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据,学会说理
议论文写作手法——分析论据,学会说理

叹杜甫 闲坐岩石,斜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我,千 年之后一介学子,观杜甫。叹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 “江海人士”,“潇洒送日月”;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 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 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因为他注定要为“至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醇”的理想付出一生。人,最难战胜的就 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 而无奈。 叹仕途。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 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 容得下杜甫这种光明磊落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 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乱臣,愤贼子!这不 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 个民族长久的悲哀。
修改文一:“自古才子出寒门”。(观点句)司 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 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 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 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 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 外出打工„„ 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 才子的非常之人。(示例)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 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 断地成花。(分析句,并运用比喻论 证)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中心句)
参考语段:
积聚爱心,呵护梦想,让生活充满爱。涓涓细 水可以汇成江河,滴滴爱心可以凝聚成绚烂的七彩。 美国旧金山全城动员,集万人的爱心,帮助罹患白 血病的五岁男童迈尔斯圆蝙蝠侠梦;江西新余警民 通力配合,导演了一场“劫持人质”的案件,帮助 轮椅男孩小骏亿实现了自己的警察梦;美国演员约 翰· 尼德普身着戏装,以“杰克船长”的身份到一个 英国小学表演,实现了小学生的追星梦,也巧妙告 诉孩子要尊重老师。梦想是一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孩子们的梦想童真却又五彩斑斓,梦想实现的那一 天,生活也随之充满了阳光。“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人们能积聚爱心,尊重孩子们的梦想,呵护他 们的梦想,这世界自然会充满真善美。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分析论据,学会说理方法点拨一:因果分析法〔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根底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论点:学会舍弃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
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象一般人一样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
因为他舍弃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
可见,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所以他是智者。
2.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仁者。
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
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家让出三尺。
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
正因为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化干戈为玉帛,才成就了"六尺巷〞这段千古佳话。
所以,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又怎会做出如此舍弃?〔"学会舍弃"〕3、三国时的马谡[sù]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为什么会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议论文学会分析说理

议论文的分析说理教学目标:1、强化析理意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理解水平。
3、提升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
教学设想:学生写议论文最薄弱之处在于不会讲道理,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也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但不会分析论证,往往以叙代议例而不议。
写成“观点+事例+结论”的模式,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
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实行分析。
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即使论点准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因为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
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少不得的。
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就例说理,就是结合着这个例子,就着这个例子来讲道理。
我们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了,然后马上紧接着这个例子来讲一点理,使得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
今天我们拿起理性的解剖刀,学会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以前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以上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因为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所以没有说服力,现在请同学们试着修改一下。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以前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
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
《学会说理_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搭建一座分析的桥梁》课件ppt43张

但是,聂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的救助和服务。
—通—过《 两六种国或论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地与分;析包来阐容明论似点,一通过把比较花能够伞凸显,论给点;人以舒适,倾盆大雨袭来,也依然会顶着无情的风吹 雨打。《圣经》上说:“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 精编优质课PPT《学会说理——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搭建一座分析的桥梁》课件 (4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论点
论据:素材的使用
议
论
论证:论证方法
文
——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搭建 一座“分析”的桥梁
说理——————分析论证
名言警句+结论 事例+结论 类比+结论
取消说理
说理=表达技巧
精编优质课PPT《学会说理——在材料 和观点 之间搭 建一座 分析的 桥梁》 课件 (4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学会说理——在材料 和观点 之间搭 建一座 分析的 桥梁》 课件 (4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学会说理——在材料 和观点 之间搭 建一座 分析的 桥梁》 课件 (4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学会说理——在材料 和观点 之间搭 建一座 分析的 桥梁》 课件 (4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例:在一次关于三峡工程的庆功会上,有记者 问水利工程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谁是三峡 水利工程的最大贡献者?潘家铮回答道:反对 者贡献最大。
如此说来,果敢无畏的希特勒也应是值得歌颂的吗?此论大谬矣。
2019高考议论文的10种论证方法(已传文库)

高考议论文常用的10种论证方法:分析论据,学会讲“理”。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掌握常见分析论据的方法,就能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一)因果论证【示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作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评析】作者运用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之例,考虑了古今中外,素材具有代表性,也有力地说服了“磨难能够历练人生”的中心;运用探因分析法,揭示了他们成就人生的原因:面对磨难,却不向命运低头。
(二)正反对比论证【示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2023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分析说理方法例说

2023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分析说理方法例说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考生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一、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最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即列举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这种论证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
运用举例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
使用举例论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事例的数量要适中。
一个事例使内容单薄,论证无力,超过三个事例则有罗列材料的嫌疑,还要做到详略结合。
(二)举例要典型、简练、概括。
尽量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事例,能够充分地证明观点,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而且议论文只是借事说理,所叙事例只要能证明观点即可,不要喧宾夺主。
(三)举例要紧扣论点,要析理透辟。
要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并且要对事例做适当的分析,将其中蕴含的道理围绕观点说清说透,不能只是复制、粘贴事例。
(四)举例要有层次性。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事例间会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会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时代(古代、近代、现当代)等。
【操作步骤】第一句提出中心句,第二句概述例子并分析例子,第三句:得出论点。
二、引证法:引证法就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使用引证法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所引用的内容针对性要强。
(二)所引用的内容要简洁。
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引用过后的分析才是关键。
以“宽容”为话题作文讲评——议论文例后点题资料

