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流微电机技术

合集下载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永磁电机是一种以永磁体为磁场源,通过永磁磁场与线圈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动的电机。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响应快、维护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永磁电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磁性材料研究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永磁电机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能源节约与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出与推广,永磁电机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各国在永磁电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下面将从设计技术、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

1.设计技术(1)结构设计:在永磁电机的结构设计方面,目前主要分为和式电机和差式电机两种类型。

和式电机是指永磁体和线圈磁极呈现出相同数量和分布的电机结构,如平面直流电动机、径向通用电机等;差式电机则是永磁体和线圈磁极数目及分布不同的电机结构,如磁悬浮轴承驱动电机、直线电机等。

(2)永磁材料:目前常用的永磁材料主要有钕铁硼永磁材料、钴钴磁钕永磁材料、铁氧化物永磁材料等。

其中,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能量积等特点,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3)电流密度分布:在电流密度分布方面,永磁电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布式永磁电机和集中式永磁电机。

分布式永磁电机的磁极和线圈的磁场相互作用更加均匀,但是转子制造工艺复杂;集中式永磁电机的磁体制作简单,但是转子制造成本较高。

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永磁电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永磁电机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效果。

目前,永磁电机常用的控制技术有以下几种:(1)矢量控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永磁电机控制技术之一,能够实现永磁电机的高效控制,使永磁电机得到充分利用。

(2)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将电流向量分解为电磁向量和电势向量,通过调节电磁向量的大小来控制永磁电机的转矩。

稀土微型永磁直流电机工艺设计

稀土微型永磁直流电机工艺设计

稀土微型永磁直流电机工艺设计
稀土微型永磁直流电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动机,其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以下主要工艺设计步骤:
1. 磁体设计:选择适当的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等,根据电机的性能要求和工作条件,设计磁体的形状、尺寸和磁化方向,以获得所需的磁场强度和分布。

2. 绕组设计: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电流、转速等参数,设计合适的绕组形式、匝数和线径,以确保电机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电磁性能。

3. 定子和转子设计:定子和转子是电机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到机械强度、散热、电磁兼容性等因素。

定子通常由硅钢片堆叠而成,转子则采用永磁体嵌入的结构。

4. 轴承和轴的设计: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和尺寸,以支撑转子并减小摩擦。

轴的设计应考虑到强度、刚度和耐磨性,以确保电机的长期稳定运行。

5. 电机外壳设计:电机外壳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防护性能和美观性。

设计时应考虑散热鳍片的布置、防护等级的要求以及与其他设备的接口。

6. 制造工艺:确定电机各部件的制造工艺,包括磁体的磁化、绕组的绕制、定子和转子的加工、轴承的安装等,以确保电机的质量和性能。

7. 测试与验证:进行电机的性能测试和验证,包括转矩、转速、效率、噪声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电机满足设计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机的性能、成本、可靠性等因素,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以上是稀土微型永磁直流电机工艺设计的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具体的设计过程可能因项目需求和技术水平而有所差异。

永磁直流电机企业标准

永磁直流电机企业标准

Q/TDDJ 003-2008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壳外径不大于110mm的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机壳外径大于110mm的电动机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温热试验方法GB/ 6656-2008 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10069.3-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限值JB/T 8162 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3 要求3.1 产品的分类和命名方法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是采用铁氧体永久磁铁励磁的有槽、有刷的小功率直流电动机。

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的命名规则见附录A。

3.2 使用环境条件温度:-25℃~40℃。

相对湿度:90%(25℃)。

海拔不超过1000m。

3.3 外观电动机表面应整洁,不应有锈蚀、涂覆层剥落、碰伤、划痕等机械损伤,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各类标记及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

3.4 机械检查3.4.1 轴向间隙检查电动机的轴向间隙一般为0.1~0.3mm(滚动轴承)和0.1~0.8 mm(滑动轴承)或按顾客的要求。

3.4.2 轴伸径向圆跳动检查Q/TDDJ 003-2008电动机轴伸接合部分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值应≤0.03mm(轴伸直径≤10mm)和0.035mm(轴伸直径>10mm)。

