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赵媛媛-l
风蚀防治措施

风蚀防治措施一、风蚀的定义与影响1.1 风蚀的定义风蚀是指风力将地表的颗粒物质吹走造成地表质量减少的过程。
风蚀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
1.2 风蚀的影响风蚀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地表生物消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风蚀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蚀防治措施分类2.1 机械防风措施机械防风措施是通过修筑物理屏障,减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冲刷和吹走效应。
2.1.1 林带防护•在容易受到风蚀影响的区域,可种植乔木或灌木形成防护林带。
•防护林带能有效减弱风力,阻挡漂移物质的运动,并有助于土壤保持和水分调节。
2.1.2 束筛子•束筛子是一种将竹子或金属管制作成的遮挡物,可以放置在易受风蚀的地表上。
•束筛子在有效减少风力冲刷的同时,不影响水分渗透,对植物生长有利。
2.1.3 土壤固结措施•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添加有机物质或黏土,提高土壤的粘结性和稳定性,减少风蚀的发生。
•合理的土壤管理和耕作方式也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风蚀。
2.2 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通过改变农田的管理和作物种植方式,减少农地的风蚀风险。
2.2.1 防护耕作措施•干旱地区可采用保墒耕作,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减少土壤风蚀。
•利用秸秆还田、作物间套种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
2.2.2 种植沙固定作物•沙固定作物是指能耐受干旱和风沙蚀的作物,如柽柳、沙枣等。
•种植沙固定作物能够有效固定沙丘,减少风蚀的发生。
2.3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利用生物因素来减轻风蚀带来的负面影响。
2.3.1 耐风抗蚀植物引种•引进并种植适应风蚀环境的耐风抗蚀植物,如刺槐、白蜡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能够有效减轻风蚀造成的损失。
2.3.2 保护地表植被•保护地表的天然植被或人工植被,能减缓风力,阻挡风沙运动,减少风蚀的发生。
三、风蚀防治实践案例3.1 中国风蚀防治项目•中国在西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风蚀防治项目。
土壤污染与防治

健康的土壤是农产品安全的前 提,通过监测与评估,确保土 壤质量符合要求,保障食品安 全。
通过对土壤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促 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 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健康造 成危害。通过监测与评估,及 时发现并控制土壤污染,降低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
生态农业的发展
01
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施用,降低土壤污染
的风险。
02
推广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采用天然的肥料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03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
资源化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
02
土壤污染通常包括重金属、农药 、石油、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排放
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污
染物排放到土壤中。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畜禽养殖 等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
物进入土壤。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填埋、堆放等 处理方式不当,导致有
害物质渗入土壤。
交通污染
汽车尾气、油料泄漏等 交通污染源对土壤造成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 织和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加强日 常监管和定期监测,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 处。
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 享,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土壤污染 防治工作。
土壤风蚀及其防治措施

十足的西北风肆虐不断 , 而在初 春和中 景电提灌工程 和退耕还林项 目建设 , 加 明,确确实实做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春, 土地慢慢 酥软 , 风一起 , 土就飘 , 风 速发展种草植树造林 , 自然景观大为改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 民的收益 , 整体 再大 ,就有可能形成小范 围的沙尘暴 。 变 ,适合我县的一些植被大 面积种植 , 上优化和构建起 良好的生态 环境 , 就为 另外以上区域 , 地表土壤 多为松软而粘 经过多年发展 ,森林 面积没有减少 , 并 水 土保持工作 营造较 为有 利 的 自然环 附性差 的黄 土 ,地表 附着植物稀疏 , 就 且还在呈现增加势头 , 次 生林 区中夹杂 境和人为环境 。 造成了风蚀 肆无忌惮 的入侵。
