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二)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二)一、单选题(本大题70小题.每题1.0分,共7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老龄化问题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关老龄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大的问题B 按联合国的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以上就属于老年型人口C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D 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在总人口构成中的绝对数和相对比重都会继续增大【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按联合国的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7%以上属于老年型人口。
第2题关于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整个建筑内外空间联系的咽喉B 人流集散的中枢C 具有连续不断运送人流的特点D 是建筑空间处理的要点,整个建筑构图的中心【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出入口: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是整个建筑内外空间联系的咽喉,人流集散的中枢,同时也是建筑空间处理的要点。
一般将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建筑的主要面及轴线上,成为整个建筑构图中心。
第3题在负荷预测中,要做的工作包括( )。
①明确城市用电构成,提出城市各发展时期用电量及负荷的发展;②确立各产业用电水平及居民生活用电水平,③决定电源、变电站等设施容量及设施空间规模,形成满足城市发展运作的供电系统;④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在负荷预测中,需要做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④项为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4题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指标包括( )。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三)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三)一、单选题(本大题120小题.每题1.0分,共12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 )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外延和飞地B.向心与离心C.景观和职能D.积极和消极【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称为离心型城市化或扩散型城市化。
第2题机动车道路横向安全距离为( )。
A.0.5~0.7mB.0.7~1.0mC.1.0~1.5mD.1.5~1.7m【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横向安全距离决定于车辆在行驶时摆动、偏移的宽度,以及车身(包括装货允许的突出部分)与相邻车道或人行道侧石边烽必要的安全间隙。
它同车速、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交道秩序等因素有关。
第3题露天地面停车场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按当量小汽车估算,常采用下列< )项值域。
A.16~20m2/停车位B.20~25m2/停车位C.25~30m2/停车位D.30~35m2/停车位【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停车设施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是按当量小汽车进行估算的。
露天地面停车场为 25~30m2停车位,路边停车带为16~20m2/停车位,室内停车库为30~35m2/停车位。
第4题产业结构演进论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中高度化结构阶段的标志是( )。
A.当代高技术B.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C.以农业为主体D.完善的高技术体系【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产业结构演进论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1)传统结构阶段——以农业为主体;(2)二元结构时期——手工操作的农业技术和比较先进的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工业技术并存;(3)复合结构阶段——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到各个产业;(4)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以当代高技术为特征;(5)高度化结构阶段——以完善的高技术体系为标志。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八)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八)一、单选题(本大题70小题.每题1.0分,共7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 )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A.城镇规模等级结构B.城镇空间分布结构C.城镇人口年龄结构D.城镇职能结构【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予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达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第2题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反映在( )。
A.公共部门B.私营部门C.土地市场D.所有部门【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各项建设所作出的综合部署。
包含: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实质载体(生态资源、型体建筑空间、居住生活建设、产业经济建设、交通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生活建设、绿化建设)。
第3题工厂中一般道路运输系统中,主要出入运输道路宽( )左右。
A.4.5mB.6.0mC.7.0mD.10m【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根据工业园区规划的有关规定,工厂内必然有运输作业,从原料到产品,从燃料到废物清除,需要通过各种各样运输方式完成运输作业。
主要出入运输道路宽7.0m左右,车间之间一定数量的物流及人流运输一般4.5~6.0m。
第4题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点在于( )。
A.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B.它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C.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D.它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的成果【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从社会学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井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关系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七)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七)一、单选题(本大题120小题.每题1.0分,共12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独院式低层住宅的特点不包括( )。
A 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与通风好B 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C 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D 每产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独院式住宅特点: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与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第2题关于调压站的布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B 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C 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级制为中压B的调压站与重要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为1.5mD 调压站应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应改为级制为中压B.的调压站与重要建筑的最小距离应为25.0m。
供气半径以 0.5km为宜,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周围有必要的防护距离。
第3题以下各项叙述中,不属于水厂选址考虑的因素是( )。
A 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地下水位要低、承载力较大、岩石较少的地层B 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C 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D 水厂位置选择应远距高压走廊至少1000m的距离【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试题解析] 水厂选址还要考虑:水厂周围应具有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厂址选择要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
第4题下面各种论述中,( )项不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特点。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前强化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前强化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单选题(本大题70小题.每题1.0分,共7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微波线路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 ),以防同频越路干扰。
A.直角B.锐角C.钝角D.165°角【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微波线路路由规划。
根据线路用途、技术性能和经济要求,做多方案分析比较,选出效益高、可靠性好、投资少的2、3条路由,再作具体计算分析;微波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钝角,以防同频越路干扰。
围绕微波通信规划展开的内容主要有微波站址规划、微波线路路由规划和微波天线位置和高度。
第2题道路绿化有多种布置方式,其总宽度一般以占道路总宽度的( )为宜。
A.10%~15%B.15%~20%C.15%~30%D.20%~35%【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绿化的要求。
城市道路人行道常与绿化组合布置。
道路绿化有多种布置方式,其总宽度一般以占道路总宽度的15%~30%为宜。
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的内容都是较重要的内容,考生应注意掌握。
第3题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小于( )。
