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通二模诗歌鉴赏
南通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

南通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
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2015质检二诗歌鉴赏

9、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本诗塑造了一匹昔日神骏今日骨瘦如山的 瘦马的形象,托物言志(以马自喻)(1分), 以瘦马之独立夕阳、无人怜惜,表达了亡国的 落寞、失意(2分);以马之虽“瘦”却依然如 “山”屹立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忠于先朝、守志 不阿的气节,清高(高洁)、坚贞的傲骨。(2 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瘦马图
龚开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8、诗中塑造马的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
答:①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前两句写这匹 神马昔日从天而降,比皇帝的御马都神骏, 今日却站 在岸边的沙滩上,夕阳把它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座 瘠瘦的山。今昔对比(以昔衬今),突出了其今日骨 瘦如山的形象。(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②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前两句赞美马昔日的神 采,并不着力形容,只用“空尽先朝十二闲”虚写, 连御马都相形失色,可见此马的神采,引人想象。后 两句实写马今日虽瘦却依然屹立,坚定如山,突出了 此马可贵的精神气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共6分。答比喻、想象亦可酌情给分。)
一辈子和诗词 谈恋爱
龚开出生之时,宋政权已被迫南迁、建都临 安95年了。他的故乡淮阴,正处宋金分界线。 在金戈铁马的抗金斗争中,曾出现过梁红玉这 样的巾帼英雄。龚开自幼受环境薰染,年青时 曾与陆秀夫同居广陵(今扬州)幕府,景定间 为两淮制置司监,掌管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 冶铸之事,为复兴宋室身体力行。在元军伐灭 南宋的过程中,龚开虽已年过五旬,仍在闽、 浙一带参加抗元活动。 宋亡后,他写了《宋文丞相传》,记述文 天祥的事迹,《宋陆君实传》、《辑陆君实挽 诗序》记载有关陆秀夫的事迹及其死后友人的 挽诗,字里行间充满对抗元英雄人物的景仰。
中考二模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 ▲ ▲ ▲ ▲2015年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烈而chōng pèi 。
母爱是生命的lián yī,温柔而美好。
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
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母爱是A (夸夸其谈/谆谆教导),语重心长;母爱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
当你啼哭于襁褓时,母爱是wēn xīn 的怀抱;当你熬夜备考时,母爱是暖暖的热茶; , ;当你取得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 处横线上。
(2分)A 处的成语是 。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分), 。
4.第一中学将举行以“信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班班教室写一条标语,营造氛围。
(2分)(2)校长室决定于5月14日下午4点在学校会议厅举行“信念成就未来”主题报告会,出席对象为九年级全体学生。
请你代替校长室出一则通知。
(4分)(3)下列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坚持信念,开出成功的花儿”的典范,请选择下列作品中的一个主人公,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们是如何凭借信念战胜困难的。
(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西游记》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2)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3)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4)了却君王天下事, 。
(5)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 , ”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6)“红杏尚书”宋祁有名句歌咏春天“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种“春意闹枝头”的景色在《钱塘湖春行》中是这样描绘 , 。
二.古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2015南通二模附加讲解

2015南通、扬州二模语文附加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20~23题。
(10分)秦之兴,李斯鸣之(1)。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杨雄,最其善鸣者也(2)。
其下魏、晋氏(3),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4)。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5)?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6)(1)李斯:战国末人,曾任秦国丞相,著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见于《史记》。
(2)司马迁:西汉时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扬雄:西汉著名儒学家兼辞赋家,著有《太玄》、《法言》等。
(3)魏、晋氏:魏、晋两朝。
(4)节:音节、节拍。
数:频繁、细密。
弛:松懈。
肆:放肆。
(5)无章:没有法度,丑:厌恶。
形容词用如动词。
秦朝兴起时,李斯用文辞来发出声音。
汉朝时,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是最善于用文辞发出声音的。
这以下到魏、晋两朝,用文辞发出声音的人都赶不上古代,但也从来没有中断过。
就其中好的来说,他们用文辞发出的声音清丽而浮华,节奏频繁而急促,语言放荡而哀婉,思想松弛而放纵,他们作的文章,杂乱而没有法度。
这大概是上天认为他们德行不好而不肯照顾他们吧!为什么不让发音最好的人来发出声音呢?20.(3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评分建议:每处1分。
少于3处,见对给分;多于3处,见错扣分。
21.(2分)班固张衡(评分建议:每点1分)22.(3分)D(贾谊西汉)23.(2分)鸣者有不足,善鸣者不能鸣。
评分建议:每点1分,如答“人才被埋没”亦可。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5分)AD(A项,夏侯渊是在定军山被黄忠所杀;D项,夏瑜的牺牲没有赢得广大群众的同情。
)25.(1)(5分)措施:①订造簿册,依花名册点卯;②人员任务分工明确、处罚有定规;③登记发牌,核对发放费用。
形象特点:①精明②严厉③干练评分建议:措施3分,每点1分;性格2分,答对两点即可。
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B

1.积累与运用用课文原句填空(选填10处即可)⑪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⑫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⑬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⑭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⑮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⑯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⑰《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⑱《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填空。
(1)《渔家傲》中借酒表达功业未成,思乡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语句__________,鲜明表达了词人立功报国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少有壮志的句子是!3.用诗文原句填空。
(1),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3),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梅寒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
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小院门口右侧,连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
树下,是人们的乐园。
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2015南通二模语文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分析

