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讲:声现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精选全文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声现象晨禾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产生声音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振动可以发声,液体、气体振动也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在25℃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6m/s。

特殊:软木500m/s。

声音进入橡胶速度会变慢。

声音其实就是震动,而橡胶本身有弹性还有一定的强度,会吸收声音震动的动能,也即阻尼大,所以变慢了。

例题: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组建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小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D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放生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钢铁总声音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图1 C、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D、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的结果5、小强在暑假跟爸爸到峨眉山旅游,在一座古寺院里,有一座小亭子,亭子里挂了一口钟,善于观察的小强用重锤敲响古钟后发现,停止对钟得敲击之后,大钟任“余音未止”,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这是钟声在寺庙原子里的回声B、敲击之后,大钟任然继续振动C、大钟停止后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在大脑神经中“暂留”现象4、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此时的发声体是()A、风B、空气C、树叶D、以上都是5、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产生这种声音振动的是()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6、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

1.第1讲 声现象

1.第1讲 声现象

声速为_3_4_0___m/s.(9年4考)
(5)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回声
测距离原理:s= 1 vt.其中t表示从发声至接收到回声时所用的时间. 2
第1讲 声现象
返回栏目导航
3. 声的传播与光的传播比较(2019.17C、2013.17A)
声的传播
光的传播
条件
(1)单位:人们以__分__贝____(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015.17B)
(2)噪声对生活的影响:0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较为
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
能超过 90 dB.
第1讲 声现象
返回栏目导航
返回思维导图
第1讲 声现象
返回栏目导航
即时小练 (1)老师讲课的声音大,是因为老师的声音频率高( × ) (2)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 ) (3)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 ) (4)接听电话时能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 √ ) (5)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 ) (6)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 ) (7)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 × )
返回思维导图
第1讲 声现象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3 声的利用(2019.16D、2017.16C)
返回思维导图
频率
超声波 高于20 000 Hz
次声波 低于20 Hz
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 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
传递信息
、测速、B超等
灾害
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结石 使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机

初二物理讲义声现象

初二物理讲义声现象

初二物理讲义第一讲声现象(一)一.主要知识点回顾:1.声音是由发声体---------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靠---------,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在气体中较----3.声音在15摄式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m/s 且声速与温度有关4.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类似水波)。

5.人耳的构造------ --------- --------6.骨传导:声音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7.声源:8.双耳效应:9、回声现象(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于米)(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写公式)二.考考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通常称为声源,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______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______声音。

传播最快的是______。

3.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振动引起的(填:“人嘴”“笛子杆”“笛中的空气”)。

4.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

5、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挥动的手臂B.挂在胸前的哨子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7、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A.水能传声B.水蒸汽能传声C.空气能传声D. 水振动而发声`三.感悟与实践【例1】、某人站在离围墙前击掌,经过1.5s听到了回声,则他距墙多远?变式练习1-1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远?猎人在射击后6秒钟听到射击的回声,障碍物离猎人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1-2、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把发声体放在船底,经过1S听到从海底返回的声音,求这处海底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1-3、某人站在离围墙136m处击掌,则他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四.巩固与提高1.敲锣时,用手按住发声的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敲钟时,停止敲击时还余音未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2.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1)扬声器;(3)二胡声;(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6)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个歌词中分别描述的声源是、、___________ ;(7)笛声;3.医生用的听诊器,在听病人心脏跳动时,是通过介质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用了听诊器提高了。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3. (RJ八上P45,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 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D)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在教室周围植树
第一1讲章 声声现现象象
考 点 清 单 回归教材 重难点突破
4.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声音会随之减小,直至消失,这说明声音______不__能(选填“能”或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 这说明光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 点 清 单 回归教材 重难点突破
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24_无___规____则__ (选填“规则”
噪声 或“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 音
的来 源 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25 _干____扰___作___用___的声音.
危 害
噪声的等级:人们以26 分___贝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符号27_d__B_ .
和 噪声的危害:噪声等级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如:超过 50dB会影
控 响休息和睡眠;超过 70dB会干扰 制
谈话,影响工作效率;超过 90dB会损伤听力等.
控制噪声
第一1讲章 声声现现象象
考 点 清 单 回归教材 重难点突破
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C)
A.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声现象紧密联系实际,物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生活。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我们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片、泡沫、乒乓球的跳动及水花等可见的现象来观察发声体的振动。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人们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即v固>v液>v气,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

