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精选文档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精选文档

第二节 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 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 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 回风巷有人作业处、避难所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 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 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长距离掘进和长距离进、回顺,每 50m影射一个压风自救点)。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 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置 供气阀门。 • 6、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 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 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 使用。 • 7、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 件》(MT390-2019)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 志。 • 8、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 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 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第二节 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 1、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 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 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 2、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 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 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 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但 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 3、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 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 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 • 4、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 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置 压风自救装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 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 阀门。

1.压风自救系统方案

1.压风自救系统方案

附件1双龙煤业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双龙煤业公司2010年10月5日双龙煤业公司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初步设计方案根据陕西煤炭工业局(2010《93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文件精神,为尽快落实安装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保障水平,现结合我司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如下:第一章基本概况双龙煤矿于1993年11月开始建设,于2000年2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经2003年和2007年技术改造后,至今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矿井井下生产布局为“一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二个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一个炮掘工作面”,生产运输系统全部实现胶带输送机连续运输。

第二章依据资料1、风动工具的台数、型号、使用地点和距离;2、双龙煤业巷道布置图;3、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4、井口及各开采水平标高;5、最远采区距离;6、井下工作人员数量;7、其它相关资料。

第三章设备选型第一节根据我司井下实际风动设备用量选择一.使用风动工具的型号和台数:我司使用风动工具的总体原则为:井下风动工具使用03-11型风镐,7655型风钻及ZPC-ⅤⅡ型喷浆机,最大同时使用台数为≤10台,所取同时系数为0.3二.确定空压机站必须的排气量:1.所选风动工具的型号、台数及压气消耗量的计算:2.因管路全长超过2Km,所以取a1=1.2,a2=1.15,按海拔标高+1101m查表得a3=1.11,则空压站必须的排气量为:Q= a1 a2 a3∑q i n i k=1.2×1.15×1.11×(0.9+10.8+12)=36.3(m3/min)三、估算空压机必须的出口压力:因我司管路0-1-2-3-5-6-10-9-14-17-F-H-J-L-N-N’标段为最远输送距离,大约长度为4.722Km,则最大压力损失必然发生在此趟管路上,若按经验取每1Km压降为0.5×105N/m2,则压力损失为:∑△p i=△p0-1+△p1-2+△p2-3+△p5-6+△p6-10+△p10-9+△p9-14+△p14-17+△p17-F+△p F-H +△p H-J +△p J-L +△p L-N +△p N-N’=0.5×105(0.05+0.47+0.025+0.63+0.12+0.017+0.835+0.425+0.17+0.1 7+0.17+0.17+0.17+1.3)=2.361×105N/m2空压机必须的出口压力为P=p g+∑△p i+0.981×105=(4.905+2.361+0.981 )×105=8.247×105N/m2=0.8247MPa根据我司井下风动设备用量及井巷实际布置情况,经以上计算,应选取的空压机排气量必须≥36.3m3/min,出口压力必须≥0.9 MPa第二节根据井下作业人数需要风量设计选型根据陕西煤炭工业局(2010《93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文件要求及公司意见,按每班入井100人,每人0.3 m3/min新鲜空气核算,共计所需100×0.3=30m3/min,则应选取的空压机排气量必须≥30m3/min。

大远煤矿压风自救系统

大远煤矿压风自救系统

山西大远煤业有限公司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书总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参加编制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压风系统现状 (2)第一节压风系统现状 (2)第二节压风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2)第二章供风系统设备能力校核 (3)第一节压风设备能力 (3)第二节压风设备能力校验 (4)第三节压风管道能力校验 (5)第三章压风系统改造 (6)前言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各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保护职工生命不受侵害,促进煤炭事业健康发展。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是以矿井现有的压风管路为基础,并将压风管路延伸到所有有工作人员作业的地点,在压风管路上安装“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构成一套完整的“压风自救系统”。

正常生产时为矿井用风设备提供动力,灾害时,为被困人员接受新鲜空气的“呼吸”系统。

一、编制本设计的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煤矿安全规程》(第437条、第438条、第439条);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6条;4、该矿提供的有关图纸、文字材料及意见。

