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通知严禁以“私塾”等形式代替义务教育

合集下载

西安滨河2022入学通知书

西安滨河2022入学通知书

西安滨河2022入学通知书通知原文:一、提前进行网上预约(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无需预约)1.预约时间:2022年7月30日8:00至8月1日18:00。

2.预约方式:手机扫描“长安2022入学预约”二维码。

3.预约领取地点:7月9日-7月21日,提交资料并申请入学资格审查的学校或资格审查点。

二、现场领取通知书(入学派位单)1.领取时间:2022年8月2日至8月3日,每日9:00至12:00,14:00至17:00。

被我区公办学校录取的段新生,严格按照网上预约时段,及时到学校或首都审核点领取,防止群众排队、聚集;被我区民办学校录取的段新生,不需要网上预约,从录取的民办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

2.所需资料:学生家长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报到证等证件或资料,核对身份。

3.防控要求: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佩戴口罩,扫码测温,遵守一米线等规定。

拓展阅读:Q1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总体要求是什么?2022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厅字〔2021〕1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2〕1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办〔2022〕11号)关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四个坚持”: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坚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坚持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构建义务教育良好生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Q2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对象是哪些?小学招生对象:2016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Xi 户籍适龄儿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政策规定的外地户籍学生。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工作意见出台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工作意见出台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工作意见出台为维护正常招生入学工作秩序,强化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构建自治区良好的基础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一、坚持属地管理,地方负责的原则盟市和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制定本地区招生入学政策,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把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政策落到实处。

1.盟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盟市普通高中(含民办学校,下同)招生政策和工作方案,按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负责组织高中阶段学校开展招生工作;指导所辖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和工作方案。

2.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下同)招生政策和工作方案,划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片区),明确招生原则、各学校招生范围,制定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负责组织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招生工作。

3.盟市、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会同有关部门提前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对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

学校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招生计划、扩班招生的,须经学校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盟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3月30日前,向社会公布当年本地区普通中小学招生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公开学校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及时间,公布招生咨询电话。

盟市和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监督管理辖区内学校执行招生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查处招生违规行为。

二、按照就近入学和划片招生的原则,切实做好招生入学工作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021年陕西西安阎良区小学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2021年陕西西安阎良区小学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导语】幼升⼩不过是未来进⼊优质中学的跳板,家长、学⽣的真实⽬的是紧紧瞄准⾼考的。

因此幼升⼩既要看⼩学,更多的是还要看可能进⼊的初中、⾼中学校,这样就使得幼升⼩择校、升学变得更迷乱⽽复杂了。

在这种形势下,家长要及时关注各种升学资讯,今天为各位分享了2021年陕西西安阎良区⼩学招⽣⼊学政策问答,欢迎⼤家的关注。

5⽉21⽇,区教育局公布了《阎良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招⽣⼊学⼯作实施⽅案》和《阎良区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览表》,现就学⽣家长关⼼的相关政策解答如下: 1.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学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 按照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招⽣⼊学⼯作的通知》(市教发〔2021〕60号)要求,贯彻落实“四个坚持”: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学,坚持公民同招,坚持控辍保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步规范义务教育招⽣⾏为,切实保障适龄⼉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努⼒构建义务教育良好⽣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对象是哪些? 答: ⼩学招⽣对象:2015年8⽉31⽇(含8⽉31⽇)以前出⽣的阎良区户籍适龄⼉童、进城务⼯⼈员随迁⼦⼥、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类学⽣。

3.如何做好控辍保学⼯作依法保障适龄⼉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答: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适龄⼉童少年,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应当送其⼊学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童少年因⾝体原因需要延缓⼊学的,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应当向户籍所在地学区对应学校提出书⾯申请(附医院诊断证明、病例、相关单据等资料),经社区(村委)、街办审核同意后,由学校报区教育局备案。

各街办、各学校要切实履⾏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确保适龄⼉童少年⼊学接受义务教育。

严禁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

4.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严格落实中央⽂件和教育部、省教育厅⼯作部署,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纳⼊审批地统⼀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其基本要求是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录取,任何公办民办学校不得提前选拔⽣源。

教育部新《通知》发布 教育公平更为突显

教育部新《通知》发布  教育公平更为突显

教育部新《通知》发布教育公平更为突显
(导语)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几点新变化,家长可不能不知道。

(正文)幼升小、小升初,相信是很多家长们都极为重视孩子的这两件“人生大事”,而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的大部分新变化都和入学有关。

近年来,特长生招生一直热度不减,有家长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带着他们去赶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希望孩子能在招考中占一些好处,而这变化第一点就是,特长作为名校敲门砖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弱。

