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劳动力素质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关键词优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关键词优化

- 1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关键词优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属地。它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被公认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心地带。作为新疆的重要一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主要被称为联合国发展计划地区,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治区拥有较大的自然资源储备,并拥有着优良的环境优势,这使得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为新疆的“金字招牌”,成为新疆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着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底蕴,它以西塞山,塔里木河以及伊犁河为界,北靠塔城,西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南接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巴州,东与乌鲁木齐相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属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和温和湿润气候,具有着较为多样化的物种资源,其中有大量的植物资源,使其成为新疆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最先进的行政区之一,拥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2011年,自治区上调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开始了自治区“降税减费”配套政策,同时也加快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加快了改革步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行政府职能转变和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翻4倍的发展,构建一个稳健的发展环境,拉动科技进步,提升新疆发展水平。 - 2 -

若要实现经济发展,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必须进行关键词优化。关键词优化是指在搜索引擎搜索中,通过分析关键词的权重来提高搜索结果的排名。针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关键词优化,首先应确定关键词,根据业务定位,考虑到自治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致可以确定的关键词有:新疆西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联合国发展计划地区,新疆金字招牌,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暖温带干旱气候、温和湿润气候,西塞山,塔里木河,伊犁河,塔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州,乌鲁木齐等。 其次,关键词优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策略性投入,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策略,比如,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出行业补贴,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对本地的产品、服务、宣传进行曝光,以提高其关键词搜索结果的排名。 最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也可以利用社会媒体和社交网络来进行关键词优化,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口碑和分析数据,来进行关键词优化,以提高搜索结果的排名。 以上就是关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关键词优化的内容,本文重点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关键词优化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关键词优化技术。希望我们通过提高关键词优化和搜索结果排名,推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新疆发展贡献力量。 - 3 -

柯尔克孜族的分布与人口(人口仅有18万人的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分布与人口(人口仅有18万人的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分布与人口(人口仅有18万人的柯尔克孜族)提起柯尔克孜族,很多人可能有点陌生。

如果说,这个民族,与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想必这就熟悉很多了吧~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渊源太深了,因为其绝大部分国土在一百多年前都还是属于大清王朝,也就是说一百多年前咱们压根就是一家人,当然,现在是我国西部边陲很重要的邻国。

另外,中国唐朝的大诗人李白,老家就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当年名为碎叶城!柯尔克孜族人,有五分之四聚居在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因为大多是居住在山崖上的,特殊的环境原因,所以这个民族的人们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帽子。

在男女戴帽子这件事上,可以说是男女平等的一个民族了,他们人人都戴帽子,而且非常讲究。

一、男人的挚爱——白毡帽很多人提到柯尔克孜族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的白毡帽,“哈尔帕克”是柯尔克孜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白毡帽。

神秘的传说关于这个白毡帽,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柯尔克孜族有一个英俊而又足智多谋的国王,他发现每次在征战过程中,因为军民经常是衣帽不一,就连战马都是五颜六色,他认为这是非常影响军威和战斗力的。

于是在远征之前,他召集了四十位大臣,命令他们将马匹统一颜色,并给他们四十天的时间为每一位军民准备好一顶统一的帽子。

国王要求这顶帽子不仅要像星星一样光芒四射,也要像花朵一样斑斓,还要像一座座山环能躲避风雪和风沙的袭击。

到了第39天,39位谋臣都没有设计出能满足国王要求的帽子,都被一一杀死。

但是最后一位大臣有一个聪明而又漂亮的女儿,她为国王设计出了这款白毡帽,国王看了之后大赞,即刻下令让匠人赶制。

后来,这款白毡帽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不过,虽然白毡帽是男人们的挚爱,但是就一顶白毡帽,在柯尔克孜男人中还得分出个所以然来呢~按地区划分: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人戴前后帽檐开口的白毡帽,天山地区的柯族人戴不开口的白毡帽。

按年龄划分:未婚小伙子戴的白毡帽,顶上缀有用金线高高耸立的火红的缨络,帽檐绣红花和美丽的图案,英俊潇洒中年男子戴的白毡帽、顶部也缀有红色缨络,帽檐绣有黑、蓝色素花和简单的图案,厚重沉稳,又不失英武剽悍老年男子戴的白毡帽,基本不绣花,不缀缨络,显得素净持重二、漂亮的女人帽红色是高原女人服饰的主调,女人们戴的帽子款式比男人多多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18•【字号】新政发[2011]67号•【施行日期】2011.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发〔2011〕67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关于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把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落实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二)明确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队伍。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府•【公布日期】2011.05.03•【字号】克政办发[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克政办发〔2011〕34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克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加强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技术研究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公共安全建设,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克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经州人民政府批准,现成立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

