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母猪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母猪喂养方法

母猪喂养方法

母猪喂养方法母猪的喂养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喂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还可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下面将介绍一些母猪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母猪的饲料要保证全面均衡。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哺乳过程。

因此,饲料中要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用于母猪的高营养饲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饲料,确保母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其次,要合理控制母猪的饲料量。

在怀孕初期,母猪的饲料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宜过量,以免影响母猪的消化和生长发育。

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间,可以逐渐增加饲料量,满足母猪生理需求。

但同样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喂给过多的饲料,要分几次喂养,保证母猪的消化吸收。

此外,母猪的饮水也非常重要。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新陈代谢和乳汁的分泌。

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时更换饮水,确保水质的清洁卫生。

另外,母猪的生活环境也要保持干净整洁。

母猪怀孕和哺乳期间的生活环境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最后,要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需要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要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的常见疾病,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综上所述,母猪的喂养方法包括保证饲料全面均衡、合理控制饲料量、保证充足的饮水、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整洁以及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查情配种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查情配种
➢ 环境条件:温度(18-22℃)、湿度(60-75%)、光照(14 16h、100LUX)、空
气浓度NH3<7ppm) ;
➢ 饮水: 1.5L/min。
1.1 后备母猪100日龄强化
育成育肥猪80-90kg
正式投入使用120-130kg
100天(40kg)
强壮的骨骼+结实的肌肉=优良的繁殖力
断奶后高能量饲喂可以提高母猪的发情率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与查情
2020年12月12日
➢后备母猪饲喂管理
目 ➢发情鉴定

➢最佳配种时机确定
一、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
➢ 饲料标准:① 5月龄以前使用育肥料自由采食,体重达70kg左右;② 5-
6.5月龄限制饲养,饲喂含矿物质、维生的丰富的后备母猪料(或空怀料), 日给料2kg日增重500g左右;③ 6.5-7.5月龄加大吸量2.53-kg/天), 促 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④ 催情补饲,在配种前10-14天加喂至3.03.5kg/天, 保持初配背膘18-20mm。
诱情注意事项

二、发情鉴定
配种前大约2周高能量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
配种前增量饲喂可以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和胎儿的成活率
1.2 免疫与保健
1.3 诱情
➢ 发情检查并准确记录 目的:便于第2或3个发情期及时配种和实施催情补饲。 时间:从160日龄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时间,并做好记录。
➢ 公猪接触 刺激母猪的发情与提高排卵数; 判定母猪的准确发情时间。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能量消耗增加,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胎儿的发育和母猪的生理功能。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具有高能量,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2. 蛋白质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蛋白质需求量增加,主要用于胎儿的发育和母猪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护。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满足其蛋白质需求。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对于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更为显著。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需求。

4. 饮水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功能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要保证妊娠母猪充足的饮水量,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制度1. 怀孕前期(1-6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主要需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准备。

饲料可以适量增加,以满足母猪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同时,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的全面营养。

2. 妊娠中期(61-9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开始迅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其发育。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量。

3. 妊娠后期(91-114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已经基本发育完毕,但体重依然在增加。

此时,母猪的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的成分,以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要继续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确保母猪和胎儿的全面发育。

4. 分娩前期:在分娩前几天,母猪的能量消耗会明显增加,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分娩及哺乳后的恢复。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成分,以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并恢复健康。

5. 分娩后期:在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哺乳和恢复。

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母猪和幼猪的全面营养。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和饲养效益而规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执行要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例子:
1. 猪舍管理:
- 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猪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生长环境。

- 通风排气: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排除臭味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

- 清洁消毒:定期清洁猪舍,消毒防疫,防止疾病传播。

- 猪栏设计:根据猪的大小和数量设计合理的栏位,确保猪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2. 饲料管理:
- 饲料配方:科学配制猪的饲料,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营养。

- 饲喂时间和次数:定时定量饲喂,确保猪的饮食有规律。

- 观察饲料消耗:注意观察猪的饲料消耗量,根据需要调整饲料供给。

3. 疾病防控:
- 疫苗免疫:按照养殖计划和病情,定期为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病和流行病。