A.150mB.200mC.300mD.400m【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公共厕所的设置标准。
旧区成片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千米不少于3座公厕。
城市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1座。
街巷内供没有卫生设施住宅的居民使用的厕所,按服务半径70~100m设置1座。
第4题对于民用热负荷,还可采用更为简便的综合热指标进行概算,图书馆单位面积热指标为 ( )。
A.47~76W/m2B.58~81W/m2C.64~81W/m2D.58~70W/m2【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供热总负荷的计算。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二)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二)一、单选题(本大题70小题.每题1.0分,共7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验研究法是( )。
A 社会调查法B 观察法C 社会实验法D 问卷法【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失业。
虽然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也就是说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
但即使经济发展,也会出现失业现象,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就业、失业决不单纯的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联系广泛的社会问题。
因为不论在经济发展或停滞的年代,这些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就业水平,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某种程度的失业都是不可避免的。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而且日益严重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考生对其应有所了解。
第2题在进行地面规划时,当地面坡度超过( )时,地表水冲刷加剧,人们步行感觉不便,且一般单排建筑占地顺坡方向差达1.5m左右时,以规划为台阶式较好。
A 4%B 6%C 8%D 9%【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地面规划形式。
一般平原或河滩用地规划为平坡式,山区规划为台阶式,而丘陵则随其起伏规划成平坡与台阶相间的混合式,河岸用地有时为了客货运输和美化景观规划为台阶式或低矮台阶与植被组成平坡式。
当地面坡度超过8%时,地表水冲刷加剧,人们步行感觉不便,且一般单排建筑占地顺坡方向差达1.5m左右时,以规划为台阶式较好。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技术规定是必考内容,考生应着重复习。
第3题电话需求量的社会需求调查法大体上分为普查和( )两种。
A 典型抽样调查B 电话访问C 问卷调查D 网络调查【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电话需求量预测的社会需求调查法。
社会需求调查法,大体上分为普查和典型抽样调查两种。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二十五)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二十五)一、单选题(本大题80小题.每题1.0分,共8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屋顶排水构造的各构造层次由上至下的次序为( )。
A.找平层、结构层、保护层、防水层B.保护层、找平层、防水层、结构层C.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结构层D.结构层、防水层、找平层、保护层【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某防水屋面的构造如右图所示。
第2题下列因素是确定平面弯道视距界限的主要因素的是( )。
A.超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停车视距【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道路上视距可能不足的情况有两类:一是平面曲线路段,即弯道内侧由于路侧的树木、建筑物、路堑边坡等的遮挡而引起的;二是纵向上坡接下坡的上坡路段或有立交桥(隧道)的路段上因视线受阻而产生的。
确定平面弯道视距界限时,主要还是应考虑停车视距。
第3题从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看,政府的下列环保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制定排污标准B.征收排污费C.补贴环保设备投资D.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
对于城市居住分布的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阶层的居住分布呈同心圆状,不同家庭构成的人们居住分布呈扇形,种族、民族因素的存在,使其居住状态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呈团状集聚B.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阶层的居住分布呈团状集聚,不同家庭构成的人们居住分布呈扇形,种族、民族因素的存在,使其居住状态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呈同心圆状C.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阶层的居住分布呈同心圆状,不同家庭构成的人们居住分布呈团状集聚,种族、民族因素的存在,使其居住状态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呈扇形D.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阶层的居住分布呈扇形,不同家庭构成的人们居住分布呈同心圆状,种族、民族因素的存在,使其居住状态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呈团状集聚【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5题以下几座建筑不属于古典复兴的代表作的是( )。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六)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十六)一、单选题(本大题70小题.每题1.0分,共7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根据( ),热网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
A 平面布置类型B 输送介质的不同C 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D 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供热管网的分类。
根据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热网可分为区域式和统一式两类。
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热网可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三种。
按平面布置类型,热网可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根据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热网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
熟悉城市供热管网的分类,很可能被命题者拿来命题。
第2题人均综合指标法是指( )。
A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B 分别对各类城市用水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再进行加和C 新增部分的用水量加上现状的用水量D 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所得到的人均用水量【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基本方法。
(1) 人均综合指标是指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所得到的人均用水量。
(2) 单位用地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
(3) 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供水能力的年递增率,并考虑经济发展的速度,选定供水的递增函数,再由现状供水量,推求出规划期的供水量。
(4) 城市发展增量法。
(5) 分类加和法。
分别对各类城市用水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再进行加和。
城市用水量预测和计算,应在充分分析判别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资料数据基础上,掌握城市用水的变化趋势,充分考虑城市用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
第3题TM图像也由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提供,技术指标比MSS有明显提高,不同波长的扫描通道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37小题.每题1.0分,共37.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第1题
城市的内部结构有“经典三模式”之说,正确的“经典三模式”是( )。
A 霍依特的同心圆模式、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B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依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C 麦吉的扇形模式、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D 霍依特的同心圆模式,伯吉斯的扇形模式、曼纳的多核心模式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关于城市化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
B 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Ⅱ
C 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
D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应分为有形城市化和无形城市化。
第3题
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区不包括以下各项中的( )。
A 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
B 关中一线两带城市群
C 珠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冀地区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假设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0年内从20%上升到30%,用( )来表达这期间的城市化速度。
A 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B 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了10%
C 城市化水平在10年里上升了一半
D 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曲线表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GNP增加一定数量(如100美元),需要相应提高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幅度应该属于
( )。
A 较大
B 较小
C 与中后期一样
D 没有明显规律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通过变数群的统计分析抽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主要因素的方法是( )。
A 景观分析法
B 城市填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