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 器 设 备 维 护 记 录
病房物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5篇)

病房物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1、病区内物品、器械、设备由护士长统一管理,可指派专人分别负责,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期清点维护。
各种物品、器械、设备设立帐目,购置或报废时做好登记,如有损坏、遗失应积极查找原因,进行维修、补充,急救器材必须及时维修、补充。
保管者调换时须有交接手续。
2、床单位物品应如数配齐,保证患者使用。
当患者出院、入院以及交洗衣房清洗、更换时、应当面清点。
3、库房内物品、器械,设备应放置整齐,妥善保管,避免积压,防止受潮霉变。
4、贵重医疗设备、仪器应设专人保管,注明使用注意事项,做好使用和维修保养登记。
5、有些设备全院资源共享,科室间借用,须有借还登记手续。
6、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违章操作和带故障使用。
科室发现医疗器械、设备出现故障或老化时,发现者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设备科备案,维修处理或报废。
7、护理部定期检查物品、器械、设备的应用与管理情况,检查结果纳入科室考核。
器材管理制度一、物品管理制度1.护士长全面负责物资领取、保管和报损,应建立账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2.定期预算、领取病房所需物资,不应造成积压、丢失、损坏和浪费,防止霉烂及蛀虫。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物品者,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定期维护保养。
5.外借物品须有登记、签名记录,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名。
二、药品管理制度(一)病区应根据病种特点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二)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及储存要求分类放置,注射、口服、外用、高危药品分开放置,标识清楚,设专人负责领取及管理,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清查。
护士长每月至少清查一次并签名,护理部定期检查各科室药品管理情况,保证用药安全。
(三)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做到“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如药品浑浊、沉淀、变色、过期、药瓶和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则严禁使用。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3篇)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的器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电话、投影仪等各类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一切器械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器械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
第二章维护责任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器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维护计划,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通报,做好维护工作的宣传。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设立维护点,定期巡检设备,并记录巡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记录设备故障信息,并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第三章维修责任第九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及时维修。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维修计划,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通报,做好维修工作的宣传。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记录,并定期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四章维护与维修流程第十三条维护流程: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点和维护周期;2. 维护人员根据计划进行维护工作,记录维护情况;3. 维护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并记录故障信息;4. 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故障信息后,组织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四条维修流程:1. 设备管理部门接到维修任务后,派遣维修人员进行维修;2. 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描述和设备故障数据库进行维修;3. 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后,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4. 维修人员填写维修记录;5.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汇总维修记录,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维护与维修措施第十五条维护措施:1. 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备的干净卫生;2. 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是否正常工作;3. 定期检查设备的耗材是否充足,如墨水、纸张等;4. 定期更新设备的软件和驱动程序,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5. 定期备份设备的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一、总则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每位操作工和维修工必须做到的基本职责,因而必须依靠每位员工,积极开展全员设备管理,发挥设备管理的作用,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
二、基本内容制定设备四大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作业标准),设备三大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设备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设备的点检、巡检、维护责任制,开展群众性维护保养评比竞赛活动,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处理等。
三、设备的合理使用1.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要养成自觉维护设备的风气和习惯,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必须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凭设备操作证使用设备,严禁非岗位人员和无证人员操作设备,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对于精、大、稀关键设备实行“四定”管理,即:定使用人、定维修人、定使用维护操作规程、定维修方式和备品备件,并建立严格的责任和交接班制度。
4.操作人员要具备“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基本功。
5.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的“五项纪律”(错误!定人定机凭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错误!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合理润滑;错误!遵守交接班制度;错误!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6.建立严格的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对设备润滑实行“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管理。
润滑工具必须齐全、完好、整洁、对润滑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或更换新油。
7.操作工要熟知设备性能,掌握设备运行技术状况。
认真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四、设备的维护保养1.按照谁交班操作谁负责使用、保养的原则,负责处理当班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
准确报告设备运行技术状况。
2.严格执行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设 备 维 护 维 修 记 录

设备维护维修记录项目部负责人:设备部门:机械设备管理规定1. 总则1.1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更好的发挥机械设备性能,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机械设备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公司材料设备科负责监督本规定的执行。
1.3本规定的解释权在公司。
2.机械设备采购2.1机械设备的采购由公司董事长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工程需要来决定。
大型机械设备(5万元以上)由公司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
2.2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前,必须对各代理商进行考察,经过充分论证后,再决定销售商家。
2.3机械设备的采购应遵循科学先进的原则,不购买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和低于本时期标准的产品。
购买的机械设备必须是国家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点生产厂家或推荐产品。
2.4机械设备进场后,由设备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对其进行验收,特殊设备应申请专业部门进行验收,设备验收应作好记录。
2.5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入场时,必须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提供产品合格证、准用证、设备清单、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安装总图、易损件明细表、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
必要时可邀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
2.6机械设备零部件的采购由设备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书面采购计划,并说明原因,经董事长批准后可实施。
2.7为了保证正常施工,500元以下的零部件可由项目部或设备主管部门紧急采购,不必提出书面计划,但必须报告或电话报告给公司总经理说明情况。
3. 机械设备的安装3.1新购进机械设备的安装必须由生产厂家派人指导,公司主管部门及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参加安装工作。
3.2机械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或国家、行业有关规定进行,保证安全。
3.3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必须由有安装资质的专业队伍实施。
3.4机械设备安装前,现场安装技术人员或安全负责人应向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知机械设备原理和安装技术要求。
20150902--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及相关要求

