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动物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答案】AD【解析】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B、牛顿通过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C、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故C错误;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故D正确;故选:AD.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一定不等于零B.可能不变C.一定改变D.一定不变【答案】AB【解析】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但合力可以是恒力,例如平抛运动,所以加速度可以不变,故AB正确,CD 错误;故选:A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曲线运动最基本特点是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和曲线运动特点即可解答本题.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要想深入、全面理解,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是比较好的途径,同时开拓思路列举实例也是很好的办法.3.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v1=5m/s,水流速度v2=3m/s,则()A.过河最短时间为20sB.过河最短时间为25sC.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D.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答案】AC解:A、船头垂直于河岸航行时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渡河时间为t==s=20s,故A正确B、由A分析得,B错误C、渡河位移最短,船头要偏向上游,设于河岸夹角为θ,则有v2=v1cosθ,渡河时间为=25s,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船实际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匀速运动和沿水流方向的匀速运动,两分运动同时发生,互不影响,因而渡河时间等于沿船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小.船渡河问题关键要记住最小位移渡河与最短时间渡河两种情况,时间最短与位移最短不会同时发生.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4.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答案】B【解析】解:A、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故A正确.B、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故B错.C、F=ma=mω2R,ω增大会使向心力F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故C正确.D、中心的衣服,R比较小,角速度ω一样,所以向心力小,脱水效果差.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A、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B、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C、F=ma=mω2R,角速度增大,水滴所需向心力增大,脱水效果更好.D、周边的衣物因圆周运动的半径更大,在角速度一定时,所需向心力比中心的衣物大,脱水效果更好.此题要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大小因素、做离心运动的条件.属于基础题.5.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BD【解析】解:A、“天链一号01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有加速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B、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的上方,运行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周期一定,则轨道半径一定,即离地的高度一定,故B 正确;C、同步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共同的角速度,由公式a向=rω2,可得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BD.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的上方,运行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周期一定,则轨道半径一定,即离地的高度一定,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找出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以及知道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知道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四、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于地球的作用使中轨道卫星处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 B. C.4g D.9g【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设地球半径为R,则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为3R,在地球表面有:对中轨道卫星有: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中轨道卫星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所以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公式进行求解,注意中轨道卫星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不是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而是3倍.五、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7.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D.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答案】CD【解析】解:AC、对于A、B组成的系统,子弹射入前子弹有动能,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系统的动能为零,系统的重力势能不变,可知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C 正确.BD、对于A、B、弹簧组成的系统,由于阻力对系统要做功,系统产生内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D正确.故选:CD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分析做功情况,判断研究对象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或分析动能和势能总和是否保持不变来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知道当系统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要注意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六、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8.如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a的正上方有三颗轨道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b、c、d,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图中已标出,其中d是地球同步卫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段时间t(已知在t时间内三颗卫星都还没有运行一周),各卫星相对a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图中的()A. B. C. D.D【解析】解:根据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则角速度越小,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三个卫星中,b转过的角度最大,c次之,d最小,d为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a保持相对静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mr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则角速度越小,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可以比较出三卫星转过的角度,而同步卫星又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以及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9.几个力共点且在同一平面内、作用在某个质点上,使该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当其中的一个力只是大小逐渐减小而其它力保持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逐渐增大,动能一定增加B.合力逐渐减小,动能可能增加C.合力逐渐增大,动能可能减少D.合力逐渐减小,动能一定减少【答案】C【解析】解:几个力共点且在同一平面内、作用在某个质点上,使该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知合力为零,当其中的一个力只是大小逐渐减小而其它力保持不变时,知合力逐渐增大.