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郑州

合集下载

糖尿病神经病变护士查房指南

糖尿病神经病变护士查房指南

糖尿病神经病变护士查房指南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作为一名护士,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和治疗原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护士提供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查房时的参考。

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类糖尿病神经病变根据受累神经纤维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1. 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 自主神经病变:影响心脏、胃肠、泌尿和性功能,表现为心慌、胃肠道症状、尿失禁等。

3. 脑神经病变:较少见,可累及眼、耳、鼻、口腔等部位,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等。

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1.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出现对称性肢端感觉减退、麻木、疼痛,袜子或手套状分布。

2. 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出现心慌、出汗异常、胃肠道症状、尿失禁等。

3. 脑神经病变:患者出现视力、听力下降、面瘫、舌咽神经麻痹等。

三、护理要点1. 监测:定期监测患者血糖、血压、体重等,评估病情变化。

2. 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饮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

4. 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5.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6.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愈信心。

7. 并发症预防:预防感染、跌倒、骨折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原则1. 控制血糖: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根本治疗措施是控制血糖,防止病情进展。

2. 血压管理:合理控制血压,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风险。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痛、神经营养药物等。

4. 康复治疗:针对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便是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分析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其机制。

一、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研究发现,糖尿病会导致大脑血管病变,进而引发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疾病。

血管病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缺氧和营养不良,进而损害神经系统功能。

此外,糖尿病对神经组织直接产生损伤,引发神经病变。

这种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而且常常呈现对称性。

此外,糖尿病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认知功能的减退表现。

科学家认为,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异常生理状态,会损害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二、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关于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机制,目前研究尚在探索中。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机制:1. 高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是最主要的病理特征。

高血糖会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血管损伤,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此外,高血糖还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增加神经病变的风险。

2. 慢性炎症: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有慢性炎症的存在。

慢性炎症会损伤神经组织,加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

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会进一步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3. 自由基损伤: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升高,自由基生成增加。

自由基会攻击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自由基损伤还会影响脑部的抗氧化系统,进一步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二、如何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三、几种方法可治糖尿病性神经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1、远端型原发性感觉神经病
多起病隐匿,首先累及下肢远端自下向上进展,很少波及上肢。

细有髓纤维受累时表现为痛性周围神经病或痛温觉缺失,主要症状有发自肢体深部的钝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尤甚。

双下肢有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严重的感觉神经病时可累及躯干下半部分的腹侧,背侧不受累,称为糖尿病躯干多神经病。

2、自主神经病
几乎见于所有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交感和副交感纤维均可受累,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表现为心率对活动和深呼吸的调节反应减弱甚至发展为完全性心脏失神经。

由于交感缩血管功能减退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起立时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

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包括食管和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时间延长即所谓糖尿病胃轻瘫症。

其他胃肠功能障碍还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和腹泻。

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时表现为性功能低下、阳痿、排尿无力,残余尿多和尿潴留,这种低张力性膀胱易诱发尿路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3、糖尿病足
其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皮肤干燥皲裂,小血管病导致的肢端缺血以及肢体痛觉缺失和关节变形引发的足端位置觉异常有关。

临床表现为足趾、足跟和踝关节等处经久不愈的溃疡。

4、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二、紧张性效应 在安静状态下,自主神经纤维经常 有低频的传出冲动传到效应器,起着轻 微的经常刺激作用,称紧张性效应。例 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或交感神经,可 分别使心搏加快或减慢,这说明未切断 前迷走神经使心搏减慢,交感神经使心 搏减慢,交感神经使心搏加速。
三、交感-肾上腺活动与应急反应 在一些紧急情况,如剧烈运动、失 血、酷寒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广泛加强的现象叫应激 反应(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心 搏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的广泛收缩, 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等,其生 理意义在于动员机体各种潜在力量以适 应环境的剧变。如果切除动物的交感神 经链,则动物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就大 为减弱。
副交感神经系

胃 蠕动减慢 分泌胃液,蠕动加快 小肠 蠕动减慢 加快消化 大肠 蠕动减慢 分泌和蠕动加快 肝 加快肝糖原向葡萄糖转化 肾 减缓尿液产生 加快尿液产生 肾上腺髓质 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膀胱 膀胱壁放松 膀胱壁收缩 尿道括约肌收缩 尿道括约肌松弛
发病概况