二、编制本设计的指导思想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矿山安全法规的具体规定,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从严精心设计,以促进安全生产,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采用先进的机电设备和安全装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3、以安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从该矿井的实际出发,坚持设计为生产服务,减少资金投入,缩短工期,早日实现压风自救系统的完善,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三、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校核现有压风系统是否满足灾害情况下的供风需求。

压风自救系统布置

压风自救系统布置

压风自救系统布置一、压风自救系统风源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

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

辅助进风井井口工业广场建有压风机房,安装2台LGFD250/095H型螺杆空气压缩机,一用一备,高压风流经辅助进风井由压风管路送往井下各用风地点。

该空压机经相关检测部门检测检验为合格。

二、压风管道的敷设为确保在事故是最大化的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矿井在井下主要地点必须敷设压风管路,管路材质为铁质管路,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80㎜。

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吊挂高度一致且便于使用。

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三、管路三通、阀门的安设地点及要求:1、主立井及轨道上山巷道内安设φ150㎜的管路,中间每200m设置一个分阀门,在各个巷道开口处安设一个三通。

2、9-2皮带集中巷、8-1轨道运输巷、总回风巷安设φ100㎜的管路,巷道内每隔200m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

3、回采工作面内安设φ80㎜的管路,巷道内每隔200m 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

4、轨道集中运输巷、9103车场、9102车场、9#采区中央变电所门口必须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5、其他有人操作的地点必须设置三通及阀门。

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我们选用公司生产的型压风自救器,该装置系统结构简单,为永久性自救装置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压气源压力:0.3~0.7MPa,输出压力调节范围:0.09MPa,单个装置的耗气量:150~200L/min,供气方式:连接压风系统,减压噪声:≤85dB,操作方式:手动调节、操作,重量:0.5kg。

在安装与使用中必须:1、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20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15个装置)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5个装置)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装置)。

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实施细则引言在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由于通风和通路限制,一旦发生事故,人员自救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人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压风自救系统是地下工程中最常用的自救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的实施细则。

一、压风自救的定义压风自救是指人员在发生火灾、煤气爆炸等事故时,使用个人压缩气体瓶或通风系统压力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呼吸器对抗有害气体,确保自身安全的一种自救方法。

二、上下游条款1. 上游条款•压风自救系统要求在准备阶段应按照设计要求、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系统的设计、选型、调试和验收。

•压风自救系统应采用有关行业标准的产品和耗材,并按照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使用。

•压风自救系统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保养,每季度进行一次大保养,并进行记录,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

•压风自救系统应根据通风方式和瓦斯浓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压力、吸气流量和使用时间。

2. 下游条款•压风自救气瓶需配置二氧化硅吸附剂和水分离器等辅助器材;呼吸器、对讲机及警示器需要配备完善的维护和管理程序。

•压风自救设备检修记录及应急演练记录应当被保存至少五年;压风气瓶应检测和试验,并做好相应记录。

•压风自救设备需要定点存放,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压风气瓶应随时保持充气状态,储存场所不得低于地面高度1.2米。

•压风自救设备的使用情况应包括设备和人员的使用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三、压风自救系统的应用场景•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各种时刻均有可能发生透水、遇险、冒顶等事故,因此当遇到以上状况时,需立即使用压风自救设备进行自救。

•在地下隧道施工、封闭作业、事故抢险等情况下,当有瓦斯或烟气聚集、爆炸、火灾等突发事件时,需立即使用压风自救设备进行自救。

四、压风自救系统的操作流程压风自救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穿戴好防护装备,检查呼吸器、氧气瓶、对讲机等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自检;2.开启呼吸器氧气瓶,调整适合的氧气流量;3.启动压风机,进行检查,调整出气压力;4.开始缓慢呼吸进入呼吸器,通过阀门调整呼吸气量、呼气量和呼吸间隔时间。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1)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1)

供水施救和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方法一、煤矿井下压风自救工程设计编制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监总煤装【2010】146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二、安装标准及要求压风管路由地面空压机集中供风,采用两台型号为JN160-8空压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供水由地面消防池供水,地面消防池容积200立方米。

我矿采用ZYJ(A)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该装置具有压风供气和供水施救两套系统。

