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电力能源紧缺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社会厦经济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对电力市场的调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结合文章工作实际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由于其不仅对提高电力工业效率、降低电价、减少电力系统投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其在电力市场中突显出卓越的作用。

文章结合文章工作经验对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

1概述负荷管理(Load Management LM)是需求侧管理一个重要的手段,主要是电力公司通过需求侧管理技术来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从而改变负荷曲线的形状。

分为六种需求侧管理下的负荷改变目标:削峰,添谷,负荷转移,策略性节电,策略性负荷增长,柔性负荷。

DSM中的LM可以改善负荷曲线的形状,使之趋于平坦,更重要的是提供其它措施改变电力需求的绝对水平,包括:削峰、填谷、错峰以及战略节电、战略用电和提高用户控制能力;前三者为传统的LM的目标,后三者为其增加目标。

因此DSM中的LM与传统的LM有所不同,它不由电力公司(供方)单方面管理用户负荷,而是调动用户(需方)的积极性,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实现管理负荷的目标,即:①削峰。

以减少在峰荷时调用机组,减少备用容量,降低运行费用。

②填谷。

以提高低谷负荷,用峰谷电价刺激低谷时的用电需要,充分利用空闲机组、降低峰谷差,增加电力销售的收入。

③负荷转移。

将高峰负荷推移到非高峰阶段。

实施手段包括分时电价,对储热、储冷设备提供优惠电价,鼓励电力设备交换运行。

④节能。

鼓励用户采用新技术,以减少对电力电量的总需求,提高用电效率;灵活负荷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供电方式选择。

⑤战略负荷增长。

供电方利用空闲容量,鼓励用户实施新的电气技术,如用电瓶代替汽车的燃油。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_杨加生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_杨加生

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使用优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采集客户端实时用电信息的基础平台,是运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的综合系统,其功能包括:负荷控制、远程自动抄表、预购电、防窃电、控制地方电厂上网、配网监测等。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是一种小成本但又非常有效的控制系统。

下面笔者详细地分析了电力负荷系统的使用优点。

1.1操作简便、操作人员少、预测精准、经济效益高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种全自动化的管理控制系统,其整套的操作系统,2~3个人便可进行操作,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

由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极强,因此其对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也非常高。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对现实企业用电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

1.2数据监测范围广现代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普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另一种是无线电力(主要包括GPRS通讯方式和230M无线电)负荷管理系统。

普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通过预设电缆实现对用户电荷的监控和分析,而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通过无线电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

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监控范围要比普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监控范围要广一些,但这2种电力控制系统的监控范围都要比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对用户用电数据监控的范围要广。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数据检测的范围相对来说是非常广泛的。

1.3事故少、维修方便对于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维修起来非常麻烦。

由于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并未采用全自动化设备,会用到更多的人力,因此其事故的发生率也就会比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高出很多。

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采用全自动化设备,事故的原因也就往往会出现在几个方面而已,如负荷管理系统主站等。

即使发生了事故,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也要比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更容易维修。

综上所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拥有操作简单、精确性高、检测范围广、维修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这些优点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出 现 , 无 线 负荷 控 制技 术 的 稳 定 性 和 可 靠 性 也 有 较 大 提 高 。 作 为 一种 集 中控 制 系 统 , 通 常 电力 负 荷 控 制 管 理 系 统 的组 成 部 分 ( 图 1 主 要 包 括 : 一 个 主 站 、 如 ) 通 信 信 道 、 几 百 个 甚 至 上 万 的 现场 终 端 。因 而 ,数 量
这 一 系 列 的功 能 ,使 电力 负 荷 控 制 系 统 完 成 远 程
抄 表 、遥 控 操 作 、功 率 控 制 、 电量 控 制 、催 费 告警 等 工 作 ,大 大 缩 减 了人 工监 控 的 时 间及 人 力 资源 。在 执 行 需求 侧 管 理 功 能 时 , 可 按变 电站 、线 路 、大 客户 制
理 分 析
( 一)实施 电力需 求侧 管理 的意义 实 施 电 力 需 求 侧 管 理 能 够 有 效 缓 解 电力 供 需 矛 盾 , 引 导 电 力 用 户 优 化 用 电方 式 ,提 高 终 端 用 电效
定错 峰计 划 ,按 周 期 或某 一 时段 进 行 错 峰效 果 分析 ,
负荷 控 制 系统 的现 场 终 端 设备 主 要 由主 控 单 元 、 电参 数 采 样 单 元 、监 控 单 元 、通 信 单 元 、R 4 5 口、 遥 S8 接
信 输 入 、 遥 控 输 出 单 元 组 成 , 系 统 通 过 R 4 5 与 客 S 8线
电力负荷控制 系统在需 求侧管理 中的应用研究

