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颂》简介

合集下载

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仇靖创作的隶书]

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仇靖创作的隶书]

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仇靖创作的隶书]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仇靖创作的隶书《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是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六月仇靖撰刻并书丹的摩崖石刻、隶书书法作品。

现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

《西狭颂》有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篆额有“惠安西表”四字。

正文右侧刻有“邑池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和承露人。

颂在图之左,阴刻隶书20行,共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颂之左为题名,隶书竖行12行,计142字,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颂其为民修复西狭栈道为民造福的政绩。

《西狭颂》因是石刻摩崖,所以粗犷雄强,字迹显得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

《西狭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基本信息中文名西狭颂别名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创作年代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六月书法内容《西狭颂》《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黄龙碑》。

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

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

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

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题名。

正文原文: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

天姿明敏,敦诗悦《礼》,膺禄美厚,继世郎吏,幼而宿卫;弱冠典城,有阿郑之化。

是以三剖符守,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

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徼外来庭,面缚二千馀人;年谷屡登,仓庚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

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阨芒促迫,财容车骑。

《西狭颂》名词解释

《西狭颂》名词解释

《西狭颂》名词解释
《西狭颂》是中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七言绝句诗。

这首诗描绘了西狭山的风光和景色,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写景色的情感。

名词解释:
1. 西狭:指中国地理上的一座山山脉,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西狭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2. 颂:善诗歌赞美、颂扬事物之意。

在这里指白居易用诗歌赞美西狭山的作品。

3. 七言绝句:指每首诗的每个句子包含七个字,且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群。

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形式之一,有着简练、明快的特点。

4. 禅意:禅宗思想中的宁静、超脱世俗的境界。

这里指白居易通过描绘西狭山的景色,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超脱尘世的意境。

5. 描绘:用文字、笔触等手法生动地再现景物。

在这里指白居易通过描绘西狭山的风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壮丽与美丽。

赏析西狭颂

赏析西狭颂

赏析西狭颂汉灵帝建宁四年六月十三(公元171年8月2日)摩崖书刻,与《石门》《郙阁》一起被称为“东汉三颂”。

现仍在甘肃成县城西12公里的天井山栈道摩崖上(即今抛沙镇东营庄子村)。

《西狭颂》的称谓、内容及几个问题的辨正。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因篆额为“惠安西表”四字而别称《惠安西表》,亦称《李翕颂》《李翕碑》;又因其具体位于海拔1125米的西狭(今称丰泉峡)中段之“青龙头”中下部的崖壁间而称之为《青龙头摩崖》或《西狭摩崖》;摩崖北濒响水河,东临黄龙潭,故也俗称《黄龙碑》。

《西狭颂》摩崖石面自然凹凸,通高3.15米,宽2.25米。

内容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主体部分)为颂文,高、宽均1.45米呈正方形,铭刻颂文20行,行14字~20字不等,计385字,字高3.6厘米~6.7厘米、宽5.2厘米~6.7厘米不等;记述李翕生平,称颂其率众修复西狭山道而造福于民、施行仁政、屡治祥瑞的政绩。

第二部分即额题篆书“惠安西表”四字,字高12厘米~16厘米,宽8.5厘米~9.5厘米;寓惠康安民之意。

第三部分为“五瑞图”及其题记,即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承露人),高1.1米、宽2.1米;图左题记2行,计26字。

第四部分为位于颂文左侧的题署,12行,计142字,记录参与建造者的郡县官员12人之名、字、职及籍贯。

第五部分为摩崖围侧所勒两宋、明、清以至现、当代士人官员、名家的历代题记30余则,其中右上侧为当代书画大师李可染所题“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勒铭。

《西狭颂》迄今已有1830多年的沧桑历史。

大抵宋以降,斯颂声名日起(宋以前尚未发现史乘载述),先后著录者四五十余,但多有讹谬,此有必要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简略辨正。

其一,关于李翕籍贯之讹。

对此,颂文首行内容“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句本已明确。

《水经注•漾水》注作“河阳”,当系刊误或校正失谨致;《汉书•高帝纪》师古注曰“阿阳”(西汉隶天水郡,东汉隶汉阳郡),《后汉书•隗嚣列传》李贤注亦认为,“本为河阳者误也”。

