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__7_蟋蟀的住宅_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表达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展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绘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同学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逐个生字进展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方:“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 zhòu ”,不能读“ jū ”或“ zòu ”。

3、解释重点词语,协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展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p 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老师指导同学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知识目标】解决生字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随遇而安,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方法与能力目标】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以及作者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从关键词句体会__思想感情的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蟋蟀的敬佩之情和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逐步养成在生活上不随遇而安和在工作、学习上不辞劳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蟋蟀的精神及蟋蟀住宅的特点。

【教具准备】幻灯片和投影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激趣谈生活中的蟋蟀:师:同学们,有一种昆虫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知道的请举手!生:蟋蟀。

师相机板书:蟋蟀。

师:瞧你那迫不及待的样子,我想你肯定对它知道不少!生:它会唱歌。

生:斗蟋蟀。

生: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重点突出蟋蟀的出名还由于它的住宅。

师:是呀!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那美妙动听的歌喉,面临强敌毫不示弱的的勇气,还由于它能够为自己建造出幽雅舒适的住宅。

(师相机补充板书:蟋蟀的住宅)二、初步感知1、指导学生读课题,重点突出住宅,并引发学生根据课题猜测课文可能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蟋蟀的住宅。

2、鼓励学生自读课文,证明自己的猜测。

(要求:对准字音自学生字;边读边思,不懂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三、反馈理解重点研究蟋蟀住宅地址的选择:1、验证猜测:课文是不是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蟋蟀的住宅?2、先具体研究蟋蟀住宅地址的选择: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依次谈体会。

3、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质疑:出示: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生问: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的?别的昆虫又是怎么选择住址的?生问: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其他昆虫又怎么随遇而安?师导:你通常看到其它昆虫在什么地方?生答:草堆里。

生答:墙角落里。

生答:石头块下面。

生答:师导:这就叫随遇而安,而蟋蟀肯不肯随遇而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蟋蟀是怎样为自己选择住址的?谁来读一读文中的话?师问:哪些词语最能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生答:慎重。

《蟋蟀的住宅》教案(7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7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7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详细的语言,绿色作文网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2、在言语实践任务“为马教师推销住宅”的驱动下,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围绕“蟋蟀的住宅是宏大的工程”这一中心愿思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在言语实践任务“为马教师推销住宅”的驱动下,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围绕“蟋蟀的住宅是宏大的工程”这一中心愿思说一段话的力量。

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境遇,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日我们的教室来了一位客人——马教师,马教师来干什么呢?她来买房子,买的就是我们今日要推销的蟋蟀住宅。

(板书课题)热忱的态度是销售的第一秘诀。

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欢送马教师的到来。

马教师对墙上的标语非常感兴趣,谁来为马教师介绍一下。

2、朗读标语,熟悉生字。

出示:慎重选择,非临时住址;环境优良,特地设计;蟋蟀的住宅洁净卫生,是上好住址;大厅卧房,一次完成;宏大的工程二、推销住宅,梳理卖点(一)聚焦“住宅的优点”1、出示销售任务一:向马教师推举蟋蟀住宅的优点。

默读全文,梳理蟋蟀住宅的优点,标上序号。

思索:如何说?才能向马教师推举胜利?2、学生默读课文,思索。

3、团队沟通:和你的同事沟通蟋蟀住宅的优点,在沟通中完善你的说法,加上适当的推举语。

4、全班汇报,在推举中梳理蟋蟀住宅的卖点。

预设:慎重选择住址;排水优良;有温柔的阳光;简朴、枯燥、卫生、洁净。

小结:原来法布尔是从住宅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特点两方面来写蟋蟀住宅的。

那么这样的住宅是用什么工具修建的呢?(二)聚焦“修建的过程”1、朗读描写工具的两句话,初步体会工具的柔弱;2、默读第7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用上“用——还用——用——用”的句式练说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3、出示数字:九寸=30厘米蟋蟀的身体大约5厘米,引导学生在比拟中感受工程的巨大;4、补充资料:蟋蟀又名“百日虫”,生命只有短短的百日。

蟋蟀的住宅教案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案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案反思【篇一:《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反思】《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正如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一样。

每一次磨砺的过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新的收获。

比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学情特点、找准文本的训练点,把握文本的重难点,还要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把握课件和板书呈现时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保证课堂练习时间等。

因此,课前教师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合理,各方面都考虑比较细致周全,课堂上才会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磨课让我学会了关注学生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备课中,教师要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要做深入的了解。

从细微处去关注学生,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鼓励学生的发现,及时优化和引导学生,促使学习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二、磨课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磨课中,每天,我们都像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但累有所值,累有所乐,每天总是过得很充实。

