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设计教案的实训报告范文

设计教案的实训报告范文

设计教案的实训报告范文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在设计教案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锻炼,使学员能够设计出适合教学需求的高质量教案,并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调研: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明确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2. 教学分析:分析教学要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制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3. 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框架,设计教学活动和教材,确定课堂教学计划;4. 教学实施: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实际的教学实施,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 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改进和调整教学设计。

三、实训过程本次实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共分为四天完成。

具体实训过程如下:第一天:调研和教学分析1.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梳理教学要求;2. 对教学环境进行调查和了解,了解学生的特点、背景和需求;3.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分析。

第二天:教学设计1. 根据教学框架,分工合作,进行教学设计;2. 设计教学活动和教材,确定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课堂教学方案;3. 确定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

第三天:教学实施1.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实际的教学实施;2. 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教师角色,进行上课演示;3. 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第四天:教学评价和总结1.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和观察者的反馈意见;2. 小组成员共同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和调整建议;3. 撰写实训报告,记录实训过程和成果。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小组成员在设计教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熟练掌握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2. 学会了调研和教学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教学要素,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3. 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4. 学会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能够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设计。

实训活动设计总结报告模板

实训活动设计总结报告模板

实训活动设计总结报告模板一、活动背景实训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训活动是针对某专业的学生开展的,旨在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活动中将组织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实践任务的设置,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并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培养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设计1. 活动形式:本次活动为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约有5-6人。

2. 活动内容:- 选题和任务分配:按照学生的专业方向,确定几个与专业相关的实践任务,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任务。

- 前期准备:学生需要在活动开始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熟悉实践任务的具体要求。

- 实践操作: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实践操作,并完成相应的实验或项目。

- 报告撰写和展示:学生需要根据实践任务的结果,撰写实践报告,并在活动结束时进行展示。

3.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持续5天,每天约4小时。

四、活动效果1. 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2.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和协作沟通,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实践任务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专周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专周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专周实训课程设计报告一、导言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专周实训课程作为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对专周实训课程进行设计报告,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其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

二、目标设定专周实训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设立的。

其主要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项目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课程内容专周实训课程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时,学生将接受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以了解所涉及领域的基本知识。

这将为后续的实践环节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 实践项目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与专业方向,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

这些实践项目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团队中完成。

3. 小组合作在实践项目中,老师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选择小组,并与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报告每个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后,需要撰写实践报告。

报告中要包含项目的目标、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内容,并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实践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专周实训课程采用以下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相辅相成。

教师会在理论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个人探索与团队合作结合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实践项目时,既要鼓励个人的探索与创新,又要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需要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 持续反馈与评价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会持续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在课程设计实训中,我主要参与了一个小组项目,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工作。

通过这次实训的经历,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我的总结:首先,在项目的前期准备中,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

我们小组的项目是一个网站的设计和开发,所以在开始项目之前,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

我们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用户需求,并结合市场调研报告来分析市场情况。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调研,并且学会了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项目的具体功能和设计。

其次,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

我们的小组有5个人,每个人有不同的技能和职责。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并分配了任务和时间节点。

每周我们会召开团队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和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项目的收尾阶段,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项目总结和回顾。

项目结束后,我们召开了一次团队会议,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我们分析了项目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反思,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学会了如何为下一个项目做好准备。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具体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技能,还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团队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项目顺利进行。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项目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践,我不仅掌握了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知识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训设计报告

实训设计报告

实训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次实训设计旨在利用学生所学知识,设计一项实践项目,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二、项目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项目内容本次实训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项目选题: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和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实践项目。

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展现学生的专业能力。

2. 项目计划:学生小组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资源准备等方面。

3. 项目实施:学生小组根据项目计划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并完成项目目标。

4. 成果展示:学生小组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项目实施1.项目选题:每个小组根据兴趣选择一个实践项目,例如网站开发、移动应用设计、数据分析等方向。

