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光伏通讯系统

合集下载

光伏综合通信管理终端规范书

光伏综合通信管理终端规范书

XX电站项目综合通信管理终端技术协议XXX公司XX年XX月一总则1 基本要求本技术规范所列之技术要求为工程最基本技术要求,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配置成熟、可靠、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技术先进的产品和系统方案。

本技术规范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范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电力行业标准,IEC 标准,当某一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要求供方选择最严格标准执行。

2 参照标准2.1 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2.2 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2.3 DL/T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2部分:传输规约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2.4 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2.5 GB/T 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2.6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2.7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2.8 OPC DA 1.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1.0 2.9 OPC DA 2.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2.0 2.10 OPC DA3.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3.03 工作范围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3.1 负责合同设备的工厂试验、包装和运输。

3.2 负责合同设备的参数设置。

3.3 负责提供合同设备与已有调度端主站及光伏监控系统的通信。

3.4 负责提供合同设备的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

3.5 负责合同设备现场调试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

光伏电站通讯系统原理

光伏电站通讯系统原理

光伏电站通讯系统原理光伏电站通讯系统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光伏电站内的信息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对光伏电站的监控、管理和维护。

光伏电站通信系统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对于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光伏电站通讯系统包括通讯网络、通信应用及通信管理,其中通讯网络是通信系统的基础。

现代光伏电站通信系统主要采用互联网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虚拟专用网等。

通讯网络涵盖了设备之间、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设备与维护人员之间的通讯。

光伏电站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用局域网,包括智能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温度传感器等。

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采用广域网或虚拟专用网,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信息管理。

设备和维护人员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短信通知等方式实现,方便维护人员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和进行设备维护。

通信应用是光伏电站通信系统的核心。

通信应用包括数据采集、实时监测、故障诊断、数据存储和可视化等。

数据采集是通信应用的第一步,通过采集逆变器、电池板、温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实现对光伏电站整体运行状态的了解。

实时监测是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该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光伏电站发电量、电网电压、电机电流等数据,以及检测发电系统中的故障。

故障诊断是通信应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判断,及时诊断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数据存储是为了保证光伏电站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而设计的,通过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保证数据不会丢失或损坏。

可视化是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对光伏电站信息进行快速、直观地了解,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处理,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光伏电站发电量、电机状态、发电质量等各项指标。

通信管理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设计的。

通信管理包括网络安全、数据保密、数据备份等,主要涉及授权认证、数据采集、网络管理等方面。

网络安全负责保证通信系统不受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并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光伏电站的管理和监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探讨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

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光伏电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它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对光伏电站各个部分和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故障诊断,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系统架构、通信协议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一个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架构。

一个典型的光伏电站控制系统包括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电池组、电网和监控中心等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通过通信网络和数据总线相连,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传递。

在架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光伏电站,并能够应对部分组件故障的情况。

其次,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是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Modbus、DNP3.0和IEC61850等。

这些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Modbus适用于小型光伏电站的数据采集和控制,DNP3.0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IEC61850适用于光伏电站与电网之间的通信。

在选择通信协议时,需要根据光伏电站的规模、功能要求和通信网络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估,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最后,保障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光伏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发电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障通信控制系统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

此外,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定期的安全演练和紧急响应机制也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光伏电站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实现光伏电站高效运行的关键一环。

光伏电站综合通信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光伏电站综合通信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光伏电站综合通信管理系统3E-ICR-100用户使用手册目录1.系统介绍 (3)2.系统结构 (5)3控制功能介绍 (6)3.1自动发电量控制(AGC) (6)3.2自动电压控制(A VC) (7)4用户界面及操作方法介绍 (7)4.1人机界面软件启动 (7)4.2实时画面及告警控件 (9)4.3画面介绍 (9)4.3.1主画面 (10)4.3.2主接线图画面 (11)4.4.3逆变器运行工况图 (12)4.4.4AGC控制画面 (13)4.4.5A VC控制画面 (19)4.4.5其他画面 (23)4.5系统退出 (25)5结束语 (27)1.系统介绍作为一种经济、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 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光伏电站规模的增大, 大型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由于光能的随机性、间歇性特点, 难以预测光伏电站发电出力的变化趋势, 造成电网运行调度的困难和复杂化, 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已经成为制约光伏大规模接入的关键技术问题。