第一批专家组成员40名,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类。

其中自然灾害类专家9名、事故灾难类专家13名、公共卫生类专家11名、社会安全类专家8名,现将专家组名单通知如下(每一类别专家按姓氏笔划排序):一、自然灾害类专家(9名)组长:XXX力克木·伊沙克克州民政局局长成员:于涛克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巴合提努尔·吾斯曼那力克州民政局副局长吐坤尔巴依·雄吾尔克州草原监理所所长吴少鹏克州林管站党支部书记、副高级工程师李建疆克州农业局总农艺师张永奎克州地震台台长郭书新克州水利管理处处长熊凤英克州气象局副局长、工程师二、事故灾难类(12名)组长:米吉提·肉孜克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成员:王志建克州鼎盛热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安全员马正军中国移动克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井绪兵武警克州消防支队办公室主任艾克拜尔克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特检科科长买买提·扎依提克州建设局高级工程师李钧辉电信克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杨保义克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文军克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科科长贺伟平克州交通局副局长董百灵克州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魏永强克州环境监督站站长三、公共卫生类(11名)组长:吾曲孔·买买提肉孜克州卫生局局长成员:王毅克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主任、高级兽医师申卫江克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训凤克州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高级兽医师地力夏提克州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阿里木江·卡斯木克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努尔东·玉素甫克州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努尔买买提·吾守尔克州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锐克州中心血站副站长郑文彪克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崔刚克州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四、社会安全类(8名)组长:崔新保克州公安局副局长牛新成克州旅游局局长巴合提亚·肉赛克克州民宗委副主任许生俊克州信仿局副县级调研员吉国权中国人民银行克州中心支行保卫科科长周建伟克州电视台技术维护中心主任、总工程师范建军中国银监局克州分局副局长曾志勇克州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的工作职责、内容、工作制度、保障措施按照《克州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规则》执行(见附件)。

对口援建给新疆纺织行业带来的重大机遇

对口援建给新疆纺织行业带来的重大机遇
良机 。
10 5 . 0元, 加上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费50元, 0 每吨纱生产
成本 要高 出2 0 元 , 0 0 利润空 间很 小。
棉花作为农产品, 可以享受一定的铁路运输优惠政策。
但 是 , 纱则 被 认定 为 工业 品 , 棉 不能 享 受 这些 补 贴 支持 政
策。 从而, 造成棉花和棉纱的运输差价, 进一步削弱新疆棉 纺织品的竞争力, 阻碍棉纺织行业的发展。
3 .投资环境尚不成 熟 ,非市场 因素影 响大
与东 南沿海省 区 ̄l , 前新疆 投资软环境有待提 于。 Hk 目 ; 卜 在 中西部 省份各地新 疆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 的同时, 些相关 一
新疆纺织行业积极与对 口 省份的有关部门、 企业联系,
宣传 中央 新疆 工作座谈 会精神 和 各项支 持纺 织 工业 发展 的 政 策 , 绍新 疆 纺 织 工业 发展 的优势 和 投 资环 境 , 时做 介 及
政 厅每 年 给 予一 定的 出疆运 输 费用支 持 。 对在 自 区困难 治
2 .纺织原料 产 品的运输 困难
路程远、 运力不足、 运费高是新疆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
问题 。 由于新 疆棉 纱 自 较少 , 用 主要 销往 内地 , 因此 运输 问 题 更为 突 出。 疆 鲁泰 丰 收 棉业 的 纱运 到 山东 , 新 运费 每 吨
方式的影响, 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不高, 劳动生产率和员工稳
定性 明显低 于东部发达 地 区, 日 给 常生 产带来 中间工序 的断 档; 而技 术 工人的 频繁更 换 , 能保证 工艺 的统 一延 续 , 不 进 而会影 响到产品质量稳 定 。
自 治区政府出台的 《 加快自治区纺织业发展的财税政
地区新办的属于重点鼓励发展目 录范围内的纺织企业, 可享

