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强化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保障规划

• 160•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甚高频通信系统作为飞机和地面、飞机间通信工具,采用的频段较高。
甚高频系统分为语言、数据、影像,利用无线电类搜集接收信息和命令。
因此,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尤为重要,保证飞机在高空中稳定运行。
1.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甚高频通信系统应用运行形式为调幅式模式,通常工作频率在117-152mhz 改为118-136.975MHZ ,频率之间间隔低于25kHz ,最高频率为为136.975MHZ 。
甚高频通信系统的最高频率和范围要求严格。
因为运行频率较高,所以通信系统表面波较弱,运行时由于传播距离、磁场干扰、地势干扰较大。
串联系统是在系统单元稳定运行关系着系统运行,一旦某个单元失效将影响整个系统。
所以,提升最低可靠性单元的稳定性对系统稳定的提升效果显著。
并联系统稳定性高于各单元可靠度最大参数,单元越大系统越稳定。
不过,由于单元结构、尺寸、成本等影响通常单元只有2--3个。
此外,还有混联系统,例如:串联系统,并串联系统表决系统模型。
以空管甚高频通信系统为例,系统主用应急内话系统互为主备,以互为主设备的电信和移动两路传输链路,主用传输设备为FA36,备用传输设备FA16。
空管甚高频通信系统看作由以上3个系统串联形成。
易知系统整体为混联系统。
2.甚高频通信系统在飞机中的运用民航甚高频系统主要运用在两大方面:甚高频语音通信和甚高频地空数据链通信。
甚高频语音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区域管制中心、进近管制、终端管制对飞机调配指挥及机场航行情报对外广播,具有典型的话音特点,对空管制指令均由终端半双工语音设备传出,经传输设备至远台经电台调制话音进行对话;甚高频地空数据链则应用于机场内替代甚高频话音通信及航务管理通信。
替代话音通信以数字放行系统为例,管制员终端(HMI )为管制员提供了与数据链起飞前放行(DCL)系统的交互接口,服务信息在包含所有传统服务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如报文服务信息、管制员与飞行员自由信息等其它服务信息,在放行过程中增大了管制员与飞行员的通信自由度,减轻了管制员语音放行的压力。
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研究作者:刘多娇来源:《中国新通信》2017年第08期【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推动各领域发展,同时质量也能够显著提升。
无线电技术作为现阶段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民航领域内广泛应用,伴随着无线环境越加复杂,对有关工作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能够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对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能,推动民航领域现代化发展建设。
【关键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民航事业也正在快速发展,民航快速发展主要要素就是民航通讯,在民航领域内具有重要作用。
民航事业在逐渐完善过程中,民航通讯技术也在逐渐完善。
甚高频通信系统在民航通讯领域内广泛应用,甚高频系统数量显著提升,对信息通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飞机飞行造成影响。
因此,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稳定性,对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民航安全飞行。
一、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无线干扰类型1.1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互调干扰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在操作过程中,通信系统非常容易产生互调干扰情况。
造成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出现互调干扰,主要原因是由于民航部分线路出现非线性问题。
有关技术按照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互调干扰位置,将互调干扰划分为两类,分别为接收机互调干扰与发射机互调干扰。
其中接收机互调干扰主要表示多个干扰信号同时输入到混频器内,从而造成甚高频通信系统出现干扰情况;发射机互调干扰主要是由于信号与信号发射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信号产生碰撞情况,构建新型信号频率,碰撞信号与实际信号相矛盾,从而产生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干扰情况。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互调干扰不仅仅对民航通讯造成影响,通讯失真情况显著增加,对民航航班调节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造成飞行事故情况[1]。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分析摘要: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在保障航空交通安全和顺利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要求的性能,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面临着多种因素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为了确保民航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将从硬件、软件、人为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关键措施引言: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在现代航空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飞行员与地面交流的重要桥梁,还负责飞行数据的传输和导航信息的传递。
然而,由于飞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系统自身的复杂性,甚高频通信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硬件故障、软件漏洞、人为操作失误以及恶劣环境影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通信中断和系统失效,威胁到航空安全。