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合力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可能相反,所以动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质点开始处于平衡,合力为零,当某一个力逐渐减小时,则合力增大,根据合力做功情况判断动能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当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七、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0.水平传送带在外力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初速大小也是v,但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的功为W,摩擦生成的热为Q,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W=0B.W≠0C.Q=0D.Q≠0【答案】AD【解析】解:A、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动能变化为零,只有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知道W=O,故A正确,B错误;C、滑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然后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动摩擦因数为μ,x2=v•=,相对滑动的路程为:x=x1+x2=.物体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1′=,传送带的位移x2′=,则相对路程x′=x2′-x1′=.则整个过程中相对路程s=+=.则Q=fs=μmg•=2mv2≠0.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滑动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相对路程,从而根据Q=fs求出摩擦产生的热量.11.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将越短B.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C.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小D.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大【答案】BD【解析】解:A、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在竖直方向上,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高度不变,所以运动时间不变,则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正确.C、雨滴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不变,风力越大,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越大,时间不变,则落地时水平方向上速度越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落地的速度越大,则着地动能也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将雨滴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竖直方向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分力,做加速运动.解决本题的关键将雨滴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知道两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以及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12.物块先沿轨道1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后沿轨道2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CB,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撞击的因素,则在物块整个下滑过程中()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B.沿轨道1下滑时的位移较小C.物块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D.两种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相同【答案】CD【解析】解:A.f=μmgcosθ,在轨道1、2上倾角不同,所以摩擦力不同,故A错误;B.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位移相同,故B错误;C.设A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C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W f2=μmgcosα•x AC+μmgcosβ•x CB=μmg•x EF+μmg•x EB=μmg•x FB沿轨道1运动,摩擦力做的功为:W f1=μmgcosθ•x AB=μmg•x FB=W f2由动能定理得:物块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C正确.D.由C的分析可知,两种运动摩擦力做的功相同,所以两种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相同,故D正确;故选:CD.(1)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解;(2)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解,但要注意方向;(4)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该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题目正确求出各个阶段摩擦力所做的功,并结合动能定理求解,难度适中.八、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3.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备有如下器材:A.打点计时器;B.直流电源;C.交流电源;D.纸带;E.带夹子的重物;F.秒表;G.刻度尺;H.天平;I.导线;J.铁架台;K.游标卡尺;L.螺旋测微器.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 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38cm,0.19cm和0.18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的同学是______ .其错误的操作可能是______ .【答案】B、F、H、K、L;甲;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解析】解:(1)要验证钩码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即看是否有这样的关系mgh=mv22-mv12.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需要天平,要测量下落的高度和瞬时速度,在纸带处理时需刻度尺.用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有:直流电源、秒表、天平、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故选:B、F、H、K、L.(2)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第1、2两点间的距离x=gt2=×9.8×0.022=0.00196m=1.96mm,可知甲同学操作错误,错误原因可能是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故答案为:(1)B、F、H、K、L;(2)甲;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验证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运用打点计时器需使用交流电源.纸带处理时需刻度尺,从而确定不需要的器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第1、2点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三位同学的操作哪个有错误.阻力越小,加速度越接近重力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越合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通过实验原理确定所需的器材.同时掌握纸带选择的方法,知道操作错误可能形成的原因.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h1=12.01cm,h2=19.15cm,h3=27.86cm.打点计时器通以50H z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 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 J,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是______ .(重锤质量m已知)【答案】1.88m;1.96m;该实验小组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或者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解析】解: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E p=mgh2=m×9.80×0.1915J=1.88m J.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4s;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为:v B===1.98m/s因此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 k=mv=×m×(1.98)2=1.96m J;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原因可能是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或“接通打点计时器是重锤已经具有初速度”、“重锤下落初速度不为零”、“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等等).