李 皴
( 南 电 网公 司红 河供 电局 , 南 蒙 自 6 1 0 云 云 6 1 0)
摘 要 :文章 阐述 了电力 负荷 控 制 系统 的组 成 、工作 原 理及 系统功 能 ,介 绍需 求侧 管理 的意义 和 内容 ,重点分 析 了 电力 负荷 控制 系统应 用在 需 求侧 管理 中的成 效和存 在 的 问题 ,并提 出 了相 关改进措 施 。 关键 词 :电力 负荷控 制 系统 ; 求侧 管理 ;能 源替代 ;负荷管理 ; RS通讯 盲 区 需 GP

试析用电管理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

试析用电管理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

试析用电管理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各个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冲击更是不断增大,这对用电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现代用电管理的发展要求,负荷管理系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从该系统的发展来看,其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该系统的功能,以使其为用电管理系统提供丰富地信息资源与有效地技术保证。

本文主要介绍了负荷管理系统的概述、用电管理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发展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用电管理;负荷管理;应用一、前言当前,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地日益深化,电力市场的发展也不断进步,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个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水平与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而负荷管理系统是一种具有完备通信网架与全面终端覆盖资源,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先进技术集于一身的系统,其在企业的用电管理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负荷管理系统的概述电力负荷管理,指的是用行政的、经济的以及技术的手段对电力负荷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以及对电力负荷曲线取得最大效益进行调整的管理。

而负荷管理系统,是指将无线电传输等作为通道,将系统控制、计算机通信以及信息管理等集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其广泛地应用在用户用电管理中。

该管理系统的前身是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其初期主要应用在电力紧张时执行的限电不拉路中。

随着当今电力市场的进步以及电力市场供需矛盾的改变,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从先前的控制为主逐步向综合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负荷管理系统通常是由供电机构的主站监控系统与采集控制装置(安装在用户端)组成的,采取的通信方式是无线、有线等,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控制于监测,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应用以及管理。

该系统是用来采集用户端用电信息的实时性基础平台,是采用自控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对用电负荷进行监控与管理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有:负荷控制、远程自动抄表、预测与分析负荷量、回收电费以及查处与防范窃电等等。