- 检疫隔离:引进新猪时进行检疫隔离,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猪场的疫情安全。

- 病猪处理: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防止疾病扩散。

4. 养殖管理:
- 繁殖管理:管理好种猪,确保繁殖高质量的仔猪。

- 分娩护理:监测母猪分娩过程,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干净的分娩环境。

- 断奶管理:科学安排断奶时间和断奶饲料,保证仔猪的顺利断奶。

5. 定期检查和记录:
-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 记录管理:记录猪的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饲料消耗量等,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猪场饲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猪的健康、提高饲养效益和生产质量,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率,保障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断奶后母猪饲养管理制度

断奶后母猪饲养管理制度

断奶后母猪饲养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母猪断奶后即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母猪在这一阶段的健康成长并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母猪断奶后饲养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生猪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饲养环境的保障1. 猪舍环境母猪断奶后需要一个安静、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饲养环境。

饲养场要定期清理猪舍,保证猪舍内空气新鲜、无异味,避免猪舍湿度过高、通风不良等情况。

2. 猪栏设施母猪断奶后,需要一个干净、整洁、宽敞的猪栏,猪栏内要有足够的饲料槽、饮水设施和卫生间。

猪栏的设施要保持完好,避免猪栏内有尖角物或者易伤害猪的地方。

3. 温度控制母猪断奶后的环境温度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母猪健康的影响。

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整温度,防止温度过冷或过热造成母猪压力过大。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配制母猪断奶后的饲料需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合理配制,要保证饲料的全价、均衡和新鲜。

一般可采用玉米、豆粕、鱼粉等配制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2. 饲料喂养母猪断奶后的饲料喂养需要按时定量,保证母猪的日常营养需求。

一般每天喂养2-3次,服用数量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调整。

3. 饮水管理饮水是母猪断奶后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饲养场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来源,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和水质的清洁。

四、健康管理1. 定期体检母猪断奶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包括体重、体温、粪便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寄生虫控制。

2. 预防疫病母猪断奶后需要进行常规的疫病预防工作,保障母猪的健康成长。

如口蹄疫、猪瘟、猪霍乱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3. 疫苗接种针对母猪断奶后容易发生的疾病,要定期给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保障母猪免受疾病的侵害。

五、行为管理1. 群体饲养母猪断奶后需要进行群体饲养,避免孤独造成的压力过大。

在群体饲养中,要做好猪群的管理工作,避免相互打架伤害。

常规母猪保健管理制度

常规母猪保健管理制度

常规母猪保健管理制度一、入栏前管理1. 选种:在选种阶段,应该选择健康、体质好的母猪,避免携带疾病或育肥不佳的母猪入栏。

2. 检疫:在母猪入栏前应对母猪进行常规检疫,确保母猪携带的疾病不会传染给整个繁殖群。

3. 消毒: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母猪生活的环境干净卫生。

二、妊娠期管理1. 饲养管理:在母猪妊娠期间,应该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供给充足。

2. 定期检查: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确保母猪的身体状况良好。

3. 饲料管理: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管理,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对母猪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4. 疾病预防:定期注射预防疫苗,预防母猪在妊娠期间发生疾病。

5. 体重管理:监测母猪的体重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

三、分娩期管理1. 分娩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分娩场所,保证母猪在分娩时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 分娩协助:如有必要,应该提供专业人员进行分娩协助,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3. 母猪产后护理:在母猪产后应该及时给予母猪适当的营养补充,保证母猪在产后恢复良好。

4. 仔猪护理:在仔猪出生后,应该加强对仔猪的护理,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

四、哺乳期管理1. 饲养管理:在母猪哺乳期间,应该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母猪的乳汁质量和数量充足。

2. 疾病预防:定期注射预防疫苗,预防母猪和仔猪在哺乳期间发生疾病。

3. 体重管理:监测母猪和仔猪的体重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

4. 哺乳管理:对母猪进行定期挤奶,确保母猪的乳汁持续供给。

五、断奶期管理1. 饲养管理:在仔猪断奶期间,应该提供适当的饲料,帮助仔猪顺利度过断奶期。

2. 分隔管理:在断奶期间,应该适时将母猪和仔猪进行分开管理,避免母猪哺乳期间对仔猪发生伤害。

3. 疾病预防:断奶期间应该加强仔猪的疫苗注射,预防仔猪在断奶期间发生疾病。

六、保健养护1. 定期驱虫:定期对母猪进行驱虫,预防内外寄生虫对母猪健康的影响。

2. 定期检疫:定期对母猪进行检疫,确保母猪的健康情况。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时的成活率,体重⼤⼩和转⼊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和消毒。

