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评价

合集下载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病死率高达15%-30%。

因此,准确和及时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为此,中国医学专家普遍认可并制定了《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一、诊断标准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的配合。

根据《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是诊断APE的标准: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

2. 临床体征常见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低氧血症等。

3. D-二聚体检测检查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核医学肺通气/灌注扫描等。

二、治疗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情况,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可采取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的方式。

1. 保守治疗轻度或稳定的急性肺栓塞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和镇痛等措施。

- 抗凝治疗: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以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 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可以考虑给予静脉溶栓,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 镇痛:可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

2. 介入治疗对于危及患者生命的高危急性肺栓塞,应及时进行介入治疗。

- 肺动脉血栓机械取栓术:将机械器械导管送入肺动脉,通过切割或者吸取的方式将血栓清除。

- 肺动脉支架植入术:将支架导管送入肺动脉,放置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

三、并发症与预后急性肺栓塞的并发症包括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等。

预后评估主要依据PESI(肺栓塞严重指数)和sPESI(简化PESI评分)。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考虑基础疾病:一部分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存在明确的原发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治疗时需同时针对原发病。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二者合称静脉血栓 栓塞症(VTE)。
肺栓塞特点
发病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 和高血压。欧洲约为0.5‰。死亡率占全 因死亡的第三位(第一冠心病、第二恶性 肿瘤)。
易漏诊和误诊—医生警惕性不高,症状缺 乏特异性。
不经治死亡率高—可高达20-30%,经过 恰当治疗降至2-8%。
LMWH应用方便,可缩短住院日及提高 病人的生活质量,不需要检测凝血功能 。
不通过胎盘屏障,可用于孕妇。 无证据表明LMWH对高危PE有效。
以下情况推荐普通肝素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肺栓塞患者(因为目前一些 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的 临床试验,并不包括这些高危患者)。
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普通肝素经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不经肾脏代谢)。
高出血风险患者(因普通肝素抗凝作用可迅速被中和 )。
华法林
通常大多数病人在肝素治疗的第1或第2天开始口服抗 凝剂,必须合并应用肝素4-5天至INR达治疗水平至少 2天。
起始剂量通常为5mg,以后根据INR整调剂量,长期服 用者INR宜维持在2.0~3.0之间。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脏肌钙蛋白T或I阳性
a:低血压定义:收缩压<90mmHg或血压降低>40mmHg达15分钟以上,除 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败血症所致低血压。
早期死亡风险
高危 (>15%)
中危 (3%-15%)

高 危
低危( <1%)
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
危险分层指标
临床表现
右心室功能不全 心肌损伤
华法林负荷剂量并不比维持剂量能更快达目标INR, 反而有害,因为可引起暂时性高凝状态。

PTE诊断和评估

PTE诊断和评估

内容
1. 症状评价 2.Pretest Clinical Probability (PCP)
empirical(格式塔方法 Clinical gestalt (整体直观评估) Clinical Prediction Rules(积分法)
3.D-dimer的评价 4.确定诊断评价 5.出血风险的评估 6.危险分层
极高危因素
脊髓损伤、 AIS≥3 、头/颈伤+上肢或下肢长骨骨折、多发 (≥3 )长骨骨折、重度骨盆骨折(涉及后环结构)+上肢或下肢 长骨骨折
Peitzman AB,The Trauma Manual 2nd,1998
外科(骨科)患者 VTE 的危险分级及发生率(%)
危 险 度 小腿 低 危 < 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 30 min 以 内 ),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床 中 危 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 40 ~ 60岁, 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 40岁,无危险 因素的大手术 高 危 > 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 40 ~ 60 岁之间,有危险因素 ( 既往 VTE 病史 ,肿瘤,高凝状态 ) 的大手术 2 DVT 近端 0.4 临床性 0.2 PTE 致命性 < 0.01
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

下肢患肢肿胀 周径增粒 疼痛或压痛 浅静脉扩张 皮肤色素沉着 行走后患肢易疲劳 行走后患肢肿胀加重
J,West.et al Q J Med 2007 ;100 :763-769
J,West.et al Q J Med 2007 ;100 :763-769
结论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rapid Ddimer assays used to safely exclude PE in non-high CP patient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D-dimer testing has a lower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 high clinical probability.

