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三+专题十六+第4讲 科普文章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练习:版块三 专题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练习:版块三 专题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精品

专题十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编写说明]随着新高考“立德树人”这一宗旨的确立以及2019年江苏高考将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列入必考内容,传记、新闻、访谈等实用类文本将会重新进入命题视野,故在备考时绝不能弃之不顾。

如何高效地提升实用类文本的复习效率呢?编者认为:首先分文体突破,然后每类文体分步骤突破。

第1讲传记一、文体特点1.传记的内涵及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肯”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2.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

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

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具体体现: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②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③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④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二、阅读技巧传记阅读“4步骤”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标记出传主的成长经历的相关语句并概括作品中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读懂文本,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一+专题二+第4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一+专题二+第4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针对训练] 1.(2017· 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
3.规范答题用语 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感情 术语,如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 心”,虽然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感情术语,总让人觉 得别扭。同样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准确,也容易丢 分。因此,最好使用感情术语。 常用的感情术语: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 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 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 欢快、向往、忠贞等。
第4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古人云:“诗言志。”对诗歌思想内容、主旨的把握是诗歌 鉴赏的必要步骤,也是鉴赏诗歌的终极目标。高考对这一考点的 考查角度有二:一是直陈式,要求直接答出某句 (某联、某片)或 全篇的思想感情,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常因答不全要点而失分; 二是分析式,要求不仅答出其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对于此 类题目,考生往往因不会分析而失分。本讲针对通以上两个失分 点进行针对点拨,让考生突破低分瓶颈中,走上高分平台。
(二)答题重规范 1.审题要“准” “中间两联”明确了答题区域,“分析”说明需联系具体诗句。 (“概括”说明不需联系具体诗句。江苏卷原题是“概括”) 2.答题有“范” ①壮志难酬,怀抱未展。(概括)“空许国”,写作者抗金理想的 破灭。想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 (分析) ②中年多病,时光日迫。(概括)一“醉”一“病”,构成了作者 生活的两大内容。“乾坤迮”就作者主观感觉而言,人老了,能够驱 驰的天地也狭小了。(分析) ③国土沦丧,战事未宁。(概括)“五更画角”,写现实中听闻五 更天吹响的军号,已是愁肠百结,悲愤难平。(分析)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三+专题十六+第3讲 访 谈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三+专题十六+第3讲 访 谈

刘: 《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 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 市场属性。 《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 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 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 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 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 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 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 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 具体说 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 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 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 都是套用 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 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 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 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 价, 包括我的小说在内, 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
5.访谈形式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 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访谈录、对 话录等形式出现。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3)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 (4)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步骤四: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 深入 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二+专题四+第1讲 成 语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二+专题四+第1讲 成 语
驾车往北行。比喻行动跟目 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比 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 用“买椟还珠”。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但演得同样精彩。比 喻不同人的辞章具有同样高的造诣。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 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 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语境,用 “殊途同归”才 准确。如临深渊:像处于深渊的边缘一样。形容存有戒心,做事 非常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非常谨慎、 小心翼翼的样子。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 而他守正不阿 ,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 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 ,跃跃欲试。 ....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 说万无一失 ,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A
2.(2013· 江苏高考)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3 分) ( ) ①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 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 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 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B.买椟还珠 C.南辕北辙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答案:B
3.(2012· 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3 分) ( )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三+专题十四+第3讲 散文分析鉴赏类题目怎样全又深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三+专题十四+第3讲 散文分析鉴赏类题目怎样全又深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情节的发展”“心理变化”可知,本题采用分 析心理变化的形式考查了行文思路。 (2)审隐含 “‘我’的心理变化”实则“我”的情感变化,串起了全 文;而“盌”这一事物与“我”的心理变化相关,也贯串全文。 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心理变化的轨迹即可。
[例 1]
(2015· 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 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 ——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 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 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 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 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 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 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 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 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 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 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 “雨过天青云开处,者 般颜色做将来”, 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 琅琅上口(原卷如此。 应为“朗 朗上口”——编者注)。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 夫子竟听见了,训道: “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 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 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 “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 策略也没有。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练习:版块三 专题十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练习:版块三 专题十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精品

专题十五论述类文本阅读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理解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考查。

因此,我们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即可答题。

那么,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呢?一、高效读文3步法步骤一(任务驱动1):速读全文——把握文章谈论的问题拿到文章之后,首先迅速地阅读一遍,大体确定它谈的是什么问题,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大致提到些什么材料。

中心论题一般在文章的开头就会提出,特别是首段的首句和尾句。

中心论点往往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

步骤二(任务驱动2):精读全文——把握段意、观点和方法分析概括每段的大意,总结文章的观点,分析论证的方法。

具体而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标画文中关键句,明确段意和思路明确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论述中心话题的,即要分层理解,概括出每段的段意来,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在概括每段的段意时,优先关注每段的关键词、句,并标画出来(可用波浪线)。

