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国演义》经典语录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摘抄80句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摘抄80句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摘抄80句三国演义经典语录摘抄1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

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

2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

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

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

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5 既生瑜,何生亮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6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

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7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

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8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第一篇:《三国演义》经典语录《三国演义》经典语录《三国演义》经典语录【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贯中《三国演义》【3】: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罗贯中《三国演义》【4】: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三国演义》【5】: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罗贯中《三国演义》【6】:血染征袍透红甲,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罗贯中《三国演义》【7】: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8】: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9】:鸿图霸业谁与争锋龙在沙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等海潮.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如日东山能在起,大鹏展翅恨天低。

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山再起时.有朝一日龙得水,必令长江水倒流.有朝一日凤回巢,必让长城永不倒.有朝一日虎归山,必要血染半边天.有朝一日狮入林,我要气吼山河震.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让地府底朝天.有朝一日游天边,众神跪在我身边.有朝一日凤翔天,我要天下尽我鸣.有朝一日我出头,我要天下唯我尊.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三国演义》【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12】: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罗贯中《三国演义》【13】: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三国演义》【14】:三分虽然天数定,神机妙算亦刻图;倘若当年奉孝在,岂容西蜀与东吴。

《三国演义》【15】: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三国演义》的经典语录80句精选

《三国演义》的经典语录80句精选

《三国演义》的经典语录80句精选很多人都知道刘备诸葛亮等人都是出自于《三国演义》,可是却不知道他们在里面讲过什么,对待事情又是用什么样的想法去应付的,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的经典语录80句精选,让大家能够学习一下,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1、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赤胆平乱世,银定江山。

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4、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

5、三分虽然天数定,神机妙算亦刻图;倘若当年奉孝在,岂容西蜀与东吴。

6、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8、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

但见怪石嵯峨,槎丫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9、龙在沙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等海潮。

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如日东山能再起,大鹏展翅恨天低。

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山再起时。

有朝一日龙得水,必令长江水倒流。

10、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11、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天下负心人!12、那胡车儿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异人也。

1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14、大丈夫,出身贫贱并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15、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16、飞令人将酒来,与部将同饮,不觉大醉,卧于帐中。

范、张二贼,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

17、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18、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19、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20、智与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难容。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语录《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以各个英雄人物之间的纷争、权力争夺为主线,展现了英勇、智慧、忠诚、背叛等各种人性的表现。

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录被广泛传诵,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语录。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诸葛亮这是诸葛亮在出征时的壮志豪言,表达了他对事业的坚持和追求。

诸葛亮被尊为中国古代的智慧化身,他的聪明才智和忠诚令人敬佩,他的这句话也被广泛引用,激励着人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2. “吾乃常山赵子龙,愿效犬马之劳。

”——赵云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他是刘备的忠诚战友,他的忠诚和勇猛无比,成为了后世人们推崇的楷模。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主公的忠诚,愿意为主公付出一切。

3. “周公瑾年纪轻轻,智勇双全。

”——曹操周瑜是东吴的名将,他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聪明机智,武艺出众,被曹操赞为“智勇双全”。

这句话被后世广泛传颂,赞美了周瑜的才华和勇猛。

4. “天下之事,悉以势为轴。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他善于利用智谋和势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权力的追求,意味着他在处理事务时始终以势力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5. “吾等为国家,非为私人。

”——关羽关羽是刘备麾下的大将,他有忠诚的性格和坚定的信仰。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他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刘备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他睿智聪明,善于思考和计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智者和愚者的不同看法,他认为智者虽然有千方百计,但总会有一些失误,而愚者虽然经常犯错,但总会有所得益。

7. “尔等与我一同承受国难,我死之后,尔等可以自行选择去向。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仁爱的君主,非常注重和信任他的部下。

《三国演义》这20句经典语录,拔高你的人生境界,让人终身受用

《三国演义》这20句经典语录,拔高你的人生境界,让人终身受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著,共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

