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感觉的名词解释大全

感觉的名词解释大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觉是我们与世界相连接的一种重要方式。
感觉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解释一系列与感觉相关的名词,探索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 触觉(Touch)触觉是一种通过皮肤来感受物理接触的感觉。
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温度、质地、压力和疼痛等。
触觉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感知,同时也是人际关系中表达爱与亲密的方式之一。
2. 味觉(Taste)味觉是我们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受食物味道的能力。
味觉分为五个主要的感觉类型:甜、酸、苦、咸和鲜。
除了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味觉也能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满足和享受。
3. 嗅觉(Smell)嗅觉是我们通过鼻子感受气味的感觉。
嗅觉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花香到食物的香气再到异味,我们通过嗅觉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
嗅觉还有助于我们的记忆和情感的联结,让我们能够在嗅闻特定的气味时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4. 听觉(Hearing)听觉是我们通过耳朵感受声音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还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听觉能带给我们音乐的美妙,以及自然界种种声音对我们情感的触动。
5. 视觉(Vision)视觉是我们通过眼睛感受光线和颜色的能力。
它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的形状、大小、距离和颜色。
视觉不仅仅是对外界视觉信息的感知,还是艺术和美学欣赏的基础。
6. 平衡感(Balance)平衡感是我们感知自身姿势、位置和运动的能力。
它依赖于内耳和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
平衡感的良好状态对于我们的运动和身体控制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空间感知和坐标导航能力。
7. 疼痛(Pain)疼痛是一种不适或不快的感觉,它是我们身体告诉我们可能受到伤害或损伤的方式。
疼痛不仅仅是身体对于刺激的警示反应,也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
虽然疼痛让我们不舒服,但它也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8. 温度感受(Temperature Sensation)温度感受是我们感知热和冷的能力。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研究着人类大脑神经系统是如何接收、处理和感受外界刺激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感觉。
本文将对心理学中涉及的感觉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感知的奥秘。
一、感觉感觉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接收和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觉依靠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信号传递和解码,最终生成我们所认知的信息和体验。
二、感知感知是感觉的结果,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和认知。
感知是个体独特的,它取决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感知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综合,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世界,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三、知觉知觉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识别和分类。
它是一个更高级的认知过程,需要多个感官通道的协同作用和大脑的综合处理。
知觉能够使我们辨别物体、人物、声音等,并且将其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四、注意力注意力是指我们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对特定刺激的集中和选择性处理。
由于我们的感官系统每时每刻都接收到大量的刺激信息,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性地聚焦于某些刺激,忽略其他无关的信息。
注意力的选择性和分配能力不仅影响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也对我们的学习、记忆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五、感觉阈感觉阈是指我们感知到某种刺激的最小强度或最低程度。
这个概念反映了我们感官系统的灵敏度和可感知范围。
感觉阈的不同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人对相同刺激的感知程度会有所差异。
六、感知误差感知误差是指我们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或偏差。
感知误差可以是感觉器官本身的故障引起的,也可以是个体在信息加工中的认知偏见导致的。
感知误差的存在使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和真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七、感知训练感知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感官系统灵敏度和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通过特定的训练练习,个体可以提高对特定感官刺激的感知精细度和快速识别能力。
《感觉》歌词 丹丹

感觉
丹丹- 感觉
鹰飞雁武编辑
music
冷漠的无奈的寂寞的夜北风她送来了寒风烈烈平静的湖水中一轮明月过去的情和意烟消云灭我生活在你给我世界我始终也走不出你的感觉在黑暗和光明中茫茫徘徊在你唱的歌声中找到和谐花儿红花儿美花开花谢四季它不断的变换季节如何才能使你灿烂笑容陪着我度过那日日夜夜我生活在你给我世界我始终也走不出你的感觉在黑暗和阳光中茫茫徘徊在你唱的歌声中找到和谐
我生活在你给我世界
我始终也走不出你的感觉
在黑暗和阳光中茫茫徘徊
在你唱的歌声中找到和谐
在你唱的歌声中找到感觉以上就是关于感觉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普通心理学 感觉

