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答案
练习题D答案

练习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1、氨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谷氨酰胺)和(丙氨酸)。
2、可以编码相同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3、参与DNA切除修复的酶有(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Ⅱ)、(DNA连接酶)。
4、遗传密码的特点有连续性、(方向性)、(简并性)、(变偶性)、(通用性)以及有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5、酪氨酸tRNA反密码子是5'-GUA-3',它能辨认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是(5'-UAC -3' )。
6、假尿嘧啶核苷的糖苷键是(C-C )连接。
7、mRNA分子5'末端的帽子结构是(m7Gp5'ppN )。
8、终止密码子一共有三个,它们分别是(UAA )、(UGA )、(UAG )。
9、在尿素循环中,能穿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继续反应的代谢物是(瓜氨酸)。
10、肽链延伸包括进位、(转肽)、(移位)三个步骤重复进行。
1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新生肽链是从(N )端开始,在mRNA上阅读时,密码子是从(5' )端到(3' )端。
12、RNA聚合酶复合物中σ因子的作用是(识别启动基因)。
13、可被转录的DNA链,它的顺序同转录合成的RNA链是(反向互补的)。
14、一段线性双螺旋DNA,在经过连续五次增殖后,最初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32 )。
15、E.coli中某蛋白质是由2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链蛋白,该蛋白质的基因长度是(255 )nm,合成该蛋白质总共需要(1000 )分子ATP。
16、DNA聚合酶Ⅰ是多功能酶,若用蛋白酶将其有限水解得到两个片段,其中小片段具有(5'→3' 核酸外切酶)活性。
17、一种氨基酸与专一的tRNA结合是由(氨酰-tRNA合成酶)决定的。
18、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酶叫做(逆转录酶)。
19、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若生成过多则出现(痛风)症。
光学练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1. 光程是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
(× )2. 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传播距离为d 时,光程也为d 。
( × )3. 在劈尖干涉实验中,若劈尖角变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间隔会变大。
( × )4.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减小狭缝之间的距离,其他条件不变,则接收屏上的条纹间隔会变大(√)5.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增大单缝的宽度,则接收屏上的条纹间隔会变小。
( √ )6. 根据光的偏振理论,经过偏振片后有消光现象的入射光一定是线偏振光。
( √ )7.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按“半波带”法分析,就是将缝宽按入射光波长的一半来划分,若缝宽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则相应级次的条纹为明条纹。
( × ) 8. 自然光一定不是单色光,而线偏振光一定是单色光。
( × ) 9. 若两束光的频率相等,则两束光相遇就可以产生干涉。
( × ) 10. 将牛顿环装置放入水中,则观察到牛顿环将向中心收缩。
( √ ) 11.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与光学仪器的口径成正比。
( √ ) 12. 在单缝衍射中,越远离屏幕中心的条纹亮度越暗。
( √ ) 13. 空气牛顿环的反射光线干涉图像中心一定是一个暗斑。
( √ ) 14. 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线偏振光。
( × ) 二、填空题1.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由a 点传播到b 点相位变化了8π,则a 、b 两点之间的几何距离为4nλ。
2. 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23=n 的介质中传播,若由S 点传到P 点时,相位变化为π,则S、P 间的几何路程为2nλ;光程为2λ。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屏幕向狭缝靠近,干涉条纹变__密__ ___,若缝距变小,干涉条纹变____疏__。
(填“疏”或“密”)4.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4nλ。
第5章习题及答案

M1M1M1M1M1M1M1M2M2M2M2M2M2M2M2
(4) 接枝共聚物 聚合物分子中,以一种单体的聚合物为主链, 在主链上接上一条或多条另一单体形成的支链:
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
M2
M2
M2
M2
5、已知氯乙烯(M1)与乙酸乙烯酯(M2)共聚时,r1=1.68, r2=0.23。求作F1-f1共聚物组成曲线,并回答:
(3)按共聚方程 F1 = (r1f12 + f1f2)/(r1f12 +2f1f2 +f22),设定不同 f1, 计算出F1,作F1-f1曲线,如下图: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 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料配比基本保持恒定。
3、苯乙烯(M1)与氯乙烯(M2)共聚(r1=17,r2=0.02); 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酐(M2)共聚(r1=0.9,r2=0)。试 定性讨论这两组共聚合所生成的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的排列方 式。
F1 = 0.93 (图解)
6、在生产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共聚物时,已知
r1=0.04,r2=0.4,若在投料重量比为24:76(M1: M2)下采用一
次投料的工艺,并在高转化率下才停止反应,试讨论所得共聚物组 成的均匀性。
恒比点的条件:
[M1] 24 / 53 1 0.4 /1 0.04 0.625 [M2 ] 76 / 104
但由于取代基共轭效应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要比对单体活 性的影响大得多,即取代基共轭效应使苯乙烯自由基活性相对 乙酸乙烯酯自由基活性下降的程度比其单体活性相对乙酸乙烯 酯单体活性增大的程度要大得多,因此两者综合的结果是苯乙 烯单体与苯乙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比乙酸乙烯酯单体与乙酸乙 烯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要低得多,即乙酸乙烯酯均聚反应速率 远大于苯乙烯均聚反应速率。
流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流体⼒学习题及答案《流体⼒学》习题(⼀)1-1 已知油的重度为7800N/m3,求它的密度和⽐重。
⼜,0.2m3此种油的质量和重量各为多少?1-2 已知300L(升)⽔银的质量为4080kg,求其密度、重度和⽐容。
1-3 某封闭容器内空⽓的压⼒从101325Pa提⾼到607950Pa,温度由20℃升⾼到78℃,空⽓的⽓体常数为287.06J/k g·K。
问每kg空⽓的体积将⽐原有体积减少多少?减少的百分⽐⼜为多少?1-4 图⽰为⼀⽔暖系统,为了防⽌⽔温升⾼时体积膨胀将⽔管胀裂,在系统顶部设⼀膨胀⽔箱,使⽔有膨胀的余地。
若系统内⽔的总体积为8m3,加温前后温差为50℃,在其温度范围内⽔的膨胀系数为βT=9×10-41/℃,求膨胀⽔箱的最⼩容积。
题1-4图题1-5图1-5 图⽰为压⼒表校正器。