南疆三地州就业问题调查与建议

南疆三地州就业问题调查与建议
事业 为主 , 直接参与经济的第 三产业发展缓慢 , 主要表现在第三 产业基础薄弱 , 辐射范 围较小 , 集 聚效益弱 ; 城镇功能结 构以商 品交易和集散 功能 为主 ,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 , 科技传播功 能弱 ,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 务型的产业还很 薄弱 , 服务能力差 , 水平低 , 对带动南疆三地州劳动力就业能力有限。
财政 盘出总额比熏
9 . O 4 %
和 田地 区
兜州地区 ( 2 0 1 0年 )
新疆 全因
】 3 9 4 3 9
5 0 6 0 3
2 0 l 6 4 1 l _ 1 1 . 0 9 4 ( 亿 元)
l 1 . 1 0 %
】 1 8 6 %
1 3 5 5 3
l 4 6 5 2 7
占全疆平均水平比霞
7 8 . 4 6 %
7 1 . 5 9 %
占全鞭平均水 平比重
8 7 . 3 6 %
9 4 4 5 %
4 2 7 0
3 8 9 6
克州地区
2 4 2 6
4 4 5 8 s
平。
南 疆三 地州处 于前工 业化 阶段 向工 业化初 级 阶段过 渡时 期 。2 0 1 1 年, 喀什 、 克州和和 田地 区的工业化率分别 为: 1 4 . 0 1 %、 1 3 . 4 6 %和 8 . 0 1 %, 同期 新疆工业 化率为 3 8 . 1 4 %; 2 0 l 1 年, 喀什 、 克州和和 田地 区的城镇化率分别 为 : 2 2 . 6 4 %、 2 9 . 7 3 %和 1 6 . 8 7 %, 同期新疆城镇化率为 4 3 . 5 %; 南疆三地州农 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产生原因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产生原因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产生原因摘要:人口文化素质是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

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对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沉重、经济并不发达的新疆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占总人口的60.26%,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因此,了解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分析其成因,对新疆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在全国各省区中一直比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教兴新”战略的实施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新疆的文化教育以及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缓解。

新疆2005年的文盲率为8.32 %,虽低于全国平均文盲率,但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中的新疆文盲率高0.98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8.2年,比全国平均水平8.5年低0.3年。

由此可见,新疆的人口文化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据新疆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显示:2005年新疆2008.15万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10.12万人,占总人口的60.26%,因此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新疆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及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6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为1087.7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9.89%。

在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为61.59万人,占5.66%,低于全自治区和新疆汉族平均水平3.09和7.54个百分点;高中受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为91.93万人,占8.45%,低于全自治区和新疆汉族平均水平3.75和9.16个百分点;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为387.29万人,占35.6%,低于全自治区和新疆汉族平均水平0.43和1.04个百分点;小学受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为449.83万人,占41.35%,高于全自治区和新疆汉族平均水平6.41和15.65个百分点。

新疆南疆地区贫困现状与对策分析

新疆南疆地区贫困现状与对策分析
2.3观念落后
南疆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人们与外界的交流十分困难,加之以农牧业为主的落后的经济活动方式,人们的观念也相对保守落后,如因循守旧的自然经济观念、安于现状的守常观念、狭隘的地方保护和乡土观念、“等、靠、要”的依赖观念等等,都禁锢了人们的思维,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消磨了人们的意志,年复一年地守着贫困家园,过着毫无指望的日子。
2.6结构产业单一
南疆五地州贫困地区形成地貌多样,动植物,光热水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对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粗放经营掠夺式开发状态,深度、系列化开发产品较少,四地州还是农业为主,2005年,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第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为别为39.6%,30.2%,44%,45.2%。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落后,农民收入增长慢,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表1 2005年个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疆
19
44.7
36.3
阿克苏
24.5
24.5
35.9
克州
30.2
15.8
54
喀什
44
21
35
和田
45.2
16.2
38.6
资料来源:《新疆同统计年鉴2006》
2.7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
扶贫资金的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意识扶贫规划与实际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县、乡政府的“虚头”和“虚配”和信贷扶贫资金的不到位。二是扶贫项目计划管理主体错位。目前各地普遍实施扶贫项目县级申报省级管理制度,项目从申报到批准实施缺乏群众的主体参与,往往项目不符合群众实际需要而失败。三是扶贫资金到位晚,项目实施进程受到影响,而且给县乡挤占,那用扶贫资金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扶贫资金都是在下半年才下达到县里,有的甚至到第四季度才下达县里,致使有些工程无法开工,而资金又只能结转到下一年度。扶贫项目不能开工,资金闲着不用,对资金紧缺的贫困县来说,很难保证扶贫资金不被挤占,挪用的情况。四是有些管理制度比如:报账制,在贫困县没有得到很好的贵彻落实,部分资金不能够得到有效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4期 (总第112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4.2O13 