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

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

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临床上,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估。

以下是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的详细介绍:一、临床表现:1. 急性起病:肺栓塞常常急性起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

2. 典型症状: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等。

3. 同时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长时间卧床、手术后、严重外伤、肿瘤、抗凝治疗等。

二、实验室检查:1. D-二聚体:D-二聚体是肺栓塞的敏感性指标,当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提示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

2. 血气分析:肺栓塞患者往往出现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等表现。

3. 心肌标志物:肺栓塞患者有时也会出现心肌损伤的表现,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的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栓塞患者的肺血管痉挛、扩张、肺动脉高压等表现。

2.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3. 肺通气/灌注扫描:肺通气/灌注扫描可以帮助鉴别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及时诊断肺栓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希望通过对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的介绍,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最新:常见肺栓塞评分量表及其应用

最新:常见肺栓塞评分量表及其应用

最新:常见肺栓塞评分量表及其应用摘要关于肺栓塞的各评分量表对肺栓塞早期及时的诊疗对改善其预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综述了国际上常用的肺栓塞评分量表:Wells评分、Gevena评分、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肺栓塞排除标准等,并简述其临床应用。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临床常见且凶险的疾病,早年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而常被忽视,未经治疗的PE 病死率可达30%[1]。

近年来,随着医者对PE的重视增加及诊疗技术的进步,PE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2%~7%)[2],其中PE的多种国际评分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国际上常见的PE评分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常见的PE评分方法1.1 Wells评分系列1.1.1 Wells评分++W el l s评分最早由加拿大学者W el ls等[3]提出,后经临床实践逐步精简成如表1所示评分。

Wel ls评分评判方式有2种,将疑似急性PE患者分为低、中、高度临床可能和不大可能、很可能2种判断方法,该研究表明,前一种方法低、中、高度患者PE发病率分别为 3.6%、20.5%、66.7%。

后一种方法中不大可能和很可能患者P E的发病率分别7.8%、40.7%。

W el l s评分所需信息简单易得,但包含主观参数(PE可能性大于其他疾病)限制了其标准化。

尽管如此,Well s评分仍是最广为人知的评分方法。

表1Wells肺栓塞评分法(分)[3]当患者的Wells评分低于4分时,通常认为该患者发生PE的可能性较小,但仍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现临床上常用Wells评分与D-二聚体联合判断PE可能性,Lucassen等[4]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当Wells评分<2分且D-二聚体阴性时,PE发生率可低至0.4%,即患者无需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m,CTPA)检查或抗凝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MSCTPA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急性肺栓塞的MSCTPA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急性肺栓塞的M S CTP A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陈 刚,王 丰(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摘 要]目的:评价MSCTP A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触发扫描技术对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MSCTPA检查,其中6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s行下肢扫描,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 PR)、最大密度投影(M 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CT VE)成像。

结果: 36例共显示了1564支肺动脉,栓塞的肺动脉682支,占43.8%,下肢静脉血栓4例。

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

结论:M S CTPA三维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动脉解剖及栓子部位,是急性肺栓塞安全、迅速、无创的有效诊断方法。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处理;肺栓塞[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091203D i a gnosis and C li n ica l Resea rch for the M S C TPA of Acute Pulm ona ry Em bol is mCHEN Gang,WA N G Feng(L i uzhou Peopl e’s Hospita l,L iuz hou,Gua ngxi545001,China)Ab stra ct:O b j e c ti ve T o evalua te the d i agnosis value of M S CTPA in acute pul mona ry em b olis m.M e tho ds36acute Pul2 monary e m bolis m pa tients we re exa m ined by t echnique that concentra teion of contrastm ediu m controls the scanning of162sli ce s pira l CT.Among them,6suspected of phlebot hro m bosis was given l o wer li m b scanning in170seconds aft e r thorax scanni ng. Volume da ta wa s trans m itted to the work stati on and the reconstruc tion of multiplana r refor m ations(MPR),maxi m u m intensit y projection(M IP),v olu m e rende ring(VR)and virtua l endoscopy(CT VE).R e sults T he36wit h dis p layed1564pul monary a r2 t e ries,w ith682e m bolic,m aking43.8%,with4venous t hro m bosis of the l owe r li mbs.T he direc t signs of Pul mona ry embolis m were lu m ina l constricti on,e mphraxis,branched dec reased,intralu m inal lo w2D filling defect of bl ood vess e l;while t he indirect signs,for m ati on of pul m ona ry infarcti on f ocus,pleura l effusi on,pneu monia,ate l ec tasis,pul m ona ry dilata ti on and hydr ope ri ca rdi2 u m,e tc.Conc l u si on MSCTPA and3D i m ages plan an i mportant r ole in t he vivid recog niti on of the ana t o m ica charac tures of pu l m onary arte rie s and sites of thro m b o sis.This is a s afe,quick and effective i m agilogi c ex am ina tion for acute Pul monary e m2 bolis m.Key wor d s:M ulti2slice s piral CT;Angi ography;I m age Proce ssi ng;Pul mona ry em b olis m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肺栓塞24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肺栓塞24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Co rs nd n auho : S n pig,E— repo ig t r HIRo g- n mai:sp 0 l r56 6@ 1 6.c m 2 o
【 bt c】 O j t e T n y e ney gd es , r i oi c r, li A s at r b cv oaa z t dr i i a s p d ps gf ts cn a ei l e h u ln s e e s n ao ic l

