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重金属污染: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 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愈发增强。

为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点和行动。

本文将汇总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

一、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环境保护包括水污染的治理、大气污染的防治、土壤污染的修复、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二、为什么需要环境保护?1.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各种生物和物种的繁荣和生存。

2. 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安全。

3.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代子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知识点1. 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电力、水资源等是环保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电、用水的好习惯,避免浪费。

2. 减少废弃物: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行动。

将废纸、玻璃、塑料等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驾车污染,避免车辆尾气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并提供栖息地给许多动物。

5. 推广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推广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 关注野生动物保护: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生存威胁。

我们应该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并支持相关保护机构的工作。

7. 水资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

合理使用水资源,不乱倒废水、不乱扔垃圾,保持河湖水质的干净。

8. 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我们应该支持相关政策措施,减少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问题知识点

环境保护问题知识点

环境保护问题知识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

- 保护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环境保护可以减少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降低人类疾病的发生率。

-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环境保护的挑战环境保护面临多种挑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 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区面临水源供应不足的困境。

-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破坏和减少。

- 环境污染: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大量排放物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危害健康和生态系统。

3. 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工艺技术、加强环境监管等手段,减少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

- 提升环境意识: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教育,推动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和贯彻。

-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监管环境污染行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 拓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的成效环境保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空气质量改善: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空气污染的治理取得了积极结果。

- 水质保护:一些水质受污染的湖泊和河流得到了修复和保护,水源供应得到改善。

- 生态保护:一些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的恢复。

然而,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持续努力和全球共同合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一、几点环境意识(理解)1、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人口的增长可以导致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人增多了、经济发展了,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只要提高人口素质,注意保护环境。

3、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冲突。

不能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关停重工业,只能是边发展边治理。

4、环境问题存在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突出。

5、在回答生态破坏时,首先应回答植被破坏,植被破坏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在湿润地区易导致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6、虽然现在重视环境问题,但资源、环境问题仍很严重,只能说环境的恶化速度在减缓,但并没有减轻。

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宏观掌握)三、环境污染问题(掌握套路、熟悉知识)1、各类污染的污染源一般都是从生产(工业、农业)、生活、交通、建筑四个方面分析取舍。

如大气污染——工业废气、家庭炉灶燃煤产生的废气、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农药、化肥、沙虫剂)、城市地面径流;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2、大气污染(1)原因分析:①污染物排放多少;②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地形——谷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天气状况——“逆温”现象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2)主要污染物:煤烟、粉尘、SO2、CO2、H2S、NO、CO等。

(其中煤烟和粉尘是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物)。

(3)光化学烟雾:原因——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照射产生的一种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分析时要加上“光照强”这个条件);危害——刺激人的鼻、咽、喉,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更严重的原因:①南方降水较多;②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③南方多盆地、谷地和丘陵地,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④南方土壤呈酸性。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护环境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氯烃等,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以及采取适应性措施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

2. 能源消耗与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因此,减少能源消耗至关重要。

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能等,可以减轻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水资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但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环境是环境保护的关键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倡导节约用水的意识,用水时避免浪费,尽可能地回收和循环利用水资源。

4.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防止非法捕捞和破坏性的开发活动,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推广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 废物管理与回收废物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处理和管理废弃物,减少垃圾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减少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回收利用废弃物也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6. 环境教育与意识培养环境保护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对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宣传与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心。

只有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环境发展。

总结: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了解和关注气候变化、能源消耗、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废物管理与回收以及环境教育等知识点,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环保行动的基础。

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

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

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

它是一项涉及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全球性问题。

为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梳理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点。

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的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造成了破坏。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

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水的浪费、合理利用土地等。

2.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大量碳排放致使温室气体浓度快速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碳排放和寻找替代能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3.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的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保护生态系统包括保护森林、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等。

4.水资源保护: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威胁到了水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水资源包括减少污染,确保水质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护水源地等。

5.垃圾处理与废物回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的合理处理和废物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6.环境污染与减排:环境污染是破坏环境质量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包括减少大气污染,提高水质和土壤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放等是减轻环境污染的关键。

7.人口增长与环境负担: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以减轻环境负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8.消费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的消费模式通常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转变消费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9.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环境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环保行动的实施。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行动,增强其环保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简介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应知应会的环境保护知识。

知识点一: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资源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应该遵循“减少、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纸张浪费等。

知识点二:能源的选择能源的选择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清洁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保护生态系统意味着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应该保护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知识点四:废物的处理废物的正确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普通垃圾分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支持可持续发展,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知识点五:环保法律法规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遵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同时,如果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举报。

知识点六: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结论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未来。

参考资料。

环境保护知识点

环境保护知识点

环境保护知识点环境保护是指为了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环境保护知识是指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为环境保护采取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点:知识点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风力等)长期统计特征发生的变化。

全球变暖则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球表面气温升高。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对抗气候变化的关键。

知识点二: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和城市化发展等。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加强空气污染治理,采取减排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

知识点三: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需的重要资源,但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资源保护包括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

水污染防治包括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减少农业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等。

知识点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耕地扩张、生态系统破坏等,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控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推广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生物资源的方法和技术。

知识点五: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物是指生活、工农业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或者不易降解的物质。

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废物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要实现固体废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废物分类、加强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降解技术,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石油。

危害。

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一、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技术性控制对策。

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

(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二.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2.传统方式:用垃圾和粪便堆肥,使有机质回归土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注意: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处理所有的固体废弃物。

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①大气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土壤④占用耕地⑤影响环境卫生⑥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一)固体废物减量化1.对城市固体废物2、对工业固体废物(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物质回收利用。

2.物质转换利用。

3.能量转换利用。

(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碳氧化合物,主要指CO, 50%来自汽车尾气。

有毒、氮氧化合物,NO和NO2, 汽车尾气造成酸雨(硝酸型酸雨)。

碳氢化合物, 汽车尾气, 与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氯氟烃化合物, 制冷剂,发泡剂, 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

颗粒物,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和人类的农耕活动,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SO2), 含硫煤的燃烧, 造成酸雨(硫酸型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1.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

2.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例如北方绝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

3.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弊:①如果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②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可能引发传染病。

③长期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④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

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

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

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⑤南方阴雨天气多我国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

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臭氧层破坏原因: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

②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氯氟烃类化合物)全球气候变暖原因:①自然:全球气温处于波动上升期。

②人为:人类活动(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多,CO2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战略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②开发洁净煤技术。

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他,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淡水资源短缺: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

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世界淡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

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

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⑴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

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开源: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

耕地日渐减少世界耕地需求趋势: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

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