2.项目计划:每个小组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节点等内容。

3.项目实施:小组成员按照项目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并解决实际问题。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展示项目成果,并分享实践心得和经验。

五、项目评估1.过程评估:老师将对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2.成果评估:老师对每个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估,根据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实现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定。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训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本次实训设计报告的内容,谢谢!。

设计实训报告

设计实训报告

设计实训报告
在现代社会中,设计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设计不仅仅是美感的呈现,更是对功能、结构、材料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因此,设计实训成为了设计专业学生提高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实训中,学生们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通过实践,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深层含义。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进行设计,还要考虑到实际的制作过程。

他们需要理解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设计实训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实际项目中,往往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合作,各自发挥所长,达到项目的最佳效果。

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培养出色的团队合作技能。

另外,设计实训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设计方面的问题、制作过程中的
技术问题等等。

学生们需要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能力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设计实训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设计实训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设计人才。

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五篇

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五篇

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五篇1.实训报告总结范文篇一通过此次短暂的课程设计,我深有感受。

从一开头的构思再到今日写下这份总结。

期间时间虽短但是也学到了不少的学问。

在实训的刚开头构想只有大体的思路,忽视了一些细节,因此在我真正做设计网络方案时发觉有许多错误,有的时候要解决一个错误反反复复会花上许多时间。

在做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其中有的错误到后解决的时候却是发觉犯得很稚嫩,不过这样的错误多了,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些命令学问格外的熟识了起来,并且自身的排错力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次的网络方案设计,让我第一次摸索网络的需求去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基本的网络,在设计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虽然不明显,却可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平安运作。

这样一个小小的网络,却是通过一次次的搭建,修改之后的结果,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第一次的方案设计虽然有所困难,却也使我更加深化的了解各个设备的如何搭建能使网络变得更加平安,更加快捷。

并将平常所学的学问第一次融会贯穿。

也明白了设计一个网络是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去构思的,其间的财宝是任何时候的上课试验所不行比拟的。

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发觉平常学习的学问与实践环节所用到的有肯定的差距,往往我觉得自己把握的很好或者自认为娴熟的技术却在此次实践环节中往往出问题,书本上的学问只供应方法的借鉴,实践中自己必需摸索出适合详细工作的方法,这一切都离不开钻研精神与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我收获更大,首先要虚心谨慎,不能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懂得许多,而仅仅埋头苦干,而不向他人请教,工作不但是实践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必需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学习,以便获得与他人的沟通。

这次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让我把属于这方面的各个学问点从各方面收集过来,依据网络要求设计了拓扑图,完成后台的配置,在进行一遍一遍的测试,认真的编写文档。

在完成的过程中去完善更多的方面,使设计的网络一点一点平安与规范起来。

并且我在这6个星期的实训里,让我知道还有许多地方的不足,还有很多的技术等着我去摸索,等着我去学习。

课程设计圣诞树实训报告

课程设计圣诞树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图形学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动画制作等领域,计算机图形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次实训内容为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圣诞树。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计算机图形软件的使用,如OpenGL、DirectX等。

3. 提高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圣诞树的设计与绘制2. 动态效果的实现3. 用户交互的实现4. 项目文档的编写四、实训过程1. 确定圣诞树的设计方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圣诞树的设计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以下设计方案:(1)圣诞树由多个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组成,颜色由下至上依次为绿色、红色、金色。

(2)圣诞树顶部有一个彩球,颜色为金色。

(3)圣诞树周围有雪花飘落效果。

2. 圣诞树的绘制根据设计方案,我们使用OpenGL编程语言进行圣诞树的绘制。

具体步骤如下:(1)创建一个OpenGL窗口。

(2)设置背景颜色为黑色。

(3)绘制圣诞树: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绘制圣诞树的主体部分,顶部添加一个彩球。

