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好习惯

合集下载

幼儿园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

幼儿园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

幼儿园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好惯养成
1. 定时起床
-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 吃营养早餐
- 每天早上确保吃营养丰富的早餐,让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

3. 刷牙洗脸
- 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每天早晚洗脸,保持面部清洁。

4. 使用纸巾
- 在鼻涕、流汗或擦嘴时,使用纸巾而不是衣袖或手背。

5. 尊重老师和同学
- 尊重老师的教导,听从老师的指示。

- 尊重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6. 听讲课堂
- 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不打闹、不说话,做好记录。

7. 完成作业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8. 整理书桌
- 定期整理书桌,保持书桌的整洁。

9. 爱护环境
- 不乱扔垃圾,学会分类垃圾。

- 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的整洁美观。

10. 合理用电
- 使用电器时,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和用量,节约能源。

11. 健康饮食
- 吃水果蔬菜,保持均衡的饮食。

- 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保持健康体魄。

12. 规范午休
- 按照规定的时间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12个学习的好习惯

12个学习的好习惯

12个好习惯!首先,肯定不关智商的事!因为真正的问题出在孩子习惯上。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影响学习成绩的12个习惯通过对比同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12个好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好学必须养成的十二个好习惯

好学必须养成的十二个好习惯

好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二个好习惯最新的研究发现,智商并不是决定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关键还要看学习习惯!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0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02、演讲习惯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0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0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0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06、预习习惯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

江苏洋思“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

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

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07、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读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有感

读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有感

读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有感寒假里,读了林格所著的《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在翻开电子文件以前,不由得回忆起13年暑假时在蓝海汇州培训的那次养成教育。

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好习惯的人,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又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这本书对我们的意义尤其重大。

本书中所提到的十二个习惯是:一、把一件事做到底;二、孝敬父母;三、做事有方案;四、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六、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七、耐心听他人说话;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九、微笑待人;十、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十一:认真写字;十二、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本书作者给我们培养五个步骤的习惯:
(1)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在习惯感兴趣。

(2)明确的行为标准,是让孩子们知道一个好习惯的详细标准。

(3)行为训练的持久性,让孩子从被动到主动自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4)及时奖惩性评价。

(5)形成环境。

我认为步骤3和步骤4是最关键的两个步骤,这需要从细节的父母和教师,坚持训练,反复提醒,制定方案,及时地进展有效地评估和奖惩,让孩子们从被动开始活泼,然后形成一种自动的行为。

这些看似小的习惯,正是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甚至是我们这一辈子都需要的,换句话讲,它关乎我们一生的成败。

如果将这些至关重要的人生习惯传授给我的学生们,那一定是作为一名老师今生中最大的成功!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我们的孩子通过我们的努力都能掌握这十二个习惯,掌握人生的大智慧,从而走向自己的成功道路!。

每日养成好习惯

每日养成好习惯

1.一日三餐按时吃
2.起床后喝一杯温水
3.拒绝碳酸饮料和零食
4.到家就洗手卸妆
5.一年四季每天防晒、每天擦防晒、每天擦身体乳
6.重视牙齿,眼睛和颈椎的保护
7.每天运动一小时
8.记录姨妈周期
9.不在床上玩手机
10.定期丢/删东西
11.随身携带餐巾纸、水杯和伞
12.周末换、洗、晒床上用品,打扫卫生
13.早晚护肤,每周三次面膜
14.规律作息,八点前起床,十一点前睡觉
15.睡前检查闹钟,整理好第二天出门的物品
16.定期称体重,有上涨趋势就控制一下饮
食,增加运动量
17.记账
18.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
19.练一种自己喜欢的字体
20.坚持阅读,写读后感,少玩手机多看书
21.旅游的票据贴在专门的本子上
22.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列出待办事项并完成
23.上车就系安全带,打车坐后座
24.对陌生人有礼貌,对家人有耐心
25.熟记亲近的人的电话号码
26.碰到不懂的东西及时检索
27.犯了错误要改正和反省,然后和自己和解
28.没写完的文件随手保存,离开电脑要锁屏
29.除了钥匙,手机,钱包是出门必备,还会随身携带: 耳机、伞、水杯、纸巾、唇膏、护手霜、小圆镜
30.手上带个发圈,有时候做一些事需要绑头发。

12个学习的好习惯

12个学习的好习惯

12个好习惯!首先,肯定不关智商的事!因为真正的问题出在孩子习惯上。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影响学习成绩的12个习惯通过对比同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12个好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魏书生老师总结的十二个习惯

魏书生老师总结的十二个习惯

魏书生老师总结的十二个习惯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教育不是搞转型产品,不是搞短平快的小企业的适应市场生存,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传承给下一代人,它应该是很有规律的。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

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

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

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学生要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小学生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要培养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学生要会预习,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7、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

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

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个好习惯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教育更多的是把上一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
传承给下一代人,它应该是很有规律的。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的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的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孩子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时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着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大有好处,学生这个年龄段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无限,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孩子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分钟三五十个子,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生的长处就在于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要培养孩子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老师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情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7、适应老师的习惯。

从现在学会适应老师,长大了就会比较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社会。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紧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的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事适合所有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完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应该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材料,总结的习惯。

学生要学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并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十二个学习习惯,会让学生以学习为快乐。

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