永磁电机的介绍、分析与应用

永磁电机的介绍、分析与应用

永磁电机的介绍、分析与应用一、永磁电机的发展及应用永磁电机是由永磁体建立励磁磁场,从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装置,它与电励磁同步电机一样以同步速旋转,亦称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与电励磁同步电机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永磁电机的尺寸和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拓扑出很多种结构形式。

由于永磁电机取消了电励磁系统,从而提高了电机效率,使得电机结构简化,运行可靠。

永磁电机的发展是与永磁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早在1821年法拉第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模型,他就利用了天然永磁磁铁建立磁场,给放在磁场中的导线通以直流电,导线能够绕着永磁磁铁不停旋转,这可以说是永磁电机的雏形。

1831年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其结构是将紫铜圆盘放置在蹄形永磁体的磁场中,圆盘的边缘和圆心处各与一个电刷紧贴,用导线把电刷和电流表连接起来,当转动圆盘中心处固定的摇柄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一边,电路中产生了持续的电流。

同年夏天,亨利对法拉第的电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制成了一个简单的永磁振荡电动机模型。

1832年斯特金发明了换向器,并对亨利的振荡电动机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运动的旋转电动机。

同年,法国人皮克希发明了一台永磁交流发电机。

以上电机均是采用永久磁铁建立磁场的,由于当时永久磁铁是用磁性能很低的天然磁铁矿石做成的,造成电机体积庞大、性能较差。

1845年英国的惠斯通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并于1857年发明了自励电励磁发电机,开创了电励磁方式的新纪元。

由于电励磁方式能在电机中产生足够强的磁场,使电机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良,在随后的70多年内,电励磁电机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而永磁励磁方式在电机中的应用则较少。

20世纪中期,随着铝镍钻和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出现以及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微型永磁电机不断出现,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军事工业中都得到了应用。

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课程设计

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课程设计

永磁直流有刷电动机课程设计目录摘要一、设计背景及其发展状况二、有刷直流电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1.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结构、起动和转动机理2.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和转矩、转速、调速范围3.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和效率三、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1.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主要尺寸的确定2.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的绕组设计3.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设计四、磁路计算1.组抗参数2.损耗参数3.外特性4.效率特性五、个人总结参考文献摘要永磁有刷直流电机是在直流电机的基础上用永磁铁代替原有磁体材料建立的主磁场。

直流电动机采用了永磁励磁后,因省去了励磁绕组,降低了励磁损耗,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用铜量少等优点。

本文分析了永磁有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永磁有刷直流电机电磁的特点, ,运用解析计算的方法分析出电机的各项参数。

为设计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我们依据Matlab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建立起了永磁有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进而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还对比了在不同的参数下电机的工作性能,为电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工作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经设计出的200W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

关键词永磁直流电机有刷设计电机一、设计背景及其发展状况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在磁场中受机械力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

182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总结了载流导体在磁场内受力并发生机械运动的现象,法拉第的试验模型可以认为是现代直流电动机的雏形。

1822年,法国人吕萨克发现电磁铁,,即用电流流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方法可以产生磁场。

在这些发现与发明的基础上,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发明了盘式电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发明了盘式电机。

同年,亨利制作了振荡电机。

1832年,斯特金发明了换向器,并对亨利的振荡电机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连续旋转运动的电机。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4、该系统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可以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进行推广应用。
谢谢观看
二、控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直接转矩控制相较于其他控制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直接扭矩控制:直接转矩控制通过实时计算电机的扭矩和磁链,直接控 制电机的输出扭矩,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能。
2、高鲁棒性:直接转矩控制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在电 机参数发生变化时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3、高效节能:直接转矩控制可以实时调整电机的扭矩输出,使其与实际需 求相匹配,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 以下结论:
1、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具有很快 的动态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
2、在开关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电机的电流、电压、转矩等参数,以及系 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3、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PID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等都可以用于直 接转矩控制系统,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参数整定。
案例二:工业机器人关节驱动
某工业机器人制造商要求设计一个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的关节驱动系统。 通过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实现了对机器人关节位置和速度 的高精度控制。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可以在不同环境下 稳定运行。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
结论: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次演示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实现所需硬件 和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该技术的推广和应 用将有助于提高各种系统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
1、开关模式选择