1、管路安装规格为:主要大巷采用直径108mm的无缝钢管,采区采用φ89㎜无缝钢管。

2在巷道的主水管路上每50m接一个阀门,阀门为(φ19mm),在用φ10mm的钢鞭管连接到压风自救装置上。

3、压风自救装置在二水平运输巷安装一组和6302回风巷安装一组,共两组。

4、安装高度为:距道面以上1.5m的位置。

三、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1、安装须知:1)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2)安装时,必须防止漏气、漏水。

3)安装时,必须以“安全第一”为中心,严把质量关。

4)自救装置应安装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的人行道侧。

2、使用方法供风过程:空压机房→主井→南北大巷→采区各巷道。

供水过程:消防池→主井→南北大巷→采区各巷道方法:1)开启箱体。

打开插销,开启压风自救装置箱体门。

2)佩戴呼吸半面罩。

取出呼吸半面罩,摘下安全帽,将呼吸面罩的头带套在头上,调节好面罩戴的松紧度,用呼吸半面罩罩住口鼻,带好安全帽。

3)打开气源球阀。

左手扶住呼吸半面罩,右手打开分支气源球阀。

4)调节供气压力。

呼吸面罩内供气流量如不合适,可将减压器上部的调压旋钮向上拉起,顺时针旋转,压力上升,逆时针旋转,压力下降。

调整到呼吸自如后将调压旋钮按下锁定。

5)储水杯的积水排放。

第四章 压风自救系统(采煤模板)201405120739316250

第四章  压风自救系统(采煤模板)201405120739316250

第六节压风(自救)系统一、岱庄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主要是用于事故时遇险人员避灾自救的设施,该系统主要由地面空气压缩机、井上下压风管路等组成。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采用地面压风机集中供风,矿井地面充填队压风机房安装6台空气压缩机,均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其中:4台AED110W空气压缩机,每台排气量20m3/min,排气压力0.8-0.85MPa;1台AED250W空气压缩机,每台排气量41.8m3/min,排气压力0.8-0.85MPa,1台AED250A空气压缩机,每台排气量41.8m3/min,排气压力0.8-0.85Mpa;选煤厂安装3台SA-475A空气压缩机,每台排气量为9.6m3/min,排气压力0.8-0.85MPa。

采用Φ159mm钢管输入井下,与井管下管网联通,用于压风自救系统救援用风。

在各采掘工作地点的压风管路上,按照每100m的标准,在压管路上加设了支管和阀门,到达采掘工作地点的压风管路安设了ZYJ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保证了特殊情况下能及时为采掘工作地点源源不断的提供清洁风流。

二、压风系统线路压风系统线路:7330皮带顺槽:地面膏体充填压风机房→主井井筒→-410水平北翼集中胶带大巷→-410水平北翼集中胶带大巷1#联络巷→-410水平北翼集中轨道大巷→-410水平东翼轨道大巷→6300采区轨道大巷→7300采区胶带下山→7300采区胶带大巷→7330皮带顺槽→用高压软管接至距工作面50m范围内。

7330轨道顺槽:地面膏体充填压风机房→主井井筒→-410水平北翼集中胶带大巷→-410水平北翼集中胶带大巷1#联络巷→-410水平北翼集中轨道大巷→-410水平东翼轨道大巷→6300采区轨道大巷→7300采区轨道下山→7300采区轨道大巷→7330轨道顺槽→用高压软管接至距工作面50m范围内。

三、风量与压风管路选型计算1.需风量计算(1)根据工作面避险设施最大避险人数计算根据综采工作面生产实际情况及工作面工作人员分布,灾害避险时需要避险的人员为21人,救援用风按每人0.3m3/min,井下人员考虑1.2倍的富裕系数,考虑漏风及损耗系数1.15,按下式核定供风量。

