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

合集下载

描写石榴裙的诗句

描写石榴裙的诗句

描写石榴裙的诗句《如意娘》武则天〔唐代〕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拟古诗》何思澄〔南北朝〕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虞美人·粉融红腻莲房绽》阎选〔五代〕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

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娉婷。

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

臂留檀印齿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长,尽思量。

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

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

一枝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

《戏赠赵使君美人》杜审言〔唐代〕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其一》元稹〔唐代〕深红山木艳丹云,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乌栖曲四首其三》萧绎〔南北朝〕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

《古兴》常建〔唐代〕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

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

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

《府酒五绝谕妓》白居易〔唐代〕烛泪夜黏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

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谣俗》李贺〔唐代〕上林蝴蝶小,试伴汉家君。

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

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传统文化】“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

【传统文化】“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

【传统文化】“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

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

“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所着《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

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据史料记述,至了唐代,石榴裙更沦为年长女子极亲睐的一种服饰款式,上至天平公主、杨贵妃,下至普通民间女子都喜色例如石榴白,治者其他卤颜色的妩媚长裙,也遗留下许多赞扬女性美的“石榴裙”诗。

唐朝的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道:“眉黛夺下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诗人韦应物四代孙,唐朝花间派遣词人韦庄吟唱:“莫怨红裙溃,休嫌白屋高。

”(《追赠姬人》)。

小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描绘一位色艺双绝的弹琵琶女子:“曲辞曾教善才衣,妆变成每被秋娘赵合德……钿头银篦我辈打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诗中的“血色罗裙”即为就是石榴裙。

有关石榴裙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有关杨贵妃的了。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

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

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

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

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

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除了另一说,一天唐明皇设宴遣群臣共饮,即席杨贵妃图徽助兴。

可以贵妃端的起至酒杯送至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谦卑,我不愿为他们图徽。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石榴裙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和历史内涵的服装,其意义与石榴的形象和象征有关。

石榴裙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常见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在一些古老的民间舞蹈、婚庆仪式和戏剧表演中。

本文将介绍石榴裙的起源、特点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石榴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石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富贵、繁荣和幸福的象征。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石榴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因此,将石榴的形象纳入衣物中,就成为人们追求好运和吉祥的表现之一。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石榴裙就已经出现在宫廷舞蹈和宴会中。

石榴裙的特点是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装饰。

通常,石榴裙由多层纱布制成,每一层都有着细致的绣花和刺绣,形成了石榴果实的纹理图案。

这些图案通常以金色或红色为主,以突出石榴的鲜艳和富丽的特点。

此外,石榴裙的下摆常常配有丝带,使裙子更加飘逸和华丽。

整体而言,石榴裙的设计和装饰都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繁荣和幸福的向往。

石榴裙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石榴裙常常被用于婚庆仪式中的新娘服装。

在婚礼中,新娘穿着石榴裙代表着美满婚姻、昌盛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愿望。

其次,石榴裙也是一些古老的民间舞蹈中重要的服装之一,如著名的京剧表演中的“荒山泪”舞蹈,舞蹈演员穿着石榴裙以展现出充满力量和魅力的形象。

此外,石榴裙也在一些戏剧表演和庆典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传统戏曲《红石榴》中的服装设计。

除了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应用,石榴裙也在现代时尚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

在一些时尚秀场和设计展示中,设计师们通过结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将石榴裙重新演绎成具有时尚感的时装作品。

这些现代化的石榴裙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通过材质的创新、颜色的运用和款式的变化,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尚感。

总之,石榴裙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承载着人们对繁荣和幸福的向往,并通过丰富的设计和装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无论是在古代的婚庆仪式中、民间舞蹈表演中,还是在现代的时尚设计中,石榴裙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

[键入文字]“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

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

“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所着《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

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据史料记载,到了唐代,石榴裙更成为年轻女子极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上至天平公主、杨贵妃,下至普通民间女子都喜色如石榴红,不染其他杂颜色的飘逸长裙,也留下许多称赞女性美的“石榴裙”诗。

唐朝的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诗人韦应物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

”(《赠姬人》)。

大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描写一位色艺双绝的弹琵琶女子:“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诗中的“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

有关石榴裙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有关杨贵妃的了。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

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

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

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

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

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1。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形容女子美态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形容女子美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形容女子美态导语:“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

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石榴裙”本是古代“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

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

“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所着《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

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据史料记载,到了唐代,石榴裙更成为年轻女子极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上至天平公主、杨贵妃,下至普通民间女子都喜色如石榴红,不染其他杂颜色的飘逸长裙,也留下许多称赞女性美的“石榴裙”诗。

唐朝的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诗人韦应物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

”(《赠姬人》)。

大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描写一位色艺双绝的弹琵琶女子:“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诗中的“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

有关石榴裙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有关杨贵妃的了。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

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

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

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

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

唐明生活常识分享。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1. 石榴裙的定义石榴裙是一种传统的女性装饰品,常见于中国等亚洲国家。

它由许多小片石榴状的红色布条组成,以形成一个蓬松的裙状物。

石榴裙通常用作舞蹈表演的服装,也可用于举办庆祝活动和节日仪式,起到增添欢乐氛围的作用。

2. 石榴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石榴被视为吉祥和富饶的象征。

根据传统的文化信仰,石榴被认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因为石榴果实内部有很多颗种子,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

