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消褪文件的检验解析
多光谱应用

多光谱应用多光谱应用是一种利用多波段光学数据获取地球表面、大气以及海洋的信息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气象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资源调查是多光谱应用的一个主要领域。
通过获取不同波长的光谱数据,可以识别表面物质的种类、组成和含量,例如农作物、林木、矿产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制定农业、林业、矿业开发计划,从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个主要领域是环境监测。
多光谱技术可以监测和分析地表温度、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等指标,以及水体的浊度、叶绿素等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自然灾害,例如洪涝、干旱等,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多光谱技术还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例如气溶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追踪全球气候变化。
在气象学领域,多光谱技术也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多光谱数据可以获取云层高度、云的类型和能见度等信息,这对天气预报和航空运输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多光谱数据还可以用于分析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和分布,从而了解大气的化学特性和全球气候变化。
除了以上领域,多光谱技术在地球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多光谱数据可以用于勘探地下水资源、研究海底地形等。
利用多光谱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例如地震前后的变化、冰川运动等。
研究人员还可以结合多光谱数据和其他地球观测数据,例如卫星测高数据、地震数据等,对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的特点。
当然,多光谱应用不仅限于上述领域,还有很多潜在应用。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多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土壤检测、施肥管理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在医学领域,多光谱技术也可以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多光谱应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积累,多光谱应用将持续发挥其应用潜力,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
体视显微镜在损伤检验中的应用

体 视显 微镜 也 称 作 实 体 显 微 镜 或 立 体 视 野 双 目
镜 显微 镜 , 微 量物证 检 验常 用 的仪 器 。主要 用 于痕 是
迹 检验 、 文件 检验 中的细小 物证 , 如指 纹 、 工具 、 弹 、 枪
可 以分离 图像 , 不受 位置 影响 。如本 案发 票 中残 留在 日期 、 品名 等非关 键 部位 的原 文色 料 就可 以用作 采 样
蔓
生笙
这种 以光 谱 信 息 区分 不 同化 学 物 质 并 成 像 的 方
¨ 一 越 爨璧 盟
式不 但在 检验 手段 上便捷 灵 敏 , 同时 使 检验 的结 果更
辨 j
馥 …薹 ~ Biblioteka i 魄囊 巍
加形 象具 体 。 目前 多光 谱 成 像 技 术 在 文 件 检 验 领域
在 自然光 条件 下 经 肉眼或 显 微 镜 观 察 可 以没 有 残 留
证 实其 牙齿 为 纠纷 当 时被 打 击 致 松 动 、 落 , 没 有 脱 也
确 切证 据排 除其 牙齿脱 落 系纠 纷 中被 打击 形 成 , 安 公
机关 无 法 继 续 处 理 , 起 当事 人 对 公 安 机 关 强 烈 不 引 满 , 而到上 级机 关信 访 。 继
质工 具夹持 拔 出 。 2 讨 论
额 部分 。作 案人 对这 部分 内容 的 消褪 通 常 比较谨 慎 , 如果方 法得 当很难 在 可见 光下 发现 残 留 , 即便 有 笔 画 残 留也很 难辩 读 。但是 由于消 褪案 件 的作 案 特点 , 非
关 键部位 或 是与 格 线 交 叉 、 张 边 缘 、 纸 笔力 较 重 的部
的应 用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添改 文 件 中对 不 同笔 添 加 字 迹进 行 区分 以及 涂 抹 掩 盖 字 迹 的 显 现 。本 案 将 其用 于复 写溶 褪文件 的检验 , 消褪文 件 检验 提供 了一种 为
多光谱融合技术

多光谱融合技术多光谱融合技术是一种将不同光谱图像融合成单一图像的方法,以便在多个光谱带中同时获取信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医疗影像、材料检测等领域。
以下是关于多光谱融合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在遥感领域中,传统的单一光谱成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地物识别、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获取更多地物信息,人们开始研究多光谱成像技术。
多光谱成像技术利用不同的光谱带,可以捕捉到地物的不同特征,如颜色、纹理等。
然而,单一的多光谱图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应用需求,因此需要将不同多光谱图像融合成单一图像,以便更好地提取地物特征、提高地物识别的准确性。
二、研究现状目前,多光谱融合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一些常见的多光谱融合方法包括:基于波段组合的融合方法、基于变换域的融合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等。
1.基于波段组合的融合方法基于波段组合的融合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多光谱融合方法。
它通常将高分辨率的单波段图像与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进行组合,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往往会造成一些信息损失。