2.关注论据和论证方法掌握作者在议论时都用了一些什么论据(材料),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都是为论证论点服务的。

步骤三(任务驱动3):总结归纳——设计文章的行文图示通过第一步、第二步已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要养成平时阅读时设计行文图示的习惯,因为设计文章的行文图示后,文章写了什么,怎样来写的,就一目了然了。

这样在答题的时候,就会范围清楚,目的明确。

二、3步法读文示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刘铁芳①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终身性的,我们本应在年少时期充分地舒展人的精神和心智,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从而给人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基础。

正是过早遭遇的技术化的教育形式,特别是高度体制化的应试的渗透,导致我们的人生发展很难避免平庸化。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一+专题一+基础考点(三)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一+专题一+基础考点(三)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登记 游水 使眼色 驻扎、驻军 做标记
宾补语) 所+名
类型




规律总结 (1)判断方法:首先鸿门 使……为王 这个名词是否活用为一 . 名词 宴》) 般动词,然后再看它是 的使 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 吾从而师 之 . 把……当作 动 (意 的意思。(2)翻译方法: (《师说》) 老师 动 )用 ①主语认为宾语是 [ 名 法 侣 鱼虾而友 麋 以 …… 为 . . ②主语把宾语当成 侣、以…… 词]; 鹿( 《赤壁赋》) 为友 [名词]。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
课时跟踪检测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 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 的不同。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 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四类。
(一)名词的活用(将加点词的词义填入“解释”一栏)
类型 例 句 解释 规律总结 表状态、方式、工具等,译
项伯亦拔剑起舞, 常
名词 作状 语
像鸟张开 以身翼 蔽沛公(《鸿 为 “ 像 …… 一 . 翅膀一样 样”“在……”“用……” 门宴》)
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
表 方位、 地点, 译为
如廷 叱之(《廉颇蔺 在朝廷上 “在……”“向……” . “从……” 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 . 乎己(《劝学》)
基础考点(三)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最新《考试说明》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和词类活用。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隐含 在翻译题目中考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词 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否则,考生会因为没有辨识句中的特殊句式 和活用,导致翻译的句子不合现代汉语规范。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二+专题十+提炼语意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江苏专版课件:板块二+专题十+提炼语意

答案:C
2.下面四个选项中,对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 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 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针对训练]
1.(2016· 江苏高考)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 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第一组: 《看见〈看见〉 》 《书虫诞生记》 《对话苏东坡》 《家有书窝》 第二组: 《同桌的你》 《伴我同行》 《奔跑吧,兄弟》 《没有麦田的守 望者》 第三组: 《感悟青春》 《我的“离经叛道”的话》 《扪心自问》 《当我 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万卷书 B.悦读生活 C.悦读生活 D.读万卷书 寸草春晖 寸草春晖 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指点江山 我思我在 指点江山
专题十
提炼语意
提炼语意是高精度、高强度的阅读基础练习,十分重要。首 先要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然后明确文体,分析语 段,划分层次;最后提取信息概括要点,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 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并要 根据字数要求进行概括。 提炼后的语句应能涵盖所读材料的整体,能体现本质特性, 且要得体。概括的过程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个 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解析:注意提问方式“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此处的“关键词”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述式。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科学小品文想象丰富,
语言优美, 既有形象的描写, 又有生动的叙述; 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 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 (2)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 用第一人称的拟人 化的手法,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 做自我介绍。
步骤二:找方法,品语言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 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 等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然后在阅读时将它 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要品味语言的准确周密。科 普说明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 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 就 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 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一般 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轻与重)、范围(广与狭)、语气(推测与估计)、
二、阅读技巧 步骤一:抓特征,理顺序 抓特征,阅读科普说明文,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 质,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 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也可逐层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理顺序,就是厘清说明顺序,厘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一般有 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 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作标志;空间顺序 有空间方位名词作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段意入手, 来厘清文章脉络。
(3)故事式。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织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 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 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 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 理性。 (4)谈话式。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 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 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精练。
[考题体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题。(18 分)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 发芽就像分娩, 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因此发芽的时机攸 关生死, 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 杨树和柳树的 种子寿命极短, 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 就会死亡。 热带雨林中, 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 就会 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 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 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 不利于发芽, 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
2.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 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 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 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 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 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 300 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 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 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生动 需要: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 于运用修辞。 (3)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 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3.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 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 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科学小品的表现 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4讲
科普文章
一、文体特点 (一)科普文的内涵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 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 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文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 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 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 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 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数量(多与少)、方位(远与近)等方面着手分析。其次,品味语言的 生动、有趣。如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说明,生动形 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 步骤三:感文本,悟内涵 感,即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 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 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 我们阅读这 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 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 怀。 掌握了阅读方法, 我们就可以与科普说明文自由对话, 去经历 情感和智慧的旅行。
(二)科普文的类别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科学说明文, 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 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 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里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 1.科学小品的概念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 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 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 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 喜爱。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 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 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 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 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 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