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上杭一中最新-最新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科

福建省上杭一中最新-最新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科

福建省上杭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

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1、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

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利于大多数水生动植物的生长B.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措施C.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mg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A.经常晒太阳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D.适量补充维生素D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④加工香肠时加入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A.②和④ B.①和③C.③和⑤ D.②和⑤4、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正确的是()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垃圾是污染物,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堆肥法处理垃圾是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C.废旧金属、玻璃等可回收,不属于垃圾D.没有绝对的“垃圾”,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6、下列议题合理的是()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⑥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7、某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为:SO2—78、NO2 —43、可吸入颗粒物—163。

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63B.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C.该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微污染D.可吸入颗粒物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8、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9、下列关于硬水及其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是不含Ca2+、Mg2+的水B.石灰—纯碱法中石灰是指CaCO3C.生产、生活使用的天然水必须经软化D.离子交换法可以软化硬水10、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高中试卷}福建上杭一中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化学考试(附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福建上杭一中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化学考试(附答案)[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福建上杭一中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化学考试(附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该气体是()A.甲烷B. 甲醛C.氨气D.二氧化硫2、下列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B.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完全相同D.结构相同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4、可用于区别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的试剂是A.浓溴水B.石蕊试剂C.FeCl3溶液D.KMnO4溶液5、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7H8O,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种类分别为()A.2种和1种B.2种和3种C.3种和2种D.3种和1种6、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表示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芳香烃,易溶于乙醚中C CB.它的分子式为C38H30,是非极性分子C.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14个7、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洗涤B.用溴水可区分甲苯、苯、四氯化碳C.乙醇中混有少量乙酸可用加入生石灰再蒸馏的方法提纯D.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8、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加聚反应⑥氧化反应⑦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重新生成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⑥⑦C.⑤⑥⑦D.③④⑤⑥9、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毫升后,沿器壁加入石蕊试液0.5毫升,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各项对可能出现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B.石蕊层有两层,上层紫色,下层蓝色C.石蕊层颜色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D.石蕊层颜色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10、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完卷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Na—23 Mg—24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5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1.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3.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够增大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也能C.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过程,所以改变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D.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4.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O(g)的标准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ΔH=-566.0 kJ·mol-1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C.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 则a>b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6.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5分)1. (2分) (2016高一下·天津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H2、D2、T2属于同位素B . 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C .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D . 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H3CH2OH不是电解质2. (2分) (2015高二下·泰州期中)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用苯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B . 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C . 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3. (2分) (2018高一上·大理期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m之间C .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上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D .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4. (2分)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产物不随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等)改变而改变的是()A . Na和O2B . Ca(OH)2和CO2C . NaOH和HClD . Na2CO3和HCl5. (2分)下列电子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6. (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 . 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 . 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D . 铁遇冷的浓硫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7. (2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理综-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理综-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理综-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8高一下·晋江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 .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B . 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C .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结构示意图:D . Na2S的电子式:2. (2分) (2018高三上·海南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 . 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NaOH溶液B .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氯化钠C . 用10 ml量筒量取5.20ml盐酸D . 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盐酸3. (2分)(2018·资阳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 . 用樟脑丸驱除衣柜里的蟑螂,是由于樟脑丸的分解产物能杀灭蟑螂B . 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气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气常作制冷剂C . 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D . 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物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有利其水解而解毒4. (2分) (2018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A . NH3(g)+ O2(g)= NO(g)+ H2O(g);ΔH=-a kJ·mol-1B . 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b kJ·mol-1C . 2CO(g)+O2(g)=2CO2(g);ΔH=-c kJ·mol-1D . CH3CH2OH(l)+ O2(g)=CH3CHO(l)+H2O(l);ΔH=-d kJ·mol-15.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小B . 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 . 恒温恒压,充入N2 ,平衡不移动D . 恒温恒容,充入O2 , O2的转化率升高6. (2分)(2017·大庆模拟)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 ,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8mo l•L﹣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 x+y<zC . 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 . C的体积分数降低7. (2分)(2017·湛江模拟)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 .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 .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 .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D . 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8. (2分)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A . 1B . 2C . 3D . 4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上杭一中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na-23s-32cl-35.5fe-56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物质和新元素。

B.明矾水解产生的胶体颗粒可用作漂白剂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其原理与卤水点豆腐相似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以下分类依据和结论是正确的:(a)冰醋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HClO、H2SO4(浓缩)和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和氯水是混合物。

D.Na2O、NaOH、Na2CO3和NaCl均属于钠氧化合物3以下说法不正确:(a)“曾青画铁,铁红如铜”在第十大黄白色中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B.《本草纲目》中的“将浓缩的酒和谷物放入蒸笼中,蒸出气体,并用装置承受露水”c.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硫磺熏制过程d.“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4.以下化学术语或模型图是正确的:(a)氮的结构式:b.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c.co2的比例模型:d、原子结构示意图c145.让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在10g 46%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4nab。

