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题14 第2单元
2024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本大题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国粹.(cuì)自诩.(xǔ) 剔.除(tī)残羹冷炙.(zhì)B.冠.冕(guàn) 譬.如(pì) 罪孽.(niè) 休戚.相关(qī)C.凝合....(duō)..(níng) 辜.负(gǔ) 履.行(lǚ) 盛气凌人D.俯瞰.(kàn) 面临..(bīn) 推衍.(yǎn) 归根结蒂.(dǐ)解析:B项,“冠”应读“guān”;C项,“辜”应读“ɡū”;D项,“蒂”应读“dì”。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丰盈频繁嘻戏堂而皇之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盛气凌人解析:A项,“嘻戏”应为“游戏”;C项,“稍纵即失”应为“稍纵即逝”;D项,“急燥”应为“急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萦....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
②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上,作家们围绕“走向新生态: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为文艺旺盛添砖加瓦....。
③社会发展的事实表明,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和亲密关系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是任何人不能离间和阻挠的。
④日本“神钢事务”反映了当今“日本制造”的商家,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孤注一掷....地赌押输赢,以次充好来降低成本的现象。
⑤文章称,对美国许多指责者而言,特朗普可谓撕下了美国的面具,露出这个世界大国充溢疑虑,肆无忌惮....,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
⑥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幢幢红顶白墙的阁楼各分秋色;走进安吉县余村,水渠水塘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4:第2单元测试及答案2

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那个地址作者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
九、①《江城子》表现的是一个报国无门、刚强壮武的英雄形象,他英武豪放、意气风发、气概非凡;《蝶恋花》描述的是一个痴情男子的形象,他久久痴情远望,内心孤独孤单,无人能明白得,只好对酒当歌借酒解愁,却毫不后悔。②第2题:两首词都是写男子。《江城子》写男子的豪情壮志,选取具有男子气的出猎场面入词。这种题材本身就具有豪迈、粗犷的美的特质:广袤的原野、具有原始野性的动物、奔驰的骏马猎犬、豪迈的射手等等,那种声势,那种气氛,充满了动感,饱蘸了英武之气。读来令人也生豪情壮志。而《蝶恋花》写的是儿女情长的私事:男主人公 为情而难过,为情而愁绪满怀无法排解。为情所苦,为情所累,满腹幽怨,一脸憔悴。他是一个情种。整首词具有一种浅斟独吟、回环低旋的凄美情调。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一辈子的三个时期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二、对“悲欢聚散总无情”明白得最确切的一项为哪一项()
A、那个地址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聚散”已无情感。
B、那个地址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聚散”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那个地址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聚散”不十分在意了。
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刻画出一幅如何的画面?
3、这首词被公以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分析豪放的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六、阅读贺铸的《青玉案》,完成1—2题
凌波不 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山东省新人教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必修4第2单元检测题

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A.骤.雨(zhòu)纶.巾(lún) 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B.罗绮.(qǐ) 豆蔻.(kò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C.遥岑.(cén) 憔悴(cuì)料峭.(qiào) 重湖叠巘.(yǎn)D.凝噎.(yē)樯橹.(lǔ) 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C.倩.何人换取(请求)D.怎生..得黑(怎么生得)4.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7.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012年高二政治必修4全册课时练习测试题(有答案)

2012年高二政治必修4全册课时练习测试题(有答案)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83第1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83第2课时关于世界观的学说8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85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85第2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87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88第1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88 第2课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89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91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91第2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92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93第1课时意识的本质93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95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96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96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98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00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00第2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01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3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03第2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05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06第1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06第2课时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08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09第1课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9 