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PPT课件

(1)把玩的过程讲得清楚明白,关注有详 有略的表达。
(2)表达出快乐的心情,能运用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3)是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要通顺, 意思要连贯。
相互交流
每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仔细 听,说的不好的地方给予补充。
习作要求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语句写通顺。 (3)把字写端正。
四、习作指导。 1.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 2.重点:要写出你当时快乐的心情。 3.方法: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
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再写下来。 略。
二、学会选材。 下面材料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一项是( ) A.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B.暑假和爸爸妈妈去北京爬长城,我感受到了长城 的雄伟。
C.公园里的娱乐项目可真多,我在家人的鼓励下,坐 了过山车,开了碰碰车,划了船。我体验到了快乐和 刺激。
D.学会观察动物,我会把每种动物的样子和习性写出 来。
这次打羽毛球我真高兴啊,有这样一 位球技高超,又能让我明白道理的妈妈, 你们说,我能不高兴吗?
课后练习
一、审清题目,明确习作要求。
1.这篇习作属于( A )的文章。
A.记事
B.写人
C.写景
D.状物
2.针对本次习作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玩,而不是劳动或学习。 B.本次习作不一定是写玩游戏,也可以写逗小动 物,或者去某处游玩等。 C.本次习作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玩,自己玩 不可以。 D.本次习作要突出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 下课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 些故事中只有同学,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 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PPT课件

入
新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
课 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
救伤员的情景。看,这
位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
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作 白求恩 (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 者 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简 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 介 加抗日战争,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国工作
)
星斗.(
) )
斗.胆(
) )
dòu 战斗斗..(争( )
) 星斗.(
)
斗.胆( dǒu ) 大.(
)家都劝白求恩大.(
)夫离开前线,
可白求恩不愿意离开自己的阵地——手术台。
dà dài 斗大..大争(.(( )家)都劝白)斗求.家胆恩(大.都( 劝) 白)夫离求开前恩线,大.(
)夫离开前线,
可可白求白恩不求愿意恩离开不自愿己的意阵地离——开手术自台。己的阵地——手术台。
小时。
三、给加点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镇静 ) 2.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
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迅捷 ) 3.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
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请求 )
四、句子练习。 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
斗 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侵华日军进行
的歼灭战。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
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
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 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 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 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 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 丢在盘子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并运用关于“仁爱”的名言。 2.学会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区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采用情景教学和活动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分享 、探索,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营造门谐平等的课堂氛 围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力求让学生在积极愉快、和写好提示语,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修改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学习第二题。 1.指名学生读题和词语。 2.说一说,可以怎样整理这份购物清单呢? 提示:可以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这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3.小组合作,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呢?说一说,然后分一分。 提示:生活用品,食物……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看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最合理。
板块五、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句名句。 2.指名学生读一读。 3.评一评,谁读得最好,怎样能读得更好?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与“目”有关的字词
“陆续、连续、继续”的区别
分类的方法
关于“仁爱”的名言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5 掌声》课件

2. 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要先调( ) 查原因,然后再进行调( )解。diào
tiáo
词语解释
文静:文雅闲静。 残疾: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方面的缺陷。 犹豫:迟疑不决。 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会认字
shù
述 组词:讲述 叙述 述说
pǔ
普 组词:普通 普遍 普普通通
会认字
yōu
忧
lián
联
组词:忧郁 担忧 衣食无忧 组词:联欢会 联系 珠联璧合
lào
luò
落下了残疾 落叶
落枕
là
丢三落四
降落
diào
刚调来的 曲调 声调
tiáo
空调
调皮
风调雨顺
多音字
1. 他因为小时候生病落( lào )下了 腿脚不便的毛病,走路总会落( luò )后于 别人,但他做事从不丢三落( là)四。
zī
姿
组词:全班 班长 班门弄斧 组词:落下 落色 落枕 组词:姿势 姿态 多姿多彩
会认字
shì
势 组词:姿势 势力 人多势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课件PPT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与一群小孩在院子里游 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 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 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和同学交流。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___都____。迸:__向__外__溅__出__或__喷__射____。 句意:_其_他__的__小__孩__都__吓__跑__了__,__只__有__司__马__光__拿__ _着__石_头__把__水__缸__砸__破__,__水__流__出__来__了__,__小__孩__得__救__了__。 2.群儿戏于庭。 庭:_____院__子______。 句意:____一__群__小__孩__在__院__子__里__做__游__戏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B ) A.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B.遇事要沉着冷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 之没,水水中迸↘↘。,众 儿//·皆得弃活去。↗,·光/持石/·击·瓮/破