理经验 ,我县两个 区域水土 流失严重 , 是草 ,这些是不能被风搬运 的团聚体 , 样 就很好 地保 障 了经 济社会 可持续 发
展 ,也就 从长远保证 了水 土治理 的成 东南部黄河岸丘陵沟壑区土壤侵 蚀 , 多 很好地 为土壤提供 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 半是水蚀造成的 , 而北部包括 昌林 山大 近年来 ,景 泰县积极 利用 中央财政资 效 。
学 术 纵 横
F A Z H A N ・ X U E s H U z o N G H E N G
土壤 风蚀及其 防治措施
口 李 琦
一
、
风 蚀 对 我 县 水 土 保 持 工 作 造 成 始森林外 ,其余 区域 没有多少 植物保 建工作中 , 合理利用植被生态系统的天
的影 响
充分发挥 自然的潜 护 ,大风在 短时间 内搬 运走大 量 的土 然更新和演替规律 ,
上空相对稳 定的风力 是发生严 重风蚀 同时搬运 能力也相应增加 。当然 , 一些 ( 二) 发展 多种经济 , 追求持 续效益 水土 保持 工作 ,既要 防治 水土流
第四章 风沙地貌动力学机制-赵媛媛

2011年当年景观
2012年景观
2013年植被调查
第二章 风沙物理的基础知识 2013 年景观
风蚀地貌
• 风棱石(Ventifacts)
磨蚀
• 石窝(风蚀龛)
• 风蚀雅丹
物理、化学风化+磨蚀
河湖相沉积物+流水、风蚀
• 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岩石节理、裂隙+磨蚀
• 风蚀残丘(风蚀城堡) 基岩地表+风化、流水+风蚀 • 风蚀谷、风蚀洼地、风蚀盆地
沙丘的流场
迎风侧气流
迎风侧气流从迎风坡角到坡顶被压缩,造成流速逐渐增大 坡顶流速为坡底流速的1.1-2.0倍,但流速增加不符合线性规律,越接近坡顶增加 率越小;坡面上的风速廓线不符合对数规律
输沙率从坡底到坡
顶逐渐增大,低风 速下以指数规律增 加,高风速下以线 性规律增大
A model which accounts for flow curvature (Wiggs et al. 1995)
第二章 风沙物理的基础知识
风积地貌
定义
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沙丘
组成沙漠的最基本 的地貌单元,形态 复杂多样。
沙波
沙纹 沙脊 沙条
砂质或砾质地表上风 沙流塑造的、呈波状 起伏的微地貌。
第二章 风沙物理的基础知识
沙丘的分类
按沙丘与风向的关系划分
按形态划分 新月形沙丘
饱和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强度 > 容量 风沙流过饱和 风沙堆积 强度 < 容量 风沙流非饱和 风蚀作用 强度=容量 风沙流饱和 风沙搬运
第二章 风沙物理的基础知识
蚀积原理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赵媛媛-l

year in the 1982 NRI. However much of this reduction was a result of enrollment of land classified
as highly erodible in the 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 (CRP). The CRP enrollment for much of
C
1 100
12 i1
u 3
ETPi Pi ETPi
d
u mean monthly wind speed at 2 m height (m/s)—月平均风速 ETPi potential monthly evaporation amount (mm)—潜在蒸发量 Pi monthly precipitation (mm)—降水量 d number of day in the month concerned.--当月总天数
防护距离(m)
防护林对风速和 风蚀量的降低效 益(40%疏透率) (Hagen 1976)
Shelterbelt in Northern China Plain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研究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风蚀是土壤侵蚀的一种类型,多借用风蚀研究成 果,普遍认为与水蚀相比,风蚀研究较为薄弱 (Hudson 1971; Kirkby & Morgan 1980; Zachar 1982; Lal 1988)
土壤风蚀研究
▪ 地质学:风蚀是一种地质地貌过程
沙漠中的湖盆
残山
Wind erosion action during landscape evolution in mountainous desert regions (A=early stage, B=middle stage, C=late stage)
土壤侵蚀与防治

土壤侵蚀与防治土壤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然而,我们却经常忽视土壤的保护和管理。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壤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壤侵蚀的问题亟待解决,并加强防治措施的实施。
一、土壤侵蚀的原因土壤侵蚀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降水、风蚀、地形和土壤质地等。
降水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原因之一,降水冲刷了土壤表层,使其失去肥沃的表土层。
在高强度降雨的情况下,土壤的流失速度更快,造成更大程度的土壤侵蚀。
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能将干燥的土壤颗粒带走,形成风沙和沙尘暴。
地形因素也会影响土壤侵蚀,如坡度陡峭的地形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而土壤质地的差异也会影响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比如砂质土壤容易被水冲刷。
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过度耕地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土壤的植被覆盖,使土壤暴露在风和雨的侵蚀下。
此外,不合理的梯田和水土保持措施也会使土壤侵蚀加剧。