(4)绘制雪花:在圣诞树周围随机生成雪花,并设置雪花下落动画。

3. 动态效果的实现为了使圣诞树更加生动,我们为其添加了以下动态效果:(1)雪花飘落:设置雪花下落速度和方向,使雪花在屏幕上随机飘落。

(2)彩球旋转:设置彩球旋转速度和方向,使彩球在屏幕上旋转。

4. 用户交互的实现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体验圣诞树,我们添加了以下用户交互功能:(1)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圣诞树,使雪花下落速度加快。

(2)用户可以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调整彩球的旋转方向。

5. 项目文档的编写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认真编写了项目文档,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背景和目的。

(2)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题目: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专业:供用电技术班别:10供电2班姓名:姚植桐学号:100217255指导老师:吴轶群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二号目录第一章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原始资料第二章短路电流计算2.1 简化电路图2.2 短路电流计算及成果表第三章继电保护整定计算3.1 保护5的整定计算3.1.1 保护5的I段3.1.2保护5的Ⅲ段3.2 保护3的整定计算3.2.1 保护3的I段3.2.2 保护3的Ⅱ段3.2.3 保护3的Ⅲ段3.3 保护1的整定计算3.3.1 保护1的I段3.3.2 保护1的Ⅱ段3.3.3 保护1的Ⅲ段3.4 保护2的整定计算3.4.1 保护2的I段3.4.2 保护2的Ⅱ段3.4.3 保护2的Ⅲ段3.5 保护4的整定计算3.5.1 保护4的I段3.5.2 保护4的Ⅱ段3.5.3 保护4的Ⅲ段3.6 保护6的整定计算3.6.1 保护6的I段3.6.2 保护6的Ⅱ段3.6.3 保护6的Ⅲ段第五章保护配置及说明第六章 35KV千伏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图一、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原始资料某地有金河和青岭两座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2MW和8MW,各以单回35kV输电线路向城关变电所供电。

金河电站还以一回35kV 联络线经110kV中心变电所与省电网连接。

35kV电网的接线示意如下:主要参数见下表:1. 发电机:2.主变压器3. 输电线路:最大运行方式:两电站的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在地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225。

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240A(35kV侧),由金河电站供给110A、青岭电站供给130A。

剩余的110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最小运行方式:两电站都只有一台机组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3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150A(35kV侧),由金河电站供给40A、青岭电站供给65A。

