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多云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多云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5.观察一瓶水》(1)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5.观察一瓶水》(1)

看一看
第二关
挑战成功
闻一闻
第三关
挑战成功
摸一摸
1
交流分享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 颜色 • 气味 • 是否透明 • 流动 • ……
升级挑战
水、牛奶、白醋怎么区分呢?
挑战成功
闻一闻
第三关
摸一摸
1
第三关 摸一摸
科学的摸的方式?
第三关 摸一摸
你通过摸一摸观察到哪些特征?
水:不黏稠 洗发液:较黏稠
通关约定:
1. 先摸水再摸洗发液 2. 小组合作二级音量 3. 观察完后盖上瓶盖 4. 时间三分钟 5. 最遵守约定的小组加星
挑 战 对比观察 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
第一关 挑战成功
1
用眼睛看——颜色 用鼻子闻——气味 用手摸——粗糙程度
……
1
挑 战 对比观察 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
1
挑 战 对比观察 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
第一关 看一看
你观察到哪些特征?
水:无颜色、透 明、会流动 洗发液:
乳白色、不透明、会流动
1
挑 战 对比观察 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

1
第二关 闻一闻
科学的闻的方式?
第二关 闻一闻
你通过闻一闻观察到哪些特征?
水:无气味 洗发液:有气味
通关约定:
1. 先闻水再闻洗发液 2. 小组合作二级音量 3. 观察完后盖上瓶盖 4. 时间两分钟 5. 最遵守约定的小组加星
挑 战 对比观察 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
第一关 挑战成功
看一看
第二关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1我们的地球模型(课件 共16张PPT)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1我们的地球模型(课件 共16张PPT)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1我们的地球模型(课件共16张PPT)(共16张PPT)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2.1 我们的地球模型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及大气层组成。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

(2)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

(3)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2)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养成综合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目标谈话导入,聚焦问题用地球模型表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用气泡图整理地球知识整理知识,提出问题先分类,再具体描述用气泡图整理地球知识整理知识,提出问题(1)对所知的地球知识进行分类,然后填在气泡图中。

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一级和二级气泡。

如下图。

(2)构思好再下笔,用铅笔填写,便于后面修改。

(3)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来,留出足够空间,以便后面填写自己的解释。

观察地球结构模型制作地球模型地球结构模型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地球的结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海陆分布模型制作地球模型(1)从世界地形图上你能发现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哪些特点?(2)如果要制作一个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怎样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制作地球模型自西向东拨转橙子模拟地球自转。

(1)将橙子从中间部位横着切开,切口要直。

(2)用勺子将果肉挖掉。

(3)将吸管穿过橙子,插在两半橙子皮的中间,使橙皮呈球形。

不同的模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展示研讨(1)相同点: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表达某一类地球知识,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2)不同点: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不同,体现出的研究方向也不同。

从地球仪上能获得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拓展活动总结地球用不同的模型表达关于地球不同的知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观测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观测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观测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

2.风向是指风_________的方向。

3.0级就代表无风,风旗_________。

4.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二、选择题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等级。

A.三个B.四个C.五个2.用简化的风速等级划分风速时,数“0”表示()。

A.无风B.微风C.大风3. 下列各种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汽车行驶的方向B.树叶飘动的方向C.足球滚向的方向4.此时,室外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方向,说明风向是()。

A.西北B.东南C.东北5. 我们可以用()方位来描述风向。

A.四个B.八个C.十三个三、判断题1.通过风旗,我们可以观察风的大小和方向。

()2.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

()3.东南风是吹向东南的风。

()4.风力一般分为 13 个等级 , 级数越高风就越大。

()5.“烟柱直冲天”描述的是1级风。

()四、连线题二级风举伞步行艰四级风微风吹脸面五级风枝摇飞纸片六级风带叶小树摇七级风迎风走不便五、综合题1.制作风旗,我们需要什么材料? 请你简单说一说。

2.请你说说风向的种类。

参考答案一、1. 空气 2.风吹来 3. 不动4.风旗、风向袋5. 风力,风向二、1.A 2. A 3.B 4.B 5.B三、√√√√×四、二级风举伞步行艰四级风微风吹脸面五级风枝摇飞纸片六级风带叶小树摇七级风迎风走不便五、1.轻薄的布、硬纸板2.东风,西风,南风, 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物理》第五章第三节《杠杆的科学》。

主要内容涉及杠杆的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5.3.1 杠杆的概念与分类;5.3.2 杠杆的平衡条件;5.3.3 杠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平衡条件,学会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杠杆的概念、分类以及平衡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尺子等)。