院子里做游戏。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盛物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口小肚大。
一个孩子爬到水缸
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
掉进缸中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都。
放弃,扔掉。 打,敲打。 其他的小孩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灰雀》课件

二、延伸阅读 脚印
列宁和哥哥去采蘑菇,为了抄近路,他们需要穿过一 片森林。
森林里没有路。他们发现了一个行人的足迹,便按 着这勉强看得出来的脚印走。有些地方,那个人踩倒的 草又长起来,把脚印填平了。他们只好根据那个人留下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读句子,判断对错。
(1)男孩看到灰雀飞到了另外的地方,所以确定灰雀没有 死。( )
(2)男孩“不敢讲”是怕列宁批评他抓走了灰雀。( )
二、灰雀回来了 1.读句子,选一选,填一填。
A.这个人这么喜爱灰雀,还是告诉他灰雀没有死 吧,我应该把灰雀放回来。
B.我可不能告诉这个人灰雀是我捉走的。 C.这个人一定知道灰雀是我捉的了,他要是问我,
我就承认错误。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在想:“( B )”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男孩在想:“( A )” (3)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男孩在想:“( C )”
的序号)
A.我不能说是我把灰雀藏起来了。
B.我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也许这个小男孩见过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D.是我把灰雀藏了起来,但我没有伤害它。明天我就把它放回来。
1.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列宁
C 想:( ) A 2.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想:( ) B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想:( ) D 4.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想:(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6.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 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______这__是__蚂__蚁__队_长__对__最__小__的__一__只__蚂__蚁__说_的__话__,_既__表__现__了__蚂__蚁__队_长__对__属___ _下__的__关__爱__,_也__展__现_了__蚂__蚁__队__长__的__智__慧__与_气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五、按要求查字典。
“转”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车_____,再查_4_____画,“转” 字的第三画是___提___。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Z___,再查音节 _z_h_u_ǎn__,组词_转__移___,“转”字还有一个读音是_z_h_u_à_n_,可以组词 __转_圈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2.根据《望洞庭》完成填空。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 ⑴.《望洞庭》是 唐 代诗人 刘禹锡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⑵.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答案。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水。( × )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面。( √ ) “青螺“指的是青色的田螺( × ) “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 √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í shì zhèn shù zhā zhě chè
持 势 镇 述 渣 者撤
翘舌音
易写错的字
司庭弃腿勇谷或冻
容易多写一笔 司 腿 冻 容易少写一笔 弃 勇 或
多义字
持:①拿着;握着。 ②保守住。 ③掌握;料理。 ④挟 制。 ⑤对抗。
轮:①轮子。 ②形状像轮子的东西。 ③轮船。 ④依照次 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 ⑤a)多用于红日、明月等。
3.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 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掌声》)
英子不愿意当众走上讲台,怕同学们嘲笑她,可老师的 话又不能不听,因此她很矛盾,拿不定主意。“犹豫”“慢 吞吞地” “眼圈红红的”表现了她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 苦。
外貌描写的句子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 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 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 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灰雀》)
●《司马光》一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的语言是文言,比较凝练,刚读 起来觉得很难明白其意思,只看注释,理解起 来也很困难。我们学的其他课文描写生动具体, 语痹症的女同学英子, 因为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大家的掌声的鼓励而逐 步改变抑郁性格的故事,赞扬小英对同学们掌声 鼓励的珍惜,克服自卑、阳光生活的勇气。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 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灰雀》)
“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 其实是说给小男孩听的。
3.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灰雀》)
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坚定 改正错误的决心。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 子。也看出男孩也很喜欢灰雀。
●列宁为什么说灰雀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 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让男孩知 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唱歌, 听不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看出列宁善解人意、 循循善诱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方式不同在哪?看出列 宁和小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
●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 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 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 守岗位的精神。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 个又一个。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 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 伤员。
2. 《灰雀》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和灰雀有关的
故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一个 _爱_护__动__物__、__爱__护__儿__童__、__懂得保护儿童心灵 的人,男
孩是一个 知错就改、诚实 的人。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司马光》一文中“水迸”是说缸砸破后水涌出 来了。( √ ) 2.《灰雀》的故事里,列宁并不知道灰雀是怎么不 见的。( × ) 3.白求恩是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来到中国参加抗 日战争。( √ )