己的将士,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里。别说那些 怀有异心的人疑窦冰释,就是一般人,也会为曹操 的宽宏大度和设身处地所深深感动。那些当初想要 投奔袁绍的将领们听后对曹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以后的战役中更是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析)由此看来,宽容不仅展现了一代枭雄的智慧 ,更为他赢得了人心。(结论)
以儆效尤。有些曾想叛曹投袁的将士,则惶惶不 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 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周围的将士说 :“大战在即,敌强我弱,我亦自身难保,何况 属下将士呢?谋个号出路,人之常情也。”这表 现出曹操宽大的胸怀。
优点: 事例符合话题“宽容”,观点明
缺点: 观点+材料 堆砌材确料,缺少分析议论
观点+材料= ?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
有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时,只会提 观点和摆材料,通篇没有个人的意见和 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 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 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失败的议论文
历史上,多少政治风云人物,用其宽容赢得人心。 (观点)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把袁绍打败了,缴获的大量战利品中, 其中有不少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信中的内容 大多是贬低曹操,表示希望投袁。有些谋士向曹操提出建议 ,把这些怀二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以儆效尤。那些曾想叛 曹投袁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 些信件全部烧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周围的将士 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我亦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 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
——分析论据,学会说理
符合文体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 之一是符合文体要求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法——学会说理

参考示例: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 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倘若贝多芬在逆境 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他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还 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案是否 定的。由此可见,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 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小练笔1
练习: 1. 请根据《放大你的优点》故事情节,用假设论证法谈谈 你最深刻的感受。(时间5分钟,不少于60字)
说起来,社会上许多平凡的人物,都拥有“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 的优点, 但由于没被挖掘、不受重视,常常被忽略,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人 生最大的遗憾。其实,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只要 有慧眼把它挖掘出来,它就能显现非凡的价值。
小练笔2
练习: 1. 请根据《放大你的优点》故事情节,用因果分析法谈谈 你最深刻的感受。(时间5分钟,不少于60字)
小结
议论文论据分析:
一个原则:紧扣论点 两种方法: 1.只摆现象材料——追原因 →因果分析法 2.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 →假设分析法
温馨提示:议论分析不是单一的,可综合运用上述 两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文章议论分析更全面,更 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放大你的优点》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放大你的优点》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一个平庸之人竟能因为一句鼓励的话语,一点点放大自己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放大优点,使自己走向成功。 假如不是那句鼓励的话语,不是那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优点,大仲马可能一辈 子就甘心做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这样一位平庸的人也不会写出精妙绝伦的作品, 那么他就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作家。由此可见,许多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 优点,并努力地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 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 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 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 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 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 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 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 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 获得成功。(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
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 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 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 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 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 “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论证段落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 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 句。
第一种方法,假设说理法
•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 出来,使得人们信服。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 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 如果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是最简单易行 的说理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掌握。
第四种方法:对比分析法
•
这里所说的正反对比不仅仅是指作文里一正 一反的例子,也指举一个含有正反两种因素的例 子,举完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 重在分析,而不是例子。
• 例1:(正反两例对比:刘备之子阿斗与唐太宗李世民) •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 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 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 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 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 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 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 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 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 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 “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 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 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 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
例2: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 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 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 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 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 彩。 修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 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 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 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 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 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 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 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 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 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 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
如《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 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反例正 说 •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正例 反说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您以为互联 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 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 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 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 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 马云也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 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地说 也为人称道。 “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见, 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 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的不可能也是 有可能的。
第三种方法:“因果分析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 法”: 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 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 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 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 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后解说法
•
举例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担心:对于这个 事例的中心,别人的认识会不会和我的不一样? 例子跟观点的关系,别人会不会跟我认识不太一 样?或者觉得我这个例子跟我要讲的观点关系不 那么密切。这个时候把这个例子解说一下,使它 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 例1:由所举论据里面你可能看到了一定的苗头或可 能性,设想出某种结果,然后就着这个苗头朝结果 引申出去。 • (例文)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 并不因为他出身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 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让他出使秦国。蔺相如 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 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 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 的威名,(看出苗头)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 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 之过而受到牵连。(引申结果)但缪贤并不惧怕这 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臵个人安危于 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 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 例: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 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 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 “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 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 机械师。” 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典型的议论段包括如下五个层次: 摆论点---解说论点---举例---分析论据---小结论点
篇幅约占全段1/2
理是什么?
所谓“理”可分两个层面。一是指“事理” 和“情理”;另一个层面是指“哲理”。我们只 有把“常理”提升到“哲理”的层次,文章才会 有厚度、有质感。 “讲道理”的实质是指论证思维过程的展开。 具体地说就是如何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
对比分析法
例2:(一例含正反因素对比:孙膑的两种境遇) (举例)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 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 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 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 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 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正反对照分析)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 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 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 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 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 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 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 对比分析法 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08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例4:在这类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之 战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 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他在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下军 令状之后,就“留这人情”,让他移兵拦守。结果,关 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夭夭。 •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 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 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 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的就不 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 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 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挥泪斩了马谡。可是 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的实现,都无可奈何了。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 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这里的分析空洞,先是讲述材料,然后直接 得出结论,缺乏分析说理的具体过程,材料的讲 述是叙事性的,如果不跟分析说理结合起来,不 仅论述无力,而且文体特征也不鲜明。
• 【例】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 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 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 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 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 芬· 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 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 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 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 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 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 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 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例后解说法
• 例2:当所举例子比较长的时候,这个例子 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这个例子跟中心有什 么关系,需要通过解说来过渡。
(举例)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 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 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 病,于是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井 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 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 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 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 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解 说)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 古人的话,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 你这就是比别人前进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 想了没有,从来不想;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疑”是 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 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 了。(结论)一个人要善于质疑,善于质疑你才会去学, 才会去思,最终可能才能解决问题。 例后解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