3压风自救系统详解

3压风自救系统详解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安装要求
工作面用面罩式压风自救装置
1一盒体;2一送风器;3一卡箍;4一软管;5一紧固螺母;6一半面罩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管理维护
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该系统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须对入井人员进行使用培训,每年组织一次演 练
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
安装要求
空压机设置
应安装在地面
井下移动压风机,应安装在供风水平以上的进风井
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安装要求
综采工作面安装
1一阀门 ;2一放水器;3一气水分离器;4一主管;5一支管;;6一压风自救装置;7一支架;8一采煤机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安装要求
高档普采工作面安装
1一挂钩;2一送风器;3一胶管;4一三通;5一快速接头;6一刮板输送机;7一单体液压支柱
压风自救系统应用案例
案例1
江西英岗岭某矿 1991年发生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17人存活,3人死亡
案例2
江西半城局某矿 煤巷掘进工作面出现突出预兆时,36名矿工进入到压 风自救系统防护袋内,突出后由救护队营救出井
案例3
老虎台煤矿 2006年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大量瓦斯涌出,16名矿 工靠压风自救系统,确保了生命安全
压风自救系统
工作原理
隔绝式防护装置
发生动力现象时—避灾人员迅速撤离到自救装 置—解开防护袋—打开通气开关—迅速钻进防 护袋内 压气—减压阀节流减压—新鲜空气充满防护袋 袋内正压力达0.09MPa左右—袋外有害气体不 能进入防护袋内
防护袋为特制塑料通过热合而成,不漏气,阻 燃和抗静电
结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康市广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人:王涛审核:高庆阳审批:德勇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五月目录前言 .................................................................................................................. - 3 -第一章矿井概况 .................................................................................................. - 3 - 第一节矿井概况 .......................................................................................... - 3 - 第二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编制依据 ................................................................ - 11 - 第三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 - 12 -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 - 12 - 第二节职责 ........................................................................................................ - 13 -第四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 - 13 -第一节施工准备 ................................................................................................ - 14 - 第二节开箱检验 ................................................................................................... - 14 - 第三节安装标准及要求(如图所示) ............................................................ - 14 -第五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 - 18 - 第六章保养与修………………………………………………………………..-21 第七章压风自救实………………………………………..-21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为了提升我矿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结合我矿实际,在我矿井下安装压风自救系统,以便在灾害急救时,达到抢险救灾,自救的目的。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矿井位于阜康市南三工甘沟,距阜康18千米,属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管辖,矿区东西长0.77千米,南北宽0.32千米,井田面积0.162平方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16′05″,北纬44°05′17″。

矿井交通便利,乌奇公路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在矿区以北6千米处通过,距乌奇公路、吐乌大公路有简易柏油公路通往矿井、生产井口有简易公路相通。

1、地质构造:矿区围出露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和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及坡积物。

自下而上为:(1)、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岩性由深灰色、灰色等杂色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与煤组成。

岩相为泥炭沼泽相沉积,矿区围少见岩石露头。

(2)、第四系(Q)主要由浅黄色风成亚砂土及坡积物组成,分布于煤矿围的绝大部分地段,不整合接触于八道湾组地层之上,地层厚0—5米。

矿区构造形态为倾向南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8—62°,地层倾角62—65°,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矿区围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

矿区围仅一层煤,编号45#,由于第四系覆盖,沿走向延伸情况不明,井下观察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平均值约28米。

煤层末状—块状,条带状构造,暗亮型,结构简单。

辖区煤质牌号为工业动力煤,主要用于工业用煤和民用煤。

2、煤层及煤质:矿区含煤一层,赋存于侏罗统八道湾地层中,出露于矿区中部,倾向南东,倾角62-65°,向北东及南西方向延入邻区。

煤层厚度28米,倾角62-65°,走向NE80—100°,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顶、底板均为泥岩,风化带深度20米。

煤质分析结果为:该煤层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低容灰分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容重为1.3/立方米。

3、水文情况:(1)、影响地下水形成自然因素[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博格达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900—+1080m,相对高差约180m。

大气降水、融雪(冰)水形成的地表水流顺地势由西向东汇入矿区东侧的三工河,地形陡竣有利于自然排水,因此,矿区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与汇集。

[2]地表水体矿区东界之外700m处流经的三工河为常年性流水,水位标高+821.05,为当地侵蚀基准面。

该河主要接受南部山区融雪水与大气降水补给,年径流量4272.82万m3。

6—8月为洪水期,月均流量1.255—4.009m3/s,三工河河水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通过煤系地层的孔隙裂隙顺向渗透补给,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3]地层构造矿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与煤层互层组成,这种多韵律结构使得地下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不及时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

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位于矿区南部,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也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地下水对含煤地层的渗透补给。

矿区位于阜康向斜南翼,地层倾角较陡,呈单斜构造,没有发现走向断裂,矿区东界f1断层属垂直地层走向平移断层,断层面破碎带可能成为大气降水入渗的通道之一,但受规模与性质的影响,蓄积的地下水有限。