二、土壤侵蚀的危害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土壤侵蚀降低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土壤的流失,耕地的肥沃层被冲刷走,土壤贫瘠化,导致作物生长受阻。
土壤的侵蚀还导致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下降,造成干旱和水灾的风险增加。
其次,土壤侵蚀加剧了水资源和空气污染。
被侵蚀的土壤中的养分和农药等化学物质被带入河流,使水资源受到污染。
同时,风蚀会带走土壤中的微粒和颗粒物,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第三,土壤侵蚀破坏了生态平衡。
土壤的侵蚀导致植物根系受到破坏,植被的覆盖率降低,无法保持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
这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流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土壤侵蚀的程度,保护土壤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措施。
首先,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这包括修建农田水利设施、梯田和沟渠等,改善径流通道和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采取防风措施,如栽植防风林带,减少风蚀。
风蚀防治措施

风蚀防治措施概述风蚀是指由风力对地表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蚀往往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形式。
风蚀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质量,还导致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和耕地的损失。
因此,开展风蚀防治工作对于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风蚀防治的一些常见措施,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措施,减少风蚀造成的土壤损失。
风蚀防治措施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一种基础的风蚀防治措施。
适当的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地减缓风速,降低风对土壤的侵蚀力。
通过植被的根系系统,土壤得到有效的固定,避免了土壤的风蚀。
常见的植被覆盖方式有:•种植抗风性强的植物。
沙柳、沙柳菊等具有较强抗风能力的植物适合在风蚀多发地区进行种植。
•植物种植密度调整。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风能力,降低风蚀的发生率。
构筑物建设构筑物建设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风蚀防治措施。
这些构筑物可以有效地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阻挡风沙的扩散。
常见的构筑物有:•风渐式固沙构筑物。
该构筑物按照一定规律,逐层递增地布设,能够减缓风速,积聚和截留风沙。
•沙围构筑物。
沙围是由天然沙丘或人工形成的沙坑和土墩组成,能够阻挡风沙的扩散。
地形调整地形调整是风蚀防治的一种常见措施。
通过改变地形特征和地表形态,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蚀的发生率。
常见的地形调整措施有:•建设风口槽。
风口槽是一种人工开挖的深沟或浅树隔离带,能够有效地截断风沙的传播途径。
•构建垄陡坎。
垄陡坎能够增加地表的起伏度,减缓风速,减少风蚀的可能性。
土壤保护保护土壤在风蚀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土壤保护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减少土壤流失和风蚀的发生。
常见的土壤保护措施有:•覆盖作物秸秆。
将秸秆覆盖在地表上可以减缓风速,避免土壤的风蚀。
•应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抗蚀性能。
结论风蚀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突出。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开展风蚀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初探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12期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初探赵杨1季恺悦2齐雅丽1季杨彳(1石家庄市岗黄水库监督监测站河北石家庄05003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13河北精涂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1)丿摘要:土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4分,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土壤受到来自工业、农业等多方面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
本文从我国土壤现状,土壤污染源及危害、土壤防治及修复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土壤修复;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厂1土壤污染源及危害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雨水、农药施用等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土壤容纳和自净能力致使土壤组成、性质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自然生态平衡,土壤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滞后性和不可逆性。
