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管理导论纲要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导论信息管理导论是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打下信息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信息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信息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原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环节,以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信息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决策效果,以支持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崛起,信息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息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从单一信息系统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信息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信息管理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效果和决策质量,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信息管理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信息管理还可以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与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三、信息管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信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
首先,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共同研究组织的信息需求、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等问题。
再次,信息管理与图书情报学、档案学等信息学科紧密相关,共同研究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和检索。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是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对信息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介绍,为学生打下信息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信息管理导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5.总学时:45学时6.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应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对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从整体上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信息资源 (9学时)教学内容: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信息及其特性;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内涵、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测度以及信息资源与生产力集财富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含义、特性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特性、测度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广义概念,信息与相关概念区别联系。
2.第二章信息社会 (5学时)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环境、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一般知识、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社会信息文化的内涵及现在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信息化状况、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
3.第三章信息交流 (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点、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信息交流的基本类型、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矛盾和障碍。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基本原理、模式、结构、以及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作用、信息交流模式设计。
教学难点:信息交流的障碍与矛盾分析。
4.第四章信息技术(6学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纠纷、侵犯工业产权、侵犯隐私权、网络犯罪、侵犯信息主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791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信息资源1.资源: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
2.信息:信息的定义、特征。
3.信息资源概述(二)信息社会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2.中国信息化的道路3.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三)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原理2.社会信息交流(四)信息管理1.信息管理概述2.信息管理者的职业地位3.信息管理的理想和发展趋势(五)信息资源技术管理1.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作用3.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4.技术与社会发展(六)信息资源人文管理1.信息政策2.信息法律3.信息道德(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1.信息资源经济管理概述2.信息资源经济管理的手段3.信息产业4.信息商品5.信息市场(八)信息组织1.信息组织原理2.信息组织方法(九)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概述2.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1(十)信息管理方法论1.信息管理方法论2.信息管理方法二、课外作业与习题每一章布置2~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
题型包含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应用题、作图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必要时安排专门的习题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五、课程设计内容无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管理信息系统》,周德荫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王成钧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信息管理属于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课程代码:IM001学分:3授课对象:本科生先修课程:无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一版,李明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能够识别和解决信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5. 培养信息管理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管理概念和发展历程- 信息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信息管理理论框架-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3. 信息管理环境分析- 组织内外环境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信息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4. 信息需求分析与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需求分析方法及工具-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5. 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和步骤- 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术6.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风险度量方法 - 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7.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信息管理持续改进的策略和工具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信息管理相关的实验和项目,培养实践能力;4. 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信息管理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信息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撰写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4. 实验和项目小组报告:学生参与的实验和项目的成果报告和展示。
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资讯管理

• 課程結束
第四節 資訊管理的發展與挑戰
•資訊管理研究的發展歷程 •一、萌芽期 •MIS 萌芽初期主要是在建立研究架構、發掘有 潛力的研究方向。在1970 年代初期並沒有資訊 管理學門專屬的期刊與理論,因此研究論文的 發表大都在其他相關的領域,並且借用其他領 域的理論(例如社會學、心裡學、或是系統科 學)來解決論文MIS 的問題。
資訊管理 第二章 資訊與管理
學習目標
• 1.瞭解管理的概念與理論 。 • 2.瞭解不同的管理理論 。 • 3.瞭解資訊系統不同的論述 。 • 4.瞭解資訊系統的定義與架構 。 •5.瞭解資訊系統與管理結合的一些概念 。
學習目標
•6.資訊科技的管理與決策過程應該重視 的問題 。 • 7.資訊管理的發展與挑戰 。 • 8.資訊管理研究的發展 。 • 9.資訊管理發展與數位時代的演進趨勢 。 • 10.數位經濟時代的趨勢,未來的管理活 動所面臨的挑戰 。
第四節 資訊管理的發展與挑戰
•三、茁壯期 •發展至茁壯期的資訊管理研究,無論研究主題 或是研究方法都相當的繁多,甚至有不同的支 持者而造成互相批評的現象。但事實上,有許 多地方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因此「整合」變成 一種趨勢。代表性的期刊就是美國管理科學學 會出版的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0)。在 茁壯期的研究中,研究主題及研究方法皆更為 多元化。在這個階段研究注重的是創新性與影 響性。
圖2-2 資訊系統之內容
圖2-3 資訊系統架構圖
第二節 資訊系統的方法
•資訊系統的組成要素 •接著利用之前所提的資訊系統的概念,來幫助 我們進一步了解資訊系統的運作情形。例如資 訊系統能夠幫助我們接受資料資源作為輸入, 經過適當的處理後作為資訊輸出,那麼資訊系 統要如何來完成這些工作呢?其中又有哪些相 關的系統要素和活動呢?下圖2-4是資訊系統模 型圖,它表達了資訊系統的基本概念架構。
资讯管理

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
8
以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度來分類