Genera1.N0.1l2 

【边疆经济】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劳动力素质评价研究 

依明尼牙斯・苏来旦 (新疆师范大学经法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是促进牧业与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我国 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和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农村劳动力 素质的高低、经济发展的快慢。本文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为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调查 和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井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劳动力素质评价,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跟全国 水平、新疆水平和昌吉州的水平进行对比,建立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克州;劳动力素质;时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一、

克州劳动力基本情况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因此我们 先了解一下克州劳动力基本受教育情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7月14日,是全国唯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 1995年全州人口40.83万人,2010年年末全州总人口为539 849人,比上年末增加9 674人。其中农业人 口38 443人,占71.2%。在总人口中,柯尔克孜族147 955人,维吾尔族345 112人,汉族39 680人,回 族674人,鸟孜别克族158人,哈萨克族142人,塔吉克族5 526人,其他602人。男性人IZl 274 409人, 

墨 宴 车 善: 劳5071 莘 ———]_== -r ====T_ ==]-== T:==_T_夏 到 贝 州义化程厦俐 ,罕龄儿亘 

资源来源:克州统计局网站 10 232人,占10.3%;小学年龄人口52 365人。 占53.1%;初中年龄人口23 916人,占24.2%; 高中年龄人口10 850人,占11%;大专及以上 人9 836,占0.8%。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 克州受教育情况与新疆昌吉州和乌恰县的两 个乡(吐古买提乡,吉根乡)的比较结果见表1。 

二、克州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0年克州农牧民住户牧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与人均收入分组情况数据来分析克州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与 农业经济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克州农牧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经济有正向关系,农牧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农牧民劳 动力农业经济直接影响。也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牧民的收入逐渐增加。 表3所显示,2010年中国,新疆,昌吉州和克州农牧民从业劳动力总量及构成与产业结构比较来研究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克州与全国、全疆和昌吉州相比,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最低,而第一产业 就业人数比重最大。 表2所示,劳动者素质越低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 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越少。一定程度上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是劳动者素质决定环节。不同 的产业对就业人员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吸收能力。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大的地区,劳动者素质 

收稿日期:2013.02.28 作者简介:依明尼牙斯・苏来旦(1985一),男,新疆吐鲁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与开发研究。 

圜BIANJIAI ̄JINGJIYUWENHUA 依明尼牙斯・苏来旦: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劳动力素质评价研究 表2 克州农牧民劳动力教育程度和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劳动力文化程度结构(%) 收入结构 不识字或识字 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高中程度 中专程度 大专及以上程度 30o元以下 18.1 32.18 47.65 2.4 0.01 0.0o 3O0—60o 1 9.3 45.5 49.7 3.5 O.o5 O.00 6OO-90o 8.5 42.5 37.6 3.6 0.o5 0.0o 900—120o 9-4 45.8 49 2.8 O.O8 0.O1 l2O0 150o 7.1 32.6 47.8 5.4 0.06 0.05 l50o一180o 4.2 47.6 55.6 6.1 0.1 0.87 1800元以上 4.62 40.O6 44.98 7.31 2.12 0.9l 资源来源:克州统计局网站 

要求较低,而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提高,而且较高收益水平的产业对劳 动者自身素质提高具有刺激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劳动者创造技能素质提高的 良好环境。 

克州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 克州农牧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数比重分别为59.0%、8.4%和32.6%。与 1990年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上升(见 表3 产业结构比较 表4各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及年龄构成 单位:% —、\ 产业结构 全国 新疆 昌吉州 克州 

标准、、\\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 10.1 19.8 29.8 2o.1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46.8 47.7 42.O 23.4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3.1 32.5 28.2 56.5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36.7 48.9 10 68-3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28.7 14.8 36 11.5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34.6 36.1 54 20.2 

克州 新疆 全国 未上过学 10.3 4.62 6.8 小学 53.1 40.O6 32.7 初中 24.2 44.98 49.5 高中 11 12.3 12.9 大专及以上 O.8 0.9l 1.2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6.8 7.75 7.78 