比如在教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

笫一章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笫一章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2.理解: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③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3.难点: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③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二:声源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

理解:①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

②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

三:声音的传播1.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2.理解:①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②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③真空不能传声※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通常叫做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声源的振动是通过介质以疏密波相间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且只向外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的空气没有随着声波向前移动,只不过是在原处振动。

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是由于真空中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不能形成疏密状的声波。

※声波不但能在气体中传播,而且也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敲击大鼓,鼓面振动,在鼓周围振动的空气并没有到达你的耳朵,但你还是听到了鼓声。

这是因为敲击大鼓,鼓面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振动,这些空气又推动它们周围的空气振动,这样由近及远的向外传播。

3.难点:在湖面投一小石子,会看到以石子为中心的水波向四周传播。

第一讲声现象完整版PPT课件

第一讲声现象完整版PPT课件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命 题 点 3 噪声的危害(wēihài)和控制
3.(2017·益阳)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
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yǒuxiào)防止噪声产生的
不音同色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shuō huà)大声些,这是要 (yīnsè) 。响度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变式 训练
2.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lái zì)英国的歌手Jessie·J获
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
大的不同是( ) C
A.音调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变 式 训练
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 的成 (shúxī) 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
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产又生没有阻止声音的
(chǎnshēng)
。 传播
(chuánbō)
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
课堂 小测试 (kètáng)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基 础 训练
是( A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第五页,共三十六页。
命 题 点 4 声现象(xiànxiàng)综合分析题
4.(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 声现象
表示声 音 的 音 , 由发 声体 振 它 动的频 率决定. 发声体振动越快 , 频率越 , 音
声 的 声 产生 发 体的 动 音 产l 音的 一 声 振
调 就 越 . 响度 : 声音 的 有关.
I 播 音 播 霪 f传 声的 { 1 传霉 生 与
4 音调 表示 声音的 .
, 由发 声体
决定. 的听觉 频率 范 围从 人 Hz 到 Hz 高 于 , 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 低于 Hz 的声音 叫 次声波.
_ _ _ _ 一 一
度 综合 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
5 响度 表示 声音 的 . , 动物体 的 振 越 大, 响度 ; 响度还 跟距 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 声 音 的大小 由 来决定. 6 声音 ( 音) . 乐 的三个特性是


— —
例 1 (0 6年南 通市) 图 1 .2 0 如 —1甲所示 , 响的 敲 音叉接触 水 面能 溅起 水 花 , 明声 音是 由于物 体 的 说 产 生的 ; 图 1 1乙, 儿能 听见拍 手声 , 如 ~ 鱼

说 明
可以传 播声音.
C 丙实验说明音叉 的振 幅越 大 , 音调越高 D 丁实验说 明声波 不能传递能量 . 解析 : 图甲所示 实验是探究声音的传播是 否需 要


关 . 1 ℃时空气 中 的声 速是 在 5 m/ , s 声音 在 不同介 质中传播的速 度一 般不 同 , 常情 况下 , 通 声音 在 固体 、 液体 中的传播速度 在气 体中的传播速 度. 同一声源发 出的声 音 , 在不 同介 质 中可 以以不 同 的速度 独立 向前 传播 . 如用铁锤 敲击一 次注水的长水 管, 在另一头应能分别听到 由铁管 、 、 水 空气 传来的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昌汗学校2016届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016.3.22
上课时间
3.24、26
课时总计
10—11
复习内容
第一章:声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复习目标
考纲要求
1、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理解声音的方法与途径。
重难点
1、声音特性的理解与辨析。
2、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措施。
2、重难点突破。
3、点对点训练。
中考链接
《试题研究》P1—3页:“玩转陕西8年中考真题、副题”。
作业
《试题研究》P7页:“2016备考猜押——满分冲关”。
课堂小结
1、声学知识综合;2、基础小实验;3、声学创新实验探究。
审查记录
复习内容与复习流程
考点精讲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振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声速。
2、声音的特性: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
声现象:3、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等级、危害、控制(声源、传播、人耳)。
5、有关声音的实验突破。
方法指导
1、知识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