1.引言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第 条 4.4.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 物质的溯源程序。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 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验检测机构应根 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维持其可 信度。
1.引言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路水运工程试验
检测工作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13)114号) 加强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尤其对于自动化、智能化仪 器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其检定、校准工作有效, 及时纠正出现的异常状态。 仪器的量值溯源分为3大 类 鼓励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监控系统的智能检测设备和 手段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 作在计配量置器的具仪目器录设备》中的工,凡作是计列量入器《具强,制也检就定是强的制工 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被 授权的检定机构,实行定期强制检定。如天平、 压力表等
•
对非强检的计量器具,可自行选择检定、校准、 内部校准(自校准)、仪器比对、能力验证等方
术规范进行量值溯源。 主要溯源方式:检定、校准、内部校准(与自
校准的区别)、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等 无检定规程,无法送检,无法溯源时,可开展
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
1 引言
目录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目录
3 期间核查及状态标识 4 新评审准则相关要求
5 分析与讨论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12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标准确定
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设备具体校准项目应根据试验规范确定,这样在确认时 才能认定是否满足试验规范要求,能否使用。
13
2. 检定/校准及计量目录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检验科仪器保养作业指导书

L 1预防保养表L 2每日预防性保养1. 2. 1维护管路每日预防性保养目的:维护管路,排除管路中的气泡。
避免加样量不准。
1、维护管路应在每日开机做测试之前进行。
2、点击“ ”运行管路灌注,进行管路维护。
3、每日关机之前再进行一遍管路维护。
3. 2. 2维护加样针每日预防性保养目的:清洁加样针外壁,避免交叉污染影响测试结果。
1、点击“ ”,维护加样针。
2、点击“ ”运行管路灌注,进行一次管路维护。
3、注意:将样品维护位放置SF-8000特殊试剂清洗液。
1. 2. 3添加清洗液、倾倒废液目的:避免因清洗液不够,造成加样量不准。
1、将清洁桶的上盖打开,不必要把进水管从桶中拨出。
(进水管、液面感应线和清洗桶盖连在一起)。
2、将配套清洗液加入清洗桶内。
3、倾倒废液桶内的废液。
1. 2. 4清洁样品架日常清洁样品架时,推荐使用干净的软布蘸清水擦拭。
若不小心将标本洒在样品架内,请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1.2.5清洁仪器操作平面日常清洁仪器操作平面时,推荐使用干净的软布蘸清水擦拭。
清洁范围包括清洗位及其周围、测试部分表面、试剂位表面、样品架周围等等。
若不小心将标本或试剂洒在操作平面上,请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注意!擦拭测试部分时,请注意不要触碰到测试部分的各个弹簧,若条件允许,请使用棉签蘸清水擦拭。
另外处理槽内的卫生时,请使用棉签蘸清水擦拭!1. 2. 6清倒废弃物箱1、打开仪器右侧门。
2、取出废弃物箱(抽屉式),丢弃废物。
3、按当地的规定处理塑料袋。
4、在废弃物箱内套一个新的塑料袋。
5、关闭仪器右侧门。
1. 3每周预防性保养1. 3. 1通针1、使用SF-8000附件配置的通针器,从加样针下部插入反复通针。
2、点击“”运行管路灌注,进行一次管路维护。
1. 4每月预防性保养1. 4. 1清洁清洗桶每月预防性保养目的:清洁清洗桶内壁,避免水垢堆积。
1、将清洗桶上盖拿下,清空清洗桶。
2、用刷子清洗清洗桶内侧。
医疗设备与安全培训

设备维修完成,科室验收合格
持正常运行状态标识牌 填写维修工单、存档
通知设备主管工程师 费用审批
不符合有关医疗 器械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或产品 注册标准的
由生产商主动 召回或上级行 政管理部门要 求召回的产品
经过分析确认,因 设计、制造上的缺 陷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人体上伤害的
经检测,实验 和论证在特定 条件下可能引 发人体伤害的
3、设备维护记录标识的外观、提示信息、功能 作用、使用方法
设备维护标识依据设备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标识适用于CT机、核 磁、造影机、监护仪等
中标识适用于吊塔、移 动紫外线灯、病床等
小标识适用于血压计、 体重秤、血糖仪等
设备维护记录,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填写,并悬挂或粘贴在
设备上,临床使用人员通过标注,可以直观了解到设备保 养时间和保养人等信息。
8、科室常用《医疗设备操作常规、临床保养常规、使用 注意事项及紧急状态的应急措施》手册,《医疗设备保养 常规》手册,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制定专人管理。
医疗 设备 维修 流程
设备故障
临床科室向设备部保修,挂停用、 限用状态标识牌
接修工程师填《报修登记表》
是否是自己工作范围 或能力范围内业务
工程师挂设备维修标识牌对故障设 备进行检修
红色标识牌:注明“故障停用”,悬挂或粘贴于设备 上,表明设备处于故障停用状态,当设备故障时, 由临床科室使用人员进行标识,并向医疗设备部 报修。
2、设备维修标识牌的外观、提示信息、功能作用、 使用方法
设备维修标识牌,当设备故障停用 时,由维修工程师填写,并悬挂在 设备上,临床使用人员可以直管了 解到设备时间、现象及主管工程师 等信息。
召回事件进行定性分析
四川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