因此建设光伏功率预测系统, 准确预测光伏电站出力的变化趋势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安全经济调度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光伏功率预测需要光伏电站关于逆变器大量的基础数据: 如每台逆变器的电流、温度、有功功率等, 这些数据目前仅存在于光伏电站当地的逆变器监控系统中, 不同逆变器厂家的逆变器监控技术一般都互不兼容, 如何与逆变器监控系统通信获取逆变器信息, 并安全可靠地上传到调度中心, 是建设光伏功率预测系统首先必须解决问题。

3E-ICR-100光伏综合通信管理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发的,是为光伏信息采集和监控而研制的专用系统。

3E-ICR-100系统安装在光伏电站当地,与现场升压站监控系统、逆变器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通信读取实时运行信息。

3E-ICR-100系统可对实时信息进行定时采样形成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向主站系统发送,同时从调度中心主站系统接收有功/无功的调节控制指令,并由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模块分析计算后发给逆变器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监控系统等进行远方调节和控制。

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中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中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是一种利用太阳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随着能源的稀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通信领域,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正在逐渐展开。

一、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设备供电中的应用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

然而,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存在电网不稳定等问题。

而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为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

通信基站、微型基站、无线终端等设备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系统进行独立供电,大大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信号传输中的应用除了供电,太阳能光伏系统还可以应用于通信信号传输中。

由于信号的传输需要一定的电力支持,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为通信信号传输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

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源独立性,使得通信信号可以在偏远地区或无电力的环境中正常传输,推动了通信网络的普及和覆盖范围的扩大。

三、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太阳能光伏系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通信基站建设需要铺设大量的电缆和电线,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而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无需铺设电缆和电线,减少了建设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太阳能光伏系统还可以为通信基站提供独立的电力供应,提高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四、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在自然灾害、紧急救援等情况下,通信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通信设备往往依赖于电力供应,一旦电力中断,通信系统也会瘫痪。

而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独立供电,为应急通信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因此,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保障。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精选文档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精选文档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巨力新能源10MW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2、建设单位:中国巨力集团有限公司3、建设规模:10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4、项目地址:中国巨力集团5、电站范围:中国巨力集团厂区6、单位屋顶:8处二、监控系统说明如图所示,光伏综合监控系统具备就地和远程监控功能,监控软件由本地监控与远程监控相结合。

本地监控由中央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控制算法、网关等功能)、通讯链路、本地显示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本地发电设备数据采集、控制、数据存储、能量调度、通讯等功能。

远程监控由广域网通讯链路、路由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上位机展示平台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将各个电站数据进行收集,电站状况调查,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发电经济性分析等等。

传统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厂商随设备提供,从本厂逆变器出发,对电站运行的一些参数进行监测,难以或不能直接控制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无法获取电站中的其它设备的信息及控制这些设备,也无法满足电网调度系统对电站的实时监控要求。

而且该项目将采用不同厂商的设备,电源厂商自有的监控系统一般对其他厂家的设备兼容性差,容易造成一个个“孤岛”系统,无法形成统一的监控体系。

大型光伏电站必须配备自动运行、功能完善的监控系统。

这种监控系统不同于传统发电厂监控系统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对来说,大型光伏电站内设备种类不及传统电厂丰富,生产控制流程也不太复杂。

但其典型特点是装机容量大(10MW 以上)、占地面积广(150亩以上),且地理位置偏僻、维护人员很少,这就要求生产运行、设备监控、环境监测、安保技防等各环节集中统一起来,且能够适应其位置分散、配置灵活的特点。