2. 学具:杠杆实验器材、纸张、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撬棍、剪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出杠杆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杠杆的概念与分类:介绍杠杆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了解不同类型的杠杆。

(3)杠杆的应用: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剪刀、天平等。

3. 例题讲解:讲解与杠杆相关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杠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科学》2. 内容:(1)杠杆的概念与分类(2)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杠杆的概念及分类。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下列问题:① 一根长度为1m的杠杆,一端挂重物G=10N,另一端距离支点0.5m处挂重物F=20N,求杠杆的平衡位置。

② 一把剪刀,刀片长度为20cm,刀把长度为10cm,若刀把处施加力F=5N,求刀片处所需力G。

(3)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杠杆的概念:杠杆是一种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 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PPT带你探索令人着迷的杠 杆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是杠杆?
杠杆是一种能够通过悬臂或支点的力和物体的重力之间的作用产生机械优势的简单机械装置。
杠杆的分类及构成
一级杠杆
悬臂一端加力,另一端承受重力。
通过调整人的位置和重量,实 现动态平衡。
钳子
用于夹取物体,通过杠杆原理 提供力臂和力矩。
指甲钳
通过杠杆原理压制指甲。
杠杆原理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
1
起重机
利用杠杆原理提供力臂和力矩,实现
门铃杠杆
2
重物的升降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按下门铃杠杆,启动机制以发出
声音。
3
楼梯
楼梯的结构利用了杠杆原理,使步行 更省力。
杠杆原理在机械和科技中的应用
撑竿跳
运动员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撑竿 将自己弹跳到空中。
杠杆原理的优缺点
优点
提供力矩,使力量效果更加突出。
缺点
有限的受力范围,需要合理控制力臂长度。
二级杠杆
力和重力在支点两侧分别施加作用。
三级杠杆
力在支点一侧,重力在另一侧。
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
杠杆原理基于平衡,通过调整力臂和力矩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杠杆原理的历史背景
杠杆原理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次提出,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得到广泛应用。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游乐场上的跷跷板
1 汽车刹车系统
杠杆原理用于增加驾驶员的制动力,在短时间内停止车辆。
2 摄影器材
相机的镜头和快门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完成焦距调整和快门控制。

(教科版)小学科学《桥的形状和结构》课件详解1

(教科版)小学科学《桥的形状和结构》课件详解1
桥 梁 设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艰难的上学路
• 单击在此有处些编山辑村母地版区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学生每• 天第三上级学都要经过
• 第四级
河流。他们•只第能五淌级 水过 河或由老师背着过河。 如遇到山洪暴发,过河 困难且危险重重。
• 第二级
• 第三承级受力要求不高—— • 第四级 • 第五级 跨度小,承受力大——
跨度大,承受力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河北省赵县赵州桥(古石拱桥)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北京芦沟桥(古石拱桥)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广西柳州程阳风雨桥(木桥)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南京长江大桥
(钢框架梁桥)
(教科版)小学科学《桥的形状和结 构》课 件详解1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杭州钱塘江四桥(水泥+钢框架拱桥)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 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港珠 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于 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由6.7公 里的海底沉管隧道、长达22.9公里的 桥梁、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 组成,集“桥—岛—隧”为一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

探索2 (2)长白山天池。 特点: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 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多座山峰环绕。 成因: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 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
探索2 (3)敦煌的雅丹地貌。 特点:土质坚硬,呈浅红色。整个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 有序,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成因: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由基岩构成 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 育,沙漠河流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 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 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 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 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
科学科教版 五年级上册
2.1 地球的表面
新知导入
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课本上、旅游中、课外书里经常能够看到描述不同地形地貌的 文字和图片,不难发现,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可真多呀!
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 的沟壑,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 面的各种形态称之为地貌,按其自然形态可分 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峡谷、岛 屿与海洋等地貌。
地球的表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观察到不同地形地貌的照片 或视频,结合生活中旅游等经验,描述地球上出现的不同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 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五年级 科学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我们 能够发现即使是同一地区, 多 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也有差 别。有一些地方是发生了自然灾 害等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人 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和 观察,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正 确的了解,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一定要运用多种 感官进行观察。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3 小结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
观察与比较
1 探索
观察和比较下面两幅图,有5处不同的地方。
我用眼睛看,发现了什么。。。。。。
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丢进桶里。
我用耳朵听,发现物品是。。。。。。
往3杯饮用水中导入不同量的酱油,看哪个杯 子里的酱油多?
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2 研讨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2 、 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