简析学校电力负荷控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的应用

简析学校电力负荷控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的应用

DOI:10.19392/ki.1671-7341.201814146简析学校电力负荷控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的应用罗正荣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㊀云南昆明㊀650302摘㊀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系统,并且说明了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解释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需求侧管理中毛病以及问题㊂关键词:需求侧管理;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GPlLS 通讯盲区;能源的替代㊀㊀近年来,由于用户用电需求的增长㊁资源供应不足等原因,电力资源日趋匮乏,全国各地电网均出现了供应不足㊂我国南方电网电力缺失达到25%左右㊂某些省份己经进入电力极度匮乏状态,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电力缺乏㊂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需求侧管理中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通过利用一些必要的科技手段,加强电力管理,为了更准确地对用电进行监控,就必须应用负荷控制系统的方法,较好的了解电力客户用电规律变化,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提高效率,从而建立较好的用电秩序,使居民能够安全用电㊂1工作原理及控制系统构成我国近几十年前后经历了音频㊁载波和无线电控制这3个阶段,现在形成了以负荷控制技术,它以GPRS /CDMA 数据传输技术为基础,较以前相比,更加稳定和可靠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一个主站㊁通信信道以及现场终端,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㊂因此,其特点是多和广㊂现场终端设备的组成成分有主控单元㊁监控单元㊁电参数采样单元㊁RS485接口㊁遥控输出单元,系统要采集各个电力参数,就必须通过特殊线路与客户表箱等器件相连接,再通过某些网络通道,与后台主站实现实时连接㊂我们可以采用WEB 进行采集参数信息实施监控㊂2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本系统终端具有遥感,遥测,遥调等功能,它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遥测各类数据㊂它还具有实时报警的功能,可检测各部分的异常㊂后台主站则支持终端自动上传,支持自控功率等多种方式,具有图像的对比功能,对控制前后的参数全记录,并可以自动分析和处理㊂至此,本系统完成了远程抄表㊁遥控操作㊁控制功率㊁控制电量㊁预警等工作,极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㊂我们可以为客户制定详细的错峰计划,仔细分析其效果,达到管理和远程控制的目的㊂3应本系统进行管理分析3.1实施管理的目的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解决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让用户使用更加正确的用电方式,提升终端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㊂3.2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需求侧管理的内容有以下三点:(1)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管理电力负荷;(3)开发新能源㊂其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就是通过各种措施鼓励用户改变用电方法,从而在高峰时降低需求,在低峰时增加需求,提高供电效率㊂管理电力负荷有三种方法:(1)削峰:通过削峰,可有效减少用户的用电需求,降低电网在高峰时的负载压力;(2)填谷;在低谷时寻找多余的电量,提供高峰时的需求;(3)移峰填谷:将高峰负荷的用电需求补充低谷负荷时段,即同时做到了削峰和填谷㊂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用电效率,进行需求侧管理,提高用电效率,保护客户终身权益㊂(2)通过调价或经济上的措施,调整用电需求㊂(3)引导客户形成正确的消费观㊂(4)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规范市场行为和居民消费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友好型发展㊂3.3系统的效果分析南方电网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平台接收各地信息,形成星形结构,通过融合各地系统的利弊,应用了配变监测,实时监控当地用电情况㊂南方供电局投放控制平台1480台,终端上线率为93%,日监控负荷平均负荷在120~150万千瓦,达到了地区负荷的95%㊂用户基本实现高容量负荷㊂低压集抄模块处于试用期,运行正常后便可以开始收费使用㊂这样,供电站可以实时监控和掌握用户用电情况,南方供电局成效显著㊂我认为采用该系统进行需求侧管理,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监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㊂各个电网公司对自己的供电能力很清楚,但却不能控制客户的用电情况㊂利用此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和规律,为供电站提供有效参数,而且有助于在高峰时移峰填谷;还可以各种统计数据中分析计算出各类参数情况,既便于了解电力参数性能,又可以提高用电效率,增强了方案的可靠性㊂(2)使各项用电指标更加确切㊂负荷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可以为用电指标的测定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㊂它可以做好长期和短期的负荷预测,从而缩短计划周期㊂(3)避免发生事故,减小修理费用㊂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日常维护极其困难,需要的维修人员过多,所以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中各种事故发生频率很高㊂当前,我国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就可以实现对各种事故进行高效可行的规避㊂同时,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很高,也降低了排查事故时的难度,这样能够及时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和中间会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降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维修成本㊂(4)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贡献㊂在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作为极其重要的电力行业,就更要把环保放在第一位㊂我国所使用的旧传统电力系统,排放的各种废气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导致环境极大程度上被污染,但现在新的控制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监测系统对各个过程的严格监控,会极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㊂4结语当前我国各种资源相当紧缺,采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显得尤其重要㊂这不仅可以加强需求侧的管理,还可以提高客户的用电效率,激励人们改善用电方法,促进节能环保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㊂为了更好服务于用户,为了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负荷控制系统也需要提高和改善㊂参考文献:[1]‘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编委会.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魏杰.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 ].黑龙江电力,2007,(2).[3]蔡泳欣.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应用[J ].机电信息,2011,(15).61水利电力科技风2018年5月。

