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考试大纲(食品科学)王国栋

合集下载

食品物理学

食品物理学


制作方法: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2019/12/25 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6
2012-9
螃蜞
银鱼、凤尾鱼、刀鱼、河 豚鱼、甜芦粟、包瓜、鳗鱼
舌 尖 上 的
鳗鱼 蛏子

(苗) 、对虾、白山羊、螃
崇 品 新 蟹 (苗) 、老白酒、黄金瓜、

明 学 生 芦笋、香芋头、大白菜等

工研 程
尖梭鱼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2019/12/25 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3
2012-9
舌尖上的崇明
又称生瓜、越瓜、稍瓜、白瓜、菜瓜
3.入缸腌制:要定缸定量用盐,每只缸放125千克鲜生皮,加盐9%,分
层上盐,24小时后翻缸。初腌原卤烧沸澄清留用。初腌后出晒,并重
回原缸加盐7%,到第二天翻缸一次,再腌一昼夜取出晾晒。
2012-9

品新

学生

工研

专讨 业
导 论

舌尖上的崇明 中国面积最大
的河口冲积岛
概况
崇启大桥
崇明县,现隶属上海市,位于长 江苏海门
江入海口,全县地势平坦,由崇明、
江苏 启东
长兴、横沙三岛组成,其中崇明岛是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大中 江苏
华区第三大岛。
太仓
崇明有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
历史底蕴深厚。崇明县也是中国上海 全岛上面海积1225平方公里,东西长80
制作方法:原料选择→清洗刺洞→腌制→酱制→……→

品新

学生

工研

专讨 业
导 论

202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202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湖北工程学院2023年专升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主要类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几种重要实验技术的名称;无菌操作;污染的概念;显微镜的种类;细菌菌体染色的原因;微生物的组成;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的形状与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

荚膜、鞭毛、芽孢、细胞内含物。

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

细菌的分类命名方法。

蓝细菌的概念;蓝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点;放线菌的概念;放线菌的特点与类别。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真菌的概念与结构;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孢子的种类;真菌的亚门;霉菌的概念;霉菌的菌落特点;霉菌的营养特点;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第三章病毒病毒的大小范围;病毒的三种基本形态;病毒的基本结构;壳体和壳粒;包膜;病毒的核酸类型。

病毒的主要特点。

病毒结构的相对简单性。

病毒分类的依据;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朊病毒的致病。

噬菌体的典型结构;一步生长曲线;噬菌斑;噬菌体与其它病毒寄生专一性的比较;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现代病毒分类法;病毒传播途径;抗病毒剂;疫苗。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几大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的分类;生长因子的概念与种类。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光能、化能的概念。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过程;培养基的类型;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加量。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四种降解脱氢途径;ED途径的独特性;几种常见发酵作用的过程及参与微生物。

二氧化碳的同化;硝酸盐的同化;分子态氮的同化。

次生代谢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

常见的各类次生代谢产物举例。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纯培养的概念;单菌落的概念;获得纯培养的几种主要方法。

大学轻工纺织食品专业《大学物理(一)》期中考试试卷B卷 附解析

大学轻工纺织食品专业《大学物理(一)》期中考试试卷B卷 附解析

姓名班级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大学轻工纺织食品专业《大学物理(一)》期中考试试卷B 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质点在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为________;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矢量为________;加速度矢量为________。

2、二质点的质量分别为、.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

3、静电场中有一质子(带电荷) 沿图示路径从a 点经c 点移动到b 点时,电场力作功J .则当质子从b 点沿另一路径回到a 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A =___________;若设a 点电势为零,则b 点电势=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质量为,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

一质量为、速率为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______。

5、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6、一长直导线旁有一长为,宽为的矩形线圈,线圈与导线共面,如图所示. 长直导线通有稳恒电流,则距长直导线为处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_;线圈与导线的互感系数为___________。