根据《通知》要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变化第二点,全面取消推优入学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通知》要求,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变化第三点,《通知》要求加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也就是说,鼓励家长带着孩子进城打工,减少留守儿童,减少隔代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变化第四点,《通知》明确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也就是说8
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统一规定的截止日期。

除此之外,通知还提出了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私塾”或在家上学不可替代学校教育;要统筹做好县域内城乡学校招生工作,努力稳定乡村学校生源,均衡编班,防止产生新的城镇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等新要求。

速查收!2023年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义务教育招生学区划分明细表公布

速查收!2023年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义务教育招生学区划分明细表公布

速查收!2023年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义务教育招生学区划分明细表公布(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1.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

各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区和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下同)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

2.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根据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

学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对方案进行论证,并报区人民政府同意,提前向社会公布,并做好政策宣传。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要求,按照区教体局划定的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乡镇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由区教体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在区域内确定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由区教体局合理下达其招生计划并报市教体局备案。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区教体局统一或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或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

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由区教体局安排在原学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

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按上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求执行。

根据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要求,民办学校在完成招生计划后,应保持学校学生体量相对稳定,严格控制接收转学生。

4.依法保障入学权利。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合肥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合肥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合肥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4.05.27•【字号】合教〔2024〕93号•【施行日期】202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合肥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11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24〕67号)等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24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生入学原则(一)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认真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和“十项严禁”等规定。

公办学校要按照划定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二)属地管理原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下同)作为发展和管理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承担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责任,统筹公办、民办、高校附属中小学和市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认真制定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三)免试就近原则。

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或委托第三方选拔学生。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确保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本区域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阳泉平潭街小学招生简章2022年

阳泉平潭街小学招生简章2022年

阳泉平潭街小学招生简章2022年各县(区)教育局,各市直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晋教基〔2022)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全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招生入学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

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政府法定责任,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作为解决招生入学矛盾问题的治本之策,立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之间适龄人口流动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优先改善、加快提升城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为更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创造条件。

二、主要工作(一)明确招生对象及报名办法小学招生对象为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在我市居住且符合在我市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

初中招生对象为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在我市居住且符合在我市就读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以县为主,属地管理”原则,招生及报名具体办法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公示,确保学生家长知悉。

小学一年级由招生学校按照公布的学区组织招生,小学新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从学生入学之日15天之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

初中一年级招生由县(区)教育局按照公布的学区直接分配。

跨县(区)就读的初中学生须在7月15日前持有关手续到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局报名;由毕业学校学籍员打,上学籍信息表(一式两份)一毕业学校所在县(区)签字盖章—接收县(区)签字盖章,双方备案后,由接收县(区)教育局安排就学,逾期不履行以上手续的不予办理跨县区就读。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1.05.30•【字号】合教〔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为做好全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20〕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21〕4号)等规定,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进一步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基本原则(一)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认真执行教育部“十项严禁”和市教育局“六个杜绝”等有关招生工作规定。

严禁提前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超计划、超范围招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二)属地管理原则。

各县(市)、区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下同)作为发展和管理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承担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责任,统筹公办、民办、高校附属中小学和市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

认真制定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及时公布学区划分方案。

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合教〔2020〕37号)关于全面均衡分班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 让 自 己 的 孩 子 成为 牺 牲 品 。 相 关 职 能 部 门 要 加 大监 管 力 度 对 违 法 违 规的 机构 发现


一 个查处一个 ,
决不能让 这 些 只为 牟利 的 人 ,
站 污传 统文 化 、
祸害 我们的 下 一 代 。
“ 国 学” 虽好 可别违法 ,
父 母 想 让 孩 子学 一 点 传统 文 化 可以 理 解 ,
应在学 校教学中 有 效融 入优
秀传统 文化内 容 ,
实现其与 现代教 学的有机结合 。
当然 ,
家长也必 须更加清醒和冷静

在 依 法 保 障 孩 子 接受 义务 教 育 的 同 时 给孩 子 合 理补 充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 能 量棒 ” 切 莫


让 自 己 犯了法 ,
孩子綴了 学 ,


甚 至 出 现 了 鼓 吹 封 建 道 德 的 咄 咄 怪事 。 前 段 时 间爆 出 的 某 “ 女 德班 ” 就公 然教 导 女 弟 ,
子打不还手 、
骂不还 口 、
逆来顺受 、
绝不离婚 ,
这 些 在 一 百 多年 前 的 新文 化 运动 中被 批判 、
被摈弃的 东 西 ,
在如今文明 法治的现代 社会却沉 渣泛起 ,
11