故答案为:1.88m,1.96m,该实验小组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或者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出动能的增加量.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原因可能是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或者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匀变速度运动时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同时动能的增加量却大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原因是先释放纸带让重锤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九、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5.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______ ;______ .【答案】;【解析】解:根据H=得,t=.则击中目标时飞机飞行的水平距离x=.炸弹击中目标时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故答案为:、.炸弹脱离飞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竖直分速度和初速度求出炸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十、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6.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中,进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若在子弹深入木块直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距离为L,木块对子弹平均阻力大小为f,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求:(1)木块动能改变量为多少?(2)子弹动能改变量为多少?(3)子弹和木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多少?【答案】解:(1)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与木块对子弹的阻力相等,也是f,子弹深入木块直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距离为L,f对木块做功:W1=f L 由动能定理得:木块动能改变量:△E K1=W1=f L(2)木块的位移:x=L+d,阻力对木块做的功:W2=f(L+d)由动能定理得:子弹动能改变量为:△E K2=W2=f(L+d)(3)子弹和木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等于阻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Q=fd答:(1)木块动能改变量为f L;(2)子弹动能改变量为f(L+d);(3)子弹和木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是fd.【解析】(1)根据木块的位移与受力求出木块动能的增加;(3)结合子弹和木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等于阻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可求出结果.子弹穿木块模型为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典型模型,此过程中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十一、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 (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 (取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______ (选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答案】甲;摩擦阻力小;4.8m/s2;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解析】解:(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2)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x4-x2=2a1T2,x3-x1=2a2T2,a=(a1+a2)==4.8m/s2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故答案为:(1)甲;摩擦阻力小;(2)4.8m/s2(4.7m/s2~4.9m/s2),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能够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选择.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同时我们要加强物理基本规律在实验中的应用,最后掌握求解加速度的方法,及单位的统一.十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8.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 ′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筒内壁A 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求: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②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答案】解:(1)设圆锥母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 点时受到的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力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条件得摩擦力的大小:f =mgsin θ=支持力的大小:N=mgcos θ=;(2)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物块在筒壁A 点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筒转动的角速度为ω有mgtan θ=m ω2由几何关系得 tan θ= 联立解得ω= 答:(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 点受到的摩擦力为 , 支持力的大小为 ;(2)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为.【解析】(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受到重力、筒壁A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角度由数学知识求出.(2)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块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本题是圆锥摆类型.关于向心力应用的基本方程是:指向圆心的合力等于向心力,其实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19.用一台额定功率为P 0=60k W 的起重机,将一质量为m =500kg 的工件由地面竖直向上吊起,不计摩擦等阻力,取g =10m /s 2.求:(1)工件在被吊起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2)若使工件以a =2m /s 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吊起,则匀加速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二(下)开学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
=1(a>
)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则双曲线的离
B.
C.
D.2
13. (5 分)给出下列命题: (1)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2)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3)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直线 m,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直线 m 垂直; (4)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 直.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 14. (5 分)已知椭圆 离为 .
2 2
的焦距为 10,点 P(2,1)在其渐近线
∴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C. 4. 【解答】解:如图,
C.2x﹣y﹣1=0
的焦距为 10, 点P (2, 1) 在其渐近线上,
C.
2
D.
4. (5 分)过抛物线 y =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A(x1,y1) ,B(x2,y2) ,如果 x1+x2 =6,那么|AB|=( A.8 ) B.10 C.6 D.4 )
5. (5 分) 顶点在原点, 焦点在 x 轴上, 且经过点 P (﹣1, 2) 的拋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 x
2 2
B.y =﹣ x
2
C.y =﹣4x
2
D.x =﹣4y
2
6. (5 分)若抛物线 y =2px(p>0)上一点 M 到准线及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 10 和 6,则点 M 的横坐标和 p 的值分别为( A.9,2 B.1,18 ) C.9,2 或 1,18 D.9,18 或 1,2
7. (5 分)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异面直线 AD1 与 DC1 所成角的大小 为( A. ) B. C. D.
