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专项训练(二)

合集下载

计算专项训练

计算专项训练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30%比它的 少8,求这个数。(2)6除1.5的商,加上4,再乘4,积是多少?
(3)一个数的 等于30的80%,求这个数。
5、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出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5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列式:
(2)装订一本书,如果每页排500个字,可以排180页,如果改为每页排600个字,可以少排多少页?
(3)学校开展节水活动,某星期前4天共节水8.4吨,后3天平均每天节水4.9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
(4)同乐学校十月份的用电量是1200度,比九月份节省20%,同乐学校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度?
2、计算(能简算要简算)
3、解方程0.8+3.6x=1.52 X= X÷14=
4、文字题
(1)一个数的 是15,这个数比15的 大多少?(2)6除1.5的商,加上4,再乘4,积是多少?
(3)甲数的 是48,乙数是48的 ,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5、只列式不计算
(1)小勇的爸爸把8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是2.43%,利息税是20%,到期后,他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1)把下面左边的图形放大到原来面积的4倍,形状不变,画在右边的方格纸中。(8分)
(2) 请画一个钝角,量出它的度数并标出来。
计算题(二)
1、直接写得数。(9%)
1- + =1÷ × =
8.1+ =( + )×24=
7÷ ×7÷ = 9-0.9=
0.5- +0.5- =72÷0.4=1.25×8=1-3÷7=
计算题(一)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6=12÷ =0.3×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专项训练(二)含答案10页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专项训练(二)含答案10页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有理数加法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为a-b=______.问题2:请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专项训练(二)一、单选题(共25道,每道4分)1.计算:( )A.7B.5C.-3D.1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先把减法转化成加法;再根据有理数相加,同号合并,异号抵消进行计算.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2.计算:( )A.1B.-7C.-3D.3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3.计算:( )A.-4B.-18C.-8D.4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4.计算:( )A.-19B.-7C.-5D.7答案:C解题思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5.计算:( )A.-12B.-2C.-22D.2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6.计算:( )A.-20B.6C.-6D.20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7.计算:( )A.-7B.-3C.3D.7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8.计算:( )A.-15B.12C.11D.-5答案:C解题思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9.计算:( )A.8B.-30C.2D.40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0.计算:( )A.-35B.-19C.-5D.-21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1.计算:( )A.-14B.14C.-24D.-40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2.计算:( )A.4B.-10C.0D.-16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3.计算:( )A.3B.-11C.-3D.9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4.计算:( )A.-2B.8C.-16D.2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5.计算:( )A.14B.76C.38D.-24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6.计算:( )A.-65B.-115C.-13D.-75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7.计算:( )A.50B.10C.-10D.-50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8.计算:( )A.-60B.-50C.-40D.-30答案:C解题思路: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19.计算:( )A.2B.-2C.-7D.7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20.计算:( )A.-36B.-44C.10D.-10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21.如图,数轴上,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且,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及数轴可知,,互为相反数,,则,,,C选项错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反数22.若有理数,则(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因为,所以,根据绝对值法则: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绝对值法则23.若,则=( )A.4B.4或2C.4或-2D.2答案:B解题思路:∵∴当时,;当时,;∴.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绝对值法则24.如图所示,数轴上,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B.C. D.答案:A解题思路:由数轴可知,,,则点到原点的距离为,点到原点的距离为,所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25.已知,为有理数,且,,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因为,,则,,则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的大小关系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新教材9年级下学期中考计算专项训练(二)

新教材9年级下学期中考计算专项训练(二)

新教材9年级下学期中考计算专项训练(二)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求:(1)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如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2.我国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进行测试,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in,消耗燃油0.3kg,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1000N.已知燃油的热值为4.5×107J/kg。

试求:(1)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3)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相连浸没水中,两物体恰好悬浮。

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

已知物体A的体积为1000cm3,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物体B的质量为0.5kg。