因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受污染土壤处理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i.i工业“三废”的排放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含硫化合物等随雨水降落地表易引起土壤酸化;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倾倒排放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物和病原体污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1・2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农药是把双刃剑,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大量残留土壤,无法有效分解,造成土壤板结,利用率降低。
污染的土壤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1・3化学废弃物无组织排放硝酸盐、硫酸盐、多环芳疑、多氯联苯等污染物的弃漏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这些物质长期存于土壤难于降解,通过土壤表层下去渗到地下水层污染水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仍属于起步阶段。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采取立法与土地使用类型相结合的污染防治办法,有效控制了土壤污染违法事件;欧洲国家大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英国采取分层管理办法,加拿大采用十步管理流程等;美国美国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近1000亿美元,建立“超级基金”管理清理或缴纳清理污染土壤的费用,通过设立污染清理鼓励性法案,优惠税费,刺激私人资本对棕色地块清洁等措施实施土壤防治及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塑造地球景观的基本地质或地貌过程之一,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过程 ➢ 土地沙漠化(沙质荒漠化)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 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
土壤风蚀与沙尘暴(青海共和盆地1999年4月10日)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概况
▪ 风蚀现状:全球
全球约2/3的国家、1/4陆地面积和9亿多人口遭受土壤风蚀、沙质荒漠化和灾 害性风沙天气危害,每年经济损失约540亿美元
Coverage(+) Ridge(±)
Forestation(+) Crop residual(+)
Organic matter(±)
Calcium carbonate(±) Note: (+), (-) and (±) mean the wind erosion becomes
Bulk density(±)
estimated annual soil loss from wind erosion on nonfederal rural 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2.5
tons per acre per year (SCS-USDA, 1994). This number is a decrease from 3.3 tons per acre per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 侵蚀性因子(Erosive factors)
Wind volecity (m s-1)
Wind erosion rate (kg m-2min-1)
➢ 粗糙度因子
▪ 植被:高度与密度(盖度)-决定气流接触地表(土壤受保护)的 范围,降低风速,影响平均动力粗糙度
Wasson & Nanniga (1986)基于Bagnold输沙率公式,建立了植被降
土壤风蚀研究
▪ 地质学:风蚀是一种地质地貌过程
沙漠中的湖盆
残山
Wind erosion action during landscape evolution in mountainous desert regions (A=early stage, B=middle stage, C=late stage)
把水蚀和风蚀作为降水和植被盖度的 函数所估算的土壤侵蚀速率 (Kirkby & Morgan 1980)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四节 土壤风蚀过程
➢ 土壤颗粒的起动:起动风速 ➢ 土壤颗粒的运动:三种方式 ➢ 土壤风蚀的分选作用:土壤表层粗化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 土粒起动
• 流体临界起动风速——吹蚀(净风侵蚀,流体风蚀)
防护距离(m)
防护林对风速和 风蚀量的降低效 益(40%疏透率) (Hagen 1976)
Shelterbelt in Northern China Plain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研究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风蚀是土壤侵蚀的一种类型,多借用风蚀研究成 果,普遍认为与水蚀相比,风蚀研究较为薄弱 (Hudson 1971; Kirkby & Morgan 1980; Zachar 1982; Lal 1988)
million acres) and moderately to severely damages approximately 2 million hectares (4.9 million
acres) annually (USDA, 1965). According to the 1992 National Resources Inventory (NRI), the
weak, heavy and uncertain as the factor increasing.