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1617学年度高一6月月考——物理

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开学测试高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用一个牛的水平推力推它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在秒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应为A.0 B.C.D.无法计算2.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A. 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B. 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C.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D.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3.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块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块撞击过程中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B.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D.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4.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5.两个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在相碰前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相碰后A.两个小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两个小球的总动量一定为零C.其中一个小球静止,另一个反弹回去D.碰撞过程中两小球受到的冲量相等6.甲球与乙球相碰,甲球的速度减少5m/s,乙球的速度增加3m/s,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A.:=2:1B.:=5:3C.:=3:5D.:=1:27.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立柱上固定一条长为、系有小球的水平轻质细绳,小球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C.球、车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D.球、车系统的机械能、动量都不守恒8.从高的平台上,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和,它们的质量=2,抛出时的速度=2,不计空气阻力,它们下落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和,则 A. =B. =2C. =4D. =29.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的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发生正碰,已知碰撞前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碰撞后甲和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B.甲碰撞前后的速度之比为2:3C.甲碰撞前后的速度之比为3:2D.在碰撞中乙的速度变化量比甲大10.有两个物体和,其质量分别为和,且>,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和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和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为和,则A.><B.>>C.<>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及不选得0分)11. 小车放在光滑地面上,两人站在车的两头,在车的左端,在车的右端,两人同时开始相向行走,发现小车向左运动,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可能是A.、质量相等,比的速率大B.、质量相等,比的速率小C.、速率相等,比的质量大D.、速率相等,比的质量小12. 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经过时间、通过位移、动量变为、动能变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其动量将等于2B.在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其动量将等于2C.在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其动能将等于2D.在作用下,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其动能将等于213.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现有一质量为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子弹射入木块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C.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4. 如图,小车由光滑的弧形段AB和粗糙的水平段BC组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从A点由静止下滑,设BC足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和小车最终以同一速度(不为零)运动B.物体和小车最终速度均为零C.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1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和2的、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紧靠竖直墙壁.用水平力向左推,将弹簧压缩,推到某位置静止时推力大小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在此位置突然撤去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撤去推力的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B.从撤去推力到离开竖直墙壁前,、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从撤去推力到离开竖直墙壁前,、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离开竖直墙壁后,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的球以速度向右运动,与迎面而来的质量为2、速率为2的另一球正碰后粘合在一起,以向右为正方向,则A.两球的总动量为5 B.两球一起运动的速度为-C.第二个球的动量变化的大小为2 D.碰撞过程两球所受到的冲量的大小相等17. 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共42分。
其中第1-7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1.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D. 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2. 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B.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3. 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旋转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若选定地面为参考平面,比较这两个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则()A. 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较大B. 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乙的质量较大C. 甲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大于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甲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7. 质量为1kg的物体,由空中某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6s落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2)()g m s10/A. 第2s内小球的动能增量为100JB. 6s内物体重力势能减小了1800JC. 2s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150WD. 第3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00W8.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保持不变的是()A. 线速度B. 向心加速度C. 周期D.动能9.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1v ,向心加速度大小为1a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2a ,第一宇宙速度为2v ,地球半径为R 。