(g取10N/kg)求:(1)物体B受到的浮力;(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3)物体A受到的重力;(4)细线剪断后,物体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4.如图所示,质量为80kg,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 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2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取10N/kg)求:此时(1)绳对B端的拉力F拉;(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5.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拉着重300N的物体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70N,拉力F的功率P=80W(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物体A的质量。

(2)拉力F的值。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3V,L2的额定电压为2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初中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分式的化简计算专项训练2(培优 附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分式的化简计算专项训练2(培优 附答案)
例如:将分式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一:解:由分母为 ,可设
则由
对于任意 ,上述等式均成立,
∴ ,解得

这样,分式 就被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二:解:
这样,分式 就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1)请仿照上面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将分式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3)已知a、b、c均为实数,且a+b+c=0,abc=16,求正数c的最小值.
14.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在处理分数和分式问题时,有时由于分子比分母大,或者为了分子的次数告诉于分母的次数,在实际运算时往往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将假分数(分式)拆分成一个整数(或整式)与一个真分数的和(或差)的形式,通过对简单式的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为分离整数法,此法在处理分式或整除问题时颇为有效,现举例说明.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式子:① ,② ,③ ,④ 中,属于对称式的是(填序号)
(2)已知 .
①若 ,求对称式 的值
②若 ,求对称式 的最大值
9.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 , ,则 和 都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不属于“和谐分式”的是(填序号).
(1)当k=3时,求x2 的值;
(2)当k= 时,求x﹣ 的值;
(3)小安设计一个填空题并给出答案,但被老师打了两个“×”小安没看懂老师为什么指出两个错误?如果你看懂了,请向小安解释一下.
16.通过小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可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并且假分数都可化为带分数.类比分数,对于分式也可以定义: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

2020-20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项训练卷(二)计算

2020-20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项训练卷(二)计算

一、选择题1.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s,拉力F大小为5N,4s内拉力F做的功为( )A.1JB.3JC.2JD.4J2.将一底面积为0.01 m3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g= 10 N/kg) ( )A.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5 NB.木块重力为9NC.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6ND.木块刚刚漂浮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 500 Pa3.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 8p;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p。

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A.2.4pghB.2.7pghC.2.8pghD.3pgh4.一根原木放在水平地面上,粗略估计它的质量时,我们视其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现抬起一端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 N的力(g=10 N/kg),则原木的质量大约为( )A. 50 kgB.100 kgC.250 kgD.500 kg二、填空题1.一个体积为1×10-3m³的铁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____ N(水的密度为1×10³kg/m³,g= 10 N/kg)。

2. 汽车上标有“CNG”字样,表示该汽车正在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在汽车后备厢里有一个气罐,加满压缩天然气时,里面天然气的压强可达20 MPa(1 MPa= 106 Pa),这个压强相当于____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按105 Pa计算),在它的侧壁10 cm²的面积上承受的压力为____N。

3.在平静的池水中漂浮着一个木球,木球的体积为500cm³,密度为0.8×10³kg/m³,则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____cm³。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二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二