器内充满压缩系数为βp=4.75×10-101/Pa的油液,器内压⼒为105Pa时油液的体积为200mL。
现⽤⼿轮丝杆和活塞加压,活塞直径为1cm,丝杆螺距为2mm,当压⼒升⾼⾄20MPa时,问需将⼿轮摇多少转?1-6 海⽔在海⾯附近的密度为1025kg/m3,在海⾯下8km处的压⼒为81.7MPa,设海⽔的平均弹性模量为2340MPa,试求该深度处海⽔的密度。
1-7 盛满⽯油的油槽内部绝对压⼒为5×105Pa,若从槽中排出⽯油40kg,槽内压⼒就降低⾄l05Pa。
已知⽯油的⽐重为0.9,体积弹性系数为1.32×109N/m2,求油槽的体积。
1-8 体积为5m3的⽔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从1⼤⽓压增加到5⼤⽓压,体积减⼩了1L,求⽔的体积压缩系数和弹性系数值。
1-9 某液体的动⼒粘度为0.045Pa·s,其⽐重为0.85,试求其运动粘度。
1-10 某⽓体的重度为11.75N/m3,运动粘度为0.157cm2/s,试求其动⼒粘度。
1-11 温度为20℃的空⽓在直径为2.5cm的管道中流动。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一任务一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话打“√”,错误的打“×”)1.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2.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导通方向为N区指向P区。
(×)3.二极管反向击穿就说明管子已经损坏。
(×)4.小电流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正向压降约为0.7V。
(√ )5.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光敏二极管工作时应加上反向电压。
(√)二.填空题1.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自由电子、空穴)2.晶体三极管内部的PN结有___________个。
(2)3.晶体管型号2CZ50表示___________。
(50 A的硅整流二极管)4..PN结的反向漏电流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
(少数载流子)三.简答题1.常用片状元件有哪些?和普通电气元件相比,有什么优点?答:片状元器件属于无引线或短引线的新型微型电子元件,是表面组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专用元器件。
可分为片状无源器件、片状有源器件和片状组件等三类。
片状无源器件包括片状电阻器、片状网络电阻器、片状热敏电阻器、片状电位器、片状电容器、片状微调电容器和片状电感器等。
片状有源器件包括片状二极管、片状开关二极管、片状快恢复二极管、片状稳压二极管、片状三极管和片状场效应管等。
片状元器件的主要特点是其外形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插装式产品,其体积小,重量轻,无引线或引线短,可靠性高,耐振动冲击,抗干扰性好,易于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低成本、高密度组装,其焊点失效率达到百万分之十以下;利用片状元器件贴装可使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提高到3000MHz(通孔插装的为500MHz),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寄生参数,有利于提高设备的高频特性和工作速度;片状元器件产品的器件形状、尺寸精度和一致性高。
大部分可编带包装,有利于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元器件与整机间的共存可靠性问题。
第一章 总论 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
A、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不与委托者独立。
B、仅与委托者独立,不与被审计单位独立。
C、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D、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2、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
A、账项基础审计B、风险导向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3、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审计所依据的准则B、审计要实现的目标C、对内部审计的利用D、审计中取证的权限。
4、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是()的成立。
A、威尼斯会计协会B、爱丁堡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5、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本单位()领导,内部审计最有效。
A、总会计师B、董事会C、总裁D、主管财务的副总裁6、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但这一规定并不限制注册师()。
A、与被审计单位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B、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代编财务报表等服务C、妥善保管在审计过程中编写的工作底稿D、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7、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规范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法律规范B、政府监督C、行业自律D、违纪处分8、内部审计通常不进行()审计。
A、财务报表B、绩效审计C、合规审计D、内部控制审计9、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型。
A、行政B、司法C、立法 D独立二、多项选择1、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审计,可以有不同的审计分类。
按照审计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分类,审计可以分为()类别。
A、财务报表审计B、经营审计C、合规审计D、账项基础审计2、以下关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习题标准答案

应⽤时间序列分析习题标准答案第⼆章习题答案2.1(1)⾮平稳(2)0.0173 0.700 0.412 0.148 -0.079 -0.258 -0.376(3)典型的具有单调趋势的时间序列样本⾃相关图2.2(1)⾮平稳,时序图如下(2)-(3)样本⾃相关系数及⾃相关图如下:典型的同时具有周期和趋势序列的样本⾃相关图2.3(1)⾃相关系数为:0.2023 0.013 0.042 -0.043 -0.179 -0.251 -0.094 0.0248 -0.068 -0.072 0.014 0.109 0.217 0.316 0.0070 -0.025 0.075 -0.141 -0.204 -0.245 0.066 0.0062 -0.139 -0.034 0.206 -0.010 0.080 0.118(2)平稳序列(3)⽩噪声序列2.4,序列LB=4.83,LB统计量对应的分位点为0.9634,P值为0.0363。
显著性⽔平=0.05不能视为纯随机序列。
2.5(1)时序图与样本⾃相关图如下(2)⾮平稳(3)⾮纯随机 2.6(1)平稳,⾮纯随机序列(拟合模型参考:ARMA(1,2))(2)差分序列平稳,⾮纯随机第三章习题答案3.1 解:1()0.7()()t t t E x E x E ε-=?+0)()7.01(=-t x E 0)(=t x E t t x ε=-)B 7.01(t t t B B B x εε)7.07.01()7.01(221 +++=-=- 229608.149.011)(εεσσ=-=t x Var49.00212==ρφρ 022=φ3.2 解:对于AR (2)模型:=+=+==+=+=-3.05.02110211212112011φρφρφρφρρφφρφρφρ解得:==15/115/721φφ3.3 解:根据该AR(2)模型的形式,易得:0)(=t x E原模型可变为:t t t t x x x ε+-=--2115.08.02212122)1)(1)(1(1)(σφφφφφφ-+--+-=t x Var2)15.08.01)(15.08.01)(15.01()15.01(σ+++--+==1.98232σ=+==+==-=2209.04066.06957.0)1/(1221302112211ρφρφρρφρφρφφρ ??=-====015.06957.033222111φφφρφ 3.4 解:原模型可变形为:t t x cB B ε=--)1(2由其平稳域判别条件知:当1||2<φ,112<+φφ且112<-φφ时,模型平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1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2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3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