浅议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需求侧管理中应用

浅议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需求侧管理中应用
分。
电到户 , 谁 用电超量限谁 , 不超不限 , 还可 以在负荷高峰时 , 对那些可 以短 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 时中断供 电或不重要 的设备直接切除 , 压低 电力系统的高峰负荷。在高峰 之后 , 又可将这些负荷投入 , 增加系统的低谷用 电, 达到削峰填谷 的 目的 , 使 电力 系统负荷 曲线更加平坦 , 以保证 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 二) 电 力 负荷 控 制 技 术 的 分 类
电力 负荷 控制技术可分为2 大类 : 间接控制方式和直接控制方式 。其 中, 间接控制方 式是通过一定 的行政 或立法手段 , 发布 电价 政策 、 用 电法
规等 , 用经济措施约束控制用户 的用 电情况 。这种控制方式历史悠 久 , 从
电力工业发展初始一直沿用至今 。直接控制方式是在用户 自愿并确 实有 效控制效果的情况下 ,在用户端通过技术措施 ,对用户用 电进行直 接控 制, 其内容包括 : 用 电量控制 、 最大负荷使用量控制 , 以及 电力 电量使 用时 间的控 制。 ( 三) 电 力 负荷 控 制 技 术 的 基 本 功 能
与峰谷分 时和分 季电价方面 的用户模型 、用 电咨询以及设计 新型电能表 家庭 自动 计量装 置 :有 两种 通信频 道 ,一种 由配 电线传送 ( 使 用 2 0 0 k H z ) , 一种由室 内电线传送。 电能存储与节 能技 术 : 用户储存 电能 主要 以储热方式 为主( 冷水储热 和避峰储热) :而通过节能降低峰荷同样是需 求侧管理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
属于需方( 用 户侧) 的有 : 控制需方设备 : 改善用户设备效率 : 提高 电力
需求侧管理 。必须发挥政府 、 电力公司 、 用户 与中介服务部门各方的作用 , 才能使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 落到实处 。

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中电力负荷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中电力负荷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中电力负荷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05T11:39:18.78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张轩梅成成[导读] 构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源网负荷交互能力,促进新能源的消费,对准确高效地管理用户能耗和碳排放,帮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在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导致大量数据被导入。

因此,对各种负荷资源的监控和调节变得尤为重要,这也对未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传统的负荷管理系统很难在未来新的电力系统中实现对各种分布式资源的精确调节,而建立新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思路。

电力负荷技术是构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系统及承载新型负荷管理系统业务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中电力负荷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探究,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电力负荷技术;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引言构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源网负荷交互能力,促进新能源的消费,对准确高效地管理用户能耗和碳排放,帮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标准和规范发挥着关键作用。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将有助于降低项目实施的成本和难度,促进业务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现阶段,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标准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并不先进,许多关键内容难以满足准确负荷分类、实时监控和实时控制的需要,特别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负控终端及接入等方面的标准亟需更新,同时需围绕信道时延控制、量测功能设置、数据采集频度、负控终端与客户负荷开关的连接等,制定或修订相应标准。

1 研究背景2022年3月31日,中国工程院根据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在2027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中的运用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中的运用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需求侧中的运用摘要:在对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分层分布式逻辑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后,对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需求侧远程集中自动抄表目前,由于受过去建设技术条件和投资资金的制约,我国电网普遍存在供电不足、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