剩余的15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二、短路电流计算1简化电路图金 河 电 站2短路电流计算及成果表①当K1点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计算如下:最大运行方式下K1点短路的等值电路图系 统青 岭 电 站金 河 电 站等值电路简化图系 统 A最大运行方式下k1短路时,系统A到短路点的等值电抗为: X Ak1=0.225+0.55/2=0.5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KA*=1/0.5=2有名值为I KA=2×100/(37×3)= 3.12KA金河电站B、青岭电站C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分别为X BK=1.168+1.833+1.168×1.833/3.918=3.55X CK=1.168+3.918+1.168×3.918/1.833=7.58计算电抗为X JSB=3.55×(4×3/0.8)/100=0.53X JSC=7.58×(2×4/0.8)/100=0.76查运算曲线图,得B、C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B0.2*=1.855 I C0.2*=1.329有名值为I BK0.2=1.855×15/(37×3)=0.43KAI CK0.2=1.329×10/(37×3)=0.21KA最小运行方式下,K1点短路的等值电路图系 统青 岭 电 站金 河 电 站等值电路简化图系 统 A青 岭 电 站 C金 河 电 站 B最小运行方式下k1短路时,系统A到短路点的等值电抗为: X Ak1=0.35+0.55/2=0.625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KA*=1/0.625=1.6有名值为I KA=1.6×100/(37×3)=2.497KA金河电站B、青岭电站C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分别为X BK=1.168+6.333+1.168×6.333/5.918=8.75X CK =1.168+5.918+1.168×5.918/6.333=8.18计算电抗为X JSB =8.75×3.75/100=0.33 X JSC =8.18×5/100=0.41查运算曲线图,得B 、C 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B0.2*=2.755 I C0.2*=2.309有名值为I BK0.2=2.775×3.75/(37× 3)=0.162KA I CK0.2=2.309×5/(37× 3)=0.18KA② 当K2点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计算如下: 最大运行方式下K2点短路的等值电路图系 统青 岭 电 站金 河 电 站等值简化电路图1.668系 统 A青 岭 电 站 C金 河 电 站 B最大运行方式下k2短路时,系统A 到短路点的等值电抗为:X Ak1=0.225+0.55/2+1.168=1.668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KA*=1/1.668=0.6有名值为I KA =0.6×100/(37× 3)= 0.936KA 金河电站B 、青岭电站C 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分别为X BK =(5.333/2+1)/2 =1.833X CK =0.292+0.876+0.75+4/2=3.918计算电抗为X JSB =1.833×(4×3/0.8)/100=0.27 X JSC =3.918×(2×4/0.8)/100=0.391查运算曲线图,得B 、C 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B0.2*=3.175 I C0.2*=2.412 有名值为I BK0.2=3.175×15/(37× 3)=0.74KA I CK0.2=2.412×=0.38KA最小运行方式下,K1点短路的等值电路图0.55系 统等值简化电路图系 统 A青 岭 电 站 C金 河 电 站 B最小运行方式下k2短路时,系统A到短路点的等值电抗为: X Ak1=0.35+0.55/2+1.168=1.793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KA*=1/1.793=0.558有名值为I KA=0.558×100/(37×3)=0.87KA金河电站B、青岭电站C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分别为X BK=1+5.333=6.333X CK=0.292+0.876+0.75+4=5.917计算电抗为X JSB=6.333×3.75/100=0.24 X JSC=5.917×5/100=0.30查运算曲线图,得B、C短路电流标幺值为I B0.2*=3.433 I C0.2*=2.950有名值为I BK0.2=3.433×3.75/(37×3)=0.201KAI CK0.2=2.950×5/(37×3)=0.23KA按照上述方法,可求得K3、K4、K5、K6、K7、K8点短路时相应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短路点基准电压电源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Id max(KA)(3)Id min(KA)(3)Id min(KA)(2)K137KV 