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名对联忆巴金
别致的联缀

别致的联缀著名演员傅彪去世后,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痛失大腕,众人一声叹息;忍看青衣,怀念没完没了。
作者将傅彪曾经主演过的四部影视剧名字《大腕》《一声叹息》《青衣》《没完没了》巧妙联缀,表达了观众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好演员的痛惜和怀念。
这种利用同类概念或事物串连成文,以达到开拓意境、表达主题之目的的修辞方法,称为联缀。
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往往给人一种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感觉。
联缀的事物可以是影视剧名,也可以是国名、地名、书名、人名、药名、烟名、歌名、饮料名等,可以直接联缀,也可以稍微加以整饬,串联成文。
但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同类事物,有时也可借助谐音、双关等手法。
下面将笔者搜集到的部分例子整理如下:1. 人名联缀: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上下联各由三个当代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名称联缀成句,描绘出一副碧水绿树,牛马悠闲的田园风景图。
构思奇特,妙手天成,幽默风趣。
2.药名联缀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佛手上常山这里用“白头翁、牵牛、熟地”“ 红娘子、佛手、常山”六种中药名巧缀成对联,和谐清新,生动有趣。
3. 影片名联缀:巴山夜雨花枝俏幽谷恋歌乳燕飞联中串出四部电影《巴山夜雨》、《花枝俏》、《幽谷恋歌》、《乳燕飞》,描绘出了一幅巴山夜雨之后百花绽放、百鸟争鸣、乳燕翻飞的美丽画卷。
再如:(1)马兰花苦菜花白莲花蒙根花,五朵金花战地黄花生活的浪花,繁花似锦雁荡山杜鹃山六盘山火焰山,雪海银山万水千山沸腾的群山,江山多娇(2)《吉鸿昌》《战斗里成长》《董存瑞》《烈火中永生》(3)《毛泽东》《南征北战》《周恩来》《万水千山》(4)《金沙江畔》《花枝俏》《云雾山中》《万木春》(5)《路漫漫》《挺进中原》,《车轮滚滚》《夜茫茫》《突破乌江》,《春雨潇潇》这些全用电影名联缀成的对联,一般都合辙押韵,对仗工整,有意境,有画面,有诗意,读来令人感到饶有兴趣。
4.饮料名联缀愿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心情“雪碧”,天天“娃哈哈”,月月“乐百氏”,年年“高乐高”,永远都“醒目”!这则短信想象丰富,巧妙地利用7种饮料名称,串连成了对人们的美好祝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意中有意的嵌名联

意中有意的嵌名联
对联中的嵌名,就是把某些人名、地名、物名等嵌入相关的地方,并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
嵌名的位置一般在头、中、尾三处,有的兼而有之。
例如:
泽色绘成新世界;
您已浏览28分钟!恭喜获得阅读奖励!
广告
东风吹变旧山河。
这幅对联的作者将毛泽东的名字巧妙地嵌于联头,讴歌了毛泽东改变旧世界、创建新中国的丰功伟绩。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这是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的嵌字联,将“韬奋图书”四
字嵌于头尾。
只嵌于对联中间的叫腹嵌。
例如: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女中豪杰,对于她的壮烈牺牲,人们深表敬佩与怀念,此联足以证明。
——迈拓维矩。
嵌名联

龙源期刊网
嵌名联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2012年第09期
嵌名联就是巧妙嵌入人、地、物等名称的对联。
这类对联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夜气大寒,霜降茅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上联嵌入三个节气名,下联嵌入三个节日名,贴切自然,毫无生硬之感。
此联是整嵌。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上联分嵌“民国”,下联分嵌“总统”。
对联嘲骂袁世凯“不是东西”。
此联是横向分嵌。
泽世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变旧山河。
联首分嵌毛泽东之名,讴歌领袖丰功伟绩。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这是有人为嘉庆皇帝作的寿联,巧妙嵌入“顺治”“康熙”等五个年号。
【我来写】
这样的对联是不是很有趣呢?既能感受中国的对联文化,同时又能学到多样的知识。
同学们,动手尝试一下,把你感兴趣的知识也嵌到对联中,别忘了发给W博士,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哦!。
对联嵌字法——精选推荐