二、 感觉后像: ✓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
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 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二、 感觉后像: ✓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 红色——蓝绿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念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意义: (1)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 的基础,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2)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
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 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 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 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 一个范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反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 阈限)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刚刚引起感觉的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一)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他
让被试用手先后提起两个重量不大的物体,平判 断哪个物体中。结果发现: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心理学感觉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对外界或内心的刺激所产生的主观经验。
感觉是感知过程的起点,是人们对外界世界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感觉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感觉是由感官器官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经由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感觉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类型: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每种感觉类型都与特定的感官器官相对应,例如视觉对应眼睛,听觉对应耳朵等等。
感觉的主要特点是主观性和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不同,对同一刺激的感受和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同样的景象或声音对不同人来说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感觉的研究主要包括感觉刺激、感觉阈、感觉调节以及感觉错觉等方面。
感觉刺激是指外界或内心对感官器官的作用,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或实际观察来研究。
感觉阈是指感觉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可以通过测量实验来确定。
感觉调节是指通过注意、记忆、情绪等心理过程来调节感觉的程度和质量,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注意某个刺激并忽略其他刺激。
感觉错觉是指人们对于刺激的错误感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错觉。
感觉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感觉不仅会影响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对于心理学感觉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的研究提供基础。
总之,心理学感觉是指人们对外界或内心刺激的主观经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类型。
感觉的研究涉及到感觉刺激、感觉阈、感觉调节和感觉错觉等方面,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上的感觉

心理学上的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按刺激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英文缩写为j.n.d2、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光适应和对暗适应)红光能保护暗适应。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正后像和负后像)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
3、视觉,适宜刺激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又叫光波。
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
颜色混合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异常大多数是因为遗传原因造成的,遗传方式外祖父——妈妈——儿子或外祖父——爸爸——女儿,女性是男性十分之一。
4、听觉,适宜刺激在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又叫声波。
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听觉感受性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5、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是最古老的感觉。
感受器是嗅细胞。
味觉,适宜刺激是能溶解、有味道的物质。
感受器是味蕾。
基本味觉是甜—舌尖、酸—舌边后部、苦—舌根、咸—舌边前部。
皮肤感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两点阈。
平衡觉,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晕车是由于平衡器官过于敏感。
运动觉,感受器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感觉的概述

并不是刺激物的强度发生了变化,人 们就一定能产生差异感。要引起差别 感觉,刺激就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 的数量。
差别感受性不仅受到刺激物增加或减 少的绝对量的影响,还受到原有刺激 量大小的影响。
1.2 感觉的测量
(二)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韦伯发现,感觉的差别阈限会随原有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呈现出一定 规律,即刺激的增加量与原有刺激量之间存在特定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ΔI(差别阈限)/I(原有刺激量或标准刺激强度)=K(常数,即韦伯分 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味觉(食盐)
韦伯分数(ΔI/I) 1/60 1/50 1/30 1/10 1/7 1/4 1/3
1.2 感觉的测量
继韦伯之后,费希纳和斯蒂文斯分别于19世纪60 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对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 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分别得出了费希纳对数定律 (S=Klo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 度,K是常数)和斯蒂文斯幂定律(P=KIn,其 中,P是感觉强度,I是刺激强度,K、n是常数)。
韦伯定律提供了一个比较不同感觉灵敏度的指标,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 就越灵敏。
尽管韦伯定律揭示了引起差别感觉的一些定律,但是,它只适用于中等强 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就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 变化。
1.2 感觉的测量
感觉类型 视觉(日光亮度) 运动觉(提重物) 痛觉(皮肤上的热刺激) 听觉(中等音高和中等响度) 压觉(皮肤压点) 嗅觉(印度橡胶的气味)
心理学
1.1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① 感觉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此个别属性就是物体单 一的物理、化学属性或有机体本身的生理特征。
感觉与知觉名词解释