7、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角速度为;然后将两手臂合拢,使其转动惯量变为,则转动角速度变为_______。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19•【字号】南府办[2013]29号•【施行日期】2013.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南府办〔2013〕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为推进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

现将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名单通知如下:主任:吴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主任:刘志烈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黄定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寿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共55名,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民生、政策法规等专业咨询组。

(一)产业发展组组长:农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咨询专家12人:张新明美国纽约科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和工程院、白俄罗斯工程院四院院士,国家铝“973”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学科首席教授、计算材料与虚拟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属材料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压力加工硕士。

杨圣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朱文晖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节目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后。

陈文玲(女)原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兼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汪春伟原自治区工信委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

大学物理(丙)

大学物理(丙)

《大学物理(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020003英文名称:Physics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农林类、水产类各专业3.课程目的用物理学的工作语言、概念和图象,叙述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层次及其运动形式和规律,介绍物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并了解、熟悉现代物理在农林、生物学中的应用。

4.学分与学时学分为4.0,学时为645.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王国栋主编的《大学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参考书目:(1)吴百诗主编的《大学物理》,西安交大出版社,2004.5。

(2)赵凯华等编《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讲授与辅导相结合。

8.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占20%,平时测验2次占30%,全校工科物理统一考试占50%。

9.课外自学要求熟悉高等数学有关知识,及时独立完成课程作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具体要求分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等级)第一章绪论物质的性质(2学时)1.主要内容:物质的结构及形态,实物及场的基本性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能量。

2.基本要求:了解物质的结构层次,了解实物及场的基本性质,了解质能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6学时)1.主要内容: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流线、流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黏滞流体的流动,层流、湍流、雷诺数,伯肃叶定律、斯托克斯定律,生物流体的黏性。

2.基本要求:学习流体力学研究问题的思路,掌握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了解黏滞流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生物流体的特点。

第三章液体的表面性质(4学时)1.主要内容: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能、液体与固体接触除的表面现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生物组织和土壤中的毛细现象。

2.基本要求:理解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的三个定义,能求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毛细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了解液体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在生物组织和土壤中应用。

食品科学教学大纲

食品科学教学大纲

食品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食品科学是一门涵盖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分析等多个方面知识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食品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食品的成分、结构、特性以及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成分、结构、特性及其关系。

2. 熟悉食品的生产流程以及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

3. 学习食品分析技术和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意识,提高食品消费的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1. 食品成分和结构:主要包括食品的营养成分、非营养成分、添加剂等内容,介绍不同成分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 食品质量分析:介绍食品质量的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分析等。

3. 食品加工技术:介绍食品的加工处理流程、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 食品储藏和保鲜:探讨食品的保鲜方法、储藏条件和存储技术,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5. 食品安全和卫生:强调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介绍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定。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将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展示实验操作、开展实践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食品科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食品科学导论》参考书目:1.《食品成分分析技术》2.《食品贮藏技术》3.《食品安全管理》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食品科学概论第二周:食品成分和结构第三周:食品质量分析第四周:食品加工技术第五周:食品储藏和保鲜第六周:食品安全和卫生八、总结与展望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食品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食品科学相关知识概述掌握营养、糊化的定义。

掌握营养素分类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掌握蛋白质评价,蛋白质互补,影响蛋白质利用的因素。

掌握人体需要的重要矿物质。

掌握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掌握果蔬采后、动物宰后的生化变化。

掌握糖的结晶对食品加工的影响及如何控制结晶速度。

掌握淀粉的分子存在形式,重点掌握淀粉的糊化及影响因素。

掌握引起食品劣变的原因,重点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掌握食品保藏的技术及方法。

了解新陈代谢的一般原理及人体消化过程。

了解水的生理作用。

了解氧对食品的影响。

第二部分保藏掌握灭菌、商业灭菌、巴氏灭菌、D值、Z值、食品添加剂、基因重组定义。

掌握物料冷冻时食品的化学变化及影响冷冻食品质量的因素。

掌握干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原因。

掌握食品干燥及浓缩方法及其特点。

掌握发酵的原理,特点及控制发酵的因素。

掌握添加剂分类及在加工中的作用。

了解冷藏在食品加工中的运用及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了解干燥对食品生产的意义。

了解食品辐照的应用,了解微波加热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了解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产品。

