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4、我国则由“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由相应的卫生部、化工部、轻 工部、林业部等批准后再报国家标准编制国家标准的编号(GB)。
• • 三、各种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在各国标准中均有规定 四、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安全性的考虑,许多质量指标会不断提高


GB2760—96
1554种,有质量指标的仅为206种
• CAS(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 • • • • • • • • • • • • • • • •
1.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s) 每日人体每公斤允许摄入量,常用单位为mg/Kg。 2.CAC (Codex Alimentary Commission)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 FA (Codex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 4.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共同体 5.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食品与农业 组织 6.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7.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8.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按正常生产需要 9.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一般公认为安全的 10.JECFA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 员会 11.LD50 (50%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 12.MNL (Maximum Mo-effect Level) 最大无作用量,亦称“最大耐受量” 13.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标准 14.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15.JAS (Japanese Agricultural Standard) 日本农林规格 16.FCC食品用化学品法典(美国) 17.FEMA食用香料制造者协会(美国)

常见食品添加剂

常见食品添加剂

常见食品添加剂
1.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食物保质期
常用物质:
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常用的食品:
碳酸饮料、果酱、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等食品
2.着色剂:为食品着色
常用物质: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等,天然色素:甜菜红、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红米红等
常用的食品:
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
3.甜味剂: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
常用物质:
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常用的食品:
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
4.营养强化剂: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常用的物质:
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常用的食品:
婴幼儿配方奶粉
5.香料:增加香味,使其具有独特的风味
常用物质:
糖香精油、香精、粉体香料浸膏
常用的食品:
糖果与巧克力
6.膨松剂: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
常用物质: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常用的食品:
饼类糕点、蛋糕、饼干
7..酸味剂:赋予食品酸味,一般具有防腐效用,又有助于溶解纤维素及钙、磷等物质,帮助消化,增加营养
常用物质:
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

常用的食品:
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
8.抗氧化剂:保护食物免受氧化损伤而变质
常见的物质:
维生素A、C、E;类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锌、铜和锰等。

常用的食品:
干果类食品。

食品添加剂大全列表

食品添加剂大全列表
• 天然食品添加剂 • 有机食品添加剂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与接受度
消费者对食品 添加剂的认知
01
•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意义 •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
消费者对食品 添加剂的接受 度 -消费者对 食品添加剂的
担忧
02
•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期待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和比例使用 • 避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超量使用 • 注意食品添加剂的贮存和保管
02
常用食品添加剂及其功能
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防腐剂的作用
•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防腐剂
• 苯甲酸盐 • 山梨酸盐 • 硝酸盐 • 亚硝酸盐
糕点类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
糕点类食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 • 抗氧化剂 • 增稠剂 • 着色剂
糕点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 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和比例使用 • 注意食品添加剂的贮存和保管 • 避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超量使用
饮料类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
饮料类食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肉类制品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 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和比例使用 • 注意食品添加剂的贮存和保管 • 避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超量使用
0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监管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 毒性评估 • 代谢评估 • 暴露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结果
食品添加剂大全列表
CREATE TOGETHER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

1.苯甲酸:也叫做食品乙酸钠,可以抑制微生物和酵母菌的生长,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糖果、蛋糕和罐头等各类食品中。

2.山梨酸:是一种天然产物,也常用于食品防腐中,特别是在面包、奶酪、沙拉酱、调味料和肉类加工品等食品中。

3.丙二酸二钠:简称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它主要用于肉类、奶制品、糖果、罐头和饮料等食品生产中,作为一种pH调节剂和防腐剂。

4.溴酸钾:常用于处理海产品,如龙虾、蟹类、虾和鱼等,也适用于水果和蔬菜。

5.亚硝酸盐: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鱼类加工品和罐头等食品中。

二、抗氧化剂:可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1.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作用,在果汁、蔬菜制品、饼干等食品中广泛使用。

2. 维生素E:也称为生育酚,就像维生素C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在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中经常使用,如坚果、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等。

3. 茶多酚:属于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茶叶和一些水果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4. 硫代双胍:是一种对空气中的氧气有极强的还原作用,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在麦片、罐头、饼干、肉制品等食品中应用广泛。

