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主题一到专题五)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必修2)试卷(选择题做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校49届校友、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

下列关于中国农耕文明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B.中国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C.我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D.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农业2.下列工具用于播种的是A.筒车B.水排C.耧车D.翻车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人口买卖现象严重 D.当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B.唐朝商业高度发展,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6.《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C.景德镇是著名的青花瓷产地之一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7.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徽商B.锡商C.粤商D.鲁商8.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6.《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
A. 苛捐杂税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农抑商
C. 休养生息
D. 朝贡贸易
【答案】B
【解析】
材料“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体现出汉代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农民的苛捐杂税,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5.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 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
C. 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 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得出当时苏州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正确;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工细密,故C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没有体现手工业者生活困苦的信息,故D不正确。
3.唐代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 秘色瓷,才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获取史料的途径有
①史书记载②文学作品③考古发掘④民间传说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可知,属于文学记载的侧面反映,而不属于史书记载的内容,①错误;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可知,诗句反映的是文学作品的记载,②正确;材料“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可知,考古发掘证实了唐代生产秘色瓷的史实,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学作品与考古发掘共同印证了唐代生产秘色瓷的史实,而没有涉及民间传说的信息,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测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测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B、柜坊C、飞钱D、坊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A、400亩B、300亩C、700亩D、100亩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加强外航海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A.19世纪50年代前后 B.19世纪70年代前后C.19世纪80年代前后 D.19世纪90年代前后12、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C、保护农耕经济D、防范“外夷”入侵13、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只有轻工业得到发展C.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 D.完全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14、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1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

高一历史必修2月考试卷(1-3单元,含答题卡与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2月考试卷(1-3单元,含答题卡与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1.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 铁农具B.牛耕C.曲辕犁D.筒车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础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 ①②B. ①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6.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7.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丝织品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9.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业经济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大运河的开通D.纸币的发行10.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 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C.家对人民的统治D.商业的发展11.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②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13.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14.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从实质上反映了()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15.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订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A. 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B.适应工业革命的进行C. 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16.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而后推广到其他国家B.英国由此变成“世界工厂”C.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D.内燃机技术应用到交通业,促进了交通业的发展17.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二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二月考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一、选择题( 分。

)意的,每小题3分,共60)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木石锄耕 D. B. 石器锄耕 C.刀耕火种A铁犁牛耕年河南19511950—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材料说明战国时期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A.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C.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3. )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D.水排A.翻车 B.筒车 C.耧车)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D.私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5.《周礼·考工记》载: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D.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6. )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物流通畅的草市 B.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D.工官监管的夜市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C.小铁钱每十贯重斤,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

大铁钱每十贯重1207.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13065斤。

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便。

于是开始出现 D.柜坊票号交子 C. A.飞钱B.古代中国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8.)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替频繁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D.国家实行土地轮休政策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高一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月考考试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要求将所有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1.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石器锄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牛耕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水利技术的进步C.政治局面的稳定D.耕作技术的进步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4.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地256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的盛行B.豪强地主强占土地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6.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A.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朝中叶以后7.元明时,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是A 松江B 苏州C 杭州D 松花江8. 康熙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9.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A.精美的丝织品印染品 B. 唐代越窑的精美青瓷C.瓷都景德镇的白瓷D.精湛的青铜器铸造艺术10.汉代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A.产品供国内、国外消费的需要 B.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D.冶炼分为冶铜、冶铁、炼钢等12.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3.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14、我们现在知道“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A.从事商业贸易的人B.善于经商的商朝人C.铁制工具D.专门收商业税的人15、“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6.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是()A.宁波商帮和晋商 B.宁波商帮和徽商C.晋商和徽商 D.湖南商帮和徽商17.“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高一历史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河南专什本大学生品质英语作文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 renowned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heart of China, has long been dedicated to nurturing not only academic excellence but also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As a leading institution in the province,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he true measure of a student's success extends far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classroom, encompa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rong moral character,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a deep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t the cor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unwavering belief that the true mark of a well-rounded graduate lies not solely in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in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odern world with integrity, compassion, and a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To this end, the university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aimed at 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one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real-world experien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this initiative is the university's emphasis on instilling a strong ethical foundation in its students. Through a series of mandatory courses and workshops,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philosophy,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ole of personal values in shaping one's actions and choices. By engaging in lively discussions, case studies, and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students are challenged to confront the ethical dilemmas they may face i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and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necessary to navigate these challenges with wisdom and integrity.Complementing this academic focus on ethic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so places a strong emphasis on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of volunteer and service-learning initiatives, from tutoring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to organizing environmental cleanup project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local organizations to address pressing social issues. Through these hands-on experiences, students not onl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ir communities, but also develop a genuine sense of empathy, compassion, and a desir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around them.Moreover, the university's commitment to character developmentextend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real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ample opportunities to hone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engage in team-building exercises, and cultivate their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a diverse array of student clubs, organizations, and campus-wide events. These activities not only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araderie among the student body, but als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passions, develop their unique talents, and emerge as confident, well-rounded individuals.At the he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character development program is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inherent dignity and potential of each student.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rue excellence is not merely a matt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a holistic blend of intellectual rigor, ethical integrity, and a profound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By investing in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preparing them for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fields, but also shaping them into responsible, compassionate, and visionary leaders who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the world.As students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ir academic journeys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y are guided by a steadfast commit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ptional character. Through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learning,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university empowers it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skills, values, and mindset necessary to thrive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interconnected world. B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ethical leadership,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its students, but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broader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beyond.。

高中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

高一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B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2,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C )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3,《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

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

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D )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4,《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B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5,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6,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D )A.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7,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8,《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3月份历史月考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B.土地公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封建土地国有制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3.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 )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耕作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4.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5.某编导在拍摄《孔子》的影片中,设计了如下一些孔子生活时期的场景,请你根据史实推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孔子与弟子们吃着葡萄B.墙上挂着一柄青铜宝剑C.孔子缓缓将纸铺在桌上D.孔子用隶书写下“仁者爱人”6.《礼记》记载西周时期一种社会现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才”,材料说明了当时已经存在着(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手工工场7.“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8世纪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8.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的政策9.“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诗中提到的“草市”最早出现于( )A.秦代B.南北朝时代C.唐代D.宋代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1.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1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C.封建势力的破坏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14.张謇开办大生纱厂时说:河北通州生产棉花,这是日本纱厂生产的原料来源。

把棉花卖给日本纱厂,日本纱厂出售成品从中取利,这无异于沥血肥虎。

这样下去,民众日益贫困,国家如何能够强大?现在大生纱厂已经开张,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务必办好工厂!这番话反映了:( )①日本掠夺原料②张謇主张实业救国③日本进行资本输出④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轻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1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贯穿上述历史运动的核心诉求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D.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17.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当时人们这样做( )A.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C.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8.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9.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

但1979年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20.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21.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22.下列这组图片与1992年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哪项内容相关?(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3.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B.“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民工潮”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24.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 )①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②为富家大户所居住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①③④25.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B.中山装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D.夹克衫26.某人想去印度淘金并达到了目的,他跟随的是谁的船队( )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28.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宪政制度D.地理位置29.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

这一变化说明( )A.奥运会促进了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B.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的普及而逐渐丰富C.电视促进了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D.奥运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31.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32.被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誉为“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的经济思想是( )A.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B.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C.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D.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33.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②工业革命的进行③国际贸易的扩展④交通运输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4.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对该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垄断组织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垄断组织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D.垄断组织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35.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

(共2题,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

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