对联嵌字法根据内容的需要,把有关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嵌入联中,使中意中有意,增加思想深度,这种写作方法称之为嵌字法。
在古今对联中,嵌字对联曾被广泛采用,现加以介绍。
嵌字法有整嵌和分嵌两种:整嵌是把整个名称嵌入联中,不拆开,以保持其整体性。
例如一副平日鲜见的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有男有女,有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非君非臣此联同时嵌入三个孟子,邹孟子即战国时期孟珂,吴孟子,指明代姑苏孟淑卿,寺人孟子指晋历公的一个宦官。
下联嵌入三个“宣王”,周齐宣王是春秋时期的国君和大臣,司马宣王指的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被封为汝南王。
宫侍太尉,太宰等故为“非君非臣”。
分嵌:就是把一个名称拆开,分别嵌入有关位置。
例如:五千年古国,郁郁乎文.哉,柳暗花明.,庆新风拂苏大地;十亿人家庭,彬彬者礼.也,欢颜笑貌.,歌盛世美满神州。
上联分别嵌入“文”、“明”两字。
下联分别嵌入“礼”、“貌”两字。
歌颂了神州古国的文明盛世,使联语的主题得以深化。
又如:清嘉庆皇帝寿庆之时,广西状元李绍仿撰的寿联: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作者巧妙地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清代年号分别嵌入联中,不愧是一副嵌字联中之佳品。
分嵌法又可分为七种形式:第一种横嵌:就是让所嵌的名称在单句里嵌完。
如:余见心乐余.心乐.,史传可法史.可法.。
该联上句嵌“余心乐”,下句嵌“史可法”。
第二种递嵌:就是上下句各嵌一部分,合起来成为系统。
例如:一九一四年四月,袁世凯窃起了总统职务,有一别讽刺联曰: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痛骂袁氏“不是东西”,含而不露显得幽默有趣。
第三种反嵌:对联嵌名一般都是从上到下顺嵌的,但也有逆此顺序而嵌入的。
这种逆序的嵌法称反嵌。
例如: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藩.臣徒误国.,问尔经营有何曾.?据说,此联是曾国藩与左宗堂戏谑而作的。
对联趣话

桑梓:这里喻指家乡。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它们都是很有实用价 值的好树木,古人常常在家园四周栽种这两种树,这里喻指 家乡。 此典出自《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四句诗译过来大意是:我见到了桑 树和梓树,便想起家园四周父母也种了它们,于是便恭恭敬 敬地对着它们,何况来到父母跟前呢?所以见了父亲,没有 不抬头仰望着,所以见了母亲,没有不贴身依靠的。基于这 样的诗意,《后汉书》也曾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面对 松柏桑梓,就应该现出恭敬肃顺的样子)”的句子。正因为 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而它们又生长在家乡,后人 便用它们来喻指家乡;又由于简洁顺口的需要,人们便把这 两种树名简缩合称为“桑梓”,因而,桑梓就渐渐地成为家 乡的代称了。例如:唐· 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 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此外,由上述意,古人还常常 称家乡为“梓里”、“梓桑(诗词中因韵律需要颠倒)”。
尊姓原来貂不足; 大名倒转豕而啼。
清代某人讽刺鄂州候补知府续立人联。 《晋书· 赵王伦传》有“貂不足,狗尾续”之
语,隐其姓“续”字;《左传· 庄公八年》中 有“豕人立而啼”之语,“人立”倒转即为 “立人”。全联暗射“续立人”之名,隐刺 其为人如猪狗一般。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恩泽沛苍生,咸歌大有; 亚东欣解放,共庆更新。
燕颔格: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 联第二个字位置上。 王汝霖是毛泽东在师范学校的同学, 1950 年 1 月 30 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写给毛泽东的贺联。
云水巴山雨; 文章金石声。
鸢肩格: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 联第三个字位置上。 这是老舍先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书赠巴 金先生的对联。上联点化唐人诗句“共话巴 山夜雨时”,暗喻巴老为蜀中奇才,下联则 赞扬巴老的文章饮誉海内外,定然会发出 “金石”之声。
为巴金文学院撰联记

