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语文测试题2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班级:姓名: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 jiān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 矫枉过正q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中专语文职业模块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精湛(zhàn)神采飞扬(yáng)B. 沉着(chén)雕梁画栋(dòng)C. 腼腆(tiǎn)豁然开朗(huò)D. 拈轻怕重(niān)雕虫小技(ch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他学习刻苦。
C. 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使我受益匪浅。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举两得B. 鸡飞蛋打C. 满载而归D. 畏首畏尾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
”B. “这个苹果很甜,吃了这个苹果,你会感到很甜。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5. 下列词语中,与“耐心”意思相近的是:A. 急躁B. 耐心C. 焦急D. 慢吞吞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这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使我们受益匪浅。
B.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效率很低。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7. 下列句子中,用词重复的是:A. 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透彻。
B.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感到惋惜。
C. 他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虎。
D. 他的态度诚恳,让人感到亲切。
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今天就开始阅读了。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使我受益匪浅。
C. 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
D.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9.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B.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班级:姓名: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 jiān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 矫枉过正q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职业中专高三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气氛氛围氛团B. 恶劣恶势恶行C. 沉着沉重沉静D. 谨慎谨严谨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B. 由于气候变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C. 这篇文章论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B. 这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的大地上。
C. 他的演讲犹如一把火,点燃了我们的激情。
D. 这片土地犹如一片绿洲,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4. 下列词语中,与“海纳百川”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宽以待人B. 淋漓尽致C. 精益求精D. 无懈可击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 我很喜欢看书,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______。
7.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
8. 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
例如,“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跑”、“行”、“行走”等意思。
9. 古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0.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中职职业中专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职业中专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àng)难(nán)请柬(jiǎn)蹒跚(mán)B、徘徊(huí)自惭形秽(suì)积攒(zàn)佳肴(yáo)C、颠簸(diān bǒ)誊写(téng xiě)奢华(shē huá)黯淡(àn dàn)D、契约(qì yuē)惊骇(jīng hài)打盹(dǎ dǔn)婀娜(ē nuó)2、下列加点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清晰朦胧屋檐笙XXX锯龙盘B、翅磅感概漂缈洵烂XXX伏砺C、淘醉懊脑犹豫抑制口密腹剑D、项链磕碰喘气点缀萍水相逢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自惭形秽蓊蓊郁郁刻舟求剑火中取栗B、英雄气概相提并论分庭抗礼迫不及待C、情不自尽变本加厉休戚相关完壁归赵D、再接再励虎假狐威谈笑风声声色俱厉4、没有语病的是:()A、“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C、练武术和学舞蹈的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D、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
B、XXX工作非常积极,总是提前上下班。
C、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XXX同学的这篇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评为一等奖。
6、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中职语文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职业中专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职业中专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本大题的第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正糖答案代码涂黑。
第6小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刮痧(shā) 参差(cī) 撮(zuō)土B.蛮横(hènɡ) 袅娜(nà) 点缀(zhuì)C.怀揣(chuāi) 羞涩(sè) 倩(qiàn)影D.宛(wǎn)然 皱缬(jié) 酣(hān)睡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跋涉 幅员 寒暄B.气慨 殷勤 教诲C.粗犷 绝别 震撼D.款侍 萌动 安详3.(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最后一片叶子。
”琼珊说:“我以为昨晚它一定会掉落的。
”B.随着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提升,国有企业在创立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撬动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
C.我才知道“航拍中国”有多火。
D.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首先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还是补天的女娲?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攻克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技术专利成果。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到大众的生活。
C.人生道路千万条,但我想走最有意义的那一条,尽管可能布满荆棘。
D.能否培养一批具有原创可能的科技人才,是一个领域未来发展的前提。
5.(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散文集。
B.《将进酒》是汉乐府的旧题,将是请的意思。
C.《师说》的作者是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水浒传》的作者是吴承恩。
6.(5分)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2)无边落木萧萧下,。
职业中专新生入学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黎川县职业中专2018级新生语文摸底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嗤.笑(chī)惘然细脚伶.仃(lín)与日具增B.愕.然(è) 阔绰衣冠.整齐(guān) 朦朦胧胧C.掺.杂(cān) 萧索辛苦恣.睢(zì) 迟疑不绝D.煞.白(shà) 恭唯衣服褴褛.(lǚ) 神色惶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时间的劳累,使得杜小康十分疲惫,他真想歇斯底里....地睡上一觉。
B.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给父母鞠上一躬,重其事...地报上一声“我回来了”。
C.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哪怕认为自己懂的也要去查一查资料,十拿九稳....后才到课堂上讲。
D.“破窗效应”是指一个房子如果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很高兴,而且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B.关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都在问责围之。
C.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值得赣抚儿女发扬并传承下去。
D.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②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
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
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息所笼罩。