计算题专项训练二1. 如图所示为摩托车特技比赛用的部分赛道,由一段倾斜坡道AB与竖直圆形轨道BCD衔接而成,衔接处平滑过渡且长度不计.已知坡道的倾角θ=11.5°,圆形轨道的半径R=10 m,摩托车及选手的总质量m=250 kg,摩托车在坡道行驶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1倍.摩托车从坡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行驶,A与圆形轨道最低点B之间的竖直距离h=5 m,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F=2 750 N,到达B点后摩托车关闭发动机.已知sin 11.5°=15,取g=10 m/s2.(1) 求摩托车在AB坡道上运动的加速度.(2) 求摩托车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 若运动到C点时恰好不脱离轨道,则摩托车在BC之间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2. 如图所示,AB为一光滑固定轨道,AC为动摩擦因数μ=0.25的粗糙水平轨道,O 为水平地面上的一点,且B、C、O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B、C两点的高度差为h, C、O两点的高度差也为h,AC两点相距s=2h.若两滑块P、Q从A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达B点或C点后分别水平抛出.(1) 求两滑块P、Q 落地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2) 欲使两滑块的落地点相同,求滑块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3) 若滑块的初速度v0应满足(2)的条件,现将水平轨道AC向右延伸一段L,要使滑块Q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最远,L应为多少?3. 如图所示,质量足够大、截面是直角梯形的物块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两个侧面恰好与两个固定在地面上的压力传感器X 和Y 相接触. 图中AB 高H=0.3 m 、AD 长L=0.5 m,斜面倾角θ=37°.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图中未画出)质量m=1 kg,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可以通过更换斜面表面的材料进行调节(调节范围是0≤μ≤1). 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取g=10 m/s 2. (1) 令μ=0,将P 由D 点静止释放,求P 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2) 令μ=0.5,在A 点给P 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 0=2 m/s,求P 落地时的动能. (3) 将X 和Y 接到同一数据处理器上,已知当X 和Y 受到物块压力时,分别显示正值和负值. 对于不同的μ,每次都在D 点给P 一个沿斜面向下足够大的初速度以保证它能滑离斜面,求滑行过程中处理器显示的读数F 随μ变化的关系表达式,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其函数图象.4. 如图所示,一直立的轻质薄空心圆管长为L,上下端口处各安放有一个质量均为m 的圆柱形物块A 、B,A 、B 紧贴管的内壁,厚度不计.A 、B 与管内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是f 1=mg 、f 2=kmg(k>1),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管下方存在这样一个区域:当物块A 进入该区域时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而B 在该区域运动时不受F 的作用,PQ 、MN 是该区域上下水平边界,高度差为H(H<L).现让管的下端从距离上边界PQ 高H 处由静止释放.(1) 若F=mg,求A 到达上边界PQ 时的速度vA 和B到达下边界MN时的速度vB.(2) 为使A、B 间无相对运动,求F 应满足的条件.(3) 若F=3mg,求物块A 到达下边界MN时A、B 间距离.计算题专项训练二1. (1) 由受力分析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sin θ-kmg=ma, 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2) 设摩托车到达B 点时的速度v 1,由运动学公式得21v =2sin ah,解得v 1m/s.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N -mg=m 21v R ,轨道对摩托车的支持力为F N =1.75×104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摩托车对轨道的压力为1.75×104 N. (3) 摩托车恰好不脱离轨道时,在最高点速度为v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 22v R .从B 点到C 点,由动能定理得-mg ·2R-W f =12m 22v -12m 21v ,由此可解得W f =1.25×104 J.2. (1) 滑块P 从A 到B 过程机械能守恒12m 20v =12m 2B v +mgh,得 v B.从B 点抛出后x 1=v B t P ,2h=12g 2P t ,得x 1滑块Q 从A 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12m2C v-12m20v,又μ=0.25,s=2h,得vC,从C点抛出后x2=vCtQ,h=12g2Qt,得x2(2) 依题意有x1=x2,解得v0所以滑块的初速度v0应满足v0.(3) 由动能定理得-μmg(s+L)=12m2v-12m20v,从水平轨道AC向右延伸的最右端抛出后x=vtQ ,h=12g2Qt,距O点的距离为Δx=L+x,得Δ+L=-2+174h.当L=154h时,Δx取最大值为174h.3. (1) 当μ=0时,P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θ=6m/s2.由运动学规律L=12at2,得代入数据解得s.(2) 设P沿斜面上滑位移为s时速度为0,由动能定理-(mgsinθ+μmgcosθ)s=0-12m20v,代入数据解得s=0.2m.设落地时P 的动能为E k ,则由动能定理mgH-μmgcos θ·2s=E k -12m 20v ,代入数据解得E k =3.4J.(3) P 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梯形物块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Nsin θ=fcos θ,将N=mgcos θ和f=μmgcos θ代入得 F=mgcos θ(μcos θ-sin θ), 代入数据得F=6.4μ-4.8, 其图象如图所示.4. (1) 整体从开始下落到刚好到达上边界PQ 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gH=12(2m)2A v ,解得v A .整体从开始下落到完全离开MN 边界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mg(2H+L)-FH=12(2m)2B v ,解得vB.(2) 设A、B与管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共同加速度为a,A与管的静摩擦力为fA,则对整体有2mg-F=2ma,对A有mg+fA-F=ma,并且fA ≤f1,解得F≤2mg.(3) 当F=3mg,可知A相对圆管向上滑动,设A的加速度为a1,则mg+f1-F=ma1,解得a1=-g.与前阶段自由落体H位移比较,A向下减速运动位移H时,速度刚好减到零,此过程运动的时间.由于管的质量不计,在此过程中,A对管的摩擦力与B对管的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均为mg,B受到管的摩擦力小于kmg,则B与圆管相对静止,B与圆管整体受到重力、A对管的摩擦力二力平衡,以速度v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A到达下边界MN时A、B间距离ΔL=L-(v A t-H),解得ΔL=L-H.。