三、磨课让我学会了美丽转身磨课总结与反思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情况进行总结。

在磨课的日子里,我们组的几个老师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颜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5篇《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1《蟋蟀的住宅》一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__学习前,先让学生认识这位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通过他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法布尔__的好奇感,了解法布尔从小的兴趣为他将来成为“昆虫学家”铺下了根基,一个人的爱好只要坚持,将来终有收获,并摘选《昆虫记》的选段提出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延伸阅读的能力。

在本篇课文中,法布尔详细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按照常规的课堂可以分为“起因-经过-结果”,可在观察文里我们却不可以分析,于是我选择了让学生先自我分析:本篇__与我们之前学的课文有哪些不同?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又应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由此引起学生的导读兴趣。

同样我在__中也采取了教学四步走:一、导入:同学们齐读课文:蟋蟀的住宅师:住宅指的是什么?生:房子、屋子、窝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这是蟋蟀的窝呢?生:因为蟋蟀与其他昆虫不一样。

师:回答的非常对,在过去我们学习过一首古诗,知道古人给蟋蟀骑过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谁记得?生:促织师:谁来背一背?由古诗让学生加深对蟋蟀的记忆,紧接着分析第一自然段的作用,介绍蟋蟀,总起全文。

二、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1)在“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靠自己一点点的挖掘”中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来吸引大家的阅读兴趣;(2)随后,课文通过拟人的手法介绍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布置,再过渡到“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扮演着······”用“柔软的工具”与“伟大的工程”做对比,都在进一步的阐述蟋蟀的个性。

(3)作者在__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详细描述了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说明作者对蟋蟀的劳动成果表示了极大的赞赏。

把蟋蟀比做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力丰富,语文风趣,更能体现作者观察的细心和敬佩之意,同时让我们了解了法布尔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思考才为人类带来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7蟋蟀的住宅教案

7蟋蟀的住宅教案

7蟋蟀的住宅教案教案:7蟋蟀的住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蟋蟀的住宅》。

本课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建造过程以及蟋蟀的生活习性。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建造过程以及蟋蟀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学会关爱身边的小生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建造过程以及蟋蟀的生活习性。

难点: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蟋蟀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文原文、练习册、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蟋蟀住宅的图片和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建造过程以及蟋蟀的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讨论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生活习性。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详细解析蟋蟀住宅的特点、建造过程以及蟋蟀的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蟋蟀的住宅特点:简朴、清洁、干燥、荫凉、舒适建造过程:找寻地点、挖掘隧道、铺垫床铺、摆放家具生活习性:白天下洞、夜间活动、善于鸣叫、繁殖能力强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注意生字的正确书写。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蟋蟀的住宅》教案三篇《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

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

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

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并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能力目标:⑴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⑵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了解课文内容。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或图片)。

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蟋蟀的住宅》这一课。

通过预习,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回答)还有什么不懂的或特别想弄明白的吗?(学生质疑)二、再读课文,了解蟋蟀选择住宅的特点1、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蟋蟀选择住宅和其他昆虫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的?(读句子回答。

)(师板书:不随遇而安自己一点点挖掘)三、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1、究竟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同学再读一读课文,用“──”画出写作者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有关句子,并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并和人类的住宅进行比较。

)(随机出示课件:显示蟋蟀住宅的特点。

)⑴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隐蔽)⑵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

(干燥)⑶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有平台)⑷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光滑)⑸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⑹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简朴、清洁、卫生)这蟋蟀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们人类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人类的好)四、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1、人类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有它的住宅有名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蟋蟀是怎样建造住房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江洼口小学董树军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蔽”、“慎”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等13个生字,正确
理解“慎重、搜索、随遇而安”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奥秘的兴趣,增强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5、6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放大的蟋蟀图片。

3、每生准备一张白纸。

第一课时
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①(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②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范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①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②学生试读
③检查自学情况:
a、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b、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

慎(sh n)重、选择(z )、洞穴(xu )、隧(su )道、挖掘(ju )、倾q ng)斜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
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②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③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

(第2小节)
a、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b、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c、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d、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
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
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e、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①指名读生字、新词。

②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指导:蔽、毫、抛
b、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②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

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
①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②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③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④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⑤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①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③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①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②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
③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①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②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总结全文
①齐读全文
②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③练写
④交流
安排课后作业
①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②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教学反思:
今天,我又一次认真看了我执教的课文《蟋蟀的住宅》。

看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思考着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提升。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它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的经过,赞扬蟋蟀在恶劣的环境下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这节课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

首先目标引路,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时领悟作者在介绍时的运用说明方法;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协作学习,对比学习,学生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然后采用变换角色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来介绍自己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的特点等,通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这样反馈练习,解决了难点;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蟋蟀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本学习与超文本学习相结合,提高了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安排学生小练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写一种小动物,写好后在网上交流,评议、修改,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