⼗. 《关于产房舍仔猪饲喂规范》要求如下:1. 新⽣仔猪7⽇龄开始使⽤添加开⼝料诱⾷,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饲喂时间:(1)07:30(2)11:00(3)14:00(4)16:00(5)19:30,不能低于5次,原则:保证95%仔猪断奶时会吃料;2. .断奶仔猪饲喂时间要求:(1)05:30(2)08:00(3)11:00(4)14:00(5)16:30(6)19:30饲喂不能少于6次,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原则:保证仔猪不掉膘,整齐度均匀。

3. 注意产房舍的通风换⽓⼯作,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

做好⽣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途径,进⼊产房需要脚踏消毒盆,更换内部专⽤靴,穿着产房内部专⽤⼯作服,戴上头套脚戴脚套.,⾛出产房需要将产房内部专⽤⾐服、靴⼦等留在产房内。

要保证每周消毒两次,最好⽤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尽量不上产床,如果上产床,要求必须佩戴⼿套和鞋套,并且在进⼊其他产床之前更换⼿套和鞋套,保证同⼀双⼿套和鞋套只在同⼀个产床接触。

饲养员的主要⼯作流程有以下⼏点:1.喂猪:分娩舍采取⼀天两次的饲喂⽅法,早上5点左右进⾏饲喂,下午2:30左右进⾏饲喂(夏季采取下午4点左右),在喂料的时候要挨个料⽃看,看是否料下到料槽,从⽽确保每头猪都能吃到料。

每天都要对饮⽔器进⾏检查,保证正常通⽔。

2.观察猪群:在喂料后要挨个看猪是否都在采⾷,对于不吃的猪进⾏做标记,把不吃的猪的料,挖到其他猪的槽⾥,确保料不浪费。

在圈舍⾥要根据猪舍温度和氨⽓的味道进⾏合理开风机或者窗户通风,例如:冬季,关窗保温,开风机来调节舍内温度。

夏季,⽩天关窗,晚上开窗,⽩天开风机,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春秋季,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3.治疗:对于不吃的猪和有病的猪进⾏治疗,在每天技术员来查舍时进⾏诊治,技术员开⽅案,饲养员进⾏治疗。

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入栏前准备a.清洁消毒栏舍,确保猪舍环境无臭味和病原菌。

b.检查饲料、水源和饮水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c.确保栏舍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

2.种猪选择a.选择健康、繁殖能力强的公猪和母猪作为种猪。

b.定期进行体检,确保种猪体质健康。

c.避免近亲交配,防止遗传疾病和畸形。

3.饲养环境a.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猪舍内的舒适环境。

b.保持猪舍的干净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

c.确保合适的照明条件,促进猪的生长和活动。

4.饲料管理a.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需求。

b.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避免受潮和霉变。

c.饲喂方式和时间要稳定,避免饲料的浪费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5.疾病管理a.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群体免疫力。

b.发现病症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减少传染风险。

c.合理使用药物,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预防和治疗疾病。

6.经济效益管理a.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跟踪饲料消耗、生长速度和繁殖效果。

b.分析数据,找到改进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优化经济效益。

c.定期与养殖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7.安全管理a.加强猪栏和饲料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b.建立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c.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状况,确保正常运行。

8.劳动力管理a.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分工制度,确保工作高效完成。

b.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对猪饲养管理的理解和技术水平。

c.考虑员工福利和激励措施,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通过遵循以上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可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同时,规范的管理操作也能提高猪舍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疾病和意外事件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高脂肪、高营养的乌鲁木齐正大157哺乳母猪浓
缩饲料增量饲喂
蓄积体脂肪及组织 :改善乳量与乳质
体形调节,防止过肥 :预防难产
妊娠后期采食量与分娩成绩
采食量(kg/日) 存活产仔数(头) 出生体重(kg) 断奶头数(头) 断奶体重(kg)
* 调查1080窝
1.82 9.94 1.4 8.32 5.28
市场指数=猪只价格/饲料成本 生产指数=每头母猪年断奶仔数/全群料重比
例:毛猪价格9元/kg,饲料成本1.6元/kg,则 市场指数为5.6 。 每头母猪年育成仔猪18.5头,全群料重比3.7, 则生产指数为5 。
5

