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卷模拟试题(化学2)后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高考仿真信息卷(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范围:高中化学全部内容)

2019年全国高考仿真信息卷(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范围:高中化学全部内容)

2019年全国高考仿真信息卷(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o-5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8.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C 12H 18O 5B. 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C.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D.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9. 对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所示实验可制得少量粗金属锰B. 图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小苏打C. 图3滴定管中溶液的液面读数为22.40mLD. 图4实验不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Cl >C >Si10. “人造树叶”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有利于温室效应的控制,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能将H 2O 和CO 2转化为O 2和燃料(C 3H 8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工作时,光能参与能量的转化过程B. 该装置工作时,H +向a 极板移动C. 电极a 上的电极反应式为3CO 2 + 18H + + 18e - = C 3H 8O + 5H 2OD. 反应:6CO 2 + 8H 2O 2C 3H 8O + 9O 2,每生成1molC 3H 8O ,转移12mole -11.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22.4LCO 2与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最多可生成氧分子数为0.5N AB. 将N A 个葡萄糖分子溶于1L 水中,可得到1mol ·L -1的葡萄糖溶液 C. 4.6g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中,C-H 键数不一定为0.5N AD. 100mL1mol ·L -1的Na 2CO 3溶液中,CO 32-和HCO 3-离子数之和为0.1N A12.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在不同主族,X 元素的内层电子数是其外层电子数的31,X 元素和Y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 2X 3常用于冶炼Y 的单质,Z 、W 同周期但不相邻,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简单离子的半径:X >Y >WB. Y 、Z 的单质均能与强酸和强碱发生反应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 的弱D. X 分别与Z 、Y 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13. 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1HCl溶液和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卷一、单选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PO−数目为0.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A .AB .BC .CD .D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 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a 和b 分别为T 1、T 2温度下CdS 在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B .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 的关系为:K sp (m)=K sp (n)<Ksp (p)<K sp (q)C .向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S 固体,溶液组成由m 沿mpn 线向p 方向移动D .温度降低时,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 沿qp 线向p 方向移动7.分子式为C 4H 8BrCl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8种B .10种C .12种D.14种二、推断题8.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2019年全国Ⅱ卷(甲卷)化学高考模拟仿真试卷(二)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全国Ⅱ卷(甲卷)化学高考模拟仿真试卷(二)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全国Ⅱ卷(甲卷)化学高考模拟仿真试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煤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 聚酯纤维常用于生产服装面料,属于合成纤维C. 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优异功能,所以人人可以直接使用D.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使1molN 2和3molH 2充分反应后生成NH 3的分子数为2N AB. 标准状况下,0.56 L 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C. 2g H 218O 和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D. 若lmol 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 A9. 关于有机物()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B.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C. 与该物质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D. 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 H 2 或1mol Br 2 反应10. X 、Y 、Z 、W 、R 属于短周期元素。

2019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9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9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试题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PO 数目为0.1N A4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盐酸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Ⅱ卷)(含答案及过程详解)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Ⅱ卷)(含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1 6f19 a2332 cl35. 5as75127Sm150一、选择题(共7题;共42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3−数目为0.1N A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W<XB. 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A. AB. BC. CD. D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 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精校版)2019年全国2卷化学高考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2019年全国2卷化学高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PO 数目为0.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的乙烯后静置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盐酸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二) 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二) 解析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A .蒸馏B .吸附C .洗涤D .过滤 【答案】B【解析】“烧草为灰”,这里的灰类似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海水中的食盐,B 项正确。

8.某化学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罝探究苯与液溴的反应已知:MnO 2+2NaBr+2H 2SO 4====△Br 2↑+MnSO 4+Na 2SO 4+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 的作用是除去HBr 中的溴蒸气B .装置B 的作用是检验Br −C .可以用装置C 制取氯气D .待装置D 反应一段时间后抽出铁丝反应会终止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苯与液溴的反应。

装置A 中CCl 4可以溶解溴蒸气,所以可以除去HBr中的溴蒸气,A 项正确;装置B 的中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Br −,B 项正确;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是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所以可用装置C 制取Cl 2,C 项正确;装置D 反应一段时间后铁丝与溴单质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抽出铁丝反应不会终止,D 项错误。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压轴卷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压轴卷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及解析

1 / 16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压轴卷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Ⅵ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
B .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 2+、Hg 2+等有害离子
C .
《千里江山图》中含有很多着色的矿石颜料,其中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D .Ba 2+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但BaSO 4可作为造影剂用于X —射线检查肠胃道
疾病
9.下列实验操作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均正确的是(加热装置略)
10.短周期元素W 、X 、Y 、Z 、Q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2)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B.尿毒症患者做“血透”是利用胶体的性质
C.“84”消毒液与双氧水杀死流感病毒的原理不同
D.铝比铁活泼,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用
8.《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精制蜡过程有如下记载:“……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重结晶
9.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a、b、c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a、b、c均属于不饱和烃
D.一氯代物只有1种的是a和c
10.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过量氨气反应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K1,关闭K2,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
活塞复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打开K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产生大
量的白色烟雾
C.充分反应后,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
D.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氯气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均是由前3种元素组成的二元“10电子”微粒,能发生如图转化,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W<Y<X<Z
B.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C.W、X、Y与Z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Y分别与其他三种元素至少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