“ 楼连 锦 江 , 滋 兰树 蕙 , 文如龙 泉桃花 盛 ;
院接玉垒 , 含英咀华, 德似蜀郡芙蓉馨。” 此联 由省作协老领导陈之光先生书写,刻字制成
长匾, 紧傍 马老 所撰 楹联 之侧 , 悬于 龙泉 巴金 文 学 院展
览 大厅 门首 。 之 后若 干年 , 龙泉 巴金 文 学院 的其余 辅助 设 施 , 如 茶坊 、 餐厅、 宾馆 等 陆续修 建 完善 , 装修 一新 。应 负责 巴
邀, 于2 0 0 3 年 3月撰 一联 日:
其时, 巴金 文 学 院 、 沫 若 艺 术 院共 建 的“ 金 朝 文 化 酒店 ” 落成 , 我 又应 王朝培 先 生之 约 , 撰联 曰 : “ 巴金 泰 斗 , 千 秋懿 范辉 后世 ; 沫若 宗 师 , 百代 楷模 励今 朝 。” 懿 范者 , 美德 、 善 行 之风 范 、 楷 模 也 。 此联 还 以“ 今 朝” 与“ 金朝” 谐音, 既指 今 朝 ( 今天 、 今 世) , 又 暗指 “ 金
“ 艺术 院毗 邻文 学 院, 当不 负郭老 、 巴老 ; 老 前 辈策励 新 一辈 , 应 多 出英 才 、 俊 才 。”
席、 巴金 文 学院 院长 期 间 , 我 在 他 的领 导下 , 担 任 省作
协副主席兼 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马老的旧学底 子
很深 , 受他 老 人 家 的教 诲 和 影 响 , 我 也 时 常撰 些对 联 , 并 向他 老人 家请 教 。 后 来 巴金 文 学院新 址 落户龙 泉 , 马 老 撰联 曰 : “ 巴山蜀水 多文采 , 喜看 前 波 引后浪 ; 金 凤银 凰 齐和 鸣 , 敢将 旧唱变新 声。” 流 沙河先 生亦撰 了一联 。 我便 步他 们 之后 尘 ,应 时任 党组 副书 记 的傅 恒 同志 之
对联技巧嵌名对联的写法及思路(二)

对联技巧嵌名对联的写法及思路(二)嵌名联的写法及思路(二)风继续吹上一期分享了几副嵌名对联的写作思路,结果有很多朋友表示非常感兴趣,希望再详细谈谈嵌字手法的具体运用,从具体实例中寻找创作灵感。
因此我继续分享如下创作实例。
文中所嵌名字均是诗享课堂中的联友名字,在此一并致谢!主要侧重于讲字句安排及思路,因此对各种嵌字格一概略过,只用到一种格式:碎嵌,也即所谓的碎锦格。
水平所限,错漏之处,敬请包涵。
示例1.杨柳堆烟,白衣胜雪;兰花吐蕊,红袖当家。
——赠杨胜兰拆开这三个字,两个名词,一个动词。
因此感觉应该比较适合营造画面感,选择两个生动的场景,这样写出的联活,生动,更能抓住人心。
联想到杨和兰的内涵,觉得上联写杨,外在形象;下联写兰,内在品格。
因此设想了室内外两个场面,上联写婀娜多姿的杨柳边,美人白衣胜雪;下联写兰心吐蕊,寓意主人兰心慧质,持家一把手。
示例2.锦笺寄兴,小字娟娟求大雅;红袖添香,和风细细慰淑心。
——赠淑娟这是很常见的两个字,一寓意娴淑,一寓意清秀。
但其是两个字都用来描写其人,必须容易口号化,因此联想到爱联爱书之人,以小字娟娟代替直接写人。
因有娟字,才有雅;因为有雅,才联想到锦笺。
自然下联写人,则先选好淑心对大雅。
其它字眼都是跟上句相对而出,主要需要注意到前后分句的联系,才能浑然一体。
示例3.此间富足,两岸云峰缠玉带;另类王侯,一蓑烟雨任平生。
——赠王一峰拆开这三个字,一最好嵌,可以最后考虑。
王,易带傲气。
峰,山中钟灵秀者也。
因此先写峰,用些夸张的手法,以和王字相对。
联想到王侯,那什么样的景色才能跟它匹配呢?白发渔樵江渚上!这里又设想了一个峡谷的场景。
云绕山腰,是为玉带。
故生出上联写景,下联写人以配合的想法。
配合古诗的意境,营造出一个渔翁的惬意生活。
东坡原句拿来,放在这里其实也很美,情景交融。
半抄半不抄,是现代造境之捷径。
示例4.秋色醉人,篱菊新开狂泼墨;小园惊艳,海棠初睡欲张灯。
——赠张艳秋拆这三个字,有秋,有艳。
浅谈趣味巧联—嵌名联