利润指数=5.6×5=28
一般认为,利润指数为25~26是盈亏平衡
点,超过越多,利润越高,30~31经济效益
妊娠母猪体型管理
判断母猪的 体脂肪 沉积状态
母猪繁殖的能量源
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 维持母猪的体况 维持皮下脂肪 P.S.Y + 2 头 经济寿命 + 1产
母猪体形评价


定 义 : 用视觉和触觉判断繁殖母猪的体脂肪蓄积
目的:
1) 2) 3) 4)
不同母猪的体形统一(管理方便)
决定适当饲喂乌鲁木齐正大156怀孕母猪浓缩料量 提高生产性和饲料效率 代替机械(节省费用和时间)
13
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与猪胎儿发育
限制妊娠期 母猪营养
胎儿的肝脏、肾脏、心 脏、脾脏、胃肠道的重 量都明显减轻,生长发 育也明显迟缓
母体孕期营 养水平低
初生仔猪血清清蛋白和 总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 胎儿血浆、肝脏、骨骼 肌中的糖原含量下降
14
宫内发育迟缓对仔猪器官发育的影响
器官
IUGR新生仔猪
急性病理变化
23 123
2. Tocopheol/Se浓度 3 .能量与蛋白质比率 体型管理失败时哺乳期实行特别管理
预防过肥
Table. 妊娠114日母猪的乳腺细胞数差异 项目 背 膘(mm) 过肥 34 正常 23
乳腺细胞数(百万/g)
63.2
123.1
第五阶段 妊娠后期(妊娠95日~110日)
胎儿体重极大化 饲喂量:2.5~3.5 kg
17
即:亏损与盈利分界线18.4头时
1、2得到亏损
显然母猪的生产性直接影响养殖的收益。 结果:7.3头的差异相当于多养1头母猪.
18
选拔后备猪
100
繁殖部分 244天(67%) 初配 114 分娩 30 看不到的部分 214天(59%)
断奶
能看到的部分 150天(41%)
育成/育肥部分 120天(33%)
器官功能
动物短期 内死亡
举例
对器官的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量偏低
大脑利用动脉血中营养物质和 氧的能力有所增强
大脑利用的乳酸多而葡萄糖少
15
宫内发育迟缓对肝脏发育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肝细胞数目减少,肝细 胞体积变小
IUGR 显著影响 肝脏的生长发育
限制了肝细胞的生长和 肥大 肝脏的过氧化状态严重
胆固醇代谢的异常变化
增量饲喂与排卵率
平均排卵数
平均产仔数 16 10
12
9
8
8
4
0
限量饲喂 (1.5kg/日)
增量饲喂 (3.9kg/日)
提高受胎率 影响受胎率的因素
配种适期
配种次数
公猪管理
确认返情
第二阶段 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日)
受精卵存活率极大化 减量饲喂:1.9~2.3 kg
着床
断奶
配种
乌鲁木齐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全体员 工向广大养殖户朋友问好
養豬目標-賺錢
2
如何才能賺錢?
降低成本
增加收入
3
目前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养猪生产决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指标(年出
栏1万头的猪场,优者用400头母猪(Pn25头),差者要用666
头(Pn15.5头),多养266头,多用料费37.2万元。(每头年 用饲料1吨,饲养成本1.400元)。
已很显著 结语:市场价格无法控制,必须全力研究如 何提高生产指数——全群平均每头母猪年育 成仔猪数和全群料重比。
6
母猪的产仔性能
7
母猪产仔性能
8
母猪饲养管理
乌鲁木齐正大畜牧有限公司 技术部
2006.06.28
养母猪基本概念?
母猪 = 农场生产性的基础
母猪在繁殖期内对饲料的要求
妊娠前、中期对能量和蛋白的要求较低。
降低胚胎成活率
降低子宫乳(子宫特殊蛋白)的分泌
影响着床的因素

能量供应水准
温度
应激
妊娠前期(1~20日)采食量与胚胎的死亡率
采食量(kg/日) 胚胎存活率 (1~10日) 胚胎存活率 (10~20日) 4.1 66.0 67.3 2.5 72.1 72.0 1.25 78.4 71.9
高温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但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较高;建议 使用乌鲁木齐正大156怀孕母猪浓缩料和 正大157哺乳母猪浓缩料 妊娠后期对饲料的品质 要求较高;建议 使用乌鲁木齐正大157哺乳母猪浓缩料 哺乳期对饲料要求较高;建议使用乌鲁 木齐正大157哺乳母猪浓缩料
12
母猪IUGR现象