因此,为了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一、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1. 硬件因素硬件作为通信系统的物理基础,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状态。
首先,通信设备中的电子元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逐渐出现老化和损坏。
元件老化可能导致设备功能失效或性能下降,影响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
同时,连接器松动或材料老化也可能造成信号传输中断或不稳定。
这些硬件问题会导致通信系统的可用性下降,进而对航空通信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飞行安全。
2. 软件因素软件作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核心,控制着系统的各项功能和运行。
然而,软件本身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编程错误、漏洞和不合理的逻辑设计可能会导致软件故障或异常行为。
黑客和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漏洞来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系统运行或获取敏感信息。
病毒、恶意软件和网络入侵等威胁可能导致通信系统的运行异常、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崩溃,对航空通信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人为因素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通信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信系统的操作人员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对系统不够熟悉,或者在高压环境下疏忽大意,造成错误地操作。
浅论民航空管甚高频通讯干扰及解决方案

浅论民航空管甚高频通讯干扰及解决方案民航VHF地空通信系统是保持地空信息交换的主要手段,地空协作才能保证飞机的正常起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台(站)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民航机场、航线、航班数量也日渐增多,民航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频段受到干扰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飞机与地面指挥人员的通信质量,给飞机的飞行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根据无线电干扰产生的原理和类型分别进行探讨,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解决方案。
标签:甚高频;机场;干扰0 引言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是一种无线电电波,其频带在30-300MHz 范围,民航空管甚高频的工作频率在118-144MHz之间。
VHF主要是作较短途的传送,常常会受环境因素影响。
它主要用于电台广播,航空、航海的信息沟通,民航内的语音和数据传输也是通过甚高频来保持地空通新,从而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和航班的正常起降,在机场的指挥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在平时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给民航甚高频通信带来巨大的压力;新航线的增加,需要布局更多的信号站和更多的频带的使用,致使甚高频的使用趋于饱和,加重通信干扰;设备陈旧老化、无序化管理等也会给民航甚高频的正常通信带来干扰。
各种干扰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100-1.jpg>图1 各类干扰所占比例随着航空系统的不断发展,航班密度的日益增加,航线和时间的复杂化,甚高频通信系统作为地面工作人员与机组人员之间的交流手段、飞机与地面控制状态信息和管理指令交流的通信基础,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决定飞行管理系统的安全,如何提高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民航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无线通信系统干扰类型分析无线电干扰是由一种或多种发射、辐射、感应或其组合所产生的无用能量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收产生的影响,其表现为性能下降、误解或信息丢失。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措施

甚高频通信系统承载着民航地空通信业务,硬件设 备的完整程度、质量优劣等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 性和完好性,而地空通信业务的时效性取决于甚高频系 统的可靠性。因此,甚高频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是影响 系统可靠性的首要因素 [2],包括甚高频电台、传输接入 设备、终端设备以及设备连线等(如图 2 所示)。
3.1.4 外部互调的预防措施
2.4 设备连接故障
(1)完善防潮、防锈等日常维护措施 ;(2)加强设备
设备连接故障很难在日常检查工作中被发现,其故 检测避免接触不良等问题 ;(3)增加监测系统识别干扰源。
障类型主要包括线路短路、断路以及连接位置松动等。
3.2 天津本场干扰处置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次检查其他类型的故障,以便发
(4)PS 模块 :将外部输入的 220VAC 主电压和 +24VDC 备电压转换成各模块所需的直流电压(+28VDC,+13.5VDC, +5VDC,+3.3VDC);提供 GND 和告警信息(OverTemp, OverLoad,AC/DC Fail)。
(5)CP 模块 :电台参数的监视和设置(通过显示屏 和按键);音频输入输出(通过扬声器和话筒接口)。
线性电路,干扰信号(ωA、ωB、ωC)与被干扰信号(ωS) 需满足以下条件 :2ωA-ωB=ωS 或 ωA+ωB-ωC=ωS,干扰电 台与被干扰电台同时工作且干扰信号幅度足够大。互调