3 ・ 4
生§坷 第5 卷第3 C iJhn i Eeun E i n Jn 02 o N . 期 h l s l ol dt ) u e21.V l o3 n gD ( c c i o 5.

・论著Biblioteka ・ 肺栓塞 2 4例 临床 诊 断 与 治疗 分 析
施 蓉萍 李 华
【 摘要 】 目的 分析肺栓塞 (E 患者基础疾病 、 因素 、 表现 、 治方法 , 高 P) 危险 临床 诊 以提
对该 病的认识 和诊治水平 。方法 采 用 回顾 性方 式对 2 0 0 2年 6月 至 2 1 年 6月 收治 的 2 01 4
例肺栓塞 患者 的临床诊治情况 进行分 析。结果 2 4例肺栓塞 患者 中, 治愈 4例 , 好转 1 , 5例 死亡 5例 。死亡 5例 中 , 4例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 ( T ) P E 。结论 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 缺乏
te t n f2 ainswi umo aye oim,wh eeh s i l e o J n 2 0 oJ n , rame to 4 p t t t p l n r mb l e h s ow r opt i d f m u e, 0 2 t u e az r
2 . R e uls Amo g t 4 p te t t ul o r m b ls ,4 rc v r d,1 m p o e a d 5 011 s t n he2 a in swih p m na e oim y eo ee 5 i r v d n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是一种用于评估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理指标和病史等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从PESI的定义、评分标准、应用价值、局限性和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PESI的定义1.1 PESI是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的缩写,中文意为肺栓塞严重指数。

1.2 PESI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理指标和病史等因素进行评估,以帮助医生评估肺栓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1.3 PESI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二、评分标准2.1 PESI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氧饱和度、心血管病史、呼吸系统病史、肿瘤病史等因素进行评分。

2.2 根据PESI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五个不同的风险层次,分别是低危、中危、高危、非常高危和极高危。

2.3 PESI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肺栓塞风险越大,治疗和监护需求也越高。

三、应用价值3.1 PESI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肺栓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2 PESI可以帮助医生识别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监护,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3.3 PESI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研究和统计分析,为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局限性4.1 PESI评分标准过于复杂,需要收集大量的临床信息,不太适合急诊情况下的应用。

4.2 PESI评分结果受到医生主观判断和患者自身情况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4.3 PESI评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经验,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改进方向5.1 可以简化PESI评分标准,减少评分因素,提高评分的简便性和实用性。

5.2 可以结合其他临床评估工具和生物标志物,提高PESI评分的准确性和预测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梁瑛写在课前的话由于肺栓塞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诊断难度较大,在临床上极易漏诊或误诊。

本课程将介绍有关肺栓塞症的一些临床诊断方法,同时也将对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做一客观的评价。

肺栓塞是临床急症,当肺血管床突然闭塞时可能会导致突然的生命危险以及潜在的可逆右心衰竭,或发生继发性的循环衰竭例如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

目前实践已证明肺栓塞可治且大部分可治愈。

若诊治及时、方法正确,92%以上的病人均可生存或治愈。

关于肺栓塞症的辅助检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创检查技术和无创检查技术。

有创检查技术主要指肺动脉造影;无创检查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一些是可用于确定肺栓塞的检查技术,还有一些辅助检查虽不能作为确诊手段,但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创检查(一)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肺动脉造影从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开始,直到60年代末才被广泛接受,至今这项技术仍被公认为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肺动脉造影不仅可直接显示肺动脉段及其分支的全貌,而且可观察肺内是否有血流灌注、充盈缺损、血液截断等现象,同时通过肺血排空是否有延迟也可判断患者的血流是否通畅。

肺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敏感性达98%,特异性达95%~98%。

随着数字剪影造影技术的研发,使得肺动脉造影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在临床上的作用更加明显。

图1(二)肺动脉造影(CPA)缺陷尽管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金标准,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CPA存在一定的缺陷:1.致残率约1%,死亡率约0.01%~0.5%。

2.对于急危重症的肺栓塞患者很难实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3.亚肺段以下的肺栓塞很难做出判断。