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
A.⑥②①④⑤③B.③⑤⑥②①④C.③④⑤⑥②① D.③⑥②①④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腹诽(fěi)惊愕(è)息息相关(xī)B. 瞬息(shùn)纷至沓来(tà)颠簸(bǒ)C. 惊悚(sǒng)畸形(jī)振聋发聩(kuì)D. 腼腆(tiǎn)拈轻怕重(niān)沦落(l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B.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纵:纵览;横:横贯)B. 满载而归(载:装载;归:返回)C. 画龙点睛(画:描绘;点:点缀)D. 鸡鸣狗盗(鸡:公鸡;狗:狗)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往;淡:清淡)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每天;秋:秋天)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声:声音;兵:士兵)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青色;蓝:蓝色)5.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读后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B. 我对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感敬佩,他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C. 这场比赛精彩纷呈,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D. 我对他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他能再接再厉。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的心房。
C. 他的言辞犀利,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我的心灵。
D.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7.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深感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三职生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鞭笞(tái)慰藉(jí)天堑(jiàn)叱咤(zhà风云
B. 刹那(chà)寒暄(xuān)酗酒(xù)引吭(kàng)高歌
C .教诲(huì)蜷(quán)缩馈(ku ì)赠刚愎(bì)自用
D .粗犷(guǎng)畸(qí)形践(jiàn)行汗流浃(jiá)背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时候,把自己合盘托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
B.在很长的时间里,造纸术都是独门秘技,所有造纸的工匠一致对造纸术保密。
C .虽然三聚氰氨一夜之间变得妇孺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
D.今日大盘在金融股继续暴跌的带动下加速探底,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曼延。
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
...,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国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C.“知足常乐”的古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
....,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
....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
⒋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活着的多半年是不知道的,_________忘了。
②那是_____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________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③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_____________ 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爱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
A. 甚至由于便尤其
B. 就因为所以倘使
C. 或者因为也甚至
D. 才尽管总即使
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此虐入骨三分”
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堂聊斋馆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①②③④
A. ,。
《》。
B. 。
;《》。
C . 。
;《》?
D. 。
,“”?
6.下列各句都是写“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⒎对下面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效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弹奏和出场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⒏.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 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写出了她谨小慎微的态度,敏感心重的性格,以及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B.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文中委婉而曲折地表现了他不满现
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
在月光下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着摆脱不了的淡淡的哀愁。
C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处“人生如梦”抒发作者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喟,表达了苏轼消极无为的性格。
全词整体上隐含一种忧郁不平的气息。
D. 《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放,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甘沉沦的人生豪情。
9.“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意思是()。
A.写琵琶女的自豪。
B.说自己在纨绔子弟中受戏谑调笑。
C.说自己成为一个被玩弄、践踏的人。
D.是琵琶女说自己受宠时的得意之情.
⒑下列文体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
C . 词作为一种体裁,脱胎于音乐。
很多词本身是可以谱曲歌唱的,好多词牌是由填词用的曲名演变来的,如“浣溪沙”“雨霖铃”“水调歌头”等。
D.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的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诗,对诗的字数、句数、音韵、格律都有严格要求。
近体诗指的是不讲究音韵格律的自由诗。
11.《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A.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意思是()。
A.消极人生的表露。
B.人生失意的悲叹和无奈的自我解脱。
C.寄托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的心情。
D.人生就像一场梦,没有什么价值。
13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A.姜夔、柳永、温庭筠、李清照
B.李煜、苏轼、辛弃疾、陆游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陆游、李清照、辛弃疾
14.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项是()。
A.交代离别时间、地点和主题,渲染气氛。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15.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写法上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情感。
B.运用虚拟想像手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C.运用人物行为,烘托离愁别绪。
D.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动作、情态。
16.“念去去千里烟波”有如下朗读停顿方法,
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念去去/千里烟波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念去去千里/烟波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琵琶行(并序)》选自____________。
(2)《琵琶行(并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 字 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是一首_____体的叙事长诗。
(4)《琵琶行(并序)》的作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并序)》一文中揭示诗歌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宋时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___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________;
(7).旧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
指出这两首词的韵脚各是哪些字。
①《雨霖铃寒蝉凄切》的韵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①天生我材必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⒕自古多情伤离别,
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 ,________。
此去经年,
_______________。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㈢翻译(每个3分,共12分)
⒖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