5. 花青素:也称为花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料,在葡萄酒、蔬菜、水果和豆腐等食品中广泛存在,并以其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著名。

三、酸味剂:可使食品呈现酸性。

1. 柠檬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柠檬、石榴、草莓和柑橘等水果中的有机酸,常用于饮料、果酱、罐头、沙拉酱、糖果和蛋糕等食品的调味中。

2. 苹果酸:也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苹果、圆桌等水果中的有机酸。

它通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水果汁等。

3. 葡萄糖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很强的酸味和抗菌作用,广泛用于罐头、饮料、果冻、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制造中。

4. 醋酸: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有机酸,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酱汁等食品。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 (3)食品加工人员:
• 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 人员
– (4)接触表面:
• 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一)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1.术语和定义
– (5)分离:
• 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 的方式进行隔离
第一节 概 述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是有益而无害的物质,但有些食 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往往具有一定的 毒性。这种毒性不仅由物质本身的结构与性质所决定,而 且与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与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 与机体机能状态有关。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才显示 出毒害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在严格控制下进行, 即应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允许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工艺效果)和最大 使用量。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使用标推的 主要数据,它是依据充分的毒理学评价和食品添加剂使用 情况的实际调查而制定的。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二)食品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卫生规范
• GB 3162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 范
– 1.范围
• GB 31621规定了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分 装与包装、销售等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适 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经营活动
• 但不适用于网络食品交易、餐饮服务、现制现售的 食品经营活动
– (9)工作服:
•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 配备的专用服装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一)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2.标准的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成分。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一般都不能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其添加量有严格的限制。

且其用量,一般不超过2%。

2、酸度调节剂(01)抗结剂(02)消泡剂(03)抗氧剂(04)漂白剂(05)膨松剂(06)胶奶糖基础剂(07)着色剂(08)护色剂(09)乳化剂(10)酶制剂(11)增味剂(12)面粉处理剂(13)被膜剂(14)水分保持剂(15)营养强化剂(16)防腐剂(17)稳定和凝固剂(18)甜味剂(19)增稠剂(20)香料(21)食品加工助剂(22)其他(00)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与食品工业的关系(一)改善食品及其原料的感官性状增进色、香、味,改变质地──花色品种急剧增加。

(二)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解决了加工与消费之间的时空差所带来的污染、变质的问题和资源的地域性问题。

(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四)提高运输、携带和摄食的方便性;(五)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4、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原则)1.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并应在较低的使用量的条件下有显著效果。

2.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若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或破坏,避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

3.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被消化道所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

5.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即违反食品添加剂允许的作用范围的均为违法。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联合国FAO WHO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FAO/ (二) 联合国FAO/WHO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把食品添加剂分四类: 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把食品添加剂分四类:
安全的物质 可按正常需要使用, 物质, 第一类 为安全的物质,可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 立ADI值。 ADI值 又分为A 二类。 第二类 为A类 又分为A1、A2二类。 A1 类: 毒理学性质已清楚,可使用并已订出ADI值。 毒理学性质已清楚,可使用并已订出ADI ADI值 已制定暂定ADI ADI值 但毒理学资料不完善, A2 类: 已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完善, 暂可使用。 暂可使用。 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ADI值者 第三类 B类;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原则上为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第四类 C类 原则上为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认 为使用不安全者。 为使用不安全者。
2.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三个方面) (一)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三个方面) 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法规 1973年成立“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 1973 年成立“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开始有组织的管 年成立 理。1977年制定最早“标准”。 1977年制定最早“标准” 年制定最早 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研制或使用单位(提供报告、资料) 研制或使用单位(提供报告、资料) 初审) 构(初审) 省、自治区卫生监督机 国家标准
来 源 分 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 化学合成 ) 天然食品添加剂 ( 动、植物 )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类: 21类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类: (共21类)
酸度调节剂 漂白剂 护色剂 面粉处理剂 防腐剂 其他
抗结剂 膨松剂 乳化剂 被膜剂 稳定和凝固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