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13第1课时社会发展的规律113第2课时社会历史的主体11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16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116第2课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17第3课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19质量评估卷单元质量评估(一)121单元质量评估(二)125期中质量评估129单元质量评估(三)133单元质量评估(四)137期末质量评估141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1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刻舟求剑”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高中人教版必修4第2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暮霭/和蔼珠玑/扶乩雕栏玉砌/沏茶B.难堪/勘误叠霶/霰雪羽扇纶巾/锦纶C.脍鱼/市侩揾泪/瘟疫舞榭歌台/猪塮D.酹酒/擂台金戈/格登一蓑烟雨/摩挲答案:D解析: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A项,ǎi/ǎi,jī/jī,qì/qī;B项,kān/kān,yǎn/xiàn,ɡuān/lún;C项,kuài/kuài,wèn/wēn,xiè/xiè;D项,lèi/lèi,ɡē/ɡē,suō/s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罗绮/倚靠缀连/坠落名门旺族B.料峭/讥诮箫鼓/潇瑟一蓑烟雨C.玉簪/僭越阴霾/淫雨云蒸霞蔚D.憔悴/荟萃殒落/陨星暗香盈袖答案:C解析:A项,“名门旺族”的“旺”应为“望”;B项,“潇瑟”的“潇”应为“萧”;D项,“殒落”的“殒”应为“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B.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继承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更向前推进一步,而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
C.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D.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诵读上,而要含英咀华,领略其内在的韵味。
答案:C解析:C项,“大名鼎鼎”一般指人名气很大,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国家认监委27日通报指出,美国水质协会擅自在中国境内从事对水处理产品颁发认证证书并进行认证活动,其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属非法认证。
B.169字的《三沙设市记》浓缩了从秦汉到唐宋,从元明清到新中国,我国对南海的数千年建制沿革,以及官方与民间在南海的活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55】A.东篱把.酒黄昏后把:持,端起B.有暗香盈.袖盈:充满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尚:尚且D.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解析】尚:副词,还。
【答案】 C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都门帐.饮无绪A.嬉嬉钓叟莲.娃B.多情..自古伤离别C.大江东.去D.樯橹灰飞烟.灭【解析】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答案】 A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诗歌的一种,兴起于唐朝,到宋代而盛行。
词的调名、体段、格律、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
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
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
有《东坡乐府》。
【解析】C项,苏轼是北宋人。
【答案】 C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表达恋人在离别之际,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说出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2级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高2012级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一、1、解析: C 肖.(xiǎo)像骸.骨(hái)2、B解析: A 诡计多端C完璧归赵D缪贤3、D。
解析:A碧B仁C诡4、D。
解析:A语序不当。
可改为“不仅成功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还有对……的描写”。
B语序不当。
“全然”应放在“将生死”后。
C“举止”和“宁静”不搭配。
5、A。
解析A 中“与”均为“和”“跟”。
B中“者”第一个“···的人”第二个“者”表停顿,“者···也”表判断 C 第一个“则”是副词“是”,第二个“则”是连词,表承接。
D 第一个“且”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且”是“姑且”。
6、D。
7、B。
解析:A特地征召C一般财物D获罪8、解析:D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二、1、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
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乡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2、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
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译文: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大概是作者瞻仰苏武庙时所作。
诗的第二句说“古祠”“高树”是不会了解苏武生前事迹的意义的,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
作者在这首诗中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寄托着作者的爱国情怀。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若OC e DC e BC 则213,5===A .)35(2121e e + B .)35(2121e e - C .)53(2112e e - D .)35(2112e e -( )2.对于菱形ABCD ,给出下列各式: ①BC AB =②||||BC AB =③||||BC AD CD AB +=-④||4||||22AB BD AC =+ 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 ABCD 中,设d BD c AC b AD a AB ====,,,,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 b a =+B .d b a =-C .d a b =-D .b a c =-4.已知向量b a 与反向,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a b a -=-B .||||b a b a -=+C .||||||b a b a -=+D .||||||b a b a +=+5.已知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0),(3,0),(1,-5),则第四个点的坐标为 ( ) A .(1,5)或(5,-5) B .(1,5)或(-3,-5) C .(5,-5)或(-3,-5) D .(1,5)或(-3,-5)或(5,-5) 6.与向量)5,12(=d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A .)5,1312(B .)135,1312(--C .)135,1312(或 )135,1312(-- D .)135,1312(±± 7.