克州统计年鉴.2001-2010年. 表3)。依据数据,产业结构转移逐渐突出,对克州农牧民第三产业从事人员的数量增长,这对克州农牧民 劳动力科学素质提高有绝对性的作用。 1.克州农牧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克州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构成,与新疆和全国相比差距明显。一是未上过学的人数比重高于新 疆和全国;二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重低于新疆和全国;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新疆和全国(见 表4)。 雄古尔・马提凯,女56岁,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依达良村第四小队农民,她说“我们温饱食足,但是 孩子上学挺困难的,学校远,消费多,没有办法上学。” 2.克州农牧民劳动力区域分布有明显差异 克州各地农牧民劳动力数量占农牧民常住户的比重来看,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比重最高,均为24.4%, 19.6%。比重最低的是乌恰县和阿合奇县,分别为5.71%和4.1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阿图什市最 高,比重最低是还是乌恰县和阿合奇县。未上过学的比重最高为12.2%;青壮年人数比重,云和、龙泉均 为4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见表5)。 3.技能培训覆盖率不高 农民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现有的技术培训机构针对性不强,培训渠道单一,培 训知识面窄。据对克州农村3 200户家庭劳动力调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只占11.3%。在多数时候, 得到实用技术培训的往往是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劳动力直接接受农业技术的渠道一般是受左邻右 舍的示范户影响。许多地方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没有一整套计划和组织体系,在培训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 

BIANJIANGJINGJIYUWENHUA圆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4期 The Bord ̄Economy And Culture No.4。2013 表5 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构成比较表 单位:% 全州 阿图什市 阿克陶县 乌恰县 阿合其县 农村劳动力总量(万) 53.98 24.45 19.64 5.7l 4.17 农牧人常住人口的比重 70.3 74.6 89.1 90.6 93.3 农村劳动力年龄构成(%) 20岁及以下 43.3 35.2 20 22.0 24-3 2l一3O岁 17.2 15.2 16.3 14-3 11.9 31—40岁 16.7 12.3 14.5 14.9 15.0 41—50岁 10.5 9.34 9.41 8.57 9.5 51岁及以上 12.2 12.1 l1.5 10.7 12.5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未上过学 9.3 8.3 9.9 11.2 11 小学 44.1 42.8 50.2 30.1 15 初中 38.6 41.6 39.1 20.3 11.4 高中 8.2 10-3 8.2 7.1 5.4 大专及以上 O.8 1.2 O.9 O.8 O.1 

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 实际的现象,致使许多农民不愿花钱 去培训。目前,农村各业普遍缺乏有 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大部分农民仍然 按畜耕人种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传统经 验生产,靠手工工具搞饭吃。 

四、相应的对策分析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善培训 机构办学条件 农民技能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公 益性、战略性的工作,应加大财政扶 持力度,切实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和 引导资金,建立以政府筹措为主导, 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 制。在财力有限的克州,可以有重点 的选择几家基础较好的、办学理念先 进的技术培训学校,加大财政扶持力 度、给予办学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提高办学条件。采取“先发展一批、再带动一批、最后整体推进”的方 式逐步提高克州培训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实行集中办学,除非特殊情况,村里不再设小学,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条件相对较好的乡小学,实行学 生住宿制度,并由学校派车定期接送学生上学。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选派优秀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 学习,保证培训费用的正常投人,实行教师竞聘制度。 2.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效益 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牧民快速增收的支柱产业牢牢抓住不放,重点解决好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 语言和技能不适应及政府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依托克州新型工业化建设、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内地大中城 市劳动力资源紧缺、周边国家经济复苏为农村劳动力输出提供广阔市场,增强农牧民走出去的信心和能力。 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办法和措施,加快建立完善劳务输出的语言技能培训、用工信息、生活安排、民工维 权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努力使劳务输出由区内向内地发展、由体能型向技能型延伸、由国内向 国外开拓,由短期低收益向长期高收入转化,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输得出去、留得下来、收入不断提高, 逐步使非农产业收人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快牧区劳动力转移。结合城镇化建设和戈壁产业,大 规模开展牧民劳动技能的培训,加快牧民分流转产,力争实现三分之一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三分之一牧 民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牧民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3.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这些年在各县(市)、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克州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 州现在已经有了12类认证和14个商标,但是光有认证和商标是不够的,还要拓展市场,进一步加大宣传 推介的力度,使品牌真:iE ̄tt得响,把“品牌战略”变成“名牌战略”,最终实现销量和价格上的优势。有条 件的县(市)、企业和合作社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宣传报道、媒体广告、网络、会展等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 道,进一步宣传推介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