2.基于变换域的融合方法基于变换域的融合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多光谱融合方法。
它通常将多光谱图像进行变换,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然后将变换后的系数进行融合,以得到新的多光谱图像。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但计算量较大。
3.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是一种比较新的多光谱融合方法。
它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自动提取特征,避免人为设定特征的问题,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
三、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多光谱融合技术的有效性,我们在遥感影像和医疗影像等领域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多光谱融合技术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增强地物特征的提取效果,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基于波段组合的融合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了更多的地物特征信息。
文检仪在消褪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文检仪在消褪文件检验中的应用崔连义【摘要】光技术的应用在文件检验中极为广泛,具有方便、快捷、无损等特点.因此,研究利用物理光学仪器—文检仪(VSC)显现消褪变造文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文检仪可清晰显现纸张、塑料等载体上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消褪变造的文件.【期刊名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6)005【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文检仪;消褪文件;文件检验【作者】崔连义【作者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大连116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D918.2消褪文件检验是文件检验中经常遇到的检验任务之一。
消褪文件是指利用化学试剂或光、热等物理手段,使文件上的色料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以去除部分文字而形成的一种变造文件。
此类文件检验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消褪变造的事实;2.显现被消褪的原文字,这是检验变造文件最重要的任务。
因原文字被消褪,目测难以辨别,但又往往决定案件性质,或为澄清案件事实提供重要线索。
所以,必须采用某些方法,把原文字显现出来,以供辨认。
本文利用Docubox Digital型文检仪对不同类型的消褪文件进行了检验,获得了良好的显现效果,为消褪文件的检验摸索了一些实验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为消褪文件的检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一)字迹的消褪机理1.可擦笔字迹消褪机理可擦笔是一种水性笔,写出的字迹比较淡,一般通过该笔笔尾的橡胶可将笔迹擦除或通过火烤对字迹加温消除,只要书写时不是很用力,消除后一般看不到书写过的痕迹。
其消褪的原理是墨水中运用了Metamocolor技术(即获得专利认证的,颜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殊墨水),墨水会在65℃或以上发生物理变化,变得透明,而胶粒擦拭是利用摩擦生热来令纸张加热至65℃以上而起到擦除效果。
2.热敏纸上字迹的消褪机理[1]热敏纸是小型发热元件产生热能信息,使加热部位的热敏染料和显色剂(酸性物质)反应发色而记录信息的特种纸张。
多光谱 高光谱

多光谱高光谱
多光谱和高光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光谱成像技术,它们在遥感和图像分析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光谱成像是一种获取和分析目标物体在多个光谱波段上的图像信息的技术。
通常,多光谱成像使用几个离散的光谱波段,例如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等,每个波段对应着特定的波长范围。
通过对这些波段的图像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光谱特征,例如反射率、吸收率和发射率等,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分类、识别和监测等应用。
高光谱成像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光谱成像技术,它可以在更窄的波长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光谱信息。
高光谱成像系统通常能够在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波长范围内获取光谱信息,从而形成高光谱图像。
这种高光谱图像包含了目标物体在每个波长上的详细光谱信息,可以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识别和监测等应用。
总的来说,多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都是用于获取和分析目标物体的光谱信息的技术,但高光谱成像
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精确的光谱信息,适用于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应用领域。
多光谱成像原理

多光谱成像原理基于光物理学和光谱学的基本原理,它采用了多波段成像的方法。
多光谱成像技术通过使用多个离散波段的光谱传感器或光谱仪,可以同时获取目标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信息。
这些光谱信息反映了目标物体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发射或吸收特性,从而提供了比单一波段成像更丰富的数据。