基于现场总线设计的大型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光伏系统产品说明说明书

光伏系统产品说明说明书

Specification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14.08.2017)1PhotoelectricsSmall through beam pho­to elec t ric switch. Range up to 50 m. 3 beam angles.Wa t erproof, for dirtyen v i ron­ment, i.e. water, dust, steam etc. To be used with ampli­fiers series S142. ­ S143. 15 m shield e d cable, PVC. Ø 10 x 42 mm polycarbo n ate or M12 or M14 stainless s teel housing. Straight op t i c al axis.Product De s crip t ionType SelectionHousingRated Optical Ordering no.: Ordering no.: diameteroperating angle Emitter Receiverdist. (S n )Ø 10 mm 2° MOFR 5° MOFR-5 8° MOFR-8 20 m 2° MOFT 20 20 m 5° MOFT 20-520 m 8° MOFT 20-8 50 m 2° MOFT 50M12 2° MOFR-M12-2 5° MOFR-M12-5 8° MOFR-M12-820 m 2° MOFT 20-M12-2 20 m 5° MOFT 20-M12-5 20 m 8° MOFT 20-M12-850 m2°MOFT 50-M12-2M14 8° MOFR-M14-820 m 8° MOFT 20-M14-8• Built-in lens: 2°, 5° or 8°• Range: 20 m or 50 m • Modulated infrared light• High immunity to ambient light• For amplifier series S142. and S143.• Degree of protection IP 66/IP 67• For harsh environment • High penetration power • 15 m shielded PVC cable• Ø 10 mm polycarbonate housing or M12 or M14 stainless steelTypes MOFT, MOFRThrough-beam for Separate Amplifier Specifications Emitter2Specification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14.08.2017)MOFT, MOFRWiring DiagramsDimensions8° types2° and 5° typesSpecification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14.08.2017)3Delivery Contents• MOFT.. and MOFR• All M12­types: 2 pcs. M12 nuts • All M14­types: 2 pcs. M14 nuts• Packaging : Plastic bag, emitter and receiver packedseparatelyInstallation HintsRelief of cable strainProtection of the sensing faceSwitch mounted on mobile carrierTo avoid interference from inductive voltage/ current peaks, separate the prox. switch power cables from any other power cables, e.g. motor, contactor or solenoid cablesIncorrectCorrectThe cable should not be pulledA proximity switch should not serve as mechanical stopAny repetitive flexing of the cable should be avoidedMOFT, MOFRAccessories• Mounting bracket MB­M01InstallationMounting1) When installing the sensors, make sure that the maxi­mum range is not exceeded and ­ if two separate sys­tems are mounted close to each other ­ place the sen­sors so cross­talk is avoided.2) To protect the receiver and the transmitter from dam­age, proper fittings must be used in the installation.3) Connect the receiver and the emitter to the dedicatedterminals on the S142... system.。

光伏电站系统原理及组成

光伏电站系统原理及组成

光伏电站系统原理及组成一、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1工作原理: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

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

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

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

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光伏系统的组成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组成.其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是:⑴太阳能电池方阵: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

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⑵蓄电池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

少维护或免维护;f。

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

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 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 DC。

⑶充放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

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功率控制系统
光伏电站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向调度主站上送光伏发电站agc/avc状态(功能投入、运行状态、超出调节能力)等信息;同时接收调度主站的有功、无功控制和调节指令,按照预定的规则和策略进行负荷分配,最终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可监测、可控制,达到电力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功率自动控制系统与光伏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实现光伏逆变器的运行信息及控制命令的数据交互。

l实现功率自动控制系统按上级调度机构的agc、avc命令或预定的负荷曲线,计算各光伏逆变器负荷分配结果及自动开停机计划,下达给光伏逆变器,各逆变器将执行结果实时上送。

l实现功率自动控制系统经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与省中调电力数据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监
控信息的通信。

l实现功率自动控制系统经光伏监控系统与各光伏逆变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控信息的
通信。

l系统高度可靠、冗余,其本身的局部故障不影响各逆变器的正常运行,系统的mtbf、mttr 及各项可用性指标均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