作者根据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以及有关三国的杂记、遗闻轶事和戏曲、平话等民间艺术创作而成。

1、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出自《三国演义》第1回,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历史的精准描述。

指人物或事物不断变化,分分合合本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

如果硬要深究其中的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

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

2、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出自《三国演义》第6回, 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

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望丞相监察。

”有时候天下动乱只在一念之间,而安邦兴国却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3、吾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

出自《三国演义》第20回,没错!刘备就是靠着这句话起家的,身份出身固然重要,充分自信也是必不可少啊!4、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出自《三国演义》第21回,这是曹操对英雄这个词下的一个准确定义。

5、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出自《三国演义》第31回,云长曰:“兄言差矣。

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这句话是关羽对兵败的刘备所讲的劝言,一时受挫,并不等于彻底的失败,关键是不能因之而丧失创立大业的志气。

6、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

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出自《三国演义》第60回,这是张松对刘备说的话。

大丈夫活在世间,就应该要有所追求的目标,努力干一番事业。

如果要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到一事无成时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勉之,勉之!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录式精彩句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录式精彩句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录式精彩句段下面是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属于摘录式读书笔记,摘录了里面精彩句段。

1、董承览毕,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

晨起,复至书院中,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

乃放诏于几上,沈思灭操之计。

忖量未定,隐几而卧。

2、良久,倦甚。

正欲伏几而寝,突然灯花落于带上,烧着背衬。

承惊拭之,已烧破一处,微露素绢,隐见血迹。

急取刀拆开视之,乃天子手书血字密诏也。

诏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

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

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

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

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

二人按剑而立。

4、吕布见了,大骂曰:“操贼焉敢如此!”遂将使者斩首。

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稀,东取山东兖州诸郡。

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玄德。

令宋宪魏续西取汝颍。

布自总中军为三路救应。

--摘录式读书笔记--精彩句段5、数日后,绍引兵至。

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

绍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

绍入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

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6、时郭嘉程昱考较钱粮方回,知曹操已遣玄德进兵徐州,慌入谏曰:“丞相何故令刘备督军?”操曰:“欲截袁术耳。

”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丞相纵不杀备,亦不当使之去。

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望丞相察之。

”操然其言,遂令许褚将兵五百前往,务要追玄德转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以下是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摘抄:1.开篇即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奠定了整部小说的主旨,即在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兴衰负责。

2.曹操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的野心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权力的追求和不断的扩张。

3.刘备的形象是一个仁爱的君主,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注重人才,广交朋友,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

4.孙权的形象是一个明智的君主,他善于利用手中的资源,与刘备、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保持了吴国的独立和繁荣。

5.关羽的形象是一个忠诚正直的武将,他的义薄云天,忠诚于刘备,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6.张飞的形象是一个勇猛直率的武将,他的豪爽和勇猛,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

7.诸葛亮是一个极具智慧和谋略的谋士,他的七擒孟获、空城计等战术,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8.赵云的形象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将,他的长坂坡单骑救主,展现了他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武艺。

9.司马懿是一个极具智慧和忍耐力的谋士,他的一生充满了与诸葛亮的较量,最终统一了三国。

10.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有英勇善战的武将,有智慧谋略的谋士,有仁爱的君主,有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1.《三国演义》中,战争和政治斗争是主线,但其中也不乏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刘备托孤、关羽义释曹操等。

12.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如曹操的狡猾,刘备的仁爱,孙权的明智,诸葛亮的智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充满了哲学思考的小说,它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人生的百态。

14.小说中的战争描写生动激烈,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15.《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有朋友之间的忠诚,有敌人之间的智斗,有亲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历史世界。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彩句段摘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彩句段摘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彩句段摘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彩句段摘抄 11、张宝见解了法,急欲退军。

左关公,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玄德。

朱□一齐赶上,贼兵大败。

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玄德发箭,中其左臂。

张宝带箭逃脱,走入阳城,坚守不出。

2、袁绍当先赶来,不到五里,只听得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三员大将,乃是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

