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4.《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题

合集下载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文言现象、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文言现象、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gài jí)杞.国(qǐ)崩坠.(zhuì)废寝.食(qǐn)星宿.(xiù)耶.(yé)充塞.(sè)躇.步(chú)跐蹈..(cǐdǎo)舍.然(shì)2.解释下列指定的词语含义①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②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穿:挖掘、开凿③吾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得:④国人道之道:讲述⑤闻之于宋君闻:使听到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指使,命令于:向⑦身亡所寄亡:无,没有寄:寄托、依托、依附⑧废寝食者废:停止寝:睡觉⑨因往晓之因:于是,就往:去晓:告知,开导⑩不当坠耶当:应当坠:坠落⑪天,积气耳积气:聚积的气体耳:罢了⑫若屈伸呼吸若:你⑬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行动,活动⑭只使坠只使:纵使、即使⑮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⑯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然”是......的样子,要解释出来,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通假字一定要把通假的字写出来,再解释意思,一步都不能省。

格式:A,同/通“B”,XXXX(解释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①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小测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小测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小测题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1.对《穿井得一人》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18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A.【之】宋之丁氏晓之者曰B.【若】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使】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亦】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下面对语句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C.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D.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整天都在地上走了又停,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亡:无,没有B.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C.若屈伸呼吸若:好像D.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静以修身以为顺流下矣B.【其】其人曰奈何忧其坏C.【而】有闻而传之者学而时习之D.【之】闻之于宋君而两狼之并驱如故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故事讽刺了那些忧心忡忡、顾虑无穷而又无所作为的人。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1-4题。

(15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_____________(2)国人..道之国人:_____________(3)丁氏对.曰对:______________ (4)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C.“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

D.《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4.“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B卷:能力提升三、课内简答题: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字词练习与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字词练习与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字词练习答案一、重点字词解释:1、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 2.溉汲(溉汲: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3.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4.国人道之:(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5.闻之于宋君(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6.问之于丁氏:(于:向)7.得一人之使(使:使用,指劳力。

)8.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9.求闻之若此(若此:像这样,如此) 10.不若无闻也(不若:不如,比不上)11. 崩坠(崩塌,陷落) 12. 身亡所寄(亡:无,没有)(寄:依存,13.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14. 若屈伸呼吸(你)15. 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 16. 奈何(为何,为什么)17. 只使坠(纵使,即使) 18. 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19. 充塞四虚(四方) 20.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21. 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二、词语分类归纳:1.重要虚词。

(1)之①宋之丁氏(助词,的)②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③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④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⑤得一人之使(助词,的)⑥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的标志,语序应为“若此之求闻”)(2)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②其人曰(代词,那)③奈何忧其坏(代词,它)(3)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4)闻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说)求闻之若此(名词,传闻)(5)若求闻之若此(像)不若无闻也(如,比)若屈伸呼吸(你)若躇步跐蹈?(你)(6)得吾家穿井得一人(得到)丁氏穿井得一人(挖到)2.古今异义。

①穿井得一人(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②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③国人道之(古义:讲述;今义:道理)3.通假字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亡”通“无”,没有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三、重点句子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为师矣 B. 与儿女..讲论文义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一、解释词语。

1. 穿.井得一人
2.及.其家穿井
3.有闻.而传.之者
4.国人
..道之
5.闻.之于宋君。

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7.丁氏对.曰 8.不若
..无闻
9.家无井而出溉汲
..
二、翻译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 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杞人忧天《列子》
一、解释词语。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
4. 终日在天中行止
..
5.只使
..
..坠 6.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充塞四虚
..大喜
.. 8.其人舍然
二、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5.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6.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其人曰:“奈地坏何?”
8.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子尊君在否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得一人之使
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
.. D.亦不能有所中伤
..
..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
..为师矣 B. 与儿女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日月星辰,不当坠乎?默写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歌以咏志。

3. 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6.乡书何处达?。

8.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

9.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13. ,崔九堂前几度闻。

,落花时节又逢君。

14. 强欲登高去,。

,应傍战场开。

15. ,受降城外月如霜。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3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
的人。

36.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37.夫君子之行,,。

38.非淡泊无以明志,。

39.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40. ,险躁则不能治性。

41.年与时驰,,,,,。

42.远远地街灯明了,。

,。

43.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44.你看,,,。

45.我想他们此刻,,不信,,。

51. ,。

,却话巴山夜雨时。

53. ,。

,铁马冰河入梦来。

54. ,。

,山入潼关不解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