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学生物竞赛辅导第三章:植物生理(中)
植物生理作用试题答案

植物生理作用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体内负责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
A. 叶绿素aB. 叶绿素bC. 胡萝卜素D. 黄素答案:A2. 下列哪个过程不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一部分?()。
A. 糖酵解B. 三碳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光合作用答案:D3.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哪个部位主要散失到大气中?()。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植物体内哪种激素主要负责促进果实的成熟?()。
A. 乙烯B. 吲哚乙酸C. 赤霉素D. 细胞分裂素答案:A5. 植物的哪种组织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A. 导管组织B. 薄壁组织C. 分生组织D. 机械组织答案:A二、填空题1. 植物体内的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场所,而________则主要负责储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答案:叶绿体、液泡2. 植物的气孔由两两相对的________细胞构成,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植物可以控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换。
答案:保卫细胞、水蒸气、二氧化碳3. 植物体内的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而________激素则有助于促进植物茎的伸长。
答案: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4. 植物对环境盐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之一是通过积累________来降低细胞内的渗透势,从而保持细胞内的水分平衡。
答案:可溶性糖和蛋白质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吸收光能,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氧气和氢离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使得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有机物。
2. 描述植物体内激素如何调节生长发育。
答:植物体内的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来调节生长发育。
例如,吲哚乙酸(IAA)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赤霉素(GA)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CK)则促进细胞分裂,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分枝情况。
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生理辅导课件

《植物生理》奥赛辅导讲义竞赛基本要求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一)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4、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的结构(内皮层、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2、茎的结构(维管束、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4、根、茎、叶的变态(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花的结构(花程式和花图式)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果实的种类二、植物生理(一)植物的水分代谢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植物的矿质代谢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径向运输系统2、轴向运输系统3、物质的运输形式和动力(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类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4、脱落酸5、乙烯(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1、植物的花前成熟2、低温和花诱导3、光周期和花诱导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一)藻类植物1、蓝藻门2、绿藻门3、红藻门4、褐藻门(二)菌类植物1、细菌门2、粘菌门3、真菌门(三)地衣植物1、概述(四)苔藓植物1、概述2、苔纲3、藓纲(五)蕨类植物1、概述2、石松亚门3、木贼亚门4、真蕨亚门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1、概述2、苏铁纲3、银杏纲4、松柏纲5、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1、概述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辅导基本内容:(一)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高中生物竞赛复习课件植物生理——绪论

费弗尔(W. Pfeffer)
•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萨克斯和费弗 尔在全面总结了植物生理学以往的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写成了《植物生理 学讲义》(J. Sachs, 1882)和三卷本的 专著《植物生理学》(W. Pfeffer,1897), 成为影响达数十年之久的植物生理学经 典著作和植物生理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里 程碑。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意味着植物 生理学终于从它的母体植物学中脱胎而 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绪
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与内容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与内容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 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二) 植物生理学的内容
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2.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化
第三阶段:植物生理学发展、分化与壮大阶段
20 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 植物生理学快速壮大发展的世纪。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 50 年代以来,植物生 理学的研究在微观、个体和宏观三个层次上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微观方面,通过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 究,提出并确定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以类脂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双层膜上镶嵌着各 种功能蛋白,执行着诸如电子传递、能量转 换、离子吸收、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理功能。
3.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在许多情况下,感知信息的部位与发生反应的 部位往往不是同一器官,这就需要感受器官将它所 感受到的信息传递到反应器官,并使后者发生反应。 如:进入秋季,夜长增加,这个物理信号如果被一 年生短日植物的叶片所感受,便会在远离叶片的茎 顶端分生组织开始一系列成花的生理准备,直至花 芽形成和开花;而多年生落叶树木的叶片,则会在 夜长增加的这一物理信号诱导下发生叶柄离层的形 成和脱落、枝条进入休眠状态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植物生理》部分