3.2.2 干扰原因 (1)塔顶天线设置集中,容易引起互调干扰和外部 电磁背景噪声干扰 ;(2)馈线未采用屏蔽技术,在遭遇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措施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措施分析摘要:VHF通信系统是飞机离开地面时与地面平台、航空公司和其他飞机进行双向交互的基础,在当今民航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靠性就是通讯数据精度。
VHF通信系统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对地形和其他无线电台非常敏感。
此外,影响民航VHF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使用的主要设备、同频站等因素。
基于此,本文分析VHF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测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VHF通信系统;可靠性引言:为保障我国电信业的稳定发展,提高民航VHF通信系统工作人员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
需要制定法规,全面了解民航VHF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清楚了解提高民航VHF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原因,加快民航VHF通信系统发展,民航VHF高信道通信系统的传输功能是使高民航VHF信道通信系统能够为飞机提供具体可靠的通信信息。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飞机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换。
飞机和控制中心[1]。
民航工作人员在使用甚高频通信系统时,必须选择正确的工作频率,才能成功使用该通信系统。
因此,VHF通信系统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
除了对工作频率的使用要求外,对设备和人员素质也有一定的门槛,除了全量备份外,还优化恢复服务、通信骨干服务、通信传输服务、系统管控功能、相关技术研究数据等内部要素,需要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保证我国电信业的发展。
1民航VHF通信系统的重要性GCAV-VHF通信系统的传输功能是使GCAV-VHF通信系统能够为飞机起飞提供具体可靠的信息。
其主要功能是确保飞行器与飞行器或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连接、交换、对话和双向信息传输连通性。
为了确保这种能力,驾驶员在驾驶前必须了解系统的不同层次,并根据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
民航常用的VHF通信频率为118.000~137.975MHz,通信过程的间隔范围为25kHz。
可见,民航高频VHF通信系统有一定的限制,VHF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只能在影响范围内进行通信。
试论如何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 总第 1 2 4期)
信 息 通 信
I NFORM AT I ON & COM M UNI CATI ONS
2 013
( S u m . N o 1 2 4 )
试论如何提 高 民航甚 高频通信系统 的可靠性
宋进 文
(中国民用航 空 中南地 区空 中交通管理局广 西分局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4 8)
2 . 4 尽 量减 少信号 的传 输环 节
研究发现 , 甚 高频信号系统中一旦传 输增 加一个环 节, 其 可靠性也将会有一定程度 的降低 , 因此, 应尽可能地将信号传 输环节降至最低 , 尤其 应当减少甚高频信 号的多跳传输环节 。
目前 , 我 国多数甚 高频遥控 台收、 发信机相互分离 , 因此 , 传输
2 . 2 多个 运营 商提 供通 信 干线
以故障统计为依据 ,运营商提供 的通信线路中干线的故 障 问题相对较多 , 因此 , 采用多个独立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干 线,对于提高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例如,某些管制 中心对于主用的甚高频传输系统干线 使用 了双干线 的模式, 而将其 中一地采用 了电信 2 M 线进行传 输, 另一地采用 了联通 2 M 干线作备用干线 。 而备用 设备采用 的是 C波段 的卫星作传输干线 , 这样 通过引接 的甚 高频有效
实现 了备 份, 也大幅度提高 了甚 高频通信系统 的可靠性 。 2 . 3接 入业 务 时进 行 不 同设备 的分 散 实践 发现 ,并联 结构可 以有 效提 高甚 高频通信系统 的可
靠性 , 因此 , 进行甚 高频 的引接过程 中, 应注意将相 同扇 区不 同地 点的F A1 6设备进行不同模 块的接入 , 以便 实现模块之 间 的备份 。此外 , 对 于 电源等附属设备而言, 应考虑不 同形式 的 接入 , 以尽可能实现接入的并联式 。
强化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探索

【 关键词 】民航甚高频通信 系统 ;可靠性;强化途径
信系 统的可靠 性能够 达 ̄ ] 1 9 9 . 9 9 9 %,完全能 够满足 民航通 信 的要求 。 2 - 2 丰 富通 信干 线 将故 障 统计信 息 作为 参考 依据 ,发现 通信 运 营商 提供 的通 信 干 线 中,存 在 着故 障多 发 问题 ,其 同样 会对 甚 高频通 信 系统 与运 行 的 可靠 性造 成影 响 。而 在 当前 的技术 条件 下 ,要 求通 信运 营 商完 全杜 绝通 信线 路 故障 是不 现实 的 。对此 ,可 以采用 多个 运 营商 共 同提供 通信 干线 的模 式 ,在 其 中一个 通信 干 线 出现故 障 时,通 过 其他 通信 干线 来保 证甚 高频 通 信系 统 的可靠 运 行 。例 如 ,在 开展 民航交 通 管 制 的过程 中 ,甚 高频 通信 系统 可 以采用 双干 线 的模 式 ,将 其 中一条 电信 2 M干线 作 为主 干 线 ,另 一条 移动 2 M干 线作 为 备用 干 线 ,备 用 设备 选择 c 波 段卫 星 传输 的 方式 ,从而 大 幅提 升 通信 干 线运 行 的稳 定性 ,提 高甚 高频通 信 系统 的可 靠性 [ 3 ] 。
2. 3 分 散业 务接收
前言
民航事 业的飞速发 展为人们 的 日常 出行 提供 了便利 ,而在 民航交 通管 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航空器 的运行安全 。甚 高频通信系统在民航通信领域有着最为广泛 的应用 ,而其中存在的通信 干扰 问题人很容易造 成飞行判 断失误 ,引发重大飞行事故。如何提升 民 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是技术人员 需要深入研究的 问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技术· 199 ·doi:10.19399/ki.tpt.2019.02.086探究强化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余 焰,郭健伟(民航吉林空管分局,吉林 长春 130039)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得以优化、革新,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同时,助力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持续完善,推动我国通信行业稳健发展。