宫 内 发 育 迟 缓 (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胎儿在母体子宫 内发育障碍的总称。 临床上分:内因性匀称型 IUGR、外因性 不匀称型IUGR、外因性匀称型IUGR。 IUGR 新生动物的个体小、消化和 免疫机能不完善、生命力弱。
3.18 10.13 1.43 8.47 5.41
出生体重对生长和屠宰品质的影响
出生体重(kg) 1.00以下 1.00~1.29 1.30~1.59 1.60~1.89 出栏日龄(日) 出栏体重(kg) 背膘P2(mm) 152.9 151.1 147.7 141.3 85.2 88.1 87.2 88.8 13.0 11.9 12.1 12.4
120
出栏(共364天)
能够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 科学管理程序
正大母猪七阶段饲养程序
正大母猪七阶段饲养程序的特点
提高排卵率 增加受胎率 胚胎损失最小化 高泌乳、高质量 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 减少返情率
哺乳
哺乳
自 由 采 食
促进排卵
胎儿体重极大化 体形调节
自 由 采 食
着床
乳腺发育
30日
75日
95日
110日
分娩
5日
第二阶段 妊娠前期(着床)
目的 : 受精卵存活率极大化 过多的能量摄取使血中胰岛素含量增高, 降低子宫
内能量的利用率, 导致受精卵的存活率下降
母猪过瘦时, 首先维护体形
妊娠早期高采食量降低胚胎成活率的机理
高采食量 提高肝脏血液
提高血液中黄体酮的清除 降低血液中黄体酮水平
分娩
2.6~3.6Kg
1.9~2.3Kg
2.3~2.6Kg
2.6~3.0Kg
2.8~3.5Kg
1Kg
断奶
配种
30日
156 怀孕母猪浓缩料
75日 84 95日 110日 5日 分娩 日 157 哺乳母猪浓缩料
第一阶段 配种前(断奶~配种)
提高排卵率 增量饲喂:2.6~3.6 kg
促进排卵
断奶
配种
30日
75日
95日
110日
分娩
5日
第一阶段 配种前(促进排卵)
目的 : 提高排卵率 预防哺乳期母猪体重下绛 减少应激
保持合适的温度
保证充足的光照(300-350勒克斯)
增量饲喂乌鲁木齐正大156怀孕母猪浓缩料使血
中FSH、LH、Insulin浓度增加
断奶当天不要绝食/绝水
促进排卵期对营养、饲料的需求 需求 体况
目前国外最先进的生产水平:母猪年育成仔猪数为34头(德国
40头母猪),初生~90kg饲养仅136天,25~100kg料重2.04。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环环
紧扣”—配种、妊娠、泌乳等六个环节。
4
养猪利润指数
该指数是预测一个猪场在市场价格多变的情况下, 及时判断经营是否有利及利润大小的一种计算方法, 方便而快速。 利润指数=市场指数×生产指数
初生体重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项目 初生体重变异 低 高 差异
产仔数(头)
平均初生体重( kg) 哺乳期死亡率(%)
11.3
1.42 17.7
11.4
1.2 27.2
0.1
0.2 9.5
第五阶段 妊娠后期(胎儿体重极大化)
出生体重极大化 出生体重与存活率密切相关
胎儿体重的2/3生长在妊娠后期(妊娠95日~110日)
93.5%
5.8日
90.0%
5.5日
提高母猪排卵数的饲喂方法
– 增量饲喂乌鲁木齐正大156怀孕母猪浓缩料指
的是在配种前14天开始增加饲喂量和/或饲料 营养水平。
– 提高排卵数是提高产仔数的前提。 – 增量饲喂乌鲁木齐正大156怀孕母猪浓缩料能
通过提高促性腺激素水平和促黄体激素的释放 频率,达到提高排卵数的效果。
项目 排卵实际存活率(%) 产仔数 35℃ 64.2 9.4 23.3℃ 82.8 12.6 差异 18.6 3.2
应激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项目 胚胎存活数(妊娠4周) 胚胎存活率(与排卵数相比) 受应激 11.5 87% 不受应激 12.5 94% 差异 +1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