[4]火烧区矿区43号煤层火烧后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烧变岩带,烧变岩孔隙发育,可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并蓄积一定量的孔隙潜水,对矿井开采威胁较大。

(2)、含(隔)水层(段)划分矿区含(隔)水层(段)依据岩性特征和富水性划分。

侏罗系含煤地层属河流—沼泽相沉积,垂直向上,由多个由粗到细的岩性组合叠合而成;走向上,岩性渐变过渡现象较明显,尤其砂岩类组成的砂体变化极大,因此,只能根据各段的砂砾岩与砂岩所占比例,划分为含(隔)水段,矿区共划分为5个含(隔)水层(段),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透水不含水层(Ⅰ)由全新统的冲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沟谷及山坡与坡脚处,冲洪积物主要由松散的砂砾、碎石等组成,厚度0—5m,透水性好,自身不具备储水条件。

[2]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上段孔隙裂隙弱含水段(Ⅱ)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之上,属含煤地层西山窑组上段地层。

岩性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与薄煤层组成,局部夹有粗砂岩。

厚度78.50m。

该含水段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融雪水的补给。

该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11升/秒·米,渗透系数0.00208m/日,属弱含水层。

[3]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下段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Ⅲ)烧变岩含水层位于主侏罗系中统下段的顶部,由43号煤层燃烧烘烤而成,形成贯穿矿区东西的烧变岩带,该带地表宽度15—30m,距离45号煤层之上30—70m,烧变岩中孔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较易储存孔隙潜水。

矿区西部广源立井与中部股份合作立井穿越该烧变岩带时,均出现水量增大现象,目前上述部位无明显涌水。

处此外,尚无生产矿井在其深部加以揭穿,深部含水情况不明。

[4]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下段孔隙裂隙含水段(Ⅳ)该含水层由烧变岩含水层底板至西山窑组下段底界,含45号煤层,厚度176.44m,45号煤层顶板至烧变岩含水层底板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炭质泥岩或煤线为主;45号煤层地板至西山窑组下段底界主要岩性为粉砂岩与泥岩等,但底部有不甚稳定的砂砾石层存在,砂砾石厚度在3—19m之间。

该含水段水位埋深+880m标高,生产矿井自西向东揭露深度标高由+772.91m递减为+637m,矿井涌水量也由120m3/d递增为440m3/d。

此外,矿区东部的六运湖农场矿井开拓穿越该含水段底部砂砾岩层时水量明显增大。

[5]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上段隔水段(Ⅴ)该隔水段分布于矿区南部边缘一带,伏于西山窑组下段孔隙裂隙含水段之下。

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细砂岩夹砂砾岩薄层,厚度为101.37m,矿区各生产井均未揭穿该段,依据区域性岩石组分特点划分为隔水段。

(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1]生产矿井充水情况A、广源矿井该矿现开拓水平为+772.9m标高,较东邻股份合作井的最低开拓水平高出43m。

主立井位于45号煤层顶板,在垂深75—110m (+888—+853m标高)区段穿越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水量明显增大。

此外,矿井附近45号煤层露头有较显著的塌陷坑,尚见有少量雪融水蓄积。

目前该矿井主要是煤层顶板渗水,排水量可达250m3/d。

B、股份合作矿井该矿井现开拓水平为+730m 标高,低于西邻广源矿井而高于东邻六运湖农场矿井。

主立井位于45号煤层顶板,在118—178m (+828—+768m标高)区段穿越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时,水量加大,目前该矿井以顶板渗水为主,白水量较小,约120m3/d。

C、六运湖农场矿井该矿井现开采标高为+693m,低于西部两个矿井。

井下调查可知,地下水主要从煤层底板砂砾岩中渗出,排水量184m3/d。

D、三工平安煤矿东邻三工平安矿井现开采水平为+637m,低于本矿区各生产井,井下实测得知,由底版向煤层开拓的斜井中的砂砾岩层有地下水渗出,局部可见股状,形成的水流汇入水仓。

排水量400—480m3/d。

[2]、矿床充水因素分析通过生产井调查访问,现已基本查明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与充水途径如下A、三工河河水及河床第四系孔隙潜水通过含煤地层与河床直接接触部位,顺层补给地下水,并自东向西使各矿床依次充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