了解食品包装分类及主要作用。

第三部分食物与食品掌握乳、浓缩乳、干燥乳的定义。

掌握浓缩乳,干燥乳的产品分类。

掌握肉的冷却过程及需注意问题,掌握肉的熟化。

掌握烹饪方法对肉嫩度的影响。

掌握鱼的储存方法。

掌握小麦的分类,烘焙时影响面粉混合物质量的因素。

掌握采后控制果蔬产品品质的方法。

掌握果蔬汁加工的主要步骤。

掌握脂肪的功能特性,植物油的精炼步骤及功能。

掌握添加剂在碳酸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掌握啤酒和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重点掌握黄油、干酪、冰激凌的加工方法和食品的生产原理。

重点掌握提高肉嫩度的相关方法及其原理。

重点掌握蛋的结构及成份。

重点掌握淀粉的性质,重点掌握干热、湿热对淀粉的影响及淀粉凝胶的形成,重点掌握淀粉糊化的控制因素。

了解乳制品种类及相关产品的加工方法。

了解肉的结构和组成及其营养价值。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试大纲科目一:《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主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糖、脂等的结构、性质、功能和代谢途径。

了解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一、关于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1.掌握20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的写法及简写符号;2.重要的化学性质:两性解离、等电点等、光吸收和重要的化学。

二、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重点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重点理解肽键的概念及形成,肽键的双键性质。

3.重点理解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层次和概念。

三、关于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1.掌握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影响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因素。

2.掌握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

第二章酶1.重点掌握酶的特点。

2.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及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酶活性的调节等内容。

3.掌握酶活力的测定及酶活力的概念。

4.了解有关酶概念的发展及酶的应用。

第三章核酸的化学1.重点掌握两类核酸的组成部分,以及DNA双螺旋模型要点,RNA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核酸、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3.掌握核酸的性质。

4.了解基因及基因组概念的发展。

第四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1.重点掌握新陈代谢的意义,特点及其等能量代谢的关系。

2.重点掌握氧化磷酸化概念,呼吸链的递氢和电子传递的过程。

3.一般了解代谢、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

4.一般了解研究代谢的方法。

第五章糖代谢1.重点掌握三羧酸循环的途径,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始末途径。

2.掌握糖酵解的阶段和主要过程,戊糖磷酸途径及其重要的生理意义。

3.了解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及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第六章脂类代谢1.重点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其概念。

2.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并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考试大纲(食品科学)王国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试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状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
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考的形式进行,期终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80%),、平时和作业情况(20%)也作期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考核成绩为百分制。


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规定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总学时为90(18周,周课5)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大学物理学》王国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参考书目
1《大学物理学》郭华北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2《物理学》(上、下册) 马文蔚主编高教出版社1999年
3《基础物理学》陆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普通物理学》(修订第五版)程守诛、江之永主编1994年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考试大纲根据《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热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第1章物质的基本性质
考核内容:
1.1 物质的结构及形态
1.2 实物的基本性质
1.3 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 物质的能量
考核要求:
理解生物学的发展和物理学的关系,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在农业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能够用物理学原理、思想和方法处理农林、生物学问题;掌握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基本作用及宏观和微观的运行规律。

第2章流体力学基础
考核内容:
2.1 流体力学简介
2.2 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
2.3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2.4 黏性流体的定常流动
2.5 泊肃叶定律斯托克斯定律
2.6 生物流体力学简介
考核要求:
理解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掌握伯努利方程及应用;理解粘滞流体的运动规律、泊肃叶定律和斯托克斯定律;了解生物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3章液体的表面现象
考核内容:
3.1 液体的表面张力
3.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3.3 毛细现象
3.4 蒸发与凝结
考核要求:
掌握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的附加压强、润湿与不润湿和毛细现象;了解蒸发与凝结。