因在平原探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特来助战。

当下三匹马,三般兵器,飞奔前来,直取袁绍。

绍惊得魂飞天外,手中宝刀坠于马下,忙拨马而逃,众人死救过桥。

公孙瓒亦收军归寨。

玄德、关、张动问毕,瓒曰:“若非玄德远来救我,几乎狼狈。

”教与赵云相见。

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3、玄德见缚刘岱过来,慌下马解其缚曰:“小弟张飞误有冒渎,望乞恕罪。

”遂迎入徐州,放出王忠,一同管待。

玄德曰:“前因车胄欲害备,故不得不杀之。

丞相错疑备反,遣二将军前来问罪。

备受丞相大恩,正思报效,安敢反耶?二将军至许都,望善言为备分诉,备之幸也。

”刘岱、王忠曰:“深荷使君不杀之恩,当于丞相处方便,以某两家老小保使君。

”玄德称谢。

次日尽还原领军马,送出郭外。

4、玄德到寓,星夜收拾军器鞍马,挂了将军印,催促便行。

董承赶出十里长亭来送。

玄德曰:“国舅宁耐。

某此行必有以报命。

”承曰:“公宜留意,勿负帝心。

”二人分别。

关、张在马上问曰:“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玄德曰:“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因命关、张催朱灵、路昭军马速行。

5、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

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

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

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

二人按剑而立。

6、数日后,绍引兵至。

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

绍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

绍入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经典语录读书笔记:《三国演义》经典语录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共八个字却称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

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

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

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

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精辟指数:6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精辟指数:7 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

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

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

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

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

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

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

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

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

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

精辟指数: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

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精辟指数:10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过去,其中滋味必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我们不可能忘掉刚到单位时手足无措的尴尬;我们不能不介怀来往公车上排山倒海的颠簸。

而我们应该始终铭记的,是指导老师们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耐心细致的谆谆教诲。

四个星期的时间虽不算很长,但也充满了应有的精彩。

从初来乍到的青涩到如今的略显纯熟,从茫然不知所谓的懵懂无知到现在能够跟随老师独当一面,我们的成长发生在实习生活的每处细节之中。

时间的脚步即将带我们去到实习生活下一个站点,也许我们很快能够将执法者的角色扮演的惟妙惟肖,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明白,即使自己已经很有能耐,虚心的学习也不能止步。

大学也好,实习也罢都仅仅是人生简短的一个阶段而已。

周恩来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古语有云:学无止境。

我们当代青年人更加应该与时俱进,随时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夯实的基础。

以上是大学生实习小结的相关范文,希望你能喜欢。

读完《三国演义》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我觉得应该写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以便后面可以翻阅回味。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小说采用的是章回体的写作的,其故事围绕历史,采用七分实三分虚的巧妙构思,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得十分精彩。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魏蜀吴三个国家合并至西晋的这一段历史,故事开头讲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参与讨伐黄巾起义,经过多年经营,刘备集团与东吴联合抗击曹操并占据荆州、夺取了西川,最后与东吴魏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刘备急于攻打东吴,造成了夷陵兵败。

附送:读书笔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傅雷家书》暑假之余,看来很多的课外书,其中《傅雷家书》让我很感动,傅雷的爱子情深,让我体会到了父爱也是如此的伟大。

一、傅雷的爱子情深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

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

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

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

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

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毕竟是骨肉之情。

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olour变化的确很多。

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

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

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

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

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赏。

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

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

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嘱咐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

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 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

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

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

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

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

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四、母亲的关心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

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

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

我们也应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

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五、傅雷爱子心切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

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

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

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

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

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

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六、总结傅雷形象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

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

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

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

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

《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

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强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一意孤行。

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一直很能喜欢巴金的作品,巴金的《家》让我看来一遍又一遍。

《家》是巴老的代表作,和《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