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例式及”,其)这实及一例其部和一分变个置换个于式具变及体换其的矩实实阵例例的之左,间边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
(成立)
(不成立)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词类序列: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戏台上 放着 鲜花
1
(2)戏台上 演着 京戏 但(11)(2)3的2语法4 意义不13同--24:主 述谓 宾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C式)]不语能法变换成[E式]
[C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E式] 名词[施事]+从……+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从上海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三A式)](语静法态)可转换成 [C式];
[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C式] 名词+动词+在+名词[处所]
[A式]
[C式]
山上架着炮 黑板上写着字 墙上挂着画 床上躺着病人
炮架在山上 字写在黑板上 画挂在墙上 病人躺在床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 (语动法态)可转换成 [D式]
[B式]:我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E式]:我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D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A式]
[E式]
1
[A式]:我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语法分析的五个本位观

语法分析的五个本位观

语法分析的五个本位观评析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本位观“本位”的意义提出“本位”的学者们的出发点主要是:以语法中的某一单位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该基础单位的研究来解释其它各级语法单位。

其它各级语法单位的解释都建立在对基础单位研究的理论基础上。

作为基础研究的单位就取得了研究“本体”的地位。

作为“本体”的研究对象,在理论上要求应该尽可能地与其他研究对象保持内部结构的一致性,或者该基础单位的某一属性或功能可以和其它语法单位保持一致,使得其它语法单位能够通过对该基础单位的解释而得到本质上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几种本位观及明确提出研究本位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1)马建忠的“词本位”;2)黎锦熙的“句本位”;3)朱德熙的“词组本位”;4)徐通锵的“字本位”;5)邢福义的“小句本位”。

1.马建忠的“词本位”马建忠是中国历史上建立严格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理论的第一人。

其《马氏文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开创中国语法学理论的意义。

但是,《马氏文通》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模仿西方传统语法的理论模式建立起来的。

这一理论系统的基本特征便是词本位。

《马氏文通》并没有声明它的语法本位观念,说它是“词类定位”,乃后人对其语法体系的一种认识。

词本位的观念在西方语言学研究中产生,是相当自然的结果。

拉丁语的基本特征便是,词在形态上有严格的标记或变化标记。

首先所有的词类都可以根据是否有形态变化分为两类,有形态变化的是实词,没有形态变化的是虚词;再在有形态变化的词类中将能够变格的分为一类,将能够变位的分为一类,既能变格又能变位分为一种。

在能够变格的词类中,又可以根据其句法功能,分为名词和形容词。

所有的这些有形态变化的词都有特定的句法功能,它们的句法功能就是通过它自身的形态变化来实现的。

因此,在这些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只要了解词的形态变化规则,也就能了解它们的句法功能。

所以,在西方传统语法理论中,“词法”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语法分析的五个本位观

语法分析的五个本位观

评析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本位观“本位”的意义提出“本位”的学者们的出发点主要是:以语法中的某一单位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该基础单位的研究来解释其它各级语法单位。

其它各级语法单位的解释都建立在对基础单位研究的理论基础上。

作为基础研究的单位就取得了研究“本体”的地位。

作为“本体”的研究对象,在理论上要求应该尽可能地与其他研究对象保持内部结构的一致性,或者该基础单位的某一属性或功能可以和其它语法单位保持一致,使得其它语法单位能够通过对该基础单位的解释而得到本质上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几种本位观及明确提出研究本位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1)马建忠的“词本位”;2)黎锦熙的“句本位”;3)朱德熙的“词组本位”;4)徐通锵的“字本位”;5)邢福义的“小句本位”。

1.马建忠的“词本位”马建忠是中国历史上建立严格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理论的第一人。

其《马氏文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开创中国语法学理论的意义。

但是,《马氏文通》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模仿西方传统语法的理论模式建立起来的。