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3.12 KA 2.497 KA 2.162 KA0.43 KA O.165 KA0.143 KA0.21 KA0.184 KA0.159 KA3.76KA 2.846KA 2.465KAK237KV 0.94 KA0.87 KA0.753 KA 0.72 KA O.201KA0.174 KA 0.37 KA0.23KA0.199 KA 2.03 KA 1.301 KA 1.127 KAK337KV 0.7 KA0.72 KA0.624 KA 0.602 KA O.181 KA0.157 KA0.402 KA0.242 KA0.21 KA1.704 KA 1.143 KA0.99 KAK437KV 0.4 KA0.474 KA0.41 KA 0.363KA O.128 KA0.111 KA0.483 KA0.268 KA0.232KA1.246 KA0.87 KA0.753KAK510.5KV 7.734 KA 6.657 KA 5.765 KA 1.124 KA O.449 KA0.389 KA 0.527 KA0.502 KA0.435 KA 9.385 KA7.608 KA 6.589 KAK6 6.3KV 2.528 KA 2.96 KA 2.563 KA 4.055KA 1.325 KA 1.147 KA 1.115 KA0.865 KA0.749 KA 7.752 KA 5.15 KA 4.46 KAK710.5KV 1.733KA 1.971 KA 1.707 KA 1.556 KA O.508 KA0.44 KA 1.038 KA0.708 KA0.613 KA 4.327 KA 3.187 KA 2.76 KAK8 6.3KV1.719 KA2.154 KA 1.865 KA1.588 KA O.608 KA0.527 KA3.534 KA 1.767 KA 1.53 KA6.84 KA 4.529 KA 3.922 KA 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系 统金 河青 岭总 计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将简化电路图分解成下述中的网络Q F1Q F3Q F5系 统金 河 电 站Q F2Q F4Q F6金 河 电 站青 岭 电 站1.保护5的整定计算①瞬时电流速断保护Ⅰ段的定值为IⅠOP.5=K CO I K8.max=1.3×(1.719+1.588)×6.3/37=0.73KA灵敏度校验:K lm= I(2)K8.min /IⅠOP=(0.41+0.111)/0.73=0.722<1.2 不满足要求采用瞬时电流电压速断保护的定值为a.变压器折算到线路的等效长度是:L T= (U d%×U2N×103/100S N)/0.4=(7.5×372/100)/0.4=25.67KMb.主要运行方式时的最大保护区是:L I main=L/K K≈0.75L=0.75×(25.67+30)=41.75KMc.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等效阻抗:X xt.max=E S/I(3)k3.max=(37/3)/(0.7+0.602)=16.41Ω最小运行方式时的等效阻抗:X xt.min=E S/I(3)k3.min=(37/3)/(0.72+0.181)=23.71Ω主要运行方式下的等效阻抗X xt.main= (X xt.min+ X xt.max)/2=(23.71+16.41)/2=20.06Ωd.电流元件动作电流值为I I op.5 =E S/( X xt.main+X1 L I main)=(37/3)/(20.06+0.4×41.75)=0.581KAe.电压元件动作电压值为U I op.5=3I I op X1 L I main=3×0.581×0.4×41.75=14.983KVf.校验:L I max = X xt.max U I op.5/X1(U P- U I op.5)=(16.41×14.983)/0.4(37-14.983)=27.91KM =50.1%L> 50%L L I min =(0.886E S-X xt.min I I op.5)/X1I I op.5=(0.866×37/3-23.71×0.581)/0.4×0.581=20.329KM=36.5%L>15%L 满足要求②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的定值为IⅡop.5 = I(2)K8.min/K sen=(1.865+0.527)×6.3/37/1.3=0.313KA< IⅢop.5 不满足要求IⅡop.5 = I(2)K4.min/K sen=(0.41+0.111)/1.3=0.401KA 满足要求动作时限t5Ⅱ=tⅠlx+△t=0.5s③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的定值为IⅢop.5=KⅢrel K ss I L.max/K re=1.15×2×0.13/0.85=0.352KA灵敏度校验:作为近后备保护K sen=I(2)K4.min/ IⅢop.5=0.521/0.352=1.48>1.3 满足要求作为远后备保护K sen =I(2)K8.min/ IⅢop.5=2.392×6.3/(0.352×37)=1.16 < 1.2 不满足要求保护Ⅲ段动作时间 tⅢ= tⅢxl+△t=1.5s+0.5s=2s2.保护3的整定计算①瞬时电流速断保护Ⅰ段的定值为IⅠOP.3=KⅠrel I K3.max=1.25×(0.7+0.602)=1.628 KA 最小保护长度计算X xt.min=E S/I(3)k2.min=(37/3)/(0.87+0.201)=19.95Ωl min =1/X1(3×E S/2IⅠOP.3- X xt.min)=[37/(2×1.618)-19.95]/0.4=-21.29KM 不满足要求采用瞬时电流电压速断保护的定值为a.