2000-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植物生理》部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72 小题。
)1、(07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 B.大豆 C.小麦 D.玉米2、(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是研究无机营养元素必需性的精确而又便捷的方法A.土培 B.水培 C.蛭石培 D.砂培3、(07年全国联赛)盐碱地土壤对非盐碱植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它导致植物:A.生理干旱 B.同化速度加快 C.呼吸作用增强 D.水分消耗过快4、(04年全国联赛)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A.土壤水势过高B.植物的根缺氧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5、(04年全国联赛)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6、(02年全国联赛)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体中水向上运输主要是依靠A.内聚力张力 B.根压 C.蒸腾拉力 D.表面张力7、(08年全国联赛)早春,当落叶树开始新一年的生长时,木质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8、(03年全国联赛)下述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等于零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并不是原生质C.蚕豆根的分生细胞放在20%的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D.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其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进入了细胞9、(06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A.均为单子叶植物B.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C.光呼吸中放出的CO2能被高效利用D.氧气对其CO2固定影响较小10、(06年全国联赛)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A.叶绿素a, 叶绿素b B.叶绿素a, 叶绿素cC.叶绿素a, 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藻胆素11、(08年全国联赛)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12、(01年全国联赛)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CO2浓度,下列作物中的哪两种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快?(1)棉花(2)玉米(3)高梁(4)小麦A.(l)和(3)B.(1)和(4) C.(2)和(3)D.(2)和(4)13、(06年全国联赛)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C.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14、(02年全国联赛)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效果好?A.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浓度和高乙烯浓度B.低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浓度和无乙烯C.低氧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和无乙烯D.无氧、无乙烯和高二氧化碳浓度15、(05年全国联赛)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棉花,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16、(01年全国联赛)用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鉴定IAA时,下述哪一项注意事项是不正确的?A.要挑选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并萌发成幼苗后才能实验B.实验操作要在较弱的光下进行C.实验材料要切去胚芽鞘尖端D.切段要在水中漂洗后,才能测定17、(07年全国联赛)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的植物一般生存的环境是:A.旱生 B.水生 C.阴生 D.阳生18、(08年全国联赛)植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器官是A.叶片 B.根 C.茎 D.花19、(02年全国联赛)植物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是A.有关,但不完全依赖 B.矿质元素吸收少则吸水多C.两者无关 D.矿质元素吸收多则吸水多20、(01年全国联赛)菌根是在植物体上形成的,二者是一种关系。
生物竞赛——植物的生长生理

发芽种子中淀粉分解
产生的大量还原性糖
(葡萄糖)让菲林试
剂还原:
Cu(OH)2→Cu2O
左:未发芽种子右:发芽种子
(三苯基甲腙)。
活种子死种子
Grand period of growth.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光引起背光侧抑制剂分布的增多:
在向日葵中是黄质醛、萝卜下胚轴是萝卜宁、萝卜酰胺在根中平衡石存在于冠中,在茎中分布在维管束周围
生长素导致根的正向重力性
Ethylene induced epinasty in tomato 3.感震性(Seismonasty)
含羞草的小叶在遭受震动时,小叶成对合拢,叶柄下垂,称为感震性seismonasty。
The sensitive plant (Mimosa
pudica) have special structures
(pulvinus) at the bases of petioles
and leaflets that allow the leaf
parts to close up when touched
(arrow).
(pulvinus)叶枕的形状
Kinetics of leaf movement of Chenopodium murale in constant
white light. Black horizontal bar represent last dark period.。
植物生理课件-精华版