对于供配电部门而言,希望在保持电力需求侧电能负荷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综合效率,以降低系统能耗,减少单位电能输送成本;而对于电力用户而言,希望及时获得供电情况、实时电价等信息,以便其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通过错峰用电等措施达到节约用电成本的目的。

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以形成最优的控制策略。

通过远程操控用户的配电开关,将一些大容量电力用户调配到用电低谷时段运行,从而达到削峰填谷保持供电整体负荷曲线平衡的效果,有效提高供配电网供用电经济可靠性。

1 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结构分析需求侧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类先进的技术装置,以提高整个供配电网中用电终端综合用电效率和智能营销服务水平,也就是说实时采集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是构筑整个系统建设的核心思想。

因此,在系统建设中,必须由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特别是负荷容量较大会对供配电网造成较大影响的电力用户,这样才可能实现供配电网络电能资源的合理调配。

采用分层分布式的逻辑结构,按照电能信息采集、输送、分析运算、以及命令决策几个功能模块构筑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主站系统(中心数据库)、以及电力负荷智能分析决策管理系统五大部分。

2 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研究2.1 需求侧电力负荷控制管理负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相关通讯系统将供配电网中的停电检修、配电故障、负荷情况、以及实时电价等信息提前告知会受到影响的电力用户,使其能够及时详实的掌握电网运行情况,便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用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负荷管理系统通过内部程序的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以提高其对供电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实时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第 2 9卷 4期
V0 _9 I2 No.4 2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 NOL OGI CAL DEVELOPM ENT OF ENTERPRI E S
21 0 0年 1 2月
De . c2Ol O
浅 析 电 力 负荷 管理 系统 在 电 力 需 求 侧 管理 中 的应 用
中图 分 类号 : M7 5 T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6 8 3 (0 0 2 — 0 8 0 10— 97 2 1) 4 03 — 2
电力 需 求 侧 管 理 由于 其 不 仅 对 提 高 电 力T 业 效 率 、 21 合理 分 配 负荷 . 降 低 电价 、 减少 电力 系统 投 资 有 着 巨 大 的推 动作 用 , 且 而 利用 负 荷 管 理 系统 所 采 集 的数 据 ,可 分 析各 用 户 的 对 于我 国能源 的高效 利 用 , 高 整个 社 会 的 经 济效 率 、 提 社 会效 益 以及 环 境 保 护 都 有 十分 重 要 的 意义 ,使其 在 电力 市场 中突 显 出卓 越 的作 用 。文 章结 合 文 章 工作 经 验 对 电 力需 求侧 管 理 中 电力 负荷 管 理 系统 的应用 进 行 分析 。 用 电情况 。 于实 时 监测 用 户 负 荷 , 掌握 用 户 实 际用 电 由 能 情 况 , 据 用 户 实 际 需要 , 理 分 配 负 荷 。 根 合 主要 分 为 直 接 负 荷 控 制 和可 中断 负 荷 控制 2种 分 配形 式 。电 网高 峰 时 段 ,系统 调 度 人 员 通过 自控 装 置 随 时或 根 据 约定 控 制 用 户 终 端用 电负 荷 。对 于可 以 中断供 电不 影 响 生产 的工 业 用户 以及 城 乡 居 民用 电 , 取 直 接负 荷 控 制 分配 ; 那些 采 对 可靠 性 要 求 很 高 ,负 荷 的突 然甩 减 和 停 止 供 电有 时 会 酿 成重 大事 故 和 带 来很 大 经 济 损 失 的用 户 和 设备 ,采 取合 同约 定 的 形式 进 行 负 荷 控 制分 配 , 即可 中断 负荷 控 制 。 从 而鼓 励 : 工序 产 品或 最 终产 品存 储 能力 的用 户 , 过工 有 通 序 调 整改 变 作 业 程 序 来 实 现 躲 峰 ; 能 量 ( 要 是 热 能 ) 有 主 贮 存 能 力 的用 户 , 用 贮存 的能 量 调 节进 行 躲 峰 ; 利 有燃 气 供 应 的用 户 , 以燃 气 替 代 电力 躲 避 电 网尖 峰 ; 用 电可 靠 对 性 要 求 不 高 的用 户 ,通 过 减 少 或 停 止部 分 用 电躲 开 电 网
1 概