主要运行方式时的最大保护区是:L I max=L/K K≈0.75L=0.75×10=7.5KMb.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等效阻抗:X xt.max=E S/I(3)k2.max=(37/3)/(0.94+0.72)=12.87Ω主要运行方式使得等效电阻:X xt.main= (X xt.max+ X xt.max)/2=(19.95+12.87)/2=16.41Ωc.电流元件动作电流值为I I op.3 =E S/( X xt.main+X1 L I main)=(37/3)/(16.41+0.4×7.5)=1.101KAd.电压元件动作电压值为U I op.3=3I I op X1 L I main=3×1.101×0.4×7.5=5.721KVf.校验:L I ma x= X xt.max U I op.3/X1(U P- U I op.3)=12.87×5.721/0.4(37-5.721)=5.885KM=58.8%L>50%L L I min=(0.886E S-X xt.min I I op.3)/X1I I op.3=(0.886×37/3-19.95×1.101)/(0.4×1.101)= -6.898KM <0 不满足要求因此,保护3不装设Ⅰ段保护②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的定值为与相邻单回路的瞬时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配合IⅡop.3 =K ph I I dz.5/K fz.min=1.1×0.581/1=0.639KA灵敏度校验:K sen =I(2)K3.min/ IⅡop.3=(0.624+0.157)/0.639=1.22<1.3 不满足要求与相邻单回路的限时电流电压速断保护配合IⅡop.3 =K ph IⅡdz.5/K fz.min=1.1×0.401/1=0.441KA灵敏度校验:K sen =I(2)K3.min/ IⅡop.3=(0.624+0.157)/0.441=1.77>1.3 满足要求动作时限t3Ⅱ=tⅠlx+△t=1s③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的定值为IⅢop.3=KⅢrel K ss I L.max/K re=1.15×2×0.11/0.85=0.298KA灵敏度校验:作为近后备保护K sen=I(2)K3.min/ IⅢop.3=0.781/0.298=2.62>1.3 满足要求作为远后备保护K sen =I(2)K8.min/ IⅢop.5=2.392×6.3/(0.298×37)=1.38 < 1.2 满足要求保护Ⅲ段动作时间 tⅢ= tⅢxl+△t=2s+0.5s=2.5s3.保护1的整定计算①瞬时电流速断保护Ⅰ段的定值为IⅠOP.1=KⅠrel I K2.max=1.25×(0.94+0.72)=2.075 KA最小保护长度计算X xt.min=E S/I(3)k1.min=(37/3)/2.497 =8.555Ωl min =1/X1(3×E S/2IⅠOP.1- X xt.min)=[37/(2×2.075)-8.555]/0.4=0.901KM <15L 不满足要求采用瞬时电流电压速断保护的定值为a.主要运行方式时的最大保护区是:L I main=L/K K≈0.75L=0.75×40=30KMb.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等效阻抗:X xt.max=E S/I(3)k1.max=(37/3)/3.12=6.847Ω主要运行方式使得等效电阻:X xt.main= (X xt.max+ X xt.max)/2=(8.555+6.847)/2=7.701Ωc.电流元件动作电流值为I I op.1 =E S/( X xt.main+X1 L I main)=(37/3)/(7.701+0.4×30)=1.084KAd.电压元件动作电压值为U I op.1=3I I op.1 X1 L I main=3×1.084×0.4×30=22.53KVf.校验:L I ma x = X xt.max U I op.1/X1(U P- U I op.1)=6.847×22.53/0.4(37-22.53)=26.65 KM=66.6%L>50%L 满足要求L I min =(0.886E S-X xt.min I I op.1)/X1I I op.1=(0.886×37/3-8.555×1.084)/(0.4×1.084)=22.263KM >15%L 满足要求②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的定值为与相邻单回路的限时电流电压速断保护配合最小分支系数的值为 K fz.min=(0.624+0.157)/0.624=1.252 IⅡop.1 =K ph IⅡop.3/K fz.min=1.1×0.441/1.252=0.387KA灵敏度校验:K sen =I(2)K2.min/ IⅡop.1=(0.753+0.174)/0.387=2.40>1.3 满足要求动作时限t1Ⅱ=tⅠlx+△t=1s③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的定值为IⅢop.1=KⅢrel K ss I L.max/K re=1.15×2×0.11/0.85=0.298KA灵敏度校验:作为近后备保护K sen=I(2)K2.min/ IⅢop.1=0.927/0.298=3.11>1.3 满足要求作为远后备保护K sen =I(2)K3.min/ IⅢop.5=(0.624+0.157)/0.298=2.621 < 1.2 满足要求保护Ⅲ段动作时间 tⅢ= tⅢxl+△t=2.5s+0.5s=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