若32041||-=-b a ,5||,4||==b a ,则b a 与的数量积为 ( )A .103B .-103C .102D .108.若将向量)1,2(=a 围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4π得到向量b ,则b 的坐标为 ( )A . )223,22(-- B .)223,22( C .)22,223(-D .)22,223(-9.设k ∈R ,下列向量中,与向量)1,1(-=Q 一定不平行的向量是 ( )A .),(k k b =B .),(k k c --=C .)1,1(22++=k k dD .)1,1(22--=k k e10.已知12||,10||==b a ,且36)51)(3(-=b a ,则b a 与的夹角为 ( ) A .6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非零向量||||||,b a b a b a +==满足,则b a ,的夹角为 .12.在四边形ABCD 中,若||||,,b a b a b AD a AB -=+==且,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13.已知)2,3(=a ,)1,2(-=b ,若b a b a λλ++与平行,则λ= .14.已知e 为单位向量,||a =4,e a 与的夹角为π32,则e a 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 三、解答题(每题14分,共84分)15.已知非零向量b a ,满足||||b a b a -=+,求证: b a ⊥16.已知在△ABC 中,)3,2(=AB ,),,1(k AC =且△ABC 中∠C 为直角,求k 的值.17、设21,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2121212,3,2e e CD e e CB e k e AB -=+=+=,若A 、B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18.已知2||=a 3||=b ,b a 与的夹角为60o,b a c 35+=,b k a d +=3,当当实数k 为何值时,⑴c ∥d ⑵d c ⊥19.如图,ABCD为正方形,P是对角线DB上一点,PECF为矩形,求证:①PA=EF;②PA⊥EF.20.如图,矩形ABCD内接于半径为r的圆O,点P是圆周上任意一点,求证:PA2+PB2+PC2+PD2=8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A.骤.雨(zhòu)纶.巾(lún) 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B.罗绮.(qǐ) 豆蔻.(kò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C.遥岑. (cén) 憔悴(cuì)料峭.(qiào) 重湖叠巘.(yǎn)D.凝噎.(yē)樯橹.(lǔ) 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C.倩.何人换取(请求)D.怎生..得黑(怎么生得)4.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7.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二、诗文默写(共10分,第空1分)9.(1)重湖叠巘清嘉,,。
(2),何妨吟啸且徐行。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4),,无人会,登临意。
(5),瑞脑销金售。
(6)这次第,!(7),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苏词傅成穆俦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
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
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
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
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
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
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
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
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
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
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10.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11.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四、诗歌鉴赏(共7分)临江仙明·杨慎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3.(1)你如何理解“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诗的意思?答:。
(3分)(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历史观和人生观?(4分)答:。
五、语言表达及应用(共10分)14.下列两幅对联分别所咏何人?请作答。
(2分)(1)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答:。
(2)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词作有后主遗风。
答:。
15.下面一则启事,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原因。
(4分)招领启事本人于昨日在某某联合超市捡到皮包一个,内有人民币1000元(都是100的),诺基亚手机一部。
有丢失者前来认领。
李小明5月6日答:。
16.在人际关系中,“同理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指的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处境、情绪及感受,并恳切地给予得体的回应。
下面是一位刚刚转入你班的同学对你说的话,要求运用“同理心”的原理,对该同学说一段话,50字左右。
这位同学说:“这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比我原来的班级差远了。
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班级。
”你说:。
六、作文(40分)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
”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
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1. C(A纶guānB揾wènD脍kuài)2.A(B林—霖C箫—萧D残—惨)3. D(怎么,怎样)4. A5.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
)6.D7.D(ABC均为借代,D 比喻。
)8.D二、9.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莫听穿林打叶声(3)也无风雨也无晴(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5)薄雾浓云愁永昼(6)怎一个愁字了得(7)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三、10.C11.B12.B四、13.(1)青山代表了自然界,夕阳代表了人生中的美好时刻。
夕阳几度,而青山依旧,不正是表明自然永恒而人生无常吗?(2)历史如江水般绵延不绝,英雄却如浪朵般昙花一现。
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即使将每个时代的英雄串联起来与整个历史相比,却也都那么的短暂。
而自然是永恒的,所以诗人流露出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人生观。
五、14.(1)辛弃疾(2)李清照15. (1)招领启事不能将物件说得太清楚,防止冒领。
(2)应交代认领的地点。
16.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我也会感到孤独。
但抱怨肯定不会解决问题,只要我们以后多交往,你很快就会拥有很多的朋友。
六、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