(毕业论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论文

(毕业论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论文

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和仿真研究摘要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把电机、电子和稀土材料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电机,它具有单位体积转矩高、重量轻、转矩惯量小、控制简单、能耗少和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在航天航空、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计算机外围设备、军事等领域及家用电器等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设计性能优异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35w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本体设计,包括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性能计算、软件仿真等。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分析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

2、建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先利用解析法对该电机进行电磁设计,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对电机进行优化。

3、基于星形连接三相三状态的控制电路,利用Infolytic公司的MagNet电磁场分析软件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分析其静态气隙磁场分布及动态带负载时的电机特性。

并将软件仿真所得结果与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电机设计,无刷直流电动机,有限元分析,稳态特性第一章绪论1.1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状况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其应用广泛,相关技术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中,该类电动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电动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和永磁材料的发展过程。

其中,永磁材料、大功率开关器件、高性能微处理器等的快速发展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进步功不可没。

1821年9月,法拉第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就是永磁电机,自此奠定了现代电机的基本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人们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

1873年,有刷直流电动机正式投入商业应用。

从此以后,有刷直流电动机就以其优良的转矩特性在运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直流电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直流永磁电机的气隙与计算极弧系数的选取

直流永磁电机的气隙与计算极弧系数的选取

直流永磁电机的气隙与计算极弧系数的选取刘宁(深圳黎明工业有限公司518031)徐秀英(深圳市金田房地产开发公司)【摘要】直流永磁电机的磁极形状较多,在设计中常会遇到气隙系数和计算极弧系数的选取。

这些系数选取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电机设计精度和制造成本。

通过对多种不同磁极形状永磁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这些系数与相关量的关系曲线。

【叙词】直流电动机永磁电机气隙系数计算极弧系数l引言在微型直流永磁电机的设计中,常由于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磁极形状,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气隙系数和计算极弧系数的选取。

这些系数选取的精确程度不仅影响设计精度和电机的性能,而且直接影响电机的制造成本。

本文通过对无极靴的同心瓦片形磁极、有极靴的同心瓦片形磁极和等外径拼块式的瓦片形磁极电机设计方案的计算分析,给出了气隙系数和计算极弧系数与其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些曲线不仅反映了气隙系数和计算极弧系数与其相关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这些参数随不同选取值时的变化趋势。

2气隙系数和计算极弧系数的物理意义2.1气隙系数Kδ气隙系数Kδ是考虑到电机开槽因槽口对气隙磁场的影响而引入的系数。

在一般微型直流屯机的设计中常采用半闭口槽,开槽对气隙磁场的影响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的意义,气隙系数的计算可用下式进行,从式(1)式可见,气隙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将有槽电机当作无槽电机计算,但其气隙被放大了K8倍。

2.2永磁电机的气隙系数计算永磁电机的气隙系数一般按凸极电机计算,但其计算公式为:从式(2)、(3)可见,永磁电机的气隙系数取决于气隙长度、永磁体的厚度和槽口的宽度等因素。

在设计计算中需要综合考虑。

2.3计算极弧系数αP计算极弧系数αP是为确定每极最大磁通密度而引入的系数,其物理意义如图2所示,数学表达式见式(4)。

从图2和式(4)可见,计算极弧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假想每极气隙磁通集中在计算极弧长度Bp范围内,并认为在这个范围内气隙磁场均匀分布,其磁密等于最大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