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3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共110张PPT)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课件

传物质 有些病毒(如烟 目前,已有充分 草花 叶病毒),它们 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 不含有DNA, 只含有 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 RNA。 在这种情况下, DNA作为遗传物质 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 的。 作用。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所具有的核酸 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
有细胞结构
DNA和RNA
真核生物
单击画面继续
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复制自己;
能在后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
2、能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即大分子化合物);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 和生物的性状; 4、结构稳定,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由于蛋白质也是大分子化合物且结构复杂, 所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A. 它的含量很少 C. 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B. 它不能自我复制 D.它的种类很多
2、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A ) :
A. 核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B. 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D.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单击画面继续
3.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 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 [ D ] A.人和人蛔虫 B.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 C.细菌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D.乳酸菌和人蛔虫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正确 D ] 的叙述是 [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 菌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 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 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DNA DNA 或 RNA
无细胞结构: 病毒
DNA 或 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真核生物)

【精品推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精美课件

【精品推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精美课件

03
基础梳理 ·夯实教材基础
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只由 蛋白质 和 RNA 组成)。 (2)实验过程
不感染病毒
RNA
感染病毒
(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不是 蛋白质 。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 传物质是 RNA 。因此,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3456
4.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由A、T、G、C四种核苷酸组成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123456
解析 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TMV的RNA与蛋白质分离开,A正确; 能将TMV的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叶片细胞内,即TMV的蛋白质进入了烟草细胞 中,B错误; RNA由A、U、G、C四种核苷酸组成,C错误; 本实验证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D 错误。
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S型活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S型细菌是有毒性的,据此推测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有毒的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 数量都增加。
123456
2.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
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的R型活细菌
②无毒的R型活细菌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染色体、 DNA、基 因的关系
(1).已知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 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B )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A T 0.4 G T C A 1.0 C G
分析:先绘DNA简图,并标 明四中碱基的比例.设分母 的值为1,则分子的值为 0.4. 1.0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 出另一条链的比值.
思考
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 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 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
转化 因为: R型细菌 S型细菌 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S型加热 R混合
R型活菌
后代
S型活菌
S型活菌
细菌发生转化,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
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结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④构成RNA的核苷酸有几种? 4种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⑤构成核酸的碱基有哪几种? 5种:A、T、C、G 、U ⑥构成核酸的核苷酸有几种? 4种脱氧核苷酸 8种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RNA的合成——转录 以DNA的一条链(信息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糖 核酸(单链)的过程。 转录的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内 (其次在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可转录)
0.4
A 0.4 G T
T 0.4 C A 1.0
A
0.4 T G 1.0 C
T
0.4 A C
1.0
C G
1.0
G
(3).一条双链DNA分子中,G和C占全部碱基的 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 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 碱基的百分比是( B )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 D.24%和30%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
2
3
4
5
50 70 75 80 80
21 25 28 30 30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
在__分__别__含___有__3_5_S_和__3_2_P_的___培__养__基__中___培__养__大__肠__杆___菌__,__再__用__该___大__肠__杆__菌___培__养__T_2_噬___菌_ 体 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_不__带__有_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活菌甲是无荚膜的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活菌乙是有荚膜的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A错误;由注射②和④的结果可知,在死鼠2的血液中有 活菌乙,其最初是由活菌甲转化而来的,活的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但是死的S型细菌不能使 小鼠死亡,B错误,C正确;死菌乙未导致鼠3死亡,可说明死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不能 说明未处理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S型活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荚膜,DNA酶不能催化该多糖类荚膜的水解,因此DNA酶与S型活 菌混合后,S型活菌仍然存在毒性,将DNA酶与S型活菌混合后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会患败 血症致死,A错误;S型活菌的DNA不会使小鼠患败血症,因此提取S型活菌的DNA直接注射到 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患败血症致死,B错误;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 培养液中有无荚膜的R型菌,C正确;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原因是基因重组,但肺炎链球菌为原 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D错误。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精美课件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精美课件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9%的磷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用哪些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提示:DNA有,但多数蛋白质没有的元素是哪种?只 有蛋白质有,而DNA没有的元素又是哪种? 用35S标记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 用32P标记部分噬菌体的DNA。 怎样用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1.用分别放有35S 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2.用噬菌体分别侵染上述细菌 3.制备分离只含35S或只含32P的噬菌体
……
艾弗里
格里菲思
赫尔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S型菌 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R型菌
无多糖类 的荚膜 表面粗糙 无毒性
菌落 毒性
表面光滑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使 小鼠患败血病。 有毒性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阅读课本)
讨论:格里菲思
是否确定了哪种物质
是遗传物质呢?
为什么不能确定?
•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和新陈代谢 (指导性)
• 结构比较稳定(稳定性)
• 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
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 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侵染烟草 RNA 得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这些噬菌体在大小、 形状等方面,都保持 原来噬菌体的特点。 由此可见,噬菌体的 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传递给后代的。这种 情况足以证明DNA是 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及结果:
亲代 噬菌体
第一组 实验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化。1 号试管内有 S 型细菌的 DNA,所以会使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活细菌。]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2)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3)艾弗里实验中 S 型菌的 DNA 加入 R 型菌的培养基上,最后生存的细 菌都是 S 型菌。 ( )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4)T2 噬菌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P 存在于 DNA 中,S 几乎全部存在 于蛋白质中。( )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学习目标 1.掌握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 实验的过程和结论。(重、难点) 2.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 法、过程及结论。(重、难点) 3.理解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 论。
知识概览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Βιβλιοθήκη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2)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因此 DNA 是 主要 的遗传物 质。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 (1)有荚膜的 S 型肺炎双球菌有毒,无荚膜的 R 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所以 荚膜有毒。( ) )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提示 都会被标记 会
【归纳提升】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中放射性物质的分析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理论上讲,32P全部存在于沉淀物中, 上清液的放射性为0;实际上,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有以下两种。 原因 分 析 保温时 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间过短 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保温时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 间过长 体,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3)如果把S型细菌的DNA提取出来后,直接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否从小鼠体 内分离得到S型细菌? 提示 不能,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S型细菌的 DNA能与R型细菌的DNA发生重组,而直接将S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体 内,DNA分子会被小鼠体内的DNA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4)艾弗里在实验中利用蛋白酶、RNA酶、酯酶或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 细胞提取物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运用“减法原理”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用蛋白酶、RNA酶、酯 酶或DNA酶分别特异性地除去细胞提取物中的蛋白质、RNA、脂质、 DNA。
2022
第 3 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01 课前篇 自主预习


02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对遗传 物质的早期 推测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类型
(2)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这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一并出现在上清液中。

5.若搅拌不彻底,对35S标记的侵染实验和32P标记的侵染实
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请说明理由。
提示:会导致35S标记的侵染实验的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
射性,但对32P标记的侵染实验的结果无影响。如果搅拌不彻
底,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经离
DNA是遗传物质?
提示:第二至第四组分别与第一组对照,说明蛋白质、RNA
和脂质都不是“转化因子”,可推测DNA可能是“转化因子”。
第五组中的DNA酶可将DNA水解,与前面几组对照,能说明
DNA是遗传物质,而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不是遗
传物质。
(3)第一至第四组中是不是全部的R型细菌都转化为S型细
理”。
1.加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
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
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
液的处理。

2.减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
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和32P分别标记了噬菌体
的DNA和蛋白质。( × )
(6)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后,可在沉淀物中发现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 )
(7)由于大部分具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实验
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
构思
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观察指标 小鼠是否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