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题(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除规定外,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越窑的鼎盛1)商周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南、河北、山西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区都出现了原始瓷。
但到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地区的原始瓷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瓷器。
这就是越窑早期的青瓷。
三国两晋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产品与此前相比,烧制技术已经成熟,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质也明显提高。
至唐时,慈溪上林湖地区成为越窑的另一生产中心,越窑在这时进入兴盛时期。
“陶至唐而盛,时有窑名。
”越窑一名也正式出现于此时。
到北宋初期,越窑烧制达到鼎盛,窑业规模巨大,产品质量精美。
北宋中期越窑逐渐衰落,南宋时停烧。
2)为了提高每次烧窑的产量,越窑在早期采用了明火叠烧和坯件对口合烧的方式。
唐代晚期,匣钵开始在烧瓷中应用。
瓷器在匣钵中装烧,避免了过去采用明火叠烧落砂、窑渣及烟灰对瓷器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瓷器釉面光洁无斑,质量大为提高。
唐代虽然采用了匣钵技术,但更多的却是匣钵多件罩烧,只有少数产品采用匣钵单件罩烧。
五代末北宋初,匣钵单件罩烧成为主要烧造方法。
这种方法与匣钵多件罩烧相比无疑又是一种进步。
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之后,人们发现了这种匣钵烧造技术的原理:装烧时,由于匣钵接口处涂了一圈釉,匣钵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接口处透出;冷却之后,由于釉层的凝结,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匣钵之内,从而保证了匣钵内的还原气氛,使得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
有人认为,这种技术是“秘色瓷”“神秘”的真正原因。
3)细划花装饰流行也是越窑鼎盛的重要标志。
早期的越窑青瓷多光素无纹,常以莹润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赢得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