一、名词解释逆境抗逆性抗寒锻炼逆境逃避逆境忍耐冻害冷害胁变渗透调节逆境蛋白巯基(-SH)假说生理干旱盐碱土活性氧生物自由基二、问答题1. 脂膜与植物的抗冷性有何关系?2.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有何作用?3. 外施ABA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是什么?4. 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几个步骤?5. 逆境对植物代谢有何影响?6. 在冷害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7.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是什么?8. 抗寒训锻炼为什么能提高作物的的抗寒性?9.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有哪些?一、名词解释水分临界期光呼吸生长协调最适温临界夜长呼吸跃变乙烯三从反应二、填空题1. 植物蒸腾作用主要以为主。
诱导气孔开启最有效的光是,与气孔运动关系最密切的金属离子是。
2. 植物缺素症中,生长点坏死一般是缺;果实小叶病一般是缺;易表现出“花而不实”的元素是;缺乏后易表现出缺氮症状的金属元素是。
3. 农作物种主要的C4植物有、、。
4.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主要途径是;同化物运输总的方向是由到。
5.植物体内的同胞化学信使主要是类物质;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主要有、等。
6.植物激素中,促进侧芽和不定芽分化的是,促进瓜类雄花分化的是,引起偏上生长的是,调控维管束分化的是。
7.植物体内已知的光受体有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吸收蓝光及UV-A 的和。
8.植物春化感受低温的部位是;感受光周期诱导的部位是。
9.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10.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类主要有、、等。
11.写出下列名称的英文缩写或符号:硝酸还原酶;呼吸商;程序性细胞死亡;超氧自由基。
三、单项选择题四、基础问答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和间接作用2.水水循环3.IAA和乙烯的作用异同五、应用解答1.溶液培养及注意事项2.设计实验根压是渗透过程,与代谢有关3.源单位及原因源-库单位的形成首先符合器官的同伸规律(根、叶蘖同时生长),其次还与维管束走向、距离远近有关。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3讲《植物生理》(含例题、解析、练习及答案)