多光谱成像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学会聚单元、分光单元、探测器等。
光学会聚单元负责将入射光聚焦到分光单元,分光单元将光分成多个不同的波段,每个波段的光随后被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最终形成多光谱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多光谱成像可以提供具有3至20个非连续波段的图像,这些波段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农业领域,多光谱成像可以用来评估作物的健康状况,通过分析植物反射光谱中的特定波段,可以得到关于植物生理状态的详细信息。
多光谱成像技术与高光谱成像技术相比,其光谱分辨率较低,通常在Δλ/λ的数量级上,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光谱分辨率可以达到Δλ/λ的数量级。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成像速度,这使得它在一些不需要非常高光谱分辨率的应用中非常有用。
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

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
光谱成像技术是光谱分析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完美结合,同时
具备光谱分辨能力和图像分辨能力,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利用物体表面成分的光谱差异,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识别和定位,在物质识别、遥感探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成像三个阶段,正是因为成像光谱仪可以得到波段宽度很窄的多波段图像数据,所以它多用于地物的光谱分析与识别。
随着光谱分辨率不断提高,获取的目标光谱信息更加精细,在军事、农业、医学、资源勘探、地质调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军用方面,由于成像光谱仪具有在光谱上区分地物类型的能力,因此它在地物的精细分类、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上体现出较强的优势,称为一种重要的战场侦查手段。
光谱图像可以在自然草地背景下分辨出真实目标和伪装目标,在沙漠背景下快速检测出战术小目标。
在民用方面,光谱成像起源于地质矿物资源的识别研究,尤其是
特殊的矿产探测如矿化蚀变岩的探测,逐渐扩展到植被生态学、海洋和海岸水色调查、水体检测、冰雪、土壤以及大气的研究中。
精细光谱成像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利用精细光谱成像技术更加微观的尺度上定量化地在进行物质机理探测研究。
总的来说,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广泛而深入,具有巨大的潜力。
多光谱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多光谱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多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接收并分析地表反射光谱信号来了解地表物质组成和时空分布的遥感技术。
该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全面性和快速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中。
本文将从多光谱遥感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光谱遥感技术原理多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接收多个波段的地表反射光谱信号,从而获取地表不同物质的光谱信息的遥感技术。
地表反射的光谱信号包含了地表物质的光学特性和化学特性等信息。
而多光谱遥感技术则根据不同波段对地物反射光谱的敏感度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
二、多光谱遥感技术分类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主要是利用地面反射光谱信息,其中最常用的是卫星遥感技术。
主动遥感则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测地物信息。
在被动遥感中,多光谱遥感技术又可以分为光学多光谱和热红外多光谱两种。
光学多光谱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信息,可以对植被、土地利用、水体等地物进行分析。
而热红外多光谱则利用地物在远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信息,对土地表面温度、建筑热损失等进行分析。
三、多光谱遥感技术应用1. 植被监测植被监测是多光谱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研究表明,有些植被在特定波段的反射光谱中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植被类型。
比如,绿色植被在近红外波段具有明显的反射峰,而干燥植被则在2.0-2.5μm波段具有明显的吸收峰。
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对植被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对不同植被类型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监测。
2.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反射光谱特征来识别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从而检测土地利用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帮助政府、企业等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环境污染监测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反射光谱特征来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
刑事技术2010年第5期
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消褪文件的检验
12
刘烁, 谭铁军(1. 最高人民检察院, 北京 100726; 2.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长沙 410005