4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
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
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
中国的福利水平从U 01上升到U 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U 02上升到U 12,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上升了。
3.3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 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 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 ,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2Y X(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122Y X =,或X=Y 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 ,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12YX=,或Y=2X 处。
代入交换曲线得X=100,Y=200,U=100*40000=4*106(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 ,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12YX=或Y=2X 处。
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Y=400/3,71200160000 3.2*10*3927U ==,交换所得为6105*1027U U -=分工所得为7661 3.2*1076*104*102727U U -=-=4.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思路:假设小国情形出口品市场 P P P P P(1) 出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 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 W ,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P 0P W AE ,但生产者剩余增加P W P 0EB ,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
(2) 进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 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 W ,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增加P 0P W BE ,但生产者剩余减少P W P 0EA ,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
5.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ABE ,而小国福利提高A ’B ’E ’。
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 ,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 ,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 ’M ’E ’N ’,福利提高幅度为A ’B ’E ’/O ’M ’E ’N ’,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6.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P P M ’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2.5,泰国4/3, 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 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7.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思路:美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为汽车5,芯片4,单放机2,香蕉0.2,而同时美国的相对工资为10/3,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美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汽车和芯片,进口单放机和香蕉;菲律宾应该生产和出口单放机和香蕉,进口汽车和芯片。
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美国的相对工资还是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所以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1.1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
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
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思路:中国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 ,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BCE ,总福利增加了CED 。
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
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AE 单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BE 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U1-U0。
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B’E’与英国交换钢铁A’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U1’-U’0。
3. 在H -O 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
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思路: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 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 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纯收益为b,面积为1/2(120-100)*1000=10000。
英国 菲律宾 大米钢铁1000价格4. “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
请评论并用图说明。
思路: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
这可以用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