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灰雀》)
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灰雀重获自由的喜悦的样子。
2.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手术台就是阵地》)
拟人的手法,当时情况非常危险。
反问句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 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手术台就是阵地》)
反问的手法,写出了白求恩不能离开手术台的原因。
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八单元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中,我们 学习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 术台就是阵地》以及《语文园地》,让我 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生字。
易读错的字 平舌音
sī
zī
sù
司 姿速
多音字
lào diào dòu dài
3.硝烟滚滚,弹 (tán 雾淹没了。
dà√n)片纷飞,小庙被烟
二、选字填空。
头投
( 投 )入
长掌
( 长 )高
列烈
陈( 列 )
郊效
( 郊 )区
迟持
支( 持 )
( 头 )目 ( 掌 )心 激( 烈 ) ( 效 )果 ( 迟 )到
三、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持:①拿着;握着。 ②保守住。 ③掌握; 料理。 ④挟制。 ⑤对抗。
三、读片段,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 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 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 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 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 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 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 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 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四字词语常以仿写词语、根据意思写词语等题型出现, 这需要我们掌握词语特点并理解词语意思。
巩固练习 一、根据要求各写三个词语。 1.慢吞吞(ABB式)
静悄悄 、 乐呵呵 、 笑眯眯 。
2.骤然间(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一刹那 、 一瞬间 、 一转眼 。
3.争分夺秒(带近义词的词语)
冥思苦想 、 千丝万缕 、 门当户对 。
列宁是让灰雀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活,而 男孩是将其圈养起来。他们都很喜欢鸟。列宁是 个善解人意、尊重男孩的人,小男孩是一个知错 就改,诚实守信的孩子。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 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 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赞颂了白求恩不怕牺牲, 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精神。
动作描写的句子
1.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 台。
(《掌声》)
这句话“深深地鞠了一躬”中反映掌声带给小英很 大鼓舞,让她自信起来。
2.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 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 把头低了下去。
(《掌声》)
“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反映了小英的自卑心理: 对别人的目光敏感,不想让别人注意自己,是因为内心不 自信,怕别人嘲笑自己。
养:①抚育,供给生活品。 ②饲养动物,培植花草。 ③ 生育,生小孩儿。④抚养的(非亲生的)。 ⑤教育,训练。 ⑥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⑦保护修补。
巩固练习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uò lào)下了残
疾。
√
2.语文老师是刚调(dià√o tiáo)过的。
写灰雀的样子,说明它们很可爱,为下文列宁和男孩喜欢灰 雀打下基础。
巩固练习
一、句子练习。 1.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掌声。”(改为转述句)
英子给我来信说,她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
2.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掌声使我明 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把两句话合成一 句话)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掌声使 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解析:进行词语积累时要注意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词意。
《掌声》
一摇一晃:形容不是很平稳,走路的时候歪歪扭 扭的样子。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 或变化剧烈。出自《汉书·元帝纪》。
《灰雀》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手术台就是阵地》
气焰嚣张: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 狂放肆。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 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 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司马光》一文的意思。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 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 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 开了。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 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 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灰雀》)
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 现出列宁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 护。
5.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 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 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 们的客人。”
巩固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司马光 “_破__瓮__救__人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 __机__智__聪__明__________。 “群儿戏于庭”中的“于” 是____在______的意思, “众皆弃去”中的“去” 是___离__开___的意思。
●《掌声》一文“为什么“刚刚站定”,同学们就 鼓起掌来?”
因为小英克服自卑心理,走上了讲台,这是 同学们给予英子的第一次掌声,这掌声里包含着 大家的鼓励、信任和理解,也包含着同学们的关 爱。同学们希望英子能走出阴影,走进集体,不 再忧郁。
●《灰雀》一课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 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 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 的尊重、爱护的品质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二、选词填空
激励
鼓励
勉励
1.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
微笑着面对生活。
2.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激励 )自己前进,
才不会被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3.离开母校那天,同学们互相(勉励 ),赠言留念。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优美 )的姿势 (热烈 )的掌声 (欢快)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