第三讲植物生理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根据最新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纲要和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试行)要求,有关植物生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分、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生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上述内容中,原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已有的不再重复,只对其他一些在竞赛中经常遇到但又难于理解的内容作些简要的分析或说明。
(一)水分的吸收、运输1.自由能和水势当把一小块高锰酸钾结晶投入到一盛有纯水的烧杯中时,高锰酸钾分子会迅速地由结晶处向烧杯中的其他地方迁移。
这种迁移之所以能够发生,完全是由于结晶与烧杯中的其他地方存在着化学势差的结果。
化学势就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一摩尔的物质分子所具有的自由能,自由能则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够用于做功的能量。
所以化学势就是指物质分子能够用于做功的能量的度量。
其大小与物质的浓度或纯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能够指示物质分子发生反应或产生运动的方向和限度。
在上述系统中,高锰酸钾分子迁移消耗的就是高锰酸钾分子的化学势或者说就是高锰酸钾分子的自由能。
正因为如此,高锰酸钾分子也只能由化学势较高的结晶向化学势较低的其他地方迁移,直到烧杯各处高锰酸钾的化学势都相等为止。
这种物质分子顺着化学势梯度或浓度迁移的现象就叫扩散。
化学势用μ来表示,单位是耳格/摩尔或达因·厘米 / 摩尔。
在上述系统中高锰酸钾分子扩散的同时,水分子也在扩散,消耗的是水的化学势,是水中能够用于做功的能量度量。
其大小当然能够指示水分子发生反应或产生运动的方向和限度,包括植物体内的水分运动。
但是,任何物质分子的化学势的绝对值并不容易测定,水的化学势亦如此。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的化学势实际上是一个差值,是系统中水的化学势与0℃、1.013×105 Pa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
尽管纯水的化学势的绝对值也不易测定,但人们可以规定一个值来作为纯水的化学势,其他溶液的水的化学势就通过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值进行比较而得到。
41中学生物竞赛辅导第三章:植物生理(中)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以下对于细胞周期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不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C.利用药物克制 DNA合成,细胞将逗留在分裂间期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期间2.荣获 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重点因子。
此中美国的利兰· 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先阶段起调控作用的“ START”基因,请在以下图中指出“ START”基因起作用的期间是()A. ab B.fg C.de D.gh3.下边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选项是()A. 在间期的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供给能量C.在先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缍体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4.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一样点表此刻①先期② 中期③ 后期④ 末期()A.① ②B.②③C.③ ④D.① ④5.在高倍显微镜下察看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构造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缍丝、赤道板、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6.洋葱体细胞中有8 对染色体,以下可察看到32 条染色体的细胞是()(直接选择法)A.根毛区细胞B.根尖生长点细胞C.种子胚乳细胞D .花粉粒7.以下图① -⑤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一样状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次序应当是()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②③D.⑤④③②①8.以下哪一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B.人皮肤的重生过程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9.以下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一直察看不到染色体的是()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变形虫细胞③大肠杆菌细胞④蛙的红细胞⑤蛙的囊胚期细胞⑤人的造血干细胞A. ③⑥B.③④C.①⑤D.②④10. 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期间的1000 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此中681 个处于前期, 139 个处于中期,23 个处于后期,157 个处于末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2. 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
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下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A.ab B.fg C.de D.gh3.下面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在间期的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缍体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①前期②中期③后期④末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缍丝、赤道板、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6.洋葱体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下列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直接选择法)A.根毛区细胞 B.根尖生长点细胞 C.种子胚乳细胞 D.花粉粒7.下列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②③D.⑤④③②①8.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人皮肤的再生过程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9.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变形虫细胞③大肠杆菌细胞④蛙的红细胞⑤蛙的囊胚期细胞⑤人的造血干细胞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10. 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11.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12.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用图中字母排出有丝分裂细胞各时期的顺序。
(2)图中细胞内有六条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时期是。
(3)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4)B 图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DNA数是______;E图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DNA数是______。
13.(8分)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或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2个核或细胞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此期的主要特征是。
(2)图中B—C表示,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一[ ]之间。
(4)染色单体形成在[ ]一[ ]之间,消失在[ ]一[ ]之间。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DNA数目之比为。
14.(12分) 生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与物质扩散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的快慢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琼脂快(内含酚酞)切成三快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2)将以上三块琼脂样品浸在0.1%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3)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回答:①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
②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
③实验中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原因是。
: ,, NaOH扩散深度依次为。
⑤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1.细胞一生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B.分化、衰老、未分化、死亡C.衰老、分化、未分化、死亡D.分化、未分化、衰老、死亡2.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D.动物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3.多细胞生物体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增殖D.细胞分化4.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性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A.可逆性的B.不可逆转的C.发展变化的D.无序可循的5.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C.蛔虫的卵细胞D.水螅的神经细胞6.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胰腺细胞D.肌肉细胞7.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8.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直接选择法)A.在动植物体内,在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细胞的增殖是普遍存在的B.在进行无丝分裂之前,遗传物质也要进行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C.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也是无丝分裂D.在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的增殖是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的9.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在()A.分化B.分裂C.衰老D.癌变10.图2一27是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1958年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4]是由[3]引中单个细胞经过形成细胞团,再进一步发育成[5]。
(2)这一事实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即。
(3)据此实验可以推断,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也能培养出与该动物类似的个体,原因是。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2.(6分)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英国科学家布雷尔、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共享。
他们利用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样受基因基因调控的。
所谓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的过程,而不同于外界刺激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现在我们还知道,有关调控线虫细胞死亡的绝大多数基因在人体中也有相应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具有相关基因B.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内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相关基因C.细胞发生程序死亡是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D.细胞程序死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2)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吗?为什么?。
(3)科学家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人类有何意义?谈谈你的想法。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是()A.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2.能够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是()A.神经细胞B.血细胞C.心肌细胞D.癌细胞3.目前发现的致癌因子主要有()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包括A、B、C三项4.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变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煤焦油5.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
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
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细胞分化C.促进细胞衰老D.促进细胞癌变6.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在下列实践中哪些是依据分裂间期相关原理()①作物的诱变育种②肿瘤的某些药物治疗③植物的组织培养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细胞是()A.红细胞B.心肌细胞C.脑细胞D.癌细胞8.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B.核增大,染色深C.膜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D.酶活性降低9.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的是()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癌变D.以上三项10.(10分)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
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分钟。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2小时到10小时。
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
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4小时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1)指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的两项不同点。
(2)为什么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3)据图指出两类细胞在化疗的最初8小时内和化疗给药后的反应(数量变化)。
(4)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癌细胞都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为什么临床上并不这样做?(5)请从理论上对断给药的间隔时间并简述理由。
答案: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D2.C3.C4.D5.C6.B7.C8.C9.B 10.C 11.A12.(1)C、A、E、B、D(2)A、C、D、E(3)A D(4)12 12 6 1213.(1)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2)有丝分裂前期 1:2:2(3)[ C ]—[ D ] (4)[ B ]—[ C ] [ D ]—[ E ](5)1:2 1:130.①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快慢之间的关系的研究②不同大小的琼脂块③酚酞遇NaOH变红色④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3号>2号>1号⑤当细胞和边长为0.1cm左右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扩散发生的快,细胞代谢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