关键词:文件检验; 多光谱成像技术; 字迹消褪剂; 无损检验中图分类号:DF 794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3650(2010 05 0048 02
图1 发票扫描图像
对检材的损害无法复原; 三是本案中300余张票据使用的消褪剂和复写色料并不一致, 要根据每张检材摸索不同的显现条件在有限时间内难以完成。
综
合考虑后, 笔者针对本案设计了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检验。
多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客体每个单位点对各个波段波长的光的反射、透射和激发荧光情况分别进行光谱信息和图像的采集, 再将在各个波长下的图像信息合成一个全波段的Cube 。
Cube 上记录了组成画面每个单位的光谱信息。
根据光谱信息的差别可以对图像上的不同单位进行区分。
通过预先设定不同感兴趣物质的成像颜色, 将Cube 的图像进行分离染色, 以达到区分、标记、突出显示的目的。
本检验显现效果如下。
小写金额部分显现前(见图2 ; 小写金额部分显现后(见图3 ; 大写金额部分显现前(见图4 ; 大写金额部分显现后(见图5。
将带有复写字迹的文件浸入特制有机消褪剂中进行整张溶褪, 够达到既把文字消褪又不在纸张上留下明显痕迹的效果。
对于这类以溶褪法进行消褪的复写文件, 采用传统的光学、化学检验很难辩读被消褪原文, 是污损文件检验中的一个难题。
笔者在近期实际办案中尝试应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显现被消褪原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介绍如下。
1 案件简介
H 省某公司报账员在2005年~2008年3年间利用职务之便, 将领导签批过的发票进行变造后至财务处报账套取私利。
其作案手段多样, 尤其是中后期通过请专门人员针对复写字迹配制专门的有机消褪剂, 能够将整张发票的复写字迹全部溶褪, 同时保留手写签名以及印章印文不受破坏。
变造后的整张发票消褪迹象微弱, 正常条件下难以发现。
2008年案发后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对其立案侦查, 共查处涉案发票300余张。
由于时间间隔久, 发票又多为办公用品、餐饮等零售发票, 原始金额的查证困难, 涉案金额难以确定。
2009年送至笔者所在单位检验。
2 检验
在综合检验的过程中发现, 本案检材数量多, 时间跨度较大, 由于是复写字迹书写于票据纸上, 字迹与纸张结合的牢固度较差, 并且在文件形成后短时间内溶褪, 发票原文字迹在金额等关键部位几乎无残留(见图1 。
发票复写字迹全部消褪, 现有复写字迹为重新填写, 印章及签字笔字迹为原文保留。
根据先无损后有损的检验原则。
首先使用文检仪等光学检验方法检验, 绝大部分发票可以检出消褪事实, 但是被消褪复写字迹的确切金额仍然无法辨读, 少量发票虽然有可辨识的残留笔画, 勉强推测的个别数字显然不能用作定案的证据。
如果使用化学方法检验, 一是目前对复写溶褪字迹的化学显现还比较困难, 检验把握不大;
二是一旦首次实验失败
刑事技术2010年第5
期
这种以光谱信息区分不同化学物质并成像的方式不但在检验手段上便捷灵敏, 同时使检验的结果更加形象具体。
目前多光谱成像技术在文件检验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添改文件中对不同笔添加字迹进行区分以及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
本案将其用于复写溶褪文件的检验, 为消褪文件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收稿日期:2010 04 01
体视显微镜在损伤检验中的应用
张松, 张广清(河南省公安厅刑科所, 郑州450003
关键词:体视显微镜; 微观特征; 损伤; 法医学检验中图分类号:DF795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3650(2010 05 0049 02
3 结果与讨论
由图2~图5, 检材小写金额处 3800. 00! 元变造前为 328. 00! 元, 大写金额处个位及十位零! 拾零! 元变造前为贰! 拾捌! 元, 经对待检文件进行系统检验后, 可以确定本张金额3800元的发票实际为金额328元的发票变造而成。
从本案检验的效果看, 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复写溶褪文件检验, 要求检材至少具备3个条件:一是
能够获取供区分的采样光谱; 二是被消褪原文与后填写文字的复写色料可以进行光谱区分; 三是关键部位在自然光条件下经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可以没有残留笔画, 但是原文潜像不能被破坏。
在消褪文件检验中被消褪内容通常是文件中有关键意义的部位, 比如本案发票中小写金额和大写金额部分。
作案人对这部分内容的消褪通常比较谨慎, 如果方法得当很难在可见光下发现残留, 即便有笔画残留也很难辩读。
但是由于消褪案件的作案特点, 非关键部位或是与格线交叉、纸张边缘、笔力较重的部位可能找到残留的色料。
在传统的光学、化学检验中这种残料的色料如果不能够形成文字笔画对于检验人员是毫无意义的。
在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检验中, 这些残留色料却是显现消褪原文最好的采样光谱对象, 而且在收集到采样光谱以后在纸页的全幅范围内都可以分离图像, 不受位置影响。
如本案发票中残留在日期、品名等非关键部位的原文色料就可以用作采样光谱对象。
1 案件简介
某女, 42岁。
7月15日下午与人发生纠纷, 16日住院治疗。
17日拿两枚牙齿到公安机关报案称被
对方打伤后牙齿松动、脱落。
检验:上颌左、右中切牙缺失, 牙龈出血、肿胀, 对应唇粘膜无破损。
X 线片显示牙槽骨无骨折。
其伤后住院病历记载:口腔未见明显异常。
虽然伤者的两枚牙齿脱落符合外伤性脱落的表现, 损伤程度可以构成轻伤, 但因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其牙齿为纠纷当时被打击致松动、脱落, 也没有确切证据排
除其牙齿脱落系纠纷中被打击形成, 公安机关无法继续处理, 引起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强烈不满, 继而到上级机关信访。
案发近一年, 办案单位送检有关材料及牙齿委托我处检验:提供的两枚离体牙齿与脱落的牙位一致, 为上颌左、右中切牙。
肉眼观未发现明显异常。
体视显微镜下见:两枚离体中切牙的唇面、舌面于牙颈处分别有一横行的槽形凹陷, 牙釉质有细小裂纹, 部分牙本质脱落。
鉴定结果:提供的两枚离体牙齿系用硬质工具夹持拔出。
2 讨论
体视显微镜也称作实体显微镜或立体视野双目镜显微镜, 是微量物证检验常用的仪器。
主要用于痕迹检验、文件检验中的细小物证, 如指纹、工具、枪弹、文字的显微观察和分析检验。
本例利用体视显微镜对牙齿进行检验观察, 发现离体中切牙的唇面、舌面于牙颈处有高硬度的工具对牙齿的夹持形成的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