第4章电场和磁场
考核内容:
4.1 电场和磁场的描述
4.2 高斯定理
4.3 恒定电磁场环路定理
4.4 电介质和磁介质
4.5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4.6 非电学量电测技术基础
考核要求: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以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掌握场的迭加原理、并能熟练地用微积分计算一些简单几何形状的带电体的场强和电势以及载流导线的磁感应强度;理解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场强的条件和方法;掌握电势和场强的积分关系;理解电势和场强的微分关系;理解电偶极子的概念,并会计算它产生的静电场和处在外电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理解回旋半径,磁聚焦的概念;了解电介质和磁介质的磁化现象及机理。

第6章热力学基础
考核内容:
6.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6.2 热力学第一定律
6.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
6.4 循环过程
6.5 热力学第二定律
6.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6.7 熵
6.8 耗散结构
6.9 熵与自然观
考核要求:
掌握气体状态的基本参数;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解平衡过程;掌握等值平衡过程中作功和传热的计算;理解内能、热容量的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绝热过程;理解热机循环、致冷机循环;掌握循环过程的效率计算;理解卡诺循环;理解可逆和不可逆过程的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以及统计意义;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

第7章气体分子动理论
考核内容:
7.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7.2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7.3 能量均分定理
7.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统计规律
7.5 玻耳兹曼分布律
7.6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7.7 热传导与热扩散
7.8 真空技术
考核要求:
掌握温度和压强的物理意义及其微观解释;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能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了解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率;了解三种统计速率的物理意义;了解平均自由程;了解热传导,热扩散的概念;了解真空度。

第8章振动与波动
考核内容:
8.1 简谐振动振动的合成
8.2 相平面相空间
8.3 非线性振动
8.4 波动方程
8.5 波的干涉
8.6 声波超声波
8.7 生物声学
考核要求:
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和振幅、角频率及初位相的物理意义。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的表示法。

深入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的基本规律,以及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

理解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机械波的分类: 横波和纵波。

波线、波面、波前。

波长、周期、波速和频率。

理解波的叠加原理。

了解声波及超声波的概念及现象。

第9章波动光学
考核内容:
9.1 光的电磁理论
9.2 光的干涉
9.3 光的衍射
9.4 光的偏振
考核要求:
理解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掌握双缝干涉条纹明暗位置公式;掌握光线正入射时有关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与使用;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理解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现象及其强度分布曲线;理解光栅公式;掌握衍射光栅的原理与使用;了解光的偏振现象和起偏、检偏方法;了解双折射;了解偏振的应用,如旋光测糖浓度。

第10章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考核内容:
10.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0.2 光的发射激光原理
10.3 光的吸收吸收光谱
10.4 光的散射
10.5 光的色散
10.6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
10.7 激光在现代农业与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10.8 同步辐射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发光的物理机制,了解激光原理;掌握光的吸收的一般规律;了解光的散射;了解光的色散。

第11章量子物理基础
考核内容:
11.1 德布罗意波
11.2 不确定关系
11.3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11.4 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
11.5 势垒隧道效应
11.6 氢原子
考核要求:
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了解海森伯不确定关系;了解波函数的概念及其统计意义;理解波函数遵从薛定谔方程;了解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的波函数、能级;了解微观粒子可以贯穿势垒;了解氢原子能级、波函数。

第12章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
考核内容:
12.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2.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2.3 辐射生物物理学基础
考核要求:
掌握不同放射性衰变的类型的区别以及放射性衰变的规律;了解辐射剂量单位和辐射源的种类;了解核辐射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六、题型结构
填空、选择、推导证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