期
43
•企业形象•CORPORATE IMAGE
念,构建“大宣传”格局,实现新媒体发展新突破,支撑做好公司宣传工作。

建机制,强化统筹运作。

在国网公司顶层设计省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落实公司党委部署要求,着力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资源共享的“大宣传”格局。

从组织机构、媒体资源、技术保障、服务渠道等多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营,放大一体化效能,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从“相加”到“相融”。

统筹“网、刊、微、视”各类传播媒介,运营好“一站两微”,推动内容、技术、平台、队伍、管理融为一体。

通过体制、机制优化和流程、平台再造,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精准调度、整体联动、资源共享,推动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景展示”的传播新格局。

管阵地,坚守政治责任。

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切实加强公司内网网站、杂志、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建设。

“一把尺子”管好新媒体,严格责任落实,严格队伍管理,对采编播发审核进行严格把关。

提质量,增进传播效果。

大力发挥新媒体优势,突出宣传、导向、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等传播符号,推进多维度、立体式传播。

运用不同媒介形态,将新旧媒体的传播手段优势互补叠加融合,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深耕新媒体内容,强化受众意识、创新话语表达、丰富呈现形式、实现精准推送;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多手段幵展“靶向”传播,实现传播质效提升,实现“受众在哪里,宣传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强队伍,充实依靠力量。

深化“三个平台”建设,通过幵展常态化业务培讥I,强化队伍使用、考核、激励,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在公司系统资源集约、协同高效培育更多的全媒体人员。

举中心之力“-盘棋”抓好宣传,同时,启动“送上去”“选上来”人员培养机制,提升媒体业务人员整体素质。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