西狭颂景区介绍

西狭颂景区介绍

西狭颂景区介绍
西狭颂景区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地方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它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

西狭颂景区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

这里有蜿蜒的山脉、翠绿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

漫步在山间小道上,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日落,尤其是在秋季,山间的红叶如火焰般绚烂,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西狭颂景区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古老的寺庙、庙宇和古建筑群,见证了这个地方悠久的历史。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狭寺,它建于唐代,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

寺庙内有雄伟的佛像和精美的壁画,深受信徒和游客的喜爱。

此外,还有一些古老的城墙和城门,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让人回想起古代的辉煌。

西狭颂景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你可以参加徒步旅行、攀岩、摄影等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如果你喜欢水上活动,这里也有很多湖泊和河流供你玩水。

西狭颂景区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如当地特色菜肴、烧烤和小吃。

无论你喜欢辣的还是清淡的口味,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尝试当地的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西狭颂景区是一个拥有自然美景和丰富文化的旅游胜地。

无论你是想远离喧嚣的城市,还是想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这里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来西狭颂景区,你会发现这里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将给你带来难以忘怀的旅行体验。

《西狭颂》名词解释

《西狭颂》名词解释

《西狭颂》名词解释【原创实用版】目录1.《西狭颂》简介2.《西狭颂》的创作背景3.《西狭颂》的艺术特点4.《西狭颂》的历史价值5.结论正文1.《西狭颂》简介《西狭颂》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颂词,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所作。

全文共 16 行,126 字,以其优美的文字、独特的韵律和精湛的书法被誉为“三绝”。

《西狭颂》颂扬了东汉时期名将窦固的战功,描绘了窦固率领大军在西狭地区战胜匈奴的壮丽场面,展现了我国古代戍边将士的英勇风貌。

2.《西狭颂》的创作背景《西狭颂》创作于东汉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当时,东汉边境屡遭匈奴侵扰,朝廷任命窦固为车骑将军,率领大军征讨匈奴。

在窦固的率领下,汉军在西狭地区大败匈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为了颂扬窦固的战功和汉军的英勇,蔡邕创作了《西狭颂》。

3.《西狭颂》的艺术特点《西狭颂》在文学、书法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学方面,蔡邕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场面,赞美了窦固的英勇和汉军的战斗力。

韵律上,《西狭颂》采用了七言歌行体,使得整篇文章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书法方面,《西狭颂》是蔡邕的书法代表作,其笔法苍劲有力,结构优美,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4.《西狭颂》的历史价值《西狭颂》作为一篇颂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反映了东汉时期我国边疆的战争状况,展示了当时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对于研究东汉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西狭颂》的书法艺术对于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书法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5.结论《西狭颂》以其优美的文字、独特的韵律和精湛的书法,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东汉时期戍边将士的英勇风貌,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临古系列:刘文华临《西狭颂》

名家临古系列:刘文华临《西狭颂》

名家临古系列:刘文华临《西狭颂》
不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
刊名题写:王增军
东汉《西狭颂》原拓全貌
《西狭颂》是“汉三颂”之一。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因颂文正中顶部竖刻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故又名《惠安西表》。

正文之前的《黾池五瑞图》中有“黄龙”二字刻于题字之上,因而又俗称《黄龙碑》。

《西峡颂》全文刻在一块表面平整、崖体凹进的石壁上,纵220厘米,横340厘米,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较《石门颂》晚23年,早《郙阁颂》1年,大体都在东汉桓灵之际,正是汉隶趋于成熟的鼎盛时期。

《西狭颂》因是石刻摩崖,所以粗犷雄强,字迹显得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

《西狭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门颂》、略
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LIU WENHUA
刘文华
1955年生于北京。

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及中青展。

第四、五、六届全国展获奖,第四、七届中青展获奖。

80年代以来,开始参与国内外各种艺术展事及活动。

自80年代中期始,专职从事书法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编写出版多种字帖、教材、教学光盘等。

作品被国家、各省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并为中南海、中央军委、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奥运场馆等单位、部门专题创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

图说书法(四十七)

图说书法(四十七)