则( )A. 12::a a r R =B. 2212::a a R r =C. 2212::v v R r =D. 12::v v R r =10.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2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1. 铁路弯道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转弯处的弯道半径为R ,如图所示。
山东省烟台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曲线x2+y2﹣6x=0(y>0)与直线y=k(x+2)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 C.k∈(0,﹣,4,6)C.(4,64,612,13),14,15),16,17﹣1,3﹣3,4﹣5,2﹣4,3﹣2,550,60),70,80),90,100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hslx3y3h50,60)hslx3y3h60,70)hslx3y3h70,80)hslx3y3h80,90)x:y1:12:13:44:521.已知圆C:x2+(y﹣1)2=5,直线l:mx﹣y+1﹣m=0.(1)求证: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l与圆C交于不同两点A,B,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22.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单位:t)和年利润z(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年宣传费x i和年销售量y i(i=1,2,…,8)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46.6563 6.8289.8 1.61469108.8其中w i=,=(Ⅰ)根据散点图判断,y=a+bx与y=c+d哪一个适宜作为年销售量y关于年宣传费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Ⅱ)根据(Ⅰ)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建立y关于x的回归方程;(Ⅲ)已知这种产品的年利润z与x、y的关系为z=0.2y﹣x.根据(Ⅱ)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i)年宣传费x=49时,年销售量及年利润的预报值是多少?(ii)年宣传费x为何值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附:对于一组数据(u1,v1),(u2,v2),…,(u n,v n),其回归直线v=α+βμ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曲线x2+y2﹣6x=0(y>0)与直线y=k(x+2)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 C.k∈(0,﹣,4,6)C.(4,64,612,13),14,15),16,17﹣1,3﹣3,4﹣5,2﹣4,3﹣2,5﹣1,3﹣1,3﹣3,40,0,0,50,60),70,80),90,100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hslx3y3h50,60)hslx3y3h60,70)hslx3y3h70,80)hslx3y3h80,90)x:y1:12:13:44:5【考点】BD: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B8:频率分布直方图;B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10(2a+0.02+0.03+0.04)=1,解方程即可得到a的值;(2)由平均数加权公式可得平均数为55×0.05+65×0.4+75×0.3+85×0.2+95×0.05,计算出结果即得;(3)按表中所给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数学成绩在分数段的人数,从总人数中减去这些段内的人数即可得出数学成绩在50,60)的人数为:100×0.05=5,数学成绩在70,80)的人数为:,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为:100﹣5﹣20﹣40﹣25=10.21.已知圆C:x2+(y﹣1)2=5,直线l:mx﹣y+1﹣m=0.(1)求证: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l与圆C交于不同两点A,B,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考点】J3:轨迹方程;J8: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分析】(1)求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根据d,r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直线l与圆C相交;(2)设AB中点M(x,y),讨论AB的斜率,由K AB•K CM=﹣1,化简可得AB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证明:圆C的圆心为C(0,1),半径为r=,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d=<1,∴d<r,∴直线l与圆C相交,即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AB中点M(x,y),当AB的斜率存在时,由题意可得CM⊥AB,故有K AB•K CM=﹣1.∴=﹣1,化简可得(x﹣)2+(y﹣1)2=,即AB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1)2=.当AB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AB的方程为x=1,此时AB的中点M的坐标为(1,1),也满足(x﹣)2+(y﹣1)2=.综上可得,AB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1)2=.22.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单位:t)和年利润z(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年宣传费x i和年销售量y i(i=1,2,…,8)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46.6 563 6.8289.8 1.6 1469 108.8 其中w i =, =(Ⅰ)根据散点图判断,y=a +bx 与y=c +d 哪一个适宜作为年销售量y 关于年宣传费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Ⅱ)根据(Ⅰ)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Ⅲ)已知这种产品的年利润z 与x 、y 的关系为z=0.2y ﹣x .根据(Ⅱ)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i )年宣传费x=49时,年销售量及年利润的预报值是多少?(ii )年宣传费x 为何值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附:对于一组数据(u 1,v 1),(u 2,v2),…,(u n ,v n ),其回归直线v=α+βμ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 =﹣.【考点】BK :线性回归方程.【分析】(Ⅰ)根据散点图,即可判断出,(Ⅱ)先建立中间量ω=,建立y 关于w 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公式求出w ,问题得以解决;(Ⅲ)(i)年宣传费x=49时,代入到回归方程,计算即可,(ii)求出预报值得方程,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解答】解:(Ⅰ)由散点图可以判断,y=c+d适宜作为年销售量y关于年宣传费x 的回归方程类型.…(Ⅱ)令ω=,先建立y关于ω的线性回归方程.由于d==68,c=563﹣68×6.8=100.6,所以y关于w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0.6+68w,因此y关于x的回归方程为y=100.6+68.…(Ⅲ)(i)由(Ⅱ)知,当x=49时,年销售量y的预报值y=100.6+68=576.6,年利润z的预报值z=576.6×0.2﹣49=66.32.…(ii)根据(Ⅱ)的结果知,年利润z的预报值z=0.2﹣x=﹣x+13.6+20.12,当=6.8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故年宣传费为46.24千元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2017年5月26日。