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7℅-78℅。 自主神经病变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 糖尿病伴有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者5 年死亡率达50℅(有其他报导为 56℅),其中心源性猝死占28℅。

排便异常: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小肠的神经病变表现为发作性夜间腹泻, 多呈水样便,无腹痛、无便血,症状间 歇,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一般不伴有体 重减轻或吸收不良。大肠的神经病变以 便秘为常见症状,结肠张力降低可导致 巨结肠。肛门括约肌失控,常出现夜间 腹泻伴大便失禁。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收缩无力相当常见,约占DM患者 40℅-60℅。早期多无症状,检查可有残余尿 增加,晚期尿潴留,有时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呈低张性或无张力型膀胱。 容易合并尿路感 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可出现发热、肾 绞痛、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有时可出 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受损,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症状包括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及早诊断、积极
治疗,以防止其进展。

下面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相关内容。

1、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刺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目前已有一些神经生理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图、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等,但这些检查的意义有限,不能完全替代临床检查。

2、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
口服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

对于严重疼痛或神经病变进展迅速的患者,应立即
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注镇痛药。

此外,还应注意控制糖尿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保持
良好的营养和生活习惯,以防止病情恶化。

3、康复与预防
神经病变的康复包括物理康复和心理康复。

物理康复主要是通过肌肉锻炼、按摩、热
敷等方法进行治疗,以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心理康复则是通过心理疏导、
心理咨询等方法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和压力。

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患者,应尽早控制血糖和血压,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继发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神经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然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常与其他神经疾病相似,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几个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常表现为下肢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障碍及肌力减退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感、感觉障碍等症状加剧。

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无汗、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1. 电生理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规的神经病变诊断方法,其通过对神经肌肉电活动的监测,识别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情况。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较明显,可用该方法确定。

2. 神经肌肉活检神经肌肉活检是指切取患者的神经或肌肉的组织,在组织学上进行分析和判断。

该方法稳健、可靠、高精度,是诊断神经肌肉病变的重要手段,适用于疑难病例。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常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神经系统进行成像诊断,如帮助鉴别是否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此外,超声检查对于血管性神经病变的鉴别也有一定帮助。

4. 临床症状分析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

而糖尿病之外的神经病变如肝性脑病、脊髓疾病等其致病原因各异,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鉴别诊断时需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复杂,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鉴别诊断方法,并提醒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进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进展

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使用降糖药、降压药、降脂 0 1 药等药物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02 戒烟限酒等
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0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0 4 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
01 饮食控制:合理饮食,避免高 糖、高脂、高热量食物
痛等
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心慌、 出汗、便秘、
腹泻等
精神症状:焦 虑、抑郁、失
眠等
诊断标准
血糖控制不佳: 空腹血糖、餐后 血糖、糖化血红 蛋白等指标异常
影像学检查: MRI、CT等
神经病变症状: 四肢麻木、疼痛、 感觉异常、肌肉 无力等
病理学检查: 神经活检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等
A
抗氧化剂:保护神经细胞, 减轻神经病变
C
B
降糖药:降低血糖,减轻 神经病变症状
D
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 修复,改善神经病变症状
非药物治疗
01
饮食控制:合 理膳食,控制 血糖
02
运动疗法:适 当运动,增强 体质
03
心理干预:减 轻心理压力, 保持心情愉快
04
戒烟限酒:减 少不良生活习 惯,降低风险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进展
目录
01. 糖尿病神经病变概述 02.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 03.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04.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定义
01
糖尿病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最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周围 神经病变和自主
神经病变。
02
周围神经病变主 要表现为感觉异 常、疼痛、麻木 等症状,自主神 经病变主要表现 为心血管、消化 系统、泌尿系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许多并发症也逐渐显现,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

这种损伤主要发生在肢体的神经末梢,包括脚、脚踝和腿部等。

高血糖会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管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神经病变。

此外,糖尿病还可以增加神经末梢受到其他损害的风险,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主要包括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障碍。