基于此,通过分析强化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以期为提升民航通信水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Ways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VHF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ivil AviationYU Yan ,GUO Jian-wei(Civil Aviation Jilin Air Traffic Control Sub Bureau,Changchun 130039,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optimized and innovated to meet the growing communication needs of people and to help the civil aviation VHF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inue to improve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unications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reliability of civil aviation VHF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ivil aviation communication.Key words :civil aviation ;VHF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iability1 概述甚高频通信系统1.1 内 涵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供飞机与飞机、地面台站与飞机双向传输数据与话音,为发挥该系统数据传输功能需民航飞机配备相关装置。
驾驶员在应用甚高频通信系统前,需在相关系统内选定工作频率,用以接收、发射信息,该通信系统具有调频功能,通常情况下民航在118.000~151.975 MHz 均可实现通信目标,在民航通信过程中主要应用118.000~136.975 MHz 频率,其频道间隔为25 kHz ,以甚高频无线电波为通信载体的VHF 具有通信范围较短特性,只可以在目视范围进行通信,作用距离跟随飞机飞行高度发生变化。
在飞机起落或与地面管控人员沟通时,需要进行双向语音通信,只有民航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稳定、可靠,才能降低飞机起飞、降落等通信事故发生的几率。
1.2 组 成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主要由天线、收发信机及控制盒构成,其中天线主要用于接收、辐射射频信号,机载天线通常为刀形,长约30.48 cm ,其电阻与天线阻抗相互匹配,甚高频收发装置经由同轴电缆与天线相接,其收发机阻抗(输出时)为50 Ω。
一旦该电台天线出现老化、受潮、绝缘不佳等现象时,会降低该设备输出功率,缩短通信距离,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
为此需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天线,及时更换破损及受潮天线,为保障其通信系统稳定性奠定基础。
控制盒作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重要装置,具备两个同轴旋钮,助其灵活地选择工作频率,在这两个旋钮上部设有显示窗,从中可以得知该设备所选频率,其机构内试验按钮主要用于检验接收机稳定性。
为此维护人员需定期检验控制盒试验按钮稳定性,为保障通信系统安全、可靠奠定基础。
收发信机前段设有静噪断开按钮,并与控制盒试验开关相连,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静噪控制电路,可以检测接收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该系统未处于内话系统运行状态,可以直接测试收发机。
在新型收发机上发射功率指示灯被功率指示器、功率/电压柱波比指示器取代,后者作为二极管显示器,可依据指示器开关控制位置显示正向功率、电压柱波比、反向功率等读数[1]。
1.3 传 输5 W 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发射机最低发射频率,3/xV 为该系统接收机灵敏度,其信噪比为6 dB ,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大频率为136.975 MHz ,最低频率为118.000 MHz ,依据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要求,将频率间隔控制在25 kHz ,为此该系统可以设置频道共计720个,在民航遇到突发事故需要进行呼救时,全世界统一应用频率为121.500 MHz ,其中主要用于地面管制的频率为121.600~121.925 MHz 。
当信号发出后,同一频率内发出信号的一方需停止连续发射信号动作,等待对方信号进入,避免出现漏接信号消极现象,继而保障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稳定、可靠。
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传播距离近、表面波衰减快、频率高等特点,其通信传输距离需控制在视线所及范围内。
该系统以空间波传播为主,同时电波受地形、对流层、地物等因素影响,需通信人员合理选择通信时机,提高该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有效性[2]。
2 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度的因素2.1 阻塞干扰当民航通信系统内有大功率电台与接收机距离过近,将影响该系统信号稳定性,若出现强信号阻塞现象,会大幅度降低信号输出幅度,严重影响通信信号正常收稿日期:2018-11-08作者简介:余 焰(197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
· 200 ·接收成效,接收机无法保障正常运作,严重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度[3]。