感觉与知觉名词解释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用于描述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不同方式以及我们对这些刺激的主观体验。
尽管感觉和知觉经常被混淆使用,但它们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是一种生理上的过程,它们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红色的苹果时,我们的视觉感觉器官接收到光的波长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解码和理解。
与此相对,知觉是指我们对感觉信息的主观理解和体验。
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涉及到我们对感觉信息的加工、组织和解释。
当我们看到那只红色的苹果时,我们的知觉会告诉我们它是一个水果,它是红色的,它是一个苹果。
知觉是基于我们的经验、记忆和个人信念的,所以不同的人可能对相同的感觉信息有不同的知觉体验。
在感觉和知觉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而知觉则影响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和理解。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黑暗中的物体时,我们的知觉可能会告诉我们它是一只猫,因为我们对猫的形状、运动和大小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如果我们的视觉感觉受到限制,比如在暗光环境下,我们的知觉可能会受
到影响,导致我们对物体的认知出现错误。
总之,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描述了外界刺激的接收和理解过程。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而知觉是指我们对这些感觉信息的主观理解和体验。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颜色视觉 色调——光波的波长 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纯杂程度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
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色弱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41
21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二、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 四、联觉
22
感觉现象
----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 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明适应:快 暗适应:慢
暗
视紫红质分解
光
视紫红质合成
波长620纳米的红光可以阻止分解, 因此红色眼睛可以保护暗适应。
感觉
一、感觉及其意义
1.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
2.意义 (1)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 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2)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1
感觉剥夺
•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 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 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 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 象。
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几种刺激的作用
而产生的对比。
相继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
而产生的对比。
33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 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
34
“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 “冷色”使视觉收缩; 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 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 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 色等宽。
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 范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 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15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 • •
5
6
英国喜剧明星体验感觉剥夺
• • • •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8个小时出现妄想症状 24小时注意力涣散 40个小时后产生幻觉 这种实验风险很大。加拿大心理学教授 唐纳德· 海布曾对50多名志愿者进行过类 似的实验,最终他不得不放弃,因为志 愿者们的最大忍受极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刚刚引起感觉的微弱 刺激的能力
注意:绝对阈限并非某个固定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E=1/R
16
补充3: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 • • • • •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1.颜色的特性:
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 广义的颜色: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彩色。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 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 射系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 鲜明程度。 高度饱和:纯的颜色。 不饱和的颜色:混杂上白色、 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
2
易感人群
• 感觉剥夺现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 身上易发生。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 的海上遇难者往往发生感觉剥夺现象。
3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 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 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 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 性情绪行为障碍; •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 ③思维迟钝; • ④暗示性增高; •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4
(一)韦伯定律 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物增加的绝 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K=△I/I
K:韦伯常数;I:原刺激强度;△I:引起差别
感觉的刺激增量。
注意: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19
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 • • • • • •
视觉(亮度) 动觉(重量) 痛觉(皮肤灼痛) 听觉(音调) 触觉(皮肤压力)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味觉(盐咸味)
25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 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 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色; 黄色——蓝色
26
27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一)适宜刺激:波长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光波)
38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 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 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 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39
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
锥体细胞——明视觉(昼视)器官 短粗,呈锥形,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窝及附 近,中央窝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 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 颜色。 杆体细胞——夜视觉器官 细长,呈棒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边缘及附 近。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 明暗和轮廓。
1/60 1/60 1/30 1/10 1/7 1/4 1/3
20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二)费希纳定律: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心理量) 的关系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激强 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S= KlgR S:心理量;R:物理量; K:常数 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
12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13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感 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14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
23
二、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 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性质相反
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24
黑白视觉后像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 • 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 黑白视觉后像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 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白色的区域,你将 (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 看到灯泡发光了!
实验过程及结果
• • 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 要他愿意). 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 散射光,但没有图形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 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 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 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 集中注意力。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对于复杂的问题,如需要高水平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创造测验、单词 联想测验,接受过感觉剥夺的被试不如未接受感觉剥夺的被试的成绩好。 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 也有被试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
35
补充:联觉的心理效应 • 淡蓝色可以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利;黄 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起缓和作用;玫 瑰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
36
• • • •
•
• •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 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 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 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 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 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 定的克服作用。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 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 静。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 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 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 安全感。 37
17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 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 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 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