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doing?A. Catching a planeB. Buying a ticketC. Taking a taxi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storeB. In a bankC. In an office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Eating outB. Going to ItalyC. Meeting an Italian4.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to harry?A. He was hurtB. He was beatenC. He was laid off5. 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washing the dishes?A. For over a weekB. For over two weeksC. For over a month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o-workersB. FriendsC. Neighbours7. What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listening to?A. Country musicB. Heavy metalC. Blue music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数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高一开学考试数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表达错误的是( )A. {}|4x x ∅⊆<B. {}|4x x <C. {}{}{},01∅∈∅D. {{}|4x x ∈<2.已知集合{}{}2|3180,|20A x Z x x B x x =∈--<=-> ,则A B 等于A.{}3,4,5B. {}2,1,0,1--C. {}5,4,3,2,1,0,1-----D.{}5,4,3---3.已知{}{},|12,|U R A x x B x x a ==-≤≤=< ,且R B C A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B. 1a ≤-C. 2a >D.2a ≥4.设全集{}(){}1,2,3,4,5,2,4U U M N M C N === ,则N =A. {}1,2,3B.{}1,3,5C. {}1,4,5D. {}2,3,4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U B C A CB. ()()A B B CC. ()()U A C C B D.()()U B C A C 6.已知U 为全集,集合M,N 是U 的子集,若MN N = ,则( ) A. ()()U U C M C N ⊇ B. ()U M C N ⊆C. ()()U U C M C N ⊆D. ()U M C N ⊇7.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y x A y B ==+∈∈ ,设集合{}{}0,1,2,3A B ==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 B. 6 C. 12 D. 188.设M,P 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 与P 的差集{}|,M P x x M x P -=∈∈ 为,则()M M P --=A. PB. M PC. M PD.M9.若函数()2223x f x mx mx +=++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3 B. [)0,3 C. [)()0,22,3 D.[)(]0,22,310.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意函数的是( )A. 293x y x -=- 与3y x =+ B. 1y = 与1y x =- C.()00y x x =≠与()10y x =≠ D.1,y x x Z =+∈ 与1,y x x Z =-∈11.已知函数()1,01,0x f x x ≥⎧=⎨-<⎩ ,则不等式()()12x f x +> 的解集是( ) A. ()3,1- B. (),3-∞- C. ()(),31,-∞-+∞ D. ()[),31,-∞-+∞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2.设全集{}{}22,2,1,,1U a A a =-= ,则U C A = .13.设集合{}{}2|1,,|2,,M x x x R N y y x x R =>∈==∈ (){},|1,,P x y y x x R y R ==-∈∈,则()P N C M = ;P M = .14.已知集合{}{}2|1,|24A y y a y a B y y =>+<=≤≤或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集合{}{}{}|27,|210,|5.A x x B y y C t a t a =<<=<<=-<< .(1)求(),R A B B C A ;(2)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6.已知全集{}()(){}22,|30,|2340U R A x R x x b B x R x x x ==∈--==∈-+-=(1)若4b = 时,存在集合M 使得A 是M 的真子集,M 是B 的真子集, 求出所有这样的集合M ;(2)集合A,B 是否能满足()?U C B A =∅ 若能,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7. 已知()22444f x x ax a a =-+-- 在区间[]0,1 内有一个最大值5-,求的值.。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

高一单元测试(数学)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曲线2260(0)x y x y +-=>与直线(2)y k x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3[,0)4- B .3[0,)4 C .3(0,]4 D .33[,]44- 2、已知两圆相交于(1,3),(6,)A B m --两点,且这两圆的圆心均在直线0x y c -+= 上, 则2m c +的值为A .-1B .26C .3D .3、已知圆C 关于直线10x y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22(1)(1)1x y -+-= ,则圆C 的方程为A .22(1)1x y +-=B .22(2)1x y -+=C .22(2)1x y +-=D .22(2)1x y ++=4、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中年职工为10人,则样本容量为A .7B .15C .25D .305、有下列叙述:①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是(0,,)b c ;②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在yOz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是(0,,)b c ;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z 轴上的点的坐标可记作(0,0,)c ;④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在xOz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是(,0,)a c ;A .1B .2C .3D .46、若圆222(3)(5)x y r -++=上有且仅有两个点到直线4320x y --=的距离为1,则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A .(4,6)B .[4,6)C .(4,6]D .[4,6]7、点(4,2)P -与圆224x y +=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轨迹方程是A .22(2)(1)1x y -++=B .22(2)(1)4x y -++=C .22(4)(2)1x y ++-=D .22(2)(1)1x y ++-=8、为了研究某种药品的疗效,璇却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 )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A .6B .8C .12D .189、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2220x y y +-=,则1y u x+=的取值范围是A .u ≤≤.u ≥u ≤C .u ≤≤.u ≥或u ≤10、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0.01t =,则输出的n =A .5B .6C .7D .811、已知圆22111:30C x y D x E y +++-=和圆22222:30C x y D x E y +++-=都经过点(2,1)A -,则同时经过点11(,)D E 和22(,)D E 的直线方程为A .220x y -+=B .20x y --=C .20x y -+=D .220x y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 ,则输出的S 属于A .[3,4]-B .[5,2]-C .[4,3]-D .[2,5]-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