(三)禁忌证与适应证1.禁忌证:CPA有很多的禁忌证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主要的禁忌证包括:碘过敏、肾功能衰竭、左束支传导阻滞、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2.适应证:目前为止肺动脉造影只适用于两种情况:经其它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以及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前。

(四)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对CPA的评价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对CPA的评价如下:肺动脉造影是一种可靠的侵入性检查;在非侵入性成像结果不能明确诊断肺栓塞时使用;无论何时做肺动脉造影应直接的测定血液动力学的一些指标,对后期患者危险分型非常有帮助。

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为()A. 肺动脉造影B. CT肺血管造影C. 放射性核素检查D. 磁共振血管成像无创检查技术包括可用于确定肺栓塞的检查技术以及一些辅助检查,二者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检查手段,每一项检查技术又有何种意义?二、无创检查——可确定诊断的检查无创检查在肺栓塞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展以及对肺栓塞研究的深入,无创检查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不乏出现了一些创伤小、操作便捷、能及时诊断疾病的无创技术,大大推动了肺栓塞的救助工作。

可确定诊断的检查包括:CT与CT血管造影、核素肺灌注扫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超声心动图。

(一)CT和CT肺血管造影1.肺栓塞CT诊断技术的意义普通胸部CT主要用于对胸廓疾病的一些诊断,对肺栓塞而言做普通CT的意义主要在于排除其他疾病。

关于可用于确诊肺栓塞的CT诊断技术主要是指CT肺血管造影(CTPA),通过该技术可直接或间接的看到一些肺栓塞的征象,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内半月形环形的充盈缺损、肺动脉的阻塞、轨道征样改变;而间接的征象主要指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扩张、肺血管断面的细小和缺支。

2.肺栓塞CT诊断技术图2所示为肺栓塞的CTPA的X光片,图2清晰可见连接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条索状的密度减低区。

图3可见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几乎被血栓完全堵塞,同时该患者的胸部CT还提示右肺的膨胀不全和胸腔积液。

若临床救治不及时,该类患者死亡率非常高。

图2 图3图4、5所示为肺栓塞患者在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后,使用不同处理方法所显示的图像。

图4为使用原始二维横轴断面法显示的图像,图5为使用表面阴影遮盖法显示的图像。

两图中可见患者的左肺动脉、左肺下动脉有栓塞形成。

图4 图5图6、7为CTPA通过三维动态增强扫描给画面实施多平面重建形成的肺动脉的影像。

图6可见右肺动脉内腹壁长条样的血栓,图7所示的另一个位像可见栓堵确切的位置以及血栓和相邻组织的关系。

图6 图73.肺栓塞CT诊断价值的评价与传统CT比较,现代螺旋CT、超高速CT,因为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对于肺动脉的栓子、肺血管束都能清晰显现。

不仅如此,螺旋血管造影图像上进行重建的扫描,可准确的分析到D5级外周肺动脉。

通过CTPA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结合,普通CT对于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6%~100%,特异性可达91%~96%。

但对于在亚段及远端肺动脉内血栓敏感性,特异性为71%~84%。

4.欧洲心脏病学会对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价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CT或多重螺旋CT,都能显示肺段及以上水平的血栓,因此可确诊肺栓塞。

但若仅发现孤立性的亚肺段栓塞而没有深静脉血管的依据,判断肺栓塞与否是不够明确的。

螺旋CT为阴性不一定能够完全排除肺栓塞的存在,因此必须结合下肢静脉压迫超声。

多排螺旋CT是否可作为排除肺栓塞的唯一检查以及阴性是否需要强制性的进一步检查目前仍不明确。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ECT)1.方法与意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无创技术是放射性核素检查。

通过肺的灌注与空气扫描,经过至少六个体液的投照来寻找肺灌注缺损与通气不匹配的区域进行肺栓塞的诊断。

肺灌注使用的放射性颗粒是锝99标记的大颗粒聚合的人血清白蛋白微粒;肺通气所采用的放射性物质是疝133或锝99标记的二乙基三胺五醋酸。

2.肺灌注与肺通气实例图8所示为肺栓塞患者的肺灌注同期扫描图像,图9为该患者肺通气扫描图像。

通过观察可见该患者的灌注与通气扫描不匹配:左侧的肺灌注扫描显示了肺内多发的叶段有放射性物质的充盈缺损;通气扫描结果显示肺内的通气扫描基本正常。

通过肺灌注通气扫描的检查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栓塞,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栓堵部位与栓堵面积的大小。