德班 ” 雷人语录 ,
令人瞠 目 结舌… … 此次 《 通知 》 的 出 台 ,
可以说 是 在 当今 “ 国 学热 ” 背景 下砸 下 的一记重 锤 ,
也迅速引 发 社会 关 注与讨论 。
多 维解读 〇
DUO WE I JI E DU
4 2
“ 国 学班” 不 能替代 义务教 育
树 立规 则 意 识 、
法治观念 ,
培养公 民意识 ,
养成热 爱 劳 动 、
意志坚强的生活 态度 ,
形成尊重他人 、
乐于助 人、
善于合作 、
勇 于创新等 良 好品质 ,

而具备 自 主 、
自立、
自 强的态度和能力 ,
初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 价值观。

这些内容 ,
并 不 能 简 单 通过 背 诵 、
理性思考 ,
适当 批判 。
针对 当前 社 会
上 已出 现的林林总总的
“ 国学班 ”
“读经班 ”
私 塾 “


相 关方 面 也 应 有 所 作 为
保 障


孩 子 们学 习 传统 文化 的环境 和氛 围 纯净 化 。
方 一 面 必 须 加 强 管 理 ,
严格审 批。
另一方面 ,
学校也 要关注到不少 家长认为孩 子有学习 传统文化 的需求 ,
这 无异 于 开历 史 倒 车 。
“ 私塾教 育”
与义务教育的 区别 ,
体现在教学 方式的规范 、
教学内 容的全面 、
教学
质量 的 稳定上。
“ 国 学班 ” 不 能 替 代义 务教 育 ,
国学 知 识 不 能 取 代经 国家 审 定 的 教科书 。
奉 劝那 些 无 论是 对国 学 情 有 独 钟 还 是被 培训 机 构 裹 挟 的家 长 校 正 对 国 学的 畸 形 认 识 , ,
上 了 不 良 商 家 的 当 。
识 记 传统 经典 而 体 认 。
处 于义务教育阶段 的孩子 ,
学 习传统 文化必须要有正确 的引导 。
我们 也 必须看到

有 些 “ 传统 文 化 ”
因 其 产生 的历 史时期不 同 ,
在展现形式 上会有时代的烙印 ,
所传递 的
思 想 也 会 有 一 定 的局 限性 。
对此 ,
必须认真解析 ,
但 以此代替 义务 教育 ,
绝不可行。
中 小 学
作为实施义务 教育的重要场所 ,
有 专 门 的 教师 、
明 确的培养 目 标 、
严格 的管理 制 度 和规
定的教学 内容 。
学校 ,
不 仅 能 让 孩 子 们系 统学 习到 各 种科 学 文 化 知识 ,
更能 让 他 们 理 解
基本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
中华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文 化 典 籍 难 以计 数 它 们 是 古 代 先 贤 圣 哲 留 给 中华 民族 的 宝 贵


精神财富 ,
在两 千多年不 间断的传承中 ,
滋 养了 代 一 代 人 的 心 灵 。
近十年来 ,
国 学 热 “

波 一 接着 一 波 与 现 代 人 重 新 发 现古 代 文化 的 时 代 价值 密 切 相 关 老 祖宗 留 下 的 经典
教育部 印发通 知严 禁以 “私塾” 等 形式代替义务教 育
年 2 0 1 9
3月
20
日,
教育 部办公厅印 发 《
关于做 好 2 0 1 9 年普通中 小 学 招 生入 学工作的 通 知 》 ,
其 中第 一条即 为 依法 保障 适 龄儿 童少年入 学 。
且明 确指出 ,
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 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



确 实需要传承 ,
但其思 想上 、
价值观 上的 局 限性也早 已被 历 史所证明 ,
特别 是那 些 腐 朽
没落的糟粕 ,
比 如 宣 扬 男 尊女 卑 、
为 封建 统 治 阶 级 歌 功颂 德 、
伪科学反科学 的内 容 ,

应该被 摈弃 。 当 下 一 些 “ 国学 班 ” 不仅没有 专 业 的 师 资 力量 也 不对教学 内 容 进 行取舍
每 月 房租 700 元 ” 的消息 在网 上 引 发热议 。
为 了 让孩子 上 “ 女德 课 ”
孙 楠

一家 模仿
“ 孟 母三迁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而且还支付 一年 1 0 万 元 的 学费 让 女儿参 加 “ 国 学培训 班 ” 华夏 学宫 。
年 底 2 0 1 7
月 1 1

媒体曝光了
辽宁 抚 顺 _
学班 读经班 私塾 “ 国

‘‘
” “

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 为 ;
父 母或 者其他
法 定 监护 人 无 正当 理由 未 送适龄儿童 少年入 学接受 义 务教育 或造成 辍学 ,
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年 2 0 1 9
1月

° 孙楠一 家为 了 孩子教育从 北京搬去 徐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