六年级计算专项(2)

六年级计算专项(2)

福建师大附小六年级计算训练 1班级座号姓名一、口算。

3.26+5.4= 9.8-1.25= 0.28÷4= 70÷0.01=2.8×0.5=3.60÷0.6= 0.008×1000= 0.150÷50=二、笔算下面各题。

19.6+4.25= 6.53-1.79= 50-23.07=12.6×0.43= 20.9×7.5= 2.50×10.3=6.38÷2.2=7.56÷6.3= 42.5÷17=班级座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

8÷0.4= 2.4÷6= 140×0.3= 0.2×0.48= 49×107≈ 61×88≈ 154÷71≈ 272÷28≈二、竖式计算。

1.6×402= 20.5×13= 286×0.35=0.68÷17= 4.88÷9.6= 43.2÷4.5=20.4×35= 74.2÷68= 8.7÷5=班级座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

2.4÷6= 9.1×7= 0.72÷9= 4.2÷3 = 4.5÷15= 1.2×60= 2.5×0.04= 5.4÷60=43×11≈ 416÷70≈ 640÷7.9≈ 8.5×99≈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41×13= 10.6×33= 24×930=5.98÷13= 3.12÷4.1= 3.76÷1.8= 92.74÷84= 406×210= 1.9÷50=班级座号姓名一、口算。

小数除法计算专项训练2

小数除法计算专项训练2

小数除法计算专项训练(二)姓名填空。

1、在O里填上“>”、“<”或“=”。

16.2÷0.9O16.2 2.83÷3.2 O2.83 8.04÷0.14O84÷1.4 0.040.36O0.04×0.362、 6.509÷0.35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如果甲数=376×0.8,乙数=37.6÷0.8,丙数=0.8÷3.76,那么甲、乙、丙三个数中()最大。

4、2< × 0.15<3,若里是个两位小数,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5、一个数乘0.75,就是求这个数的()是多少;0.56×78就是求()是多少。

6、a+0.5=b—0.5=c×0.5=d÷0.5(a、b、c、d都不等于0),a、b、c、d四个数比较,最大的是( ).计算。

(一)直接写出得数。

0.72÷0.9= 0.125×4= 4.2—0.6×0.7= 0.25×(0.4+8)=12.5×0.07×8= 2.4÷(1.5—1.2)= 0.4×1.5÷1.5×0.4=4.9+1.7×3= 1÷0.1—1×0.1= (10—8.4)÷0.8=(二)列竖式计算。

0.756÷0.18 7.86÷1.1 5.68÷6.12 29.47÷3.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0.85+(5.02—1.8)÷14 6.5×3.73+4.5×3.73—3.7320—3.888÷0.54×1.8 [0.03×(8.3+10.7)]÷(1.9×0.6]9.6÷(0.24×3.2) 7.29×5.8+72.9×0.42(四)列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