对于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麻木、刺痛或针扎样的感觉,以及温度感觉和触觉感觉的丧失。

运动障碍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自主神经障碍则表现为心率不稳、血压异常、排尿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和社交能力。

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的结果来判断。

同时,一些神经生理测试,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电极肌电图等也可以协助诊断。

这些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等指标,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早期识别和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缓神经损伤的进程。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可以用于控制疼痛感觉。

一些物理治疗如理疗、按摩和热敷等也可以缓解症状。

对于自主神经障碍,医生可能会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调节血压、引导排尿等。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一些自我管理措施也可以帮助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定期检查足部以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Valsalva动作反应指数(≥1.21正常 1.11-1.20临界 ≤1.10异常)
• 深吸气后掩鼻,用力吹与血压计连接的橡皮管,使水银柱上升 达40mm/Hg,坚持15~30s,然后放松,自然呼吸10s,均同时 记录心电图,测定乏氏动作后最大R-R间期与乏氏动作的最小R-
R间期的比值,有视网膜病变者禁忌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检查方法
• 检查方法: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前一天和当天不作剧 烈运动,不饮浓茶、咖啡和烈酒 ,依照Ewing法测试:
– 立卧位30/15比值(≥1.04正常 1.01-1.03临界 ≤1.00异常) – 深呼吸心率差 (≥15正常 11-14临界 ≤10异常) • 静卧深呼、深吸气各6次/分,记录深呼吸30s的心电图,计算每 分钟深呼吸时最大与最小的R-R间距之差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 直立性低血压
– 从平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与5分钟各测量一次血压, 若站立位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低30mmHg以上,则属于 直立性低血压 – 这是糖尿病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比较晚和严重的征象
• 往往在某次身体不适,如上呼吸道感染、尿量感染或较长时间 卧床后,起床或站立时发现头昏、乏力、黑朦或昏厥 • 症状取决于直立性低血压的程度,也与体位改变的速度相关
• CAN在糖尿病发病时可能就存在
– 各类型糖尿病,各个年龄都有发现
• 与血糖控制差密切相关:血糖波动越大,CAN发 病可能性越高
– 强化治疗可降低CAN的发生率
• 糖尿病人群中,存在大量的无症状CAN • 自主神经病变涉及交感神经(如体位性低血压), 意味着病人进入晚期糖尿病并发症 • CAN与DPN密切相关,两者共同存在,死亡率明 显增加
4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 糖尿病中最容易 被忽视严重并发 症,就是心脏自 主神经病变!
– 无痛性心肌梗塞 与心绞痛 – 增加糖尿病所有 原因死亡率
1.96(95% CI:1.53-2.51,P<0.001)
AARON I. VINIK, Diabetes Care 26:1553–1579, 2003
膀胱功能障碍3
患病率:43~87%1型DM患者和 25%2型DM患者
会引起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是死亡的风险预测因子(A级证据) 2
勃起功能障碍3
见于35~90%以上DM男性患者
1. Tesfaye S et al. Diabetes Care. 2010;33(10):2285-93. 2. Spallone V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1 Jun 22. doi: 10.1002/dmrr.1239. 3. Kempler P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1 Jul 11. doi; 10.1002/dmrr.1223.
2011多伦多会议推荐DCAN的治疗
血糖控制和多风险因素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
基于发病机制的治疗
自主神经功能调节
对症治疗
Spallone V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1 Jun 22. doi: 10.1002/dmrr.1239.
2
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的一些特点
19992
20093
20104
弥可保®显著改善心脏变异率和DCAN相关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大剂量弥可保®序贯治疗能显著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 的症状,增加使用剂量以及延长治疗时间均显示出更好的治疗作用 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 / 副交感活动的作用 和反作用,调节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及收缩活动
与躯体运动感觉神经不同,心脏 自主神经多为薄髓(节前纤维) 和无髓(节后纤维)的细纤维, 轴突更易受损伤发生变性系统受损,人体正常 的心率控制和中枢/周围血管动力学 就会发生异常,导致严重危害
糖尿病所有原因死亡率
Ewing et al. Ewing et al. Jermendy et al. Sampson et al. Chen et al. O'Brien et al. Sawicki et al. Sawicki et al. Orehard et al. Rathmann et al. Hathmann et al. Hathaway et al. Navarro et al. Veglio et al. Gerritsen et al. Toyry et al. POOLED 2.14(95% CI:1.83-2.51,P<0.0001)
体位性低血压 心血管症状
多种症状