浅谈趣味巧联—嵌名联浅谈趣味巧联—嵌名联文/自悠扬 2008.10.31.嵌名联是将人名、物名、地名、或指定之字,嵌入到联中的一定位置。
暗含褒贬,增强对联的趣味、针对性。
嵌名联应用范围很广。
在名胜、题赠、行业、婚庆、谐趣……联中均可使用。
嵌名的行式有整嵌与分嵌等……整嵌,就是把名嵌在联语中的一个位置上,名称不拆开。
整嵌在这不多说。
分嵌:分嵌可分为横嵌与竖嵌两种。
A.横嵌就是将名、字嵌在半联之中。
如: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此联就是题西湖水月亭。
嵌水月两字。
B.竖嵌就是将名、字拆分开后,分别嵌在上下联中。
因为所嵌的名、字在联中的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分为很多种格,譬如有: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格、雁足格、魁斗格、连理格、鼎足格、碎锦格……1、鹤顶格(也称冠头格、凤顶格)鹤顶格就是把名、字嵌在上下联中的第一个位置。
如:天经地纬岳峙渊渟—李元度此联题湖南平江天岳书院。
嵌天岳两字。
注解:清朝末期,湖南平江有一位闻名遐迩的才子李元度。
因其屡试不第而投笔从戎,终成著作等身的儒将。
李元度,湖南平江县人。
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学者。
2.燕颔格(也叫叶底格)燕颔格就是把名、字嵌在上下联中的第二个位置。
如:清华真佛地庄严古洞天此联题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嵌华严两字。
注解:安徽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也是被誉为国际性的佛教道场。
3.鸢肩格鸢肩格就是把名、字嵌在上下联中的第三个位置。
如:采药仙归松不垒读书人在水云间此联题湖北蒲圻茅山仙人洞。
嵌仙人两字。
清代名士张开东曾在此读书,教学生。
注解:张开东(1702—1781)茅山人。
字宾阳,别名白莼,号青梅居士,贡生。
是蒲圻(现赤壁)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诗人、旅游家。
生性慷慨好义,是乾隆年间的传奇式人物,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名对联忆巴金
二十年前,我一位旅居海外的作家亲戚想得到巴金的签名书,我于是经人介绍斗胆向巴老“面请”,没想到老人家一口答应,于是我惊喜地得到一本其签名的《随想录》。
回家以后,我与同样敬仰巴金的母亲轮流看完了这部反思大篇,为书中尖锐鞭挞“文革”、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勇气深深震撼;一个由衷的愿望从心头升起:我要为老人家写一副传颂后世的对联!
1991年,我将自行编辑的三十七篇《随想录》集粹目录送巴金过目,老人家一边认真看,一边赞许说:“嗯!这些文章都选得不错,确实是我写的重点!”得到巴老的首肯,我格外高兴,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去武康路巴金寓所看望他。
巴金是文学泰斗,思想巨匠,平日生活中却不胜健谈,更多爱听我“叙说时事”。
我知道老人家关注时局,心忧天下,每次探望前便做足功课,将媒体不公开披露的有关要闻编成提纲向他细述,常常“互动”到心领神会,共同微笑;渐渐地,我触摸到老人家一颗爱民如子、忧国忧民的博大爱心。
1992年华东地区闹水灾,巴金用颤抖的手签名义卖他的《随想录》筹集灾款;1993年到他去世,他向“希望工程”、“红十字会”、国内外各项灾害捐款数十次,款项数百万;而在中国作协,他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位不领工资的作家和主席,他很早坦
言:作为人民的作家,应该扎根人民,面向人民;当国家困难时,他一次次慷慨解囊……
与此相反,他的个人生活惊人简朴。
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穿的衣服就是一两件普通的上装和外套,吃的饭菜就是一个馒头、一碗米粥、两片咸蛋和一碗四川豆豉;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素食,竟供养着一颗如此伟大的心脏。
1994年巴金九十诞辰,我写下酝酿已久的七言诗《赞巴金》,前面四句是:“九十完成《随想录》,一生写下是非篇,高瞻远瞩看世界,深入浅出剖心肝……”
1995年11月25日,我将以上诗句提炼成一副七言对联,也是我生平第一副嵌名对联送给巴金:
巴山蜀水育方寸
金笔巨书照玉寰
此副对联,后来又通过两次展览,数箱册页,多次转载流传于世。
2005年巴金去世,在征得其女儿同意后,这副重新书写、装裱的对联陈列在上海作家协会巴金吊唁厅遗像两旁供人瞻仰,追悼会结束后被“巴金研究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