图8 图93.放射性核素检查的临床应用评价国际上肺栓塞前瞻性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认为:ECT对肺栓塞诊断敏感性可达92%,特异性达87%。

若再增加显象的体位并且结合肺通气现象和双下肢静脉现象做综合判断,ECT 对肺栓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以提高,敏感性甚至可达100%,特异性达90%到95%。

另一个重要的提示:ECT判断肺栓塞高度可能性和低度可能性时,临床价值比较大。

即:若判断高度肺栓塞,经过肺动脉造影证实96%有肺栓塞;若判断为低度可能性,90%以上的患者可排除肺栓塞;而对于中度敏感性的这种患者,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具体分析。

ECT技术对于肺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都很有帮助。

与肺血管造影相比,ECT技术安全且无创,但它诊断标准采用的是肺栓塞的可能性,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可能性和正常。

且ECT反映的是栓塞面积,不像肺动脉造影或CT下肺血管造影显示的为肺动脉堵塞的分支。

4.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对ECT的评价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关于肺栓塞诊治指南中提出,ECT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肺灌注检查完全正常时,可将其作为排除肺栓塞的、有确诊意义的一项检查。

(2)若临床上低度怀疑病人有肺栓塞,且ECT显象也不考虑患者有肺栓塞,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可认为该患者没有肺栓塞,此时ECT检查作为确诊标准可接受。

(3)若临床上高度怀疑患者有肺栓塞,同时ECT显象也考虑患者肺栓塞有高度可能性,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存在可确诊患者有肺栓塞,此时ECT可作为临床确诊肺栓塞的诊断依据。

(4)若临床上基本上不考虑患者有肺栓塞,但其ECT显象却高度怀疑有可能发生肺栓塞,此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让病人做进一步的检查最后确定诊断,此时ECT对于肺栓塞诊断的价值恐怕要大打折扣。

(三)磁共振血管成像(MRI)1.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特点另一项可提供诊断证据的无创检查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它可以直接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情况,同时也可显示肺的段级分支和部分亚段级分支的病变。

与X线肺动脉造影相比,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由于没有X线的损害,因此该项技术近年来在肺栓塞检测领域比较活跃,被认为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无创检查技术。

2.磁共振检查实例图10、图11所示为肺栓塞患者磁共振检查异常的图像,箭头所指的位置可见患者动脉的纤细、缺损以及断支等异常征象。

图10 图11图12、图13为刚才同一患者的磁共振下腔血管成像。

由于通过B超未发现该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为了探究患者栓子的来源,在做磁共振时同步做了下腔血管。

两图中清晰可见该患者的下腔静脉已被栓塞将近70%。

因此磁共振血管成像帮助医生确定了患者的栓子来源是在下腔静脉。

图12 图133.临床应用评价由于动态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无创检查且无X线损害、无过敏反应,同时还可显示肺动脉及主要分支的充盈缺损,因此展示了较好的前景,但目前为止尚不能完全取代有创性的肺动脉血管造影以及CT下的肺血管造影。

磁共振对于肺栓塞诊断价值的评估还在进一步探讨。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1.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可以排除心脏大血管的许多疾病,同时可通过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提供肺栓塞的诊断证据。

直接征象主要指肺动脉内或右室内血栓的存在;间接征象主要通过测量心室腔的大小、肺动脉压的高低提供一些临床右心负荷加重的数据。

图14、图15所示分别为肺动脉扩张、右心扩大的B超示意图。

图14 图152.超声心动图检查实例以下两图展示了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肺栓塞患者在溶栓前后栓子的变化。

图16清晰可见心腔内的栓子;图17溶栓后栓子已经消失。

因此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动态观察栓子的变化很有帮助。

图16 图173.临床应用评价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栓子的敏感性占13.8%,此外还可间接显示肺栓塞的征象,例如右心内径增大、肺动脉压增高、三尖瓣环的扩张以及是否有反流等。

由于该检查无创且可以在床边操作,因此对于诊断肺栓塞、了解肺动脉压力程度,特别是鉴别心脏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被认为是筛选肺栓塞极为必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但需要特别注意,超声心动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肺栓塞,临床研究显示:大约47%~74%的病人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获得阳性资料,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获得的是阴性资料。

4.欧洲心脏病学会对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评价欧洲心脏病学会对于超声心动图临床评价比较高,小结为以下几点:(1)床旁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情危重的疑诊肺栓塞患者紧急处置决策特别有帮助。

(2)有休克和低血压的患者,若超声心动图检查没有显示右心室负荷过重或功能障碍,基本上可确定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不是肺栓塞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