2.2 互调干扰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中电路非线性属性是造成其产生互调干扰的重要因素,依据干扰源所在位置,可以将互调干扰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互调干扰两大类。
前者基于本机与末级发生发射信号耦合现象,造成电路中信号互相调制,产生全新的频率组合,并和有用信号同时存在,继而产生互调干扰;后者通常发生在混频器输入端,由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并存合成干扰源,互调干扰具有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重要信息安全性消极现象,同时可能引起信号失真问题,无法在飞行器与塔台之间构建稳定、可靠的通信体系,干扰严重时会造成地面民航通信系统瘫痪等不良后果。
2.3 交调干扰若在混频器信号接收端同时存在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受变频器影响,有用信号将被干扰调制信号影响,中频回路不能将干扰信号全部剔除,至此交调干扰现象产生。
检波器在完成自检工作后仍无法规避干扰现象,交调干扰波幅与信号电压之间成正比,当信号波幅下降时干扰信号同时变弱。
在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内无论有用信号、干扰信号频率有多大差距,只要信号同时从输入端进入,并达到某一强度,就会造成交调干扰现象,并严重影响该系统可靠程度[4]。
3 提升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3.1 设置异地备份为降低异常干扰对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消极影响,需积极设置异地备份,构建异地备份体系,有效提高通信质量。
其中,异地备份主要以建设甚高频遥控台为主要技术手段,确保民航飞机运行在同扇区不同的甚高频遥控台备份范围,避免该系统受不良信号影响,为此需确保甚高频台处于同一扇形区域内,期间囊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甚高频台,达到提高相关通信系统运行可靠程度的目的。
为保障发挥异地备份能效,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试验事先明确甚高频台敷设参数和扇区面积,采用双重覆盖甚高频台方式,落实异地备份目标。
若各扇区甚高频台多于三个,其所在系统运行可靠程度高达99%,继而为民航提供优质通信服务。
3.2 完善通信干线在总结以往通信信息故障发生频率时,发现通信运营商敷设干线不稳定,是造成异常干扰频发的突出因素之一。
然而,基于当前通信技术发展水平,无法全面规避该不稳定因素,需要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选择若干运营商,同时完善通信干线敷设体系。
当其中一条通信干线发生故障时,其他通信干线可以发挥自身能效,顶替原有通信干线,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服务,确保该系统稳定、可靠。
例如,民航交通在管制时,可以运用双干线甚高频通信模式,该模式由两条 2 M 干线构成,其中一条为主干线,另一条为备用干线,后者采用卫星传输,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有效降低异常干扰对该系统的消极影响。
3.3 分散业务虽然将信号接收业务集中在一处,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接收、分析以及整合效率;但是,也会同时产生信号干扰问题,一旦集中信号中有两个或多个信号极为相近,将产生副波道干扰现象,影响民航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民航通信系统需采取“业务分散”措施,在该系统接收信号时,以不同设备为依托将业务分散,若干设备之间为并联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影响信号传输和接收稳定性,继而有效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该措施在实践过程中需确保不同位置、相同扇区FA16设备运用不同接入模块进行有效备份,针对该系统内附属设备,需依据通信实况,灵活选择具有差异性的接入方式,从维护通信设备稳定性角度着手,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附属设备。
3.4 优化传输环节通过对以往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进行分析可知,通信传输节点数量和通信传输可靠性成反比,一旦通信传输节点超过一定量,将直接影响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综合质量。
因此,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需不断优化传输环节,控制传输冗余环节,确保传输环节科学、合理。
同时,它可有效保障系统功能性,尤其需控制该系统多跳传输次数,尽量缩减信号中间传输步骤。
当前我国主要采用信号发射、信号接收相互分离的甚高频遥控台运行模式,此种运行模式徒增无用信号传输环节,使信号传输系统较为复杂,影响该系统可靠程度。
基于此,我国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需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积极思考建立一体化信号接收、发送模式的方法,简化信号传输环节,为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稳定性夯实技术基石。
4 结 论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需工作人员在充分掌握甚高频通信系统特性基础上,明晰影响该系统可靠性的内因,通过设置异地备份、完善通信干线、分散通信传输业务、优化传输环节以及提高系统管控能力,保障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有效。
在提高我国民航通信质量同时,累积相关技术研究和管理经验,继而推动我国通信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1] 孙 冬.对于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思考[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18):66.[2] 宋永江.关于VSWR 对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影响的思考[J ].电子世界,2017,(17):199.[3] 时慧平.强化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程度的途径探索[J ].电子世界,2017,(16):185.[4] 徐树权.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J ].数字通信世界,2018,(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