決策會隨著其所要提供做決策的結構而變動。 決策會隨著其所要提供做決策的結構而變動。一項高 度結構化(structural)之決策可以事先規劃或預定好 之決策可以事先規劃或預定好, 度結構化(structural)之決策可以事先規劃或預定好, 非結構化(un-structural)之決策則不然 之決策則不然。 非結構化(un-structural)之決策則不然。 結構化的決策可稱之為可程式化(programmable)的決 結構化的決策可稱之為可程式化(programmable)的決 策,非結構化的決策則稱之為不可程式化的決策結構 可程式化決策通常是固定且經常重複的, 化,可程式化決策通常是固定且經常重複的,非結構 化的決策則不常發生且非固定的。 化的決策則不常發生且非固定的。 有些問題包含結構化與非結構部分, 有些問題包含結構化與非結構部分,則稱為半結構化 (semi-structural)問題。 semi-structural)問題。 問題 結構化決策所需的資訊系統需求, 結構化決策所需的資訊系統需求,每個處理程序也多 固定,決策法則亦很清楚、明確。 固定,決策法則亦很清楚、明確。
(例行作業 例行作業) (管理 管理) (決策 決策) 此種 MIS 定義包括 TPS (例行作業) 、 MIS (管理)、 DSS (決策) 相當於對資訊系統( System,IS) 此時 MIS 相當於對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IS)的定義
狹義定義,MIS只是一種提供管理資訊的IS 狹義定義,MIS只是一種提供管理資訊的IS 只是一種提供管理資訊的
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 9
IS協助非結構化問題之解決 IS協助非結構化問題之解決
管理资讯系统概述

建立業務流程的系統觀點
流程可以視為一個 "價值鏈" 的系統觀 點
業務流程是設計用來生產一種產品或服 務的一系列步驟
主要流程之流程結果產生組織外部客戶 接受的產品或服務
支援流程為有效管理業務必不可少的產 品
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
資訊系統 是一種系統,在技術上的定 義包含了相互關聯的一組蒐集 (或擷 取)、處理、儲存以及散佈資訊之單元, 以支援組織內的決策與控制。
1-3 資訊管理日益受到重視之 因
造成資訊管理受到重視的環境因素
–全球經濟 –技術進步 –知識資源的興起
資訊是企業因應環境變遷之關鍵憑藉
造成資訊管理受到重視的環境 因素
全球經濟
全球化帶來了對國內市場新的競爭威脅 競爭加劇之因除來自傳統市場的新對手
外,還來自過去隔離或保護的各個市場 之 在全球化競爭下,資訊成了一種資本財
交易處理系統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將電腦科技用來執行組織交易導向的資 料處理
可分成批次作業與線上交易處理兩種方 式
群組支援系統 (Group Support
System)
利用電腦和網路系統來輔助群體工作 群組支援系統的精神在於藉助電腦和網
路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意見交流,達到 人際間之交流工作能透過電腦來促成
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用來提供高層管理者的策略資訊需求 功能:
– 績效指標規劃與控制:各項針對顧客、員工、財務、業務流 程的績效指標呈現
– 業務:了解當時各項企業內事務之最新資訊 – 線上核簽與指令下達:文件的審核與簽署同意 – 外部事務之獲取處理與追蹤:主管對組織外部事務的處理 – 主管信箱:與顧客接觸之直接橋樑 – 系統管理作業:提供各種報表格式、圖形格式、與參數設定,
资讯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架构

1.1 What:定義與架 構
1.1.1 以MIS的基本定義來瞭解
❖ MIS是一個研究組織如何利用資訊科技(IT)開發資訊 系統(IS)以支援組織經營,提高組織內部績效與外 部競爭能力,達到組織目標的一門知識。
1.1.2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 觀點來 瞭解MIS
❖ (1)資訊資源 = 硬體資源、軟體資源、資料資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What?資訊管理的基本定義與主 要架構
❖ 第二節 Why?資訊管理與企業面臨的挑 戰
❖ 第三節 Which?支援組織的主要系統架 構模式
❖ 第四節 How?資訊管理的重要應用模式: 企業如何 應用資訊管理來提升經營績效
❖ 第五節 Who?資訊管理的主要關鍵角色
❖ 第六節資訊管理的相關領域知識
(3)IT目的在於支持企業經營模式 的有效運作與反應
❖ 企業要能夠快速、有效地反應環境的變化, 尋求市場上的存活與競爭優勢,必須依靠設 計良好的IT架構來支援企業。
(4)企業最重要的策略 在於能快速適應外在環
境的變化
❖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產業、市場、消 費者偏好改變後,會對企業原有的經營模式 產生淘汰的壓力,企業經營模式如無法回應, 則無法存活。
源、網路資源與人力資源 組織 圖1-2 Input的資訊資源管理架構
規劃
人力資源
預算
網路資源
硬體資源
控制
資料資源 軟體資源
指導
監督
以資訊資源管理的觀點來瞭解MIS (續)
❖ (2)資訊資源 = 資料、資訊、知識
圖1-3 Outp獲u取t的資訊篩選資源管理架構
記錄
定義
知識 資訊
儲存
利用
資料
傳遞 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6
桌上型電腦(Desktop)與 – PDA 同步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7
3.2 個人文字資訊處理工作之支援
整合性套裝軟體的基礎套件 -﹝個人資訊處理﹞Persönliches Informationsmanagement -﹝文書處理﹞ Textverarbeitung -﹝電子試算表﹞ Tabellenkalkulation -﹝簡報﹞Präsentation - 其他
• 使用副檔名 „.doc“.
• DOT-Format ( engl.: Word document template) – Word-文件 特殊之 範例格式 (Formatvorlagen)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4
文件格式的比較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5
文件格式的比較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1
TXT
• engl.: Plain Text Format 的縮寫 • (與軟體生產者無關的)文字資訊儲存標準 檔案格式 • 只允許文字符號(例: ISO-8859( ISO-8859-字碼所 規範者) • 不支援任何格式化的功能 • 使用副檔名 „.txt“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2
RTF
• engl.: Rich Text Format 的縮寫 • (與軟體生產者無關的)文字資訊儲存標準 檔案格式 • 於限制的範圍內儲存格式化的資料 • 使用副檔名 „.rtf“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3
DOC, DOT
• Windows 作業系統內﹝最常用﹞文書處理的格式 • 文件可任意格式化 – Z.B. unterschiedlichen Schriftarten und –attributen, Rahmen, Tabellen, Tabulatoren, 例:不同的自型、邊 框、表格等
