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致。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的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抒其事‛。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

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

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

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形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

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

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

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

在人体内,存在着多种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

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

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

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

高二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二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张永才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闲话信仰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

这话大体不错。

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

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

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

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

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

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

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

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

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上面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

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不能回避。

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新人教版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新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循循善诱(xúnxún)嘱托(zhǔ)歧路(qí)巡阅(xún)B.匀称(yún)诧异(chà)诬蔑(wù)掐指一算(qiā)C.蔫巴(niān)切勿(wù)泥泞(nìng)落得很远(lào)D.郝叟(sǒu)钥匙(yào)祈祷(qǐ)故弄玄虚(xún)【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中应是“诬蔑(wū)”;C中应是“落得很远(là)[”;D中应是“祈祷(qí)”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井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活动。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中“随波逐流”贬义词,不能用在褒环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国破/ 山河在B.其实/ 味不同C.辛苦/ 遭逢/ 起一经D.寡人/ 反取病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应是“辛苦遭逢/起一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甜甜的泥土》的结尾是一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大大地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B.《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这种写法都为截取法。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人类登天考验多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

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

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飞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

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首发生重大危险,威胁的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

‚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了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臵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

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臵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臵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有各有用途。

为了保障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

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在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Ⅰ、Ⅱ二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Ⅰ阅读(共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学习能力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昆虫也不例外。

例如,昆虫的觅食行为不完全都是出自本能,它们也需要通过学习辨别食物的气味。

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气味的水(烟草天蛾的食物)以及另一种气味的无糖水,来训练烟草天蛾寻觅特定气味。

他们将微电极植入烟草天蛾的大脑对其在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的神经细胞活动和进食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它们的神经系统发生了剧烈的重组活动,从而将气味进行编码处理以便于大脑理解,表明烟草天蛾能够学会辨别食物和非食物的气味。

昆虫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是它们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科学家已经证实,不同类群的昆虫其学习能力的大小是有区别的:昆虫越低等,学习能力也越差;社会性昆虫的学习能力比独栖性昆虫强,如蜜蜂和蚂蚁的学习能力较强,行为也较复杂。

另外,同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并且各种昆虫都有一定的学习临界期限。

对于寄生于寄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寄生蜂来说,幼虫寄生蜂在寄主搜索过程中需要感觉的信号类别多、变异大,需要决策的步骤也较多,故学习能力最强,尤其是对植物气味的学习;蛹寄生蜂则次之,而且主要是对寄主气味的学习;而卵寄生蜂的学习能力最弱。

印记是昆虫学习行为的一个特例,只在其生命早期的一个被称为“关徤期”的短暂时间内发生。

在关健期内,昆虫如果获得了对某种显著刺激的记忆,例如寄主植物的味道、巢穴的气味等,这种记忆就可以终生保留,并在需要的时候被重新唤起。

如果蝇在含有苹果提取物的人工饲料中饲养,则雌成虫在寻找产卵地点时就会对苹果现出极强的偏好。

联系学习是昆虫学习的一个主要类型。

例如,黑芥子苷对菜粉蝶产卵具有刺激作用,可用黑芥子苷的刺激使其在不同颜色的纸上产卵,一旦产卵后,它就特别喜欢在此种颜色的纸上产卵,甚至在黑芥子苷不存在时,也趋向在此种颜色的纸上产卵。

因此,这种中立的刺激(颜色)就同有意义的刺激(黑芥子苷)联系起来了。

在自然界,智利小植绞螨可以把寄主植物化学信号与猎物联系起来,提高其捕食效果;一种捕食性的花蝽成虫可以把梨木虱取食诱导的挥发物与猎物出现联系起来,而在室内饲养没有接触到该挥发物的花蝽在嗅觉测定中不显示偏好性;七星瓢虫也可以把气味和颜色的组合与猎物蚜虫联系起来,提高其搜索和捕食效率。

事实上,只有当学习能力不仅仅成为一种自动的刺激,而是应对环境的更佳方式时,这种能力才会进化到更高层次。

例如,有些种类的蜜蜂只依靠单一种类的花朵为生,它们利用自动的感观刺激就能找到足够的花蜜。

而另一些蜜蜂能适应多种花期不同、形状各异的花朵。

荚国科学家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大黄蜂比学得慢的其他种类多采集40%的花蜜。

一般来讲,食性越广的昆虫,面临的栖息环境就越复杂,其行为可塑性也更大,学习的能力也就更强。

1.下列关于昆虫的学习能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昆虫的学习能力是昆虫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B. 昆虫的学习能力在不同发育阶段是不相同的C. 高等昆虫学习能力要比低等昆虫学习能力强。

D. 印记和联系学习是昆虫学习行为的两祌类型。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昆虫的觅食行为既是昆虫的先天本能,同时也需要通过学习形成。

B. 社会性昆虫的学习能力最强,它们的行为也比低等昆虫复杂得多。

C. 印记是只有昆虫才有的特殊学习行为,它形成于昆虫生命的早期。

D. 昆虫的食性越广,意味着其行为可塑性就更大,学习能力也更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昆虫的学习行为为昆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B. 联系学习是昆虫捕食等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学习行为。

C. 为应对环境的变化,昆虫的学习能力可以无限进化提高。

D. 昆虫学习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反之亦然。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7题(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

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

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以卫鞅为左庶子,卒定变法之令。

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

‛尽迁之边城。

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

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

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魏公子卬以为然。

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数日不厌.厌:讨厌、厌恶 B.军既相距.距:通“拒”,相距对峙C.吾始与公子欢.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怪:感到奇怪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

”尽迁之边城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

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

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

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

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7.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5分)(2)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5分)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共5分)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这首诗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9.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四、默写(12分)10.在横线上填上原文。

(每空1分,共12分)①,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虺,。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⑥,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五.文学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

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

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

‛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

‛他说:‚十块钱。

‛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

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

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

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

‛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

‛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

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

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

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

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

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

‛小伙子告诉他。

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

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

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

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

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

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

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

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

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