这一理论系统的基本特征便是词本位。

《马氏文通》并没有声明它的语法本位观念,说它是“词类定位”,乃后人对其语法体系的一种认识。

词本位的观念在西方语言学研究中产生,是相当自然的结果。

拉丁语的基本特征便是,词在形态上有严格的标记或变化标记。

首先所有的词类都可以根据是否有形态变化分为两类,有形态变化的是实词,没有形态变化的是虚词;再在有形态变化的词类中将能够变格的分为一类,将能够变位的分为一类,既能变格又能变位分为一种。

在能够变格的词类中,又可以根据其句法功能,分为名词和形容词。

所有的这些有形态变化的词都有特定的句法功能,它们的句法功能就是通过它自身的形态变化来实现的。

因此,在这些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只要了解词的形态变化规则,也就能了解它们的句法功能。

所以,在西方传统语法理论中,“词法”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马氏文通》以词类(字类)为纲来建立它的语法系统,洋洋十卷,除《正名》一卷外,八卷讲“字”,一卷论“句读”。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一、词法分析方法词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各种词类的构成、意义和用法,以及单词的形态变化规律。

它通过对词类、构词法、词义、词型变化规律等的研究,分析单词的构造和使用规律,从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方式。

词法分析方法是语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语法方法的基础。

二、句法分析方法句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范式以及句子在语言中的功能等问题。

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揭示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内部结构和语序的规律。

句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两种。

三、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的词义、句义以及上下文对语义的影响等问题。

通过对词汇的义项、义体系的分类和构建、句子的义理解析等研究,揭示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信息传递方式。

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

四、语用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语言行为和交际行为的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的目的、意图、社会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话语之间的关系和交际规则等。

通过语用分析可以了解句子的使用背景、语言行为的目的以及说话人的意图等,从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五、文体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的不同文体在语法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特点。

它通过对文体的特征、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的研究,揭示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文体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这五种分析方法可以相互协作,可以全面地揭示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1
1.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 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式不能用层次分析法加以分化。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鸡不吃了/反对的是他
他在屋顶上;我在屋顶上,我和他都在屋顶上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四、每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组合所依
据的规则在该语言中必须具有普遍性。
1
a.张三 喝啤酒
b.张三喝 啤酒
a意味着述宾结构可以作谓语 具有普遍性
b意味主谓结构可带宾语 不具有普遍性
a.他 属于白种人 (√)属于是黏宾动词 b.他属于 白种人 (×)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①主语
②述语
③宾语
④补足语
1
⑤形容性 (的) (介词)
附加语
领位 副位
⑥ 副词性
同⑤
附加语
同⑤
同⑥
②①横主线线下上::主主语语、、述述语语、、宾宾语语、、补补足足语语
/|| ((左主边语主、语宾、语右的边形谓容语性);附加语);
\| 之述后语是的述副语词连性带附的加宾语语成分;
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这种特征称之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①他刚来
他刚 来
他刚来
修饰
主谓

他刚 来

刚来
刚来
1 辅层音次的分发音析法
第一,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对句法结构来说是隐性的,不是显性,
从句法结构表面是看不出的
1
A.发现了敌敌人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A.这篇文章不很好 B.发现过敌敌人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B.这篇文章很不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层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

要点大致如下:(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他们请我做报告...”)(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发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

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

(我们懂)(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

(祥林嫂死了)(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

(党员清除了)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

(“放得不是很大”,“放得过于大了”)(8)我也去上海。

第四: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

(9)a.我们白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b.我们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2.2 句法构成的层次性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

例如:(10)他刚到。

“刚”跟“他”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刚”先跟“到”构成修饰关系,然后“刚到”一起再跟“他”构成主谓关系。

这种构造特性一般称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切分,一是定性。

切分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从哪儿切分);定性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张三吃苹果 / 张三吃苹果(主谓?述宾?))切分一般用画线法,也用树结构;定性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再加简明的文字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2017汉硕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了解更多的汉硕考研信息、资料加丹丹老师Q。