• 词的上阕描叙秋景,已为下阕悲秋伤别作 了铺垫。
•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 启下,转入抒情,至此,作者关于具体时 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间 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秋江日暮对游 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是含 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 “黯然情绪〞
• 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 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 拔的状态,“愁无际〞。
2015南通二模语文文言文翻译诗 歌鉴赏分析
•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 • 登上醒心亭,读曾子固?醒心亭
①记,望去古木层槎, 记?,放眼望去庭外古树枝丫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邃可讨,而予之意 层叠叠,倒也深邃值得探看,
不欲傍及,乃步过薛 而我内心并不想旁及其它景点,
老桥,上酿泉之槛, 于是走过薛老桥,登上酿泉井
酌酿泉。寻入欧门, 台,品尝酿泉之水。不一会儿
上醉翁亭。又游意在 直入欧门,登上醉翁亭。又游
亭,经见梅亭,阅玻 玩了意在亭,途中观看了梅亭,
璃亭,而止于老梅亭, 欣赏玻璃亭,而最后到了老梅
梅是东坡手植。予意 亭,梅是东坡亲手栽植的。我
两亭即胜,此外断不 认为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
可亭。
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 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
想拜进开化寺,在瑯玡纵情游玩,
随行的人认为天色已暗,就离开
了。
滁阳诸山,视吾家
• 滁水北岸的群山,跟我家乡的 山崖沟壑相比,只不过是几处
岩壑,不啻数坡垞② 小土丘而已,(然而)有欧阳修、
耳,有欧、苏二老足 苏东坡二老涉足骋目其间,就
目其间,遂与海内争 可以与天下胜景比千古价值,
南通市2015届高考模拟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整理精校版)

南通市2015届高考模拟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高考模拟试卷0403 15:49::南通市2015届高考模拟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 (zhóu/zhòu,sāi/sâ,jùn/juàn ;A项, bào/pù,cuán,píng/bǐng; C项,shuò,yáo/xiáo,qūn/quān;D项,yí/dài,jǔ,d ǐ/zhǐ)2.(3分)D(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B项,搭配不当,“开展”与“数值”不搭配; C项,成分残缺,“文化产业发展”前缺少谓语动词“促进”)3.(4分)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巨额财政赤字③失去借贷资本④无权新发债务评分建议:一点1分。
4.(5分)⑴贺敬之⑵示例一:爱党爱国爱民雷锋精神永在,崇真崇善崇美时代内蕴常新。
示例二:携春风奉献社会点点温暖,播喜雨润泽他人滴滴蜜甜。
评分建议:姓名,1分;内容,2分;结构,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奇:〈命运〉不好)6.(3分)B(①从衣着打扮的角度表现刘古塘年轻时总以英雄豪杰自居;③表现的是讨论“加赋”的过程与结果;④表现的是刘古塘在无端遭到督学毒打后的态度。
)7.(3分)B(“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是在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期间)8.⑴(3分)(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时誉:时人的称誉,1分;延:邀请,1分。
⑵(4分)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遘:遭遇,1分;明哲:明智,1分;疑问语气,1分。
⑶(3分)现在各位君子都因为声誉名望得以保全,而不能算是不幸运,只是让后死的人更加害怕(自己的名声不能保全)罢了。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完:保全,1分;滋:更加,1分。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艺术也是一种▲心灵的艺术。
艺术家抚弄艺术,▲在乎其“市场价值”,▲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
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说其寓园为▲之所,可寄寓心灵。
A.放任不是而是安贫乐道B.放置不仅是而且是安身立命C.放任不仅是而且是安贫乐道D.放置不是而是安身立命2.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薄罗轻剪越溪纹 B.山家烟火春日晴C.花落黄陵庙里啼 D.饮马长城窟更寒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打扰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籍店铺真是只有米粒大小,在一道小街上。
▲有时也遇见克莱曼答斯基女士,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①犄角儿上还有一张桌子,坐着一个戴近视眼镜的,和蔼可亲的,圆脸的中年妇人。
②屋子有点黑,四壁是书架,中间桌上放着些诗歌篇子,木刻画。
③桌前装着火炉,炉旁蹲着一只大白狮子猫,和女人一样安静无言。
④铺子在一楼,只一间,可是和读诗那座楼远隔着一条甬道。
⑤篇子有宽长两种,印着诗歌,加上些零星的彩画,是给大人和孩子玩儿的。
A.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①③②⑤ D.①④⑤③②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送方希则序欧阳修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 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心情? • 【答案】清冷、幽静。表达孤单、寂寞的 心情。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 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 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 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分)
• 【答案】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12年)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 空落眼前花。 曳碧云斜。 •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答: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 以碧云 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 现 心情的低沉。
• •
• •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首诗描写王侍御的 居住环境,门前正对着寒风侵袭、铺满积雪的大山,暗示 诗人清高的品性。第二首结句写作者寻隐者不遇后傍晚 回家被雨淋湿的情景,侧面表达作者内心对寻访隐者的执 着。注意题干要求“分别赏析”。作答时先从内容分析入 手,再分析表达效果。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 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 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分)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 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 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 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 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 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 【答案】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 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 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 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 评分建议: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 情或以景结情等不得分。
•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 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 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 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 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 的怀人之悲。 评分建议:答对1分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