Freeze-thaw action(+) Aggregate(+)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 侵蚀性因子(Erosive factors)
✓ Chepil (1962)提出气候因子的概念 气候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平均风速的函数
当风吹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等作用,降低表松散沉积物或基岩 风化物(沙物质)吹走,使地表遭到破坏。 地表物质的位移是在风力直接作用下发生的。
• 冲击临界起动风速——磨蚀(风沙流侵蚀,冲击风蚀)
当风沙流(挟沙气流)吹经地表时,由运动沙粒撞击地表而引起的 地表破坏和物质的位移。
磨蚀强度一般比吹蚀大。 相同风速时,磨蚀强度是吹蚀强度的4-5倍(董光荣等,1987)。
Wind erosion reduces soil productivity
Wind erosion depletes the top soil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危害
➢ 异地危害 Off-site damage
✓ 沙尘暴与土地沙漠化 ✓ 大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 水体污染及水利设施的危害 ✓ 对交通、通讯设施的危害
➢ 风蚀因子:影响风蚀强度的所有因素。
按其在风蚀过程中的作用性质,分为侵蚀性因子、可蚀性因子和干扰
因子三大类。
Som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wind erosion
Climate
Soil
Vegetation
Landform Human activity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Turbulence(-)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研究
▪风沙物理学与沙漠科学:风蚀的动力学机制、风蚀与风沙 地貌、土地沙漠化的关系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研究
▪ 土壤学与农业科学:土壤可蚀性因子、农田土壤风蚀防治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研究
▪ 林业科学:风蚀荒漠化(中国) 、风蚀防治的防护林技术
百分比(%)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一节 土壤风蚀概况
▪ 风蚀(Wind erosion)的定义
土壤风蚀是指土壤或土壤母质在一定风力作用下,土壤结 构遭受破坏以及土壤颗粒(或简称土粒)发生位移的过程。
土壤及其母质在风力作用下的剥蚀、分选、搬运的过程。
实际是风沙运动过程,但与一般的风沙运动有所区别。缓 慢性、强危害性、难于测量性、影响因素复杂性;以细小 粒子为主,悬移质较多。
this acreage is scheduled to retire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概况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Accelerated Erosion Index (AEI) 1986-1996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概况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 土粒搬运
跃移 悬移 蠕移
55%-72% 3%-38% 7-25%
土壤风蚀量: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 风蚀的土壤重量。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土壤风蚀过程
农田土壤风蚀引起的地表粗化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五节 土壤风蚀影响因子
➢ 土壤风蚀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过程,受到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人 为活动等因素的共同制约。
Air temperature(+) Air pressure(-)
Soil type(±) Particle composition(±) Type(±)
Surface roughness(±) Slope(±)
Reclamation(-) Over grazing(-)
Soil moisture(+) Soil structure(±)
(2004-2011)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二节 土壤风蚀危害
➢ 本地危害 On-site damage
✓ 表土吹蚀,尤其是细粒物质、有机质的 丧失
✓ 对植被、作物的危害 ✓ 土地生产力、作物产量的降低 ✓ 农田、草场、房屋的掩埋
Sand encroachments upon house
Wind erosion removes smaller particles
Global status of soil degradation
From ISRIC, UNEP, FAO,1996 (/docrep/003/w2612e/w2612eMap12-e.pdf)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 美国
土壤风蚀概况
In the United States, wind erosion is the dominant problem on about 30 million hectares (73.6
Dust storm in Gansu, 1999-05-05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三节 土壤风蚀研究
董治宝等,1995
第五章 土壤风蚀与防治
第三节 土壤风蚀研究
➢ 风蚀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 地质学:风蚀是一种地质地貌过程 ✓ 风沙物理学与沙漠科学:风蚀的动力学机制、风蚀与风沙地貌、土地
year in the 1982 NRI. However much of this reduction was a result of enrollment of land classified
as highly erodible in the 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 (CRP). The CRP enrollment for much of
低风蚀的模型
12
150
Threshold wind volecity
q B(uek1ck2c2 u* )3
10
Wind erosion rate (15 m s-1 wind speed)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