因此,石榴也被视为婚庆之物,常常出现在结婚庆典和新房装饰中。

3. 石榴裙的形式与制作工艺石榴裙通常由许多刺绣的红色布条组成,这些布条形状酷似石榴果实。

制作石榴裙需要熟练的手工刺绣技巧和对布料的巧妙运用。

每一片布条都需要精心剪裁和缝制,然后连结成裙状物。

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还可以添加一些手工刺绣或装饰品,以增添石榴裙的美感。

4. 石榴裙的使用和表演石榴裙通常被用来表演舞蹈,特别是中国传统舞蹈。

舞者身着石榴裙,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舞动裙摆,展示出石榴裙的魅力和美感。

石榴裙的蓬松效果在舞蹈表演中能够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给人一种欢乐和热情的感觉。

除了舞蹈表演,石榴裙还可以用于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和节日仪式。

例如,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会戴上石榴裙参与庆祝活动,并举办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舞蹈表演。

石榴裙可以增添庆祝氛围,使活动更加热闹和喜庆。

5. 石榴裙在当代的应用尽管石榴裙起源于传统文化,但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婚庆、节日庆典、舞蹈演出等,人们仍然喜欢穿着石榴裙,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此外,一些设计师也会将石榴裙的元素运用到时尚设计中,以创造出别致而独特的时尚服装。

6. 总结石榴裙作为一种传统的女性装饰品,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因其美观和独特而在当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

它不仅用于舞蹈表演和庆祝活动,还被一些设计师运用到时尚设计中。

石榴裙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欢乐和热情的氛围。

男人拜倒在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男人拜倒在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男人拜倒在石榴裙的解释是什么?
一、男人拜倒在石榴裙的解释如下:
所谓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的意思是说,对于有魅力有气质的女人,男人被她们所倾倒。

而这里使用“石榴裙”多指的是古代女子所穿的鲜艳大红长裙。

广泛指当时的年轻女子,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由来,有许多说法,最知名的就是与杨贵妃有关。

二、典故的由来:
1、传说杨贵妃非常爱石榴花、爱吃石榴,喜欢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某次唐玄宗设宴与大臣共饮,邀请杨贵妃跳舞助兴,这时杨贵妃在唐玄宗耳边低语: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

2、唐玄宗认为杨贵妃受到委屈,下令所有文武百官,见到杨贵妃一律要下跪行礼,拒绝者将以欺君之罪惩罚;某日一位文官跪拜完杨贵妃后闷闷不乐,官员问他:为何这般神情?他则回应:刚刚拜倒在石榴裙下了,丢脸,这俗语从此流传至今。

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石榴裙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流行趋势在时尚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石榴裙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花瓣般的设计风格,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虽然在过去石榴裙并不常见,然而随着时尚的不断发展,石榴裙逐渐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时尚品牌。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榴裙的起源、设计特点以及流行趋势,并对其语法用法进行总结。

通过对石榴裙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在时尚界的广泛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石榴裙的起源,探究它是如何从一个小众的服饰品牌发展壮大的。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石榴裙的设计特点,包括其独特的形态、花瓣般的设计风格以及寓意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分析石榴裙的流行趋势,了解它在时尚界的影响力和当前的热门趋势。

通过学习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服饰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风格提供一些启发。

石榴裙作为一种时尚元素,它的使用方法和语法规则都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和理解。

最后,我们将总结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探讨其对时尚界的影响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石榴裙,并对时尚设计产生一些新的启发。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以及总结四个部分。

1.1 概述(Overview)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石榴裙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继续阅读。

1.2 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脉络,让他们清楚地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Purpose)在目的部分,阐述本文撰写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石榴裙的语法用法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1.4 总结(Summary)总结部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强调石榴裙的语法用法在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裙
几百天来的热烈,一个寒流就瓦解,再厚的爱只是一叠纸片。

十六岁的夏天,那年我们中考毕业,空气中充满香樟树的味道,少年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你是那么让我想珍惜,微风吹过我的刘海,我在幼稚的想,大火不能熄灭,大水不能淹没我的少年。

哦,我的少年,我是多么脆弱,脆弱到相信那个热烈的夏天。

十七岁的夏天,你早已从我的生命里消失,只记得你最后对我说,保重,我想我可能早已不爱你,是么?我的少年,我说我好难过,我说我好痛,我说听到那一瞬间,就连眼睛也不争气,只能抿嘴给自己尊严。

这年夏天,我依旧喜欢穿着长裙,你说我穿起来像公主,我依旧喜欢看爱格小说,哭的稀里哗啦的时候你说,刘梦茹,你脑子瓦特么?是么,呵呵,少年,你知道吗?感情用力过度,亦充满伤痕。

十八岁的夏天,这年的我变成了一个臭美,寂寞,爱财如命的女生,我想我没有那么勇敢去自己疗伤,于是我的石榴裙下有人再探出玫瑰时我也会欣然接受,见到帅哥我依旧会展开怀抱,碰见富二代依旧会展开微笑。

他们有的像你的发,有的像你的眼,却都不像你的脸,我想我是不是青春苍老,但我希望记忆里的你一直很好。

少年,知道吗,我在期待,若干年后的夏天,依旧热烈,你我会在那个街口遇见,我依旧拨弄着我的裙摆,对你淡淡的笑,怎么样,后悔了吧、我是不是又变漂亮了。

我也很会伪装,伪装自己其实一直都很好很好,可是少年你知道吗?左脸颊强作温柔,但右脸无法迁就,所以你还是你。

只是在我的心里隔了千上万水。

热烈的夏天,热烈的少年,我想我必须要跟你告别,少年,再见。

再也不见。

高二:刘梦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