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导学案

合集下载

19钱学森导学案第二教时

19钱学森导学案第二教时
导学案
课题
19、钱学森
第(2)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重点抓住描写钱学森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拳拳报国心。
重点难点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
回忆课文内容,巩固对文章的掌握。
补充完整句子。
朗读句子
朗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画出有关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给“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
那么我们就来读出他那魂牵梦绕的爱国之情吧!
三、总结延伸,激发爱国情。
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板书设计
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
朗读第一节
自主思考给“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
感情朗读。
小组讨论:此时我感受到了他的心情是——迫切
作业设计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请收集相关资料,制成读书卡片。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带着你的体会好好读读。
拓展:这么多年来钱学森一直被他们阻挠,想想这么多年他们会怎么留下钱学森?请你想象一下。
过渡: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自由,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并出现了课文的开头一幕,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钱学森

《钱学森》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钱学森》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钱学森》导学案本文是关于《钱学森》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学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课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钱学森。

二、检查预习。

方法步骤:1、组长安排组员按1——4号的顺序朗读课文,注意及时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同学可获得一颗星。

2、预习中你读懂了哪几个词语?相互说一说。

还有哪些词不理解,讨论一下。

3、通过读课文,你认为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钱学森的爱国?仔细读一读课文,划出一两处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出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在旁边简单地作上批注。

方法步骤:(1)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组长安排组员按照由1——4号的顺序,每人都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组长组织好交流,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并发言的内容充实的,得一颗星。

四、精讲点拨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地补充、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巩固拓展钱学森爷爷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点什么?写一写。

六、名言。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七、作业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资料: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被称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钱学森|苏教版.doc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钱学森|苏教版.doc

19钱学森【教材分析】《钱学森》这一课牛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冋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注意“额”、“裕”、“恳”的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眺望”“袒露” “屈指一算”等词语的意思,并会恰当地使用。

2.話是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牛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牛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o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屮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贯,并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钱学森|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钱学森|

19 钱学森【教材分析】《钱学森》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注意“额”、“裕”、“恳”的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眺望”“袒露”“屈指一算”等词语的意思,并会恰当地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贯,并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导学案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导学案一、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他早年留学美国后在美国工作,1955年回国。

他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重大贡献,与钱三强、钱伟长,被毛泽称为我国科学界的“三钱”。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袒露(lùlòu)卓越(zhuózhuō)运载(zàìzǎi)一望无垠(yínyíng)魂牵梦绕(ràorǎo)一艘轮船(sōushōu)2、填空。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是指,“倍”的意思是。

这事一首古诗中的一句,请把这首诗完整的默来。

2、用你学过的方法来理解一下词语包括加点字。

广阔无垠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劈波斩浪二、课堂研讨:1、导入。

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三、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能流利地读课文。

四、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先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再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第一段(1):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2):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3~4):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5~6):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7):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语文导学案钱学森

语文导学案钱学森

导学案__年级姓名____科目__备课教师___19、钱学森(2)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知道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

3、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学情调查指名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一)——品读钱学森的话钱学森是怎么说的呢?找出钱学森说的话,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品味语言:1、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钱学森为什么强调“我是中国人”?他作了怎样的准备。

(2)从两个“最”你体会到了什么?(3)美国会给予他怎样的待遇。

2、“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钱学森的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2)、祖国刚解放时是怎样的情景?(3)、这个时候回国对钱学森意味着什么?(4)、自由读这句,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词。

3、有感情朗读,体会他的爱国之情。

学习引导(二)------品读美国高级将领的话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1、自由读,从美国将领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一个钱学森能抵上五个师,你认为五个师大约有多少人?学习引导(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2、钱学森回国是后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作者把它放在开头?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三、展示交流:1、交流对钱学森说的话的理解。

2、品味美国高级将领说的话。

3、讨论课文的倒叙的写作方法。

四、达标检测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晚上,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节日,他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____________。

钱学森望着天上的明月,想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潸然泪下,吟诵起_____________。

19钱学森导学案

19钱学森导学案
全班交流,认识钱学森。
一.图片导入,激发爱国之情。
出示导弹升空、载人飞船升空图片
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何想法?
我们为我们国家有这样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更为有这样一批科学家而自豪。其中,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板书——钱学森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齐读课题)
你课前预习课文,对钱学森了解了多少?
三、布置作业。
寻找爱国人士的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积累一些爱国名言。
导学案
课题
19、钱学森
第(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了解钱学森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
观看图片,激发爱国之情
谈感受
齐读课题流后回答问题。
结合自学提示,完成学习任务。画出有关语句。
全班交流句子。
朗读课文,找答案,思考感受。
体会: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板书设计:钱学森
回国
中国心
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走近钱学森。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进一步去了解钱学森。
按照学习要求,初读课文。
小组交流: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预习单字词任务。
全班汇报,小组互批。
交流个别难写字的写法。
描红、仿写。

(整理)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导学案

(整理)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导学案

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棒!
é tó
fù yù
二、阅读思考。

1.查。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以及他的导师——冯·卡门。

2.思。

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简要地概括下来。

(2)读完全文,钱学森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一下:
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在书上圈点勾划,写下你的感悟。

三、日积月累。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把你从文中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四、课堂练习。

1.规范写字。

2.读书思考。

面对这种折磨,钱学森会对自己说:
五、诗歌欣赏。

归侨
作者:青勃
赶车,
赶船,
一回到故乡,
就满眼春天。

无语,
无言,
一扑进娘怀,
就泪湿衣衫。

留影,
留连,
一跨上故乡,
就恢复了童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课题 1 9 钱学森(二)主备人张淑侠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语句的品味,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重难点
1、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预习导引
1、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之父”?
2、你认为钱学森是怎样的人?
问题导学
1、默读课文,圈画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你都感受到
了什么?
合作探究:
2、“我是中国人……能为人民所做点事”这段话,钱学森是在什
么情况下说的呢?你从哪里看出钱学森学有所成,受到重用的?冯、卡门是怎样的人?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吗?
3、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呢?
4、既然钱学森一心要回国,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实现呢?
5、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他又为祖国作出哪些贡献呢?
课文的哪段告诉了我们?
合作探究:
6、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课堂检测
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相信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钱爷爷说吧,或许也有很多话想对自己说,是吗?来,拿出你的笔把它尽情地写下来吧!
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为钱学森制作一张名人卡片;
2、搜集一下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的故事;
3、学唱一首爱国歌曲;并背诵一首爱国诗歌。

4、预习12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