依旧义乌散散刘思伊尔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3.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它们在意义上的组合必须
跟原结构的意义相等。
1
a.我 最好的朋友
b.我 最好的 朋友
原:最好的是说明“朋友” 今:最好的是说明“我”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2. 6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1.可分析复句
1
①掌柜是一副凶脸孔,②主顾也没有好声气,③教人活泼不得;
1 34
2 1-2定中 3-4定中
1
2 34
1-2定中
3-4定中
五、每一个层面切分所得到的直接组成成分,彼此按句法规则组
合起来,在意义上必须跟原先的整个结构所表示的意思相一致。
1
1.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都必须有意义
a.年轻的 一代 b.年轻 的一代
2.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彼此在意义上有搭配的可能
a.一片 好风光 b.一片好 风光
一片好(主谓关系)在意义上不能和“风光”搭配
画线法:由小到大
画线法:由大到小
他刚 来
他刚来
1 2
或1
2
3
4
树结构 他刚 来
1他
2 刚来
1“状-中”偏正关系 1-2主谓关系
2主谓关系
3-4“状-中”偏正关系
3 刚 4来 1-2主谓关系 3-4“状-中”偏正关系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层次分析的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在句子中严格按照其内
1 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层层分析 2.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部分
他刚来 第一层次(刚来):状中-偏正关系 第二层次(他与“刚来”):主谓关系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 2主谓关系
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2主谓关系
3-4述补关系
65-6述补关系
3.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如: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2—(b)—1
按(a)切分,意思是 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 父亲的祖父”,也
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划分方法呢?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
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
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要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
1.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一一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 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 楼上演着戏。(a)楼上坐着人。(b)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句都属于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的句式,可是 动词表示的语法意义却不相同:
⑻式: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
动词表示活动,表动态
(b)式:名词[处所]+
①: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②:现代汉语里不用 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③:使用程度副词 还”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较外,还能表示比拟;而使用程度副词 的比”字句则不可以;
④:表总括的程度副词 都”强调表示 都”后面所说的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个集 合中的每一个个体。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般用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一一标注主语,用一一标注谓语,用标注宾 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 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姐姐的岳父的侄子
我们就只能:
通过考察,我们会发现类似“N的+N的+N',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而成的偏正结构内部有
极强的规律性,按照(a)来划分是合理的。
而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出现(a)(b)均可的现象则是一种巧合,这就类似于:
注意问题:(可以叫切分的原则)
每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如果不是单词,则必须能在别类句法结构
1
_456_() _7_
由此并不能看出,是 我"在房顶上,还是 他"在房顶上,亦或是 我"和 他"都在房顶上。
如:木头桌子质量
羊皮领子大衣一/ 7领子大衣
三•变换分析法: 产生: 在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 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就 得寻求新的分析方法,因此,变换分析法产生。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我们丨五个人一组。
我们五个人丨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 的歧义关系。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工思想清除。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我们便宜他了
__
他刚来 我们便宜他了
2.有效地分化了歧义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
作用:
1•变换分析法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a)—1
⑻:动词+补语(了)+名词1 +的+补语(了)
>把+名词1 +的+名词2 +动词+补语(了)
(b):动词+补语(了) +名词1 +的+名词2
>是+指量名2 +动词+补语(了) +名词
2.变换分析的运用更有助于我们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
中在现;
如:很有办法
3.每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组合所依据的规则在语言中必须有普遍
性;
如:张三喝啤酒
4.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彼此组合起来,在意义上必须跟原先结构所表现的
意思一致。
局限性:
1.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语法关系,
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如:我在房顶上发现了他。
局限: 可以分化歧义句,但是不能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如:楼上演着戏。楼上坐着人。
这两句话同属于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的句式,词类的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 和结构关系也相同,但却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四•语义特征分析法: 产生:
由于变换分析的局限,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句子格式相同
词类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相
原则:
2.在变换矩阵中,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
3.在变换矩阵中,右边的作为变换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
须一致;
4.变换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保持一致;
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 例,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作者:
日期: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 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 涵: 一.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动词+着+名词
动词表示存在,表静态
所以(b)类动词都有
使附着”的意味,这样就可以搞清楚歧义的产生了。
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原是语义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次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分析和描写词的
语义特征,主要有三个目的: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进行再分类;
凸显同属于
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