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2nac。

1摩尔铁,溶解在过量的硝酸中,电子转移数为2纳德。

14克。

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Na6.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a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b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色c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d向某溶液中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将浓盐酸滴入碳酸钠固体中,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玻璃的试管中,出现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fe2+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葡萄糖不仅可以与氨银溶液反应,还可以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浮液反应。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其注意的问题,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eCl3+3H2O===Fe(OH)3↓+3HClB.Al2S3+6H2O2Al(OH)3+3H2SC.S2-+2H2O H2S+2OH-D.HCO3-+H2O H2CO3+OH-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①金属原子②金属阳离子③自由电子④阴离子A.只有①B.只有③C.②③D.②④3、下列各组中分子式所代表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2H6O与C3H8O B.C6H6O与C7H8O(均含苯环)C.C4H8与C3H6D.C7H8与C8H10(均含苯环)4、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 + I2(g)2HI(g) ΔH<0,现有三个相同的体积均为1 L 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 1 mol H2和1 molI2(g),在Ⅱ中充入2 molHI(g),在Ⅲ中充入2 mol H2和2 mol I2 (g),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福建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福建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福建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二上·长沙期中)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 . -1780 kJ/molB . -1220 kJ/molC . -450 kJ/molD . +430 kJ/mol2. (2分)已知:2H2(g)+O2(g)=2H2O(g)△H13H2(g)+Fe2O3(s)=2Fe(s)+3H2O(g)△H22Fe(s)+ O2(g)=Fe2O3(s)△H32Al(s)+ O2(g)=Al2O3(s)△H42Al(s)+Fe2O3(s)=A12O3(s)+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 . △H1<0,△H3>0B . △H5<0,△H4<△H3C . △H1=△H2+△H3D . △H3=△H4+△H53. (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减少B .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减小压强(即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减小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减小C . 改变条件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几率D . 能量高的分子一定能发生有效碰撞4. (2分)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 .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 .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D . 如果某化学反应的△H和△S均小于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5. (2分)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末) 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B . 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C .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 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的比为3:27. (2分) (2016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B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8. (2分)将A与B的混合气体分别置于恒压容器甲和恒容容器乙中,发生反应:2A(g) + 2B(g) 3C(g) ΔH<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杭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11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 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用实验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能量可设计为原电池转化为电能2. 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小于2 mol HF(g)的能量B. 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来表示3.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C.已知:500 ℃、30 MPa下,N 2(g)+3H2(g)2NH3(g)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4.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2CO2(g)+2H2O(l)ΔH1=—870.3 kJ·mol-1(2)C(s)+ O2(g) =CO2(g)△H2=—393.5 kJ•mol-1(3)H2(g) +1/2O2(g) =H2O(l)△H3=—285.8kJ·mol-1则反应2C(s)+2H2(g) +O2(g) =CH3COOH(l)的△H为()A.—488.3 kJ·mol-1B.—244.15 kJ·mol-1C.+488.3 kJ·mol-1D.+244.15 kJ·mol-15. 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 (s) + 3O2 (g) = 2Al2O3 (s)△H = -2800kJ/mol4Al (s) + 2O3 (g) = 2Al2O3 (s)△H = -3100kJ/mol。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等质量的O2与O3分别与足量的可燃物充分反应,后者释放的能量更多D.将O2转化为O3的过程是物理变化6. 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均滴酚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附近溶液酸性减弱 B.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b电极附近酚酞变红 D.b电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7. 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B.铁片质量逐渐减少,碳棒上有气泡产生C.电流由铁片经导线沿外电路流向碳棒D.该装置总的化学反应为Fe+H2SO4=FeSO4+H2↑8. 下列事实不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铁被钝化处理后不易腐蚀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烧过菜的铁锅加入清水放置,出现红棕色的锈斑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C.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是待保护金属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O2—),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11.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12. 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3·BH3+ 3H2O2= NH4BO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B.正极的反应式为:H2O2+ 2H++2e-=2H2OC.电池工作时,BO2—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D.消耗3.lg氨硼烷,理论上转移0.2mol电子13.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纯净物(方括号内),一定不能使溶液恢复的是()A.AgNO3 [Ag2O] B.CuCl2 [CuCl2]C.NaOH [NaOH] D.CuSO4 [Cu(OH)2]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D.2CO(g)=2C(s)+O2(g)已知△H>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15.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B.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C.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D.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16.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17.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3,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5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的体积分数增加B. 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m+n>p18. 对反应N 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B、C两点NO2的体积分数相同,所以平衡常数也相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19.(12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来合成甲醇:(1)用CO2生产甲醇。

已知:CO2(g)+3H2(g)═CH3OH(g)+H2O(l)△H=﹣akJ•mol﹣1;2H2(g)+O2(g)═2H2O(l)△H=﹣b kJ•mol﹣1;则表示CH3OH(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O生产甲醇。

已知:CO(g)+2H 2(g) CH3OH(g),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

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 (填“>”、“<”或“=”)。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3)甲醇(CH3OH)可以用作燃料电池,该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20.(14分)Ⅰ.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态铜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液。

放电时总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1)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铅蓄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外电路上有0.5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放电完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在连接电源的负极一端生成________。

(填“Pb”或“PbO2”)Ⅱ.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常用于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 2(g)+CO(g)COCl2(g)△H < 0制备。

下图为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4)0~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5)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10min改变的条件是。

21.(12分)(1)CO2经过催化氢化合成低碳烯烃.其合成乙烯的反应为2CO 2(g)+6H2(g)CH2=CH2(g)+4H2O(g)△H,已知几种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CO2的结构式:O=C=O)物质H-H C=O C=C C-H H-O 能量/kJ•mol-4367456154134631则△H= 。

(2)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