• DCAN诊断应基于如下心率检查: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差、瓦 氏动作反应 • 多种症状,如:乏力、呼吸困难、昏迷、意识丧失等
Spallone V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1 Jun 22. doi: 10.1002/dmrr.1239.
神经纤维受损
神经反射减弱
Schmidt RE et al. Exp Neurol. 2009;216(1):207-18.
早期综合治疗可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时间 19971 结论 弥可保®能够增加R-R间期变异系数、降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从而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较低 弥可保®治疗可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对糖尿病 慢性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3. 李桂平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17(5):475-9.
α-硫辛酸改善多种形式的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 46例1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形式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接受α-硫辛酸治疗: 600mg/日,静脉给药,10天,随后口服600mg/日,50天 • 29例1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
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0
1
Log 相对风险
10
100
Aaron IV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5):1553-79.
ACCORD:伴发DCAN的患者相对未伴发 DCAN的患者,CVD死亡率升高
• 平均3.5年随访中,基线伴发DCAN病例的CVD死亡率为 不伴发DCAN病例的1.94~2.95倍(P ≤0.008)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2
患病率:35%长期1型DM患者和65% 长期2型DM患者
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3
食管传输延迟见于~50%长期DM患者 胃轻瘫影响约30~50%长期DM患者 便秘影响约60%长期DM患者
配,故心血管,胃肠,泌尿和生殖等
多个系统均可发生病变1 • 其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危害最大,
– 造成猝死的原因为多种情况,自主神经病变、心电图Q-T间期延长、 心率增加、左心室肥大所导致的心脏结构改变等,均可以导致猝 死的发生。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血液粘滞性增高在猝死的发生 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糖尿病以及猝死家族史可 以用于发现高危险患者,以尽早对这些患者实施干预治疗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与进展
– 糖尿病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往往伴有其它并发症, 如极度消瘦、糖尿病肾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 – 诊断往往还要考虑药物和其它病理情况。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 无痛性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
胸闷 – 糖尿病有自主神经病变的患病率高达38%,临床没有明显自主神
Pop-Busui 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0;33(7):1578-84.
7
心 脏 自 主 神 经 病 变 的 发 生 率
有64.0%(208/325)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自 主神经功能不全,39.4%(128/325)的患者确诊为 CAN,其中又有9.2%(30/325)病情严重 凌丹芸,汤正义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6,45:815-819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临床问题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没有明显的改变或进展,因此这 些患者需要自主神经定量测定,以判别患者猝死的风 险 – 1型与2型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进展可能不同 – 自主神经损伤与糖尿病病程多数研究有联系,也有研 究显示无明显关系 – 在2型糖尿病中,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能 较高:在诊断糖尿病前有较长的血糖控制较差时期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汤正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瑞金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糖尿病相关死亡危险因素
自主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决定了病人总的预后
DAN危害大而面广,然研究少
• 尽管DAN严重影响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但是相较于其他糖尿病(DM)并发 症,我们对DAN仍然知之甚少1 • DAN可影响整个自主神经系统,而几 乎所有器官都是由自主神经系统的感 觉、血管运动、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
HR (95% CI)
诊断标准*
1
2 3
P
1.94 (1.20-3.12)
2.62 (1.40-4.91) 2.95 (1.33-6.53)
0 不伴发DCAN的CVD死亡率降低 1 2 3 4 5 6 伴发DCAN的CVD死亡率升高
0.007
0.003 0.008
7
分析所用的3种DCAN定义略有不同: 1.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最低四分位值(<7.815ms)、QT指数最高四分位值( >104.32%) 2.SDNN最低四分位值、QT指数最高四分位值、静息心率最高四分位值 3.SDNN最低四分位值、QT指数最高四分位值、静息心率最高四分位值、已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