{\rtf1\ansi\ansicpg1252\uc1 \deff0\deflang1031\deflangfe1031{\fonttbl{\f {\f43\froman\fcharset2\fprq2{\*\panose 05030102010509060703}Webdings;}{\ {\f68\froman\fcharset162\fprq2 Times New Roman Tur;}{\f69\froman\fcharse {\f368\fscript\fcharset238\fprq2 Comic Sans MS CE;}{\f369\fscript\fchars {\f375\fscript\fcharset186\fprq2 Comic Sans MS Baltic;}}{\colortbl;\red0 \red0\green0\blue128;\red0\green128\blue128;\red0\gre en128\blue0;\red128 \ql \li0\ri0\widctlpar\aspalpha\aspnum\faauto\adjustright \rin0\lin0\itap {\operator Gabriele Kotsis}{\creatim\yr2001\mo11\dy28\hr23\min29}{\revti \deftab708\widowctrl\ftnbj\aenddoc\hyphhotz425\noxlat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6 toyen\expshrtn\noul \jexpand\viewkind1\viewscale100\pgbrdrhead\pgbrdrfoot \splytwnine\ftnlytw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8
個人資訊管理
• 支援 – 行程、任務與地點的計畫與組織 – 與他人的通訊 – 整理與管理資訊 • 典型的整合性元件 – 日曆、住址、任務、郵件、註記與資料同步化 • 相較於行事曆的優點 – 蒐尋功能 – 不同面向資訊自動化的可能性 – 警報系統 – 與其他軟體與檔案連結與分享的可能性(例如:流程系統更新 任務行程表 • 無紙辦公室?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
行政作業資訊系統 ﹝辦公室資訊系統﹞
3.1 概觀 3.2 個人文字資訊處理工作之支援 3.3 個人音訊及視訊資訊處理工作之支援 3.4 檔案格式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
3.1 概觀
• • • • • • • • • • • 定義 辦公室資訊系統的層次 辦公室資訊系統的軟體架構 目的 行政作業的類別 職位與任務種類間的關係 使用者介面: „電子桌面“ 終端使用者的工具 典型的辦公室套裝軟體及其組成單元 文件與複合文件的處理 使用 PDA 工作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2011/6/10
14
例子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5
使用 PDA工作
• 個人資訊處理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通訊錄管理,日曆,通訊……. • 辦公桌的意含? – Contra: PDA – 行動,辦公桌 – 靜態 – Pro: 使用者習慣辦公桌
開放性
第二類 事務相關事件 (部分數式化)
中複雜性 中計劃性
(不)確定性 問題相關
變換的 確定
被規定至 開放性
第三類 例行事件 (完全數式化)
低複雜性 高計劃性
確定性
不變的
被規定
[A. Picot / R. Reichwald]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8
職位與任務種類間的關係
工作類型 工作類型 1 單一事件 不能數式化 X X X x-X 工作類型 2 事務導向事件 可部份數式化 X X X x-X X = 重點工作 ; x = 輔助工作 工作類型 3 例行導向事件 完全數式化 X X X x-X
4
辦公室資訊系統的層次
使用者介面 桌面 使用者
工作崗位上 之應用軟體
個人業務行政應用
組織
硬體設施
資訊技術 基礎建設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5
辦公室資訊系統的軟體架構
辦公桌與文件檔案 文書處理 電子試算 表 圖表 圖例 祕書工作 出版品 多媒體系 統 程序處理 櫥窗管理 其他區域 性軟體 郵件、服 務、列印
文書處理 行事曆
電子試算表
簡報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2
文件
– – – – 為所有﹝於辦公室內所需處理的﹞資訊基礎 可在„電子桌“上處理 包括文字、格式化的資料、圖畫、聲音與動畫等 從技術觀點:
• 檔案 (engl. file) • 檔案決定內容的類型與形式 • kann gespeichert, modifiziert, übertragen, ... Werden可被 儲存、修改、傳遞…….等
職位類型 領導人員 專業人員 事務人員 助理人員
[R. Reichwald]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9
使用者介面: „電子桌面“ (engl. electronic desktop)
• 使用基礎與應用軟體 • 桌上辦公用具 • 個人適應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0
終端使用者的工具
2011/6/10
•
•
群組與工作流程管理軟體 (Groupware- und WorkflowManagement-System)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7
行政作業的類別
任務達成 的相關特徵 任務類型 第一類 單一事件 (不能數式化) 問題 資訊需求 合作夥伴 解決途徑
高複雜性 低計劃性
不確定性
變換的 不能確定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3
複合文件
• 由不同類型的資訊片段(„Komponenten“) 所組 成
– Komponente wird mit verschiedenen Werkzeugen („Komponenteneditoren“, z.B. Texteditor, Tabellenkalkulationsprogramm, Zeichenprogramm, Datenbank) erstellt這些資訊片段乃經由不同的工具, 如文書處理器、電子試算表、匱圖軟體與資料庫管 理系統等,所產生 – 資料片段亦可經由連結(engl.: link)至其他文件 (separate Datei)產生
2011/6/10
文件格式的比較
Bald ist Weihnachten! ((
2011/6/10軟Fra bibliotek應用導論張維中
27
電子試算表
(engl.: spreadsheet calculation)
– 使用表格式工作表的軟體,支援模式的建 立與計算 – 工作表由列與欄組成 – 欄位內可儲存文字、數字甚至數式 – 數式內之值可引用其他欄位之資料 – 擁有圖表顯示功能 (Geschäftsgrafiken)
• 程式
– – – – 給部門職員使用 解決問題 無須資訊部門﹝ IS-Abteilung﹞的協助 不需特殊的資訊科技知識﹝ ITKenntnissen﹞
• 整合性的辦公室軟體 (office suite)
2011/6/10 軟體應用導論 張維中 11
典型的辦公室套裝軟體及其組成單元 典型的辦公室套裝軟體及其組成單元
區域性的行政業務 分散式的行政服務 區域性的行政業務
參與者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