负 荷 管 理 (od M ngm n L 是 需 求 侧 管 理 一个 L a aae et M)
重 要 的手 段 ,主要 是 电力公 司通 过 需 求侧 管 理 技 术来 改 变 用 户 的用 电行 为从 而 改 变 理 下 的负荷 改 变 目标 : 峰 , 削 添谷 , 荷 转移 , 负 策 略性 节 电 , 略性 负荷 增 长 , 性 负 荷 。 策 柔 D M 中的 L 可 以改 善 负 荷 曲线 的形 状 ,使 之 趋 于 S M 平 坦 ,更 重要 的是 提供 其 它 措 施 改 变 电力 需 求 的绝 对 水
平 , 括 : 峰 、 谷 、 峰 以 及 战 略 节 电 、 略 用 电和 提 包 削 填 错 战
高用户控制能力 ; 前三者为传统的 L 的 目标 , _ M 后 二者为 尖 峰 等 。 此 达 到对 电力需 求 侧 进行 管 理 的 目的 。 如 其增加 目标。 因此 D M中的 L S M与传统 的 L M有所不同 , 22 不 拉 路 限 电 . 它不 由 电力 公 司 ( 方 ) 方 面管 理用 户 负荷 , 是 调 动 供 单 而 电力 公 司 为 了配 合 政 府 搞好 需 求 侧 管 理 ,出 台 了许 用户 ( 需方 ) 的积极 性 , 方 密 切配 合 , 同 实现 管 理 负 荷 多 措施 , 中最 主 要 的 1 就 是尽 量 做 到 限 电不 拉 路 。 双 共 其 条 而
郭 溯 1 I
( . 州 大 学 , 建 福 州 3 0 0 2福 州 电业 局 , 建 福 州 3 0 0 ) 1 福 福 5 0 2; . 福 5 09
摘 要 : 力能 源 紧 缺是 目前 存 在 的 一 个社 会 及 经 济 问 题 , 人 们 的 生产 生 活带 来 了重 要 影 响 , 力 负荷 管 电 给 电
的 目标 , : 削 峰 。 即 ① 以减 少 在 峰荷 时 调 用 机组 , 少 备 用 减 容量 , 降低 运 行 费用 。 填谷 。 ② 以提 高 低 谷 负荷 , 峰 谷 电 用 价 刺 激低 谷 时 的用 电需 要 , 分 利 用 空 闲机 组 、 低 峰 谷 充 降 差 , 加 电力 销 售 的收 入 。 负 荷 转 移 。 高峰 负荷 推 移 增 ③ 将 到 非 高 峰 阶 段 。 施 手 段 包 括 分 时 电价 , 储 热 、 冷 设 实 对 储 备 提 供 优 惠 电 价 , 励 电力 设 备 交 换 运 行 。 节 能 。 励 鼓 ④ 鼓 用 户采 用 新技 术 , 以减 少对 电力 电量 的 总需 求 , 高用 电 提 只 有 负荷 管 理装 置可 以做 到 这 点 。 因此 , 电力公 司在 深 入 开 展需 求 侧 管理 工 作 中 , 强 了宏 观 指 导 , 照在 电力 供 加 按 应 紧 张 的情 况 下 努 力实 现 错 峰 不拉 路 的 目标 ,进 一 步 深
理 系统 应 用 对 电力 市 场 的调 节起 到 了很 好 的 作 用 ,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 章 主 要 结 合 文 章 5 作 实 际对 电 力 得 文 -
负荷 管 理 系统在 电力 需 求侧 管理 中的 应 用进 行 分 析 。 关 键 词 : 力 负荷 管理 ; 电 电力 需 求侧 管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