图说书法(四十七)
汉代摩崖石刻
《西狭颂》·《郙阁颂》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

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摩崖,
隶书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字。

文字右边刻有黄龙、白鹿、嘉禾、甘露降、
木连理五瑞图;上有“惠安西表”篆书题额。

《西狭颂》结字高古,宽博
疏朗,用笔方圆兼施,极富变化,且带篆意;行气整肃,章法茂密,古逸
浑穆,宏伟壮观。

杨守敬评论:“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贵。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2年我带十余位台湾书画界朋友前往现场观摩,
朋友们被眼前前人的艺术成就折服,也为狭内层林尽染碧水清澈的美景惊叹,给当地博物馆留下了“人间仙境”的题词和几十首赞颂的诗词。

《郙阁颂》全称《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刻于东汉建宁五年(公元
172年),在陕西略阳县旧栈道中。

《郙阁颂》隶书结体宽舒方整,行密
格满,多用圆笔,有篆意,体势亦雄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吾
尝爱《郙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唯平原章法结体独
有遗意。

”平原是唐代颜真卿,说颜书的章法结体与《郙阁颂》相似。

《西狭颂》《郙阁颂》和前述《石门颂》同为汉代著名隶书摩崖石刻,因艺术价值甚高,被人们称为汉代“三颂”,在中国金石学、文化史、书
法史和交通史研究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

《西狭颂》《郙阁颂》都涉及到
武都太守李翕,碑文记载了当时的德政和李翕修建交通的功绩。

《西狭颂》

《西狭颂》

责任编辑吴欣阳E-mail:jsjyshufajiaoyu@
【观典赏析】汉代碑刻原石现存极少,《西狭颂》就是其中之一,是汉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至今一字不损,尤可宝贵。

《西狭颂》是我国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为著名的汉隶范本。

虽是隶书成熟时代的作品,但带有较浓的篆书意味;结体在篆隶之间,但仍是汉隶笔法。

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了书家落款的先河。

碑刻字体清晰,简洁古质,粗犷雄强。

结字高古,不拘疏密,浑然天成。

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有浑厚气韵,气魄很大。

结构美观,刀法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清代徐树钧说:“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支中,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

”杨守敬评论:“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无可宝重。

”梁启超称其是:“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日本书法家牛丸好一说其为“汉代摩崖的最高杰作”。

【作品概况】《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

摩崖石刻。

隶书。

东汉仇靖撰刻并书丹。

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记载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

宽340厘米,高220厘米,凡20行,
共383字。

《西狭颂》与《石门颂》《郙阁颂》同列为“汉三颂”。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峡颂》简介
介绍者 王小东
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
碑多 有 绝 题处 耿 壁 。勋上 沟碑, 口、古 存桃栈 有花道 李碑足 可等迹 染摩犹 《崖存 西石。 峡刻沿 颂二途 》十还 • 10 171
接峙 底 一 书 法 体 迹 记 “ (称 成 ,, 飞 潭 法 有 清 。 载 惠 黄 公县 悬一 出 , 界 力 晰 是 武 安 龙 里西 崖泓 , 水 和 , , 古 都 西 年碑 处狭 中 因 呈 史 为 笔 代 太 表 )。 鱼颂 流 名 黄 学 书 触 摩 守 ” ,刻 窍摩 , 黄 色 界 法 遒 崖 李 篆 是于 峡崖 群 龙 , 享 之 劲 石 翕 额 汉东 中石 潭 潭 相 有 瑰 , 刻 率 , 代汉 天刻 如 。 传 盛 宝 结 碑 众 全 书建 井位 珠 这 有 誉 , 构 之 开 是 法宁 山于 , 里 黄 。 在 美 珍 天 汉 三四 下成 短 青 龙 碑 国 观 品 井 隶 颂年 ,县 瀑 山 自 下 内 , , 道 真 之 俗西 相对潭有外刀字政迹一

பைடு நூலகம்峡风景区正门标志性建筑
西峡文化节掠影
小树在迎接你们
冬 日 风 采
曾经的回忆
西 峡 奇 冰
穿 越 水 帘 洞
遥 望 黄 